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大众体育2021年5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42竞技与训练1 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制度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训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效果。

因为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主要依靠的是各个地区的体育舞蹈俱乐部和业余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大多数青少年参加体育舞蹈训练仅仅作为兴趣参与,对体育舞蹈训练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并不高。

1.2 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的培训、俱乐部老师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面进行教授学习,手段单一。

由于2020年疫情的爆发,出现线上教学,以直播视频的方式也引发体育舞蹈教师新的思考,在往后的教学训练中,可以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教学,提前做好课程设计,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舞蹈训练中隐性的去拓展学生关于体育舞蹈知识的储备。

1.3 重视训练,轻视恢复一堂完整的舞蹈训练课的组成因该包括准备活动、正课和收整活动三部分。

很多机构、俱乐部的老师往往会忽略收整活动部分。

据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老师简单的统计调查,在北舞附中一年级的孩子中,很多孩子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损伤。

对孩子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也带来很多的挑战。

所以在12岁以前的业余培训中,老师更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避免舞蹈损伤。

1.4 训练目标单维化很多机构、俱乐部过多重视孩子的技巧技术的训练,忽略了体育舞蹈的美育价值。

除了对技术技巧的雕刻外,更要注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科学认知,学会如何用肢体表达,不可一味追求技术技巧,要注重对青少年情感表达的引导。

2 提高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质量的措施应用反馈原理实施对教学训练过程的有效调控,有反馈的教学要求教师自觉、主动地获取反馈信息,并通过与预定的教学或训练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或训练如何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失误,使运动员取得最佳教学或训练的效果。

首先,要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过后才能进行程序上的控制。

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

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

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摘要】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评估和探讨,提出更有效的训练方案。

在首先介绍了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对现有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评估,探讨基于综合训练和利用器械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证研究,以及结合其他训练手段的方法。

在提出了针对体育舞蹈项目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体育舞蹈项目的训练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增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高比赛表现。

【关键词】体育舞蹈、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综合训练、器械训练、训练手段、实证研究、建议、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有必要对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升选手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表现。

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实证探究,可以为体育舞蹈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更加有效和可靠的指导,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相关问题,为提升选手们的体能素质和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定义和特点,深入了解核心力量在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评估目前已有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3. 探讨基于综合训练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寻求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训练方式。

4. 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利用器械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为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5. 研究结合其他训练手段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探索多元化的训练模式,提高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6. 提出针对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建议,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指导,促进训练水平的提升和竞技成绩的提高。

1.3 研究意义体育舞蹈项目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

探析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几点方法

探析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几点方法

探析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几点方法汪阳帆(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收稿日期:2013-12-18作者简介:汪阳帆(1982 ~),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加强青少年基础素质训练1.1 力量素质青少年力量发展的敏感期是7~9岁,这时候的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期,身高在增加,肌纤维也在变长。

女孩在10岁时,力量开始显著增长,在13岁以后屈肌力量增长速度变缓,总的来说女孩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9~14岁,在15~16岁时也有增长,但增速比较缓慢,在10岁左右的时候男女孩力量差异不是很大,从11岁起男孩的力量指标逐年比女孩高,男孩力量增长最快是在11~13岁。

男女孩力量增长均在18岁以前,但是不平稳,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时候,要综合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和体育舞蹈训练原则两个方面,在对小于13岁的青少年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要注重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这样有利于肌肉协调性的改善。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多采用可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训练手段,采用适当的动力练习,这样可以形成肌肉的紧张、放松的交替进行,有利于提升肌肉内的协调能力。

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力量练习方法,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的次数过多,这样有可能会造成肌肉的过度疲劳,易使肌肉或者软骨损伤,一旦发生意外,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各部位尚处于发展阶段,易导致及重的损伤,有的甚至可能会断送青少年的运动前程。

1.2 速度素质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都是体育舞蹈运动速度素质,速度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在对青少年速度素质进行训练的时候,要采取和项目相似或者相近用力顺序的方法是最好的,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在学习速度用力的时候可以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的用力方式。

在训练过程中,不易给青少年通过绑腿的方式增加负荷,只要训练克服自身体重负荷就行了,可以通过重复训练或者循环训练的方式来进行速度素质的训练,训练内容要多样化,不要单一重复一种训练模式,这样有利于吸引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可以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浅析体育舞蹈的心理训练方法

浅析体育舞蹈的心理训练方法

浅析体育舞蹈的心理训练方法体育舞蹈是一项高度技术性、要求身体技能和心理素质兼备的运动项目。

心理训练在体育舞蹈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表现。

本文将从认知重塑、情绪调控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浅析体育舞蹈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认知重塑认知重塑是指通过积极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方式,调整和改变运动员对舞蹈的认知,并建立积极的自信心。

在体育舞蹈中,运动员面对繁琐的技术动作、复杂的舞蹈编排和竞争压力等问题,容易出现焦虑、丧失信心等负面情绪。

认知重塑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的舞蹈认知:通过积极的思考方式,认识到舞蹈是一种美好的艺术表达和享受,理解舞蹈对个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并将舞蹈视为一种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机会。

2.消除消极的自我评价:避免过度关注其他人的评价和对比,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将舞蹈的价值体现在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上,而不是纯粹的胜负成败。

3.树立积极的自信心: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积累经验和技巧,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并不断给予自己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二、情绪调控体育舞蹈运动中,情绪的稳定和调控对于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情绪的失控会影响技术动作的执行和表演的流畅性,而积极的情绪则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和竞技激情。

情绪调控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运动员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所了解,认识到自己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和激动等情绪,并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会控制呼吸:通过深呼吸和舒淡呼吸的练习,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和焦虑,稳定情绪。

3.寻求合适的情绪释放方式:运动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来释放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保持身心的平衡。

4.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积极的训练和比赛体验,增强正面情绪的体验,并将其视为继续努力和进步的动力。

三、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自我调整和控制自己的状态和发挥。

自我调节的能力对于提高比赛表现和应对比赛压力非常重要。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体育舞蹈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体育项目,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

在体育舞蹈
的体能训练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训练内容单一、方法老旧、重视感觉而忽视科学等。

为了
追求更好的训练效果,需要采取优化策略。

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存在训练内容单一的问题。

传统的体能训练往往只注重对肌肉力
量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训练,如柔韧性、耐力和协调性等。

优化策略可以是设计
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以全面提升
舞者的体能水平。

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存在方法老旧的问题。

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主要侧重于机械性的
动作,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优化策略可以是采用现代科学训练方法,如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理学等,根据舞蹈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动作,提高训练的效果和效
率。

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过于注重感觉而忽视科学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舞者往往更加注
重感觉和表演的效果,而忽视了科学性的训练。

优化策略可以是加强科学训练的指导,如
合理的训练强度和周期、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等,使舞者在追求感觉和表演效果的同时
保证训练的科学性。

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需要关注舞者的个体差异。

每个舞者的身体素质和技巧水平都有
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设计训练计划和动作。

优化策略可以是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根据舞者的具体情况和目标确定训练内容和强度,以及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舞
者克服困难和提高训练效果。

舞蹈论文体育舞蹈运动中体能训练研究论文

舞蹈论文体育舞蹈运动中体能训练研究论文

体育舞蹈运动中体能训练研究论文1项目概念的界定1.1体育舞蹈的概念体育舞蹈是一门以舞蹈动作学习、身体表现能力和贯通音乐思维为一体的课程。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蹈”,它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项群,共包含10支舞种,摩登舞中含有狐步、快步、探戈、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5支舞,拉丁舞中含有牛仔、桑巴、伦巴、斗牛和恰恰5支舞。

体育舞蹈是一种在一男一女双人的配合下,并在规定的音乐节奏内,结合艺术表现力运用身体技、战术来完成一套完整动作的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有节奏地表现不同难度的造型和形体,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达到音乐、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1.2体能训练的概念体能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在运动中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反映。

体能训练是结合专项需要,通过合理负荷去练习动作,可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是由运动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彼此制约,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到体能的整体性水平。

体能训练,也被称为体力训练,是指人体在特定坏境中,高强度、大负荷、长时间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是一种发展即能潜力和与其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大负荷量大负荷强度的训练。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身体素质,最终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竞技水平能力的过程。

2体育舞蹈运动的体能项目特征体育舞蹈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不管在训练还是比赛中,它都能充分展示运动员的美感和技艺。

在运动训练中,影响此项群选手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特征,主要有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体能特征以及智能和心理特征。

其中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中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强和与同伴的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动作,而战术体现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动作的合理布局等;体能特征中的身体形态对选手的竞技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要求选手具备优美的形体姿势,表现出敏捷而灵巧的肢体动作,在身体素质方面,柔韧、力量、灵敏、专项耐力和动作速度同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智能和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让选手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体育舞蹈体能训练是一种能够提高人体体能素质的训练方法。

通过舞蹈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加协调灵活,同时也能够促进心肺功能的提升。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舞蹈体能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训练方法的单一性、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对体育舞蹈体能训练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训练方法的单一性传统的舞蹈体能训练大多集中在舞蹈动作的重复训练,缺乏多样性。

这种单一性的训练方法不能够全面提升身体的体能素质,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运动损伤。

2.缺乏科学性在舞蹈体能训练中,缺乏科学的训练指导和监督,使得训练效果难以保证。

许多舞蹈训练者盲目追求动作的难度和花样,而忽视了身体的适应性和健康性。

3.训练缺乏系统性许多舞蹈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计划,训练者缺乏规律性的训练,难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优化策略1. 多样化训练方法为了解决训练方法的单一性问题,舞蹈体能训练需要引入多样的训练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能够全面提升身体的体能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 引入科学指导为了解决训练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需要引入专业的训练指导和监督。

指导者需要对训练者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进行科学评估,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对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训练效果和训练安全。

3. 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为了解决训练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

训练体系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包括基础训练、强化训练、技能训练等,让训练者有规律的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4. 关注身体健康在舞蹈体能训练中,需要重视训练者的身体健康,训练者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避免受伤。

训练指导者也需要密切关注训练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5.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舞蹈体能训练不仅仅是对身体体能素质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比赛赛后恢复训练方案(3篇)

比赛赛后恢复训练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激烈的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一段疲劳和不适的阶段。

为了使运动员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提高比赛成绩,制定一套科学的比赛赛后恢复训练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比赛赛后恢复训练的各个方面,详细阐述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

二、恢复训练目标1. 缓解肌肉酸痛,减轻疲劳;2. 恢复体力,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3. 调整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4. 促进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恢复,为下一阶段训练和比赛做好准备。

三、恢复训练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体重、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恢复训练方案;2. 综合性原则:结合生理、心理、营养等方面,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恢复效果;3. 分阶段原则:将恢复训练分为急性恢复期、亚急性恢复期和慢性恢复期,逐步提高恢复效果;4. 适量原则:避免过度训练,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四、恢复训练方法1. 急性恢复期(比赛后24小时内)(1)放松训练:采用轻柔的拉伸、按摩、温水浴等方法,缓解肌肉紧张和酸痛;(2)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3)营养补充: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促进肌肉恢复。

2. 亚急性恢复期(比赛后24小时至7天)(1)有氧运动:进行低强度、低负荷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2)力量训练:采用低强度、小负荷的力量训练,如自重训练、弹力带训练等,增强肌肉力量;(3)心理调整: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3. 慢性恢复期(比赛后7天至15天)(1)全面训练:结合有氧、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2)技术训练:针对比赛中的不足,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3)比赛模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五、恢复训练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训练强度和负荷,避免过度训练;2. 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训练方案;3. 加强营养摄入,保证运动员的身体恢复;4.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疲劳积累;5. 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研究
一、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竞技体育训练时每个学校中都不可取少的科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个人身体素养的关键,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做到适当的缓和以及运动恢复,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进行更健康的运动方式。

因此本文从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情况出发,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规律,使运动员训练更加高效,希望能对体育舞蹈运动员以及从业人员敲响警钟,重视体育舞蹈运动后恢复,运动后可以及时处理与恢复,将受伤概率大大降低,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投入到比赛训练中去。

2.研究意义
遵循运动训练学原则,并联系体育舞蹈项目比赛训练中的特殊性,调查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容易造成伤病的技术难度和舞蹈类别全面进行调查,对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区别和研究。

提出预防运动损伤发生以及合理的康复办法,对体育舞蹈运动员提高训练效率,促进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史媛媛在《体育舞蹈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舞蹈比赛与训练中造成损伤较多,主要为软组织损伤。

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肩部容易肌肉拉伤,足趾部容易擦伤以及挫伤;其次,韧带、肌键、肌肉、关节囊损伤多以软伤出现;慢性劳损,小伤多次积累,大伤未愈,都可能使体育舞蹈运动员产生慢性损伤。

比赛训练中男运动员需要引带女运动员,女运动员上肢经常需要搭在男运动员肩部,女运动员技术薄弱,会加重男运动员的身体负担,从而引发男运动员损伤。

小伤多,由于场地设施、舞鞋不舒适造成足趾部皮肤擦伤和挫伤较多见,很少发生重度损伤,都是体育舞蹈特殊的损伤特点。

即使是轻度损伤也会对比赛训练造成很大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应该时刻警惕。

栗仪通过《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一文表示,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几率较高,疲劳性骨膜炎、髌骨劳损、腱鞘炎、挫伤、骨折等时有发生。

性别、年龄不同所造成的受伤特点不同,年龄越小受伤概率越大,男运动员受伤概率小于女运动员。

皮肤擦伤多出现在拉丁舞学员中,肌肉拉伤多出现于摩登舞学员中。

拉丁舞和摩登舞多发损伤部位不同,拉丁舞学员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腰腹部、上肢,多发损伤有足趾关节劳损、腹直肌劳损、大腿肌肉拉伤等,以急性损伤为主;摩登舞学员损伤部位主要有上肢、颈部、胸部,多发损伤有大腿内收肌拉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肩三角肌拉伤等,以慢性损伤为主。

葛聪颖,杨泽鸿在《体育舞蹈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中阐述,体育舞蹈损伤相对严重的为下肢支撑器官。

下肢肌群、韧带、肌腱、脚踝、膝关节损伤概率非常高,严重的可造成疲劳性骨膜炎、髌骨劳损、踝部腱鞘炎等。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包含拉丁舞损伤、摩登舞损伤。

拉丁舞损伤概率较高的有足趾、踝、腰、髋,主要集中在下肢;摩登舞受伤概率较高的有颈、肩、腰、膝、足趾,上肢容易受伤。

在吴桂涛2008年《对体育舞蹈项目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致因剖析》一文中调查得出:从事体育舞蹈专业训练三年以上的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损伤发生率达95.83%。

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腰背部、大腿、足部、膝部等;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损伤以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皮肤擦伤等急性损伤为主,同时又包括骨关节病、腿鞘炎、骨膜炎、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损伤;摩登舞训练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背部95.24%、大腿61.9%、膝部52.38%、足部47.62%和头颈部47.62%;拉丁舞训练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78.95%、腰背部57.89%、膝部47.37%、大腿42.11%和髓骼部28.57%;十项全能的损伤部位除兼有两种舞的特点外,其在小腿部位的损伤发生率55.36%明显较高。

国外关于体育舞蹈不管是从教学训练角度还是从体育医疗角度都广泛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

其中硏究成果价值丰富、较有代表性的如国外关于体育舞蹈不管是从教学训练角度还是从体育医疗角度都广泛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

其中研究成果价值丰富、较有代表性的如2008 Elias, I. Zoga, A. C.Bone stress injury of the ankle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 seen。

MRI和2012 Jacobson, N. A. Morawa, L.G. Bir, C. A..Epidemiology of cheerleading injuries presenting to NEISS hospitals from 2002 to 2007等。

但是较少有研究涉及体育舞蹈中的运动损伤,其
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2010年的Fuhrmann, T. L., Brayer, A. Andrus, N. McIntosh,S.Injury prevention for modern dancers:a pilot study of an educationalintervention与2010 Kimmerle, teral bias functional asymmetry, dance training and dance injuries}}91对国际标准舞和拉丁舞常见的肌肉损伤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其他专业方向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更为全面,尤其是在预防及康复方面的方式更为清晰。

可见,体育院校中不同的项目之间其损伤的特点与预防也不相同;相同的项目之间在不同的年龄段、组别的损伤程度也存在差异。

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步骤等):
1.研究对象:
本文以130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结合本文调查研究需要,作者对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以及万方网研究体育舞蹈运动后相关性文章 628 篇,进行反复查阅。

并前往山东省图书馆大量阅读体育舞蹈方面研究书籍。

对本文提供了研究借鉴以及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亲自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 150份,收回 130份,回收率 87%,有效问卷130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3数理统计法:
通过 Exce1软件将问卷信息整理汇总,并在软件上建立数据库,并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步骤:
本文通过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的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到当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的方法情况,并从问卷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出最终的分析结果,最后归纳总结归纳。

四、研究内容:
1.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以及训练后恢复现状
1.1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情况统计
1.1.1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每次训练时间
1.1.2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每次训练强度
1.1.3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年限情况
1.1.4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不同舞种发生过运动损伤情况
1.2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情况
1.2.1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对恢复方法的重视程度情况
1.2.2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造成疲劳的原因情况
1.2.3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方法情况
1.2.4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对于恢复方法的认知程度情况
2.促进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有效恢复的方法研究
3.结论与建议
预期结果: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方法进行研究统计,通过了解到当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方法进分析,并总结出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是措施,促进今后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后更好的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