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关键基因研究方法
免疫学中的关键基因筛选研究

免疫学中的关键基因筛选研究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免疫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免疫学研究中,关键基因筛选研究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键基因筛选研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关键基因?关键基因是指在特定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它们对于某些生物过程的途径和调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学中,不同类型的疾病,例如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和一些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密切相关。
关键基因筛选研究就是在这些疾病中,依照不同的筛选方法,筛选出最为重要的关键基因。
二、关键基因筛选研究的应用1、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项治疗方法。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关键基因筛选研究被广泛运用。
在筛选的过程中,可选用RNA干扰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对于标志着免疫治疗效应的关键基因进行干扰或编辑,达到促进治疗效果的目的。
2、感染性疾病研究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关键基因筛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各种感染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机制,从而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3、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细胞过度反应所致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近年来,关键基因筛选研究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
这些筛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基础。
三、关键基因筛选研究意义的体现关键基因筛选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深我们对于生物过程的认识生物体内的许多现象涉及不同的基因和调控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关键基因筛选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在不同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加深我们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
2、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关键基因筛选研究可以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研究基础。
通过筛选出参与特定生物过程的重要基因,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关键基因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疾病相关基因SNP的分析与验证

疾病相关基因SNP的分析与验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研究也日渐深入。
其中,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成为研究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基因变异类型之一。
SNP分析已经成为了检测疾病和药物代谢的重要方法,而在研究人类遗传学和疾病相关基因中,SNP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
1. SNP的概念和分类SNP,即单个核苷酸的变异,也被称为基因突变或是基因多态性。
SNP是由单个碱基的变异所引起,通常在全基因组中有约1%的概率。
SNP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药物代谢和肿瘤发生等领域。
SNP按照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分类,可分为外显子SNP、内含子SNP和调控SNP。
外显子SNP指的是存在于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可以直接影响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和功能;内含子SNP存在于外显子和调节区域之间,通常对基因功能的影响较小;调控SNP存在于基因调节区域,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进而影响基因的功能。
2. SNP的分析SNP的分析通常包括三个步骤:SNP检测、基因型鉴定和统计分析。
其中SNP 检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目前主要的检测技术有PCR-RFLP法、MassARRAY、SNP-PCR等。
在SNP检测的基础上,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型鉴定。
常见的基因型鉴定方法有PCR引物延伸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以及测序等。
最后,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卡方检验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卡方检验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型频率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而连锁不平衡分析则可以确定SNP之间的互连性。
3. SNP的验证SNP验证是保证SNP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SNP验证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测序验证、多样性验证和遗传流行病学验证。
测序验证是指通过测序对SNP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这种验证方式直接检测SNP并确定其具体的位置和变异。
然而,测序验证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因此不适合高通量的SNP检测。
多样性验证是指将SNP检测结果与其他不同个体的SN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此确认SNP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遗传变异所致的疾病,其研究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WA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基因遗传病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基因组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GWAS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从而确定疾病的遗传风险因子。
GWAS的优点是可以发现新的遗传变异,但其缺点是只能发现单个基因的影响,而无法考虑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基因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基因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是将不同来源的基因组学数据整合起来,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通路。
这种方法可以将GWAS、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多种数据整合起来,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
3.基因组学功能研究基因组学功能研究是通过对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方法包括基因敲除、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实验手段,可以揭示基因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4.系统生物学分析系统生物学分析是将基因组学数据与生物学网络相结合,以了解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路。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之,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全面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和发展规律。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联分析方法综述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联分析方法综述引言: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应用各种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技术方法,对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可以为遗传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就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联分析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基于生物信息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的方法。
一、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1. 基于DNA序列的分析方法:基于DNA序列的方法是研究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联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比对突变位点和正常人群的DNA序列来鉴定潜在突变位点,并进一步确定其与特定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这方面,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例如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外显子捕获测序等技术。
此外,通过比对个体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信息,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基因突变导致的功能改变,从而揭示遗传疾病发病机制。
2.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分析方法:蛋白质结构是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联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分析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以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
在这方面,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例如,通过核磁共振谱学(NMR)和X射线晶体学等技术,可以解析突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从而揭示突变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的影响。
同时,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合成突变蛋白质,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和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二、基于遗传流行病学的方法1. 关联分析方法:关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遗传流行病学方法,用于研究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关联分析可以通过比较病人和正常人群的遗传变体频率来确定某个基因突变与特定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这方面,单倍型和基因型关联分析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单倍型关联分析通过比较病人和正常人群的单倍型频率来确定特定单倍型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而基因型关联分析则通过比较病人和正常人群的基因型频率来确定特定基因型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生物信息学是现代科学领域中,研究生物学和信息学交叉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
它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生物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用于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
一、序列比对方法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未知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可以发现相似性区域和功能保守区域,从而推测基因功能和疾病相关性。
常用的序列比对软件有BLAST、ClustalW等。
二、基因表达谱分析方法基因表达谱是指不同组织或生理状态下基因的表达情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微阵列技术,可以对大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
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例如通过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对比,发现差异表达基因,进而研究其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三、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方法蛋白质是细胞中最基本的功能元件,其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蛋白质互作网络。
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揭示基因间关系、通路调控以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常用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工具有STRING、Cytoscape等。
四、遗传变异与疾病关联分析方法遗传变异是指不同个体在基因组中的差异,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拷贝数变异(CNV)等。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对大规模的遗传变异数据进行分析,并与疾病样本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
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即是典型的遗传变异与疾病关联分析方法。
五、系统生物学方法系统生物学是一种研究生物系统整体性质的学科,通过整合生物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等方法,揭示生物体内大量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在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时,系统生物学方法可以揭示基因与基因、蛋白与蛋白之间以及基因、蛋白与代谢物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提供深入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综合视角。
如何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如何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引言:随着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候选基因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筛选和鉴定,被认为与某种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基因。
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是基因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是一种常用的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比较患者群体和对照群体的基因组DNA序列差异,寻找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GWAS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常见疾病的遗传基础,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鉴定出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二、功能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是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来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功能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在细胞内的功能,以及基因与其他基因、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鉴定出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三、基因表达谱研究基因表达谱研究是通过研究基因在不同组织或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来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不同组织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往往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谱,我们可以鉴定出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四、家系研究家系研究是通过研究家族中多代人的遗传信息来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家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在家族中的传递规律,以及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通过研究家族中多代人的遗传信息,我们可以鉴定出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五、功能性研究功能性研究是通过研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来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功能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机制,以及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基因功能变异。
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我们可以鉴定出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因。
结论:鉴定候选基因是基因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功能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研究、家系研究和功能性研究是常用的鉴定候选基因的方法。
第九章基因功能研究常用方法

第九章基因功能研究常用方法基因功能研究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可以揭示基因在生物体发育、生长和疾病发生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为了实现对基因功能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基因功能研究的方法。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1. 基因敲除(Knockout):这是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将目标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剔除,使其无法表达,观察敲除后的生物体表现出的表型变化。
这种方法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功能,发现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基因突变(Mutation):通过诱发基因突变或筛选已有基因突变体,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表达方式。
其中,随机突变(例如化学物质诱变)和目标突变方法(例如诱导突变)是常用的策略。
研究基因突变体可以揭示基因对于生物体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3. 基因过表达(Gene Overexpression):通过将目标基因插入表达载体并导入生物体,使基因在生物体中过度表达。
观察过度表达基因后生物体的表型变化,可以了解基因过度表达对生物体的影响。
此外,过度表达基因还可用于验证一些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和路径。
4.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通过RNA干扰(RNAi)或转座子的反义RNA,使目标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受到阻碍。
基因沉默可用来研究基因造成的表型变化以及调控基因的功能。
5. 基因共表达(Gene Co-expression):通过分析大规模基因表达数据,探索基因间的共表达关系。
通过比较共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可以发现基因的相互关联及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6. 基因互作(Gene Interaction):通过分析基因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和遗传相互作用关系,了解基因在调控和相互影响方面的作用。
这种方法对于揭示基因网络调控和疾病发生机制很有帮助。
7.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细胞或生物体,以研究基因功能和转录调控。
基因治疗中的基因敲除与基因沉默技术研究

基因治疗中的基因敲除与基因沉默技术研究基因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医学领域,正在革新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
基因敲除和基因沉默技术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以调控基因表达为主要目标,通过修改或抑制异常基因功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因敲除是基因治疗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DNA序列,从而阻断或抑制该基因的功能。
基因敲除通常包括两种主要方法:基因剪接和基因编辑。
基因剪接通过利用RNA干扰或核酸酶来诱导靶基因产生错配短片段,从而切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达到靶向敲除的目的。
而基因编辑则通过利用CRISPR-Cas9系统、锌指核酸酶或TALENs等蛋白质来直接修改特定基因的DNA序列,实现基因靶向敲除。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手段,尤其是在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例如,肿瘤基因疾病中的致病基因可以被敲除,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此外,基因敲除还可以被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通过敲除致病基因的方法,科学家们尝试着纠正或修复异常基因,从而恢复正常细胞功能。
这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与基因敲除相比,基因沉默技术则是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达到治疗效果。
基因沉默技术主要分为两类:RNA干扰(RNAi)和抗义核酸。
RNAi是一种由小分子RNA(siRNA)介导的细胞自救机制,可以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通过合成或通过基因转染引入siRNA,可以靶向沉默特定基因。
抗义核酸则是通过合成突变核酸序列使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的表达。
这些技术能够在细胞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沉默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研究。
例如,病毒感染常常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通过利用RNAi技术,病毒所需的宿主细胞因子可以被靶向沉默,从而减少病毒的感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寻找机制(机制研究): A--B
分子水平:信号通路,相互结合,表达调控,翻译后修饰前,降解调控,剪 切调控,胞内定位等
创新点来自于A,研究成功的关键点是也A
研究的创新点——功能基因 A
功能研究 Pubmed相关 序列号 影响因子 文章数 临床相关性 细胞水平 动物水平 机制研究 1 2 3 0.87 3.693 10.734 1832 23 18 yes NO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科研成果
临床应用
复发与预后
早期诊断 个性化治疗 ……
近年获得资助国自然基金列表选取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批准金 额 65 70 18 18 43 内质网应激条件下CHOP直接调节p53基因的转录来抑制结肠肿瘤生 复旦大学 长的机制研究 SNAREs介导膜运输障碍与BMPRⅡ关系及其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作用 外心血管病医院 11β-HSD1通过调节RAS通路介导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miR-98通过调控动脉内皮LOX-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典型SCI文章精要分析
Circ Res. 2015 Sep 2. pii: CIRCRESAHA.115.306624. [Epub ahead of print] miR-206 Mediates YAP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Survival.
MicroRNA-214介导的Pim-1蛋白表达抑制通路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 浙江大学 其机制研究
Kindlin-2调控Ras/ERK信号促进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及肾纤维 北京大学 化的机制研究 LNK基因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生的机理 北京大学
23
70 23 23
Cdl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高表达及其通过Notch信号通路促进 中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肿瘤医院 HCRP1负调控EGFR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及 山东大学 机制
A基因通过调控B信号通路影响C疾病的D功能
1.筛选基因(相关性研究): A--C
组织水平:临床组织样本基因的表达情况 临床水平:基因表达水平与各种临床特点的相关性
2. 证实功能(功能研究): A--D
细胞水平:生长,,衰老,炎症反应,凋亡,转移,侵润,血管新生,耐药 动物水平:生长,转移,炎症反应,药物敏感
差异基因很多(几百~几千) 如何选择?
功能基因A
芯片下游的工作
~30000个 基因 表达谱芯片 数百~数千个表 达差异个基因 相关基因
功能学验证
引起疾病的因
?
疾病引起的 果 以及平行性 因素
功能基因
基因功能的基本研究方式
1.对目的基因的操作 表达上调,表达下调 无→有,有→无,低→高,高→低 2. 功能(表型)的检测 生长,凋亡,自噬,细胞周期,运 动能力,侵袭,血管新生 ……
FOXO1
Clin Cancer Res 2012;18
7.84
Oncostatin M Is a Major Mediator of Cardiomyocyte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modeling
要素分析: A基因-Oncostatin M
C疾病-DCM and Acute MI D功能-Dedifferentiation B基因或信号通路-Ras/Raf/MEK/Erk 亮点:详尽的临床相关性+细胞与动物水平功能实验+合理的机制性研究
相对“新”的基因更能出好的成果
A基因通过调控B信号通路影响C疾病的D功能 文献实例
基因A 肿瘤C/临床相关性
前列腺癌 针对病人样 本(342例) 的预后生存 期判断。 _
功能D/实验方法
-
通路B
杂志名
Diagnostic Pathology 2 012, 7:127 BBCR (2013)
IF
-
_
MicroRNA-214介导的Pim-1蛋白表达抑制通路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 浙江大学 其机制研究
Kindlin-2调控Ras/ERK信号促进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及肾纤维 北京大学 化的机制研究 LNK基因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生的机理 北京大学
23
70 23 23
Cdl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高表达及其通过Notch信号通路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瘤医院 HCRP1负调控EGFR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及 山东大学 机制
Annu. Rev. Biochem. 2010.79:181-211
第二、三代组成型基因敲除基本原理 Genomic DNA Gene
Genomic DNA
G
ene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Genomic DNA
G
ene
Frameshift mutation
第二、三代组成型基因敲入基本原理 Targeting Wild-type allele
疾病关键基因研究策略与工具
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Shanghai Genechem Co., Ltd.
赵治国 Ph.D zhaozg@
转化医学的基本思路
临床问题 基础研究
筛选基因 疾病发生 耐药 (相关性研究) 证实功能 (功能研究) 寻找机制 (机制研究) 文章 基金 专利 诊断靶标的发现 个性化治疗标准 药物研发
机制性研究(细胞水平检测下游信号通路)
图4: OSM可以通过Obeta激活RAS/RAF/ERK信号通路
机制性研究(动物水平检测下游信号通路)
图5: OSM可以通过Obeta激活RAS/RAF/ERK信号通路
如何寻找一个功能基因 A
文献调研 基因芯片
移植 研究
1.创新度差
2.不一定成功
创新 研究
Donor plasmid HR-L HR-R DNA
Targeted allele
DN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RISPR/Cas9技术
使用该技术的文章逐年呈几何级 数增长,最热门的生物技术!
CRISPR/Cas9产品
CRISPR/Cas9 组成型 KO/KI大小鼠 CRISPR/Cas9条件型 KO/KI小鼠 CRISPR/Cas9定点突变 大小鼠 至少3只F1代大小鼠 不同基因操作难度不 同 不同基因操作难度不 同 不同基因操作难找到那个基因
芯片下游的工作
~30000个 基因 表达谱芯片 数百~数千个表 达差异个基因 简单数据分析 数十到数百个 基因 常规生物 信息学分 析Go & Pathway 等其他大 部分芯片 服务公司 能提供的 服务 找不到新基因, 更找不到新功 能基因
个性化的 生物信息 学与文献 分析
少量的蛋白表达还是能产生功能 敲除后功能失去
Science. 2014 Jan 3;343(6166):84-7.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慢病毒CRISPR/CAS9技术: 花点钱再增加一下文章档次?
RNAi证明:
CRISPR/CAS9验证:
Cancer Cell. 2014 May 12;25(5):652-65. doi: 10.1016/r.2014.03.016. Epub 2014 May 1. MLL3 is a haploinsufficient 7q tumor suppressor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典型SCI文章精要分析
Circ Res. 2015 Sep 2. pii: CIRCRESAHA.115.306624. [Epub ahead of print] miR-206 Mediates YAP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Survival.
Int J Cardiol. 2015 Jul 2;201:38-48. doi: 10.1016/j.ijcard.2015.06.163. miRNA-204 drives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via targeting Jarid2.
功能基因 (10%)
功能学验证
20~30个基因
机制研究方法
A-B-C-D 我们已经找到好的A 机制研究就是去寻找B 如何是个好的B? 如何寻找?
机制研究三大类: 1,分子相关性
上下游信号通路检测。A基因改变后,下游信号通路B如何改变。 (巨人的肩膀)
近年获得资助国自然基金列表选取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批准金 额 65 70 18 18 43 内质网应激条件下CHOP直接调节p53基因的转录来抑制结肠肿瘤生 复旦大学 长的机制研究 SNAREs介导膜运输障碍与BMPRⅡ关系及其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作用 外心血管病医院 11β-HSD1通过调节RAS通路介导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miR-98通过调控动脉内皮LOX-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J Biol Chem. 2012 Dec 3. Netrin-1 Promotes Glioblastoma Cell Invasiveness and Angiogenesis by Multiple Pathways Involoving Activation of RhoA, Cathepsin B and CREB. Cancer Sci. 2012 Nov 24. Tumor-suppressive microRNA-135a inhibits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by targeting the c-MYC oncogene in renal cell 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