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Lippt课件
英语句子结构类型ppt课件

型
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He works hard while his brother is a lazy bone.
He was enjoying his KFC when a friend came.
5
3、复合句 复合句的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
同位语、定语、状语等,由另一个句子承当。
二 、
6、结果(,so that,so…that,such…that) ;
句 子
7、目的(so that,in order that,in case) ;
类 型
8、条件(if,unless) ;
9、让步(though,although,even if,even though,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ichever,
12
并列句和复合句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句子组成的, 但是连接并列句中的分句 是并列连词(Coordinator), 而连接复合句 中的句子是从属连词(Subordinator); 并 列句中的分句属于同一层次, 它们具有相 同的句法功能, 复合句中的一个或更多的 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或修饰句子
来的呢?
6
3、复合句 (2)定语从句=先行词+引导词+其它。
二
引导词的选用取决于:
、
1)先行词;
句 子
2)先行词的修饰语;
类 型
3)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
注意: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He was the only one of the boys who was praised by the headmaster at the meeting.
构式语法

2、构式语法
• Construction Grammar 属于功能主义学派, 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 背景,由Goldberg 等在 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 的语法理论。构 式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构 式是形式和意 义的结合体,即使在具体词语 缺席的情况 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 用功能。 • 词是语言功能的原子,构式语法就是做分 析 结构学那样的分析。
构式、组块化与连接主义
目录
• 1、介绍和概述 • 2、构式语法(1)认知语言学(2)构式 • 3、学习构式(1)公式和习语(2)范围有 限的型式 2 (3)范例的频率和构式能产性 (4)第二语言习得有同一顺序吗?
• 4、联想学习的心理学描述 (1)组块化 (2)类指学习机制 (3)字串树形图:层 次体系和结构依赖 (4)浮现主义 (5)或 然性的句法分析:组块和他们在语言处理 中入层接受输入的表征,输出层提供输出 应 用的表征,内隐层则存储网络所学习到 的知 识表征,学习从输入层开始,到内隐 层再到 达输出层,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调 节网络中 各单元激活程度和单元之间连接 强度的过程。
Box4.1模型
• Bumelhart与Mcllelland的英语过去时态模 型强调儿 童学习过去式只有一种机制在起 作用,那就是连接 主义的机制。他们使用 了一个简单的连接网络来模 拟儿童的学习 过程,发现该网络能产生“U形学习 效 应”,即儿童在早期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不 犯语法 错误,如能正确使用broke,came,但 到中期学习阶段 错误大量出现,用了 runned,drinked,儿童在后期 的学习阶段才 逐步将错误消除。 后人对该模型做了修改
4。联想学习的心理学描述 • 4.1组块 • 母语者知道任何情况下语言的顺序,心理语言学 已经证明我 们学会怎么组合字母、语素、词汇、 短语、句子。 如: T…. h 而不是z, 句子首词:the/ z, :the/ that 而不是 thinks/ theosophy 但是,我们在学习第 二语言的一开始就学习这些. 组块是一系列记忆的 结合体,他们逐渐连成整体,按等 级组织记忆, 是人类记忆中无所不在的现象。 顺序,组块都有助 于更好地记忆.意义表征 组块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过 程,存在于所有表征系统之内和之 间
构式语法 整体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三年级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课件

三年级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课件在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老师准备了一份精美的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课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份课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课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语法规则、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示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是语法规则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课件向学生解释了每个词类的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名词的讲解中,课件用图示的方式展示了人、物和地点等不同类别的名词,并提供了相应的例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名词的概念和用法。
接下来是句子成分部分。
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介绍了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功能。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例如,在主语的讲解中,课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句子中的主语,并解释了主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决定了谓语动作的执行者。
最后是句子结构部分。
这一部分介绍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
通过对各种句子结构的定义和示例的解读,课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构建不同类型的句子。
例如,在并列句的讲解中,课件通过提供两个或多个并列句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并列句的特点和用法,并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并列句的掌握程度。
整个课件的设计思路以简洁明了为主导,力求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语文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知识。
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和有趣的练习题,课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方面,本课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中的各种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的能力。
同时,课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练习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理论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
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
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图2-1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主要支派:(1)Goldberg,A.E.& Lakoff,G..(2)Fillmore,C.J.& Kay,P.(3)Croft,W. &Talor,J.R. (4)Langacker,R.W.研究重点:词汇语义(lexical semantics)、标记性构式(marked structions)、题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3.国内的主要代表学者(部分学者观点、论文的罗列)张伯江1999: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是最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构式研究由此引进国内。
第5章语法知识课件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 失等意义的词。例如: 1.表示动作行为:走、走、看、听、批评、宣传、 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 关心、害怕、担心、讨厌。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发生、有、 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4.表示判断:是。 5.助动词:表示可能、愿望、必要:能、能够、会、 可以、愿意、肯、敢、要、想要、应当、应该。 6.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方位词,有定位性,放在词语之后,与诗词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前头 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少数可以表示时间的位置。
方位词有封闭性,能产性差。
处所名词,表示地点及位置的名词,语法特点是: (1)能直接作状语。 如“咱们广州见。”而“街、房子、河、海、树林”等就不能。 (2)能作“在”、“到”的宾语,能放在“到”、“到……去”、“从……来” 的格式中。 如“门口、机场、市场、城市、农村、操场、体操房、体育场、教室、花园”。 一般名词不能放在“到……去” 、“从……来”的格式中,除非加上“那儿”、 “……里”等,使之成为处所短语,如“到桌子那儿去”、“到老张那儿去”、 “到房子里去。”所有的地名都是处所名词,如:美国、亚洲、北京、天安门、 颐和园,等等。 (3)有些名词如“邮局、宿舍、图书馆”等既是普通名词,又是处所名词。
关于数词和量词的补充说明:
数词“二”和“两”与量词搭配的时候,有不同 的表达习惯: (1)用在表示度量衡单位的词的前面时候,除了 “二两”不能说成“两两”以外,用“二”和“两” 都可以,如“二斤”、“两斤”(但北方人不常这样 说,但说“两公斤”),“二寸”、“两寸”,“二 尺”、“两尺”,“二米”、“两米”。 (2)用在一般量词前的时候只用“两”,不用 “二”。如“两个”、“两条”、“两只” 、“两 辆”、“两架” 等。但在表示对两个人的亲切的称 呼时却可以说“二位”,也可以说“两位”。
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ppt课件

He is writing with a pen. 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11
定语
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短语或从句称为定语。定语可由以 下等成分表示:
Guilin is a beautiful city.(形容词)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merica is a developed country.(分词) There are thirty women teachers in our school.(名词) His rapid progress in English made us surprised.(代词 )
Seeing is believin句子g成.分和句子结构
8
宾语
• 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由名词,代词,短 语,不定式,动名词,从句充当.它和及物动 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在谓语之后.
She plays the piano. He often helps me. I like watching TV. She likes to go to shop this afternoon.
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close the windows.
I saw a cat running across the road.
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10
状语
• 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它表示行为发 生的时间,地点,目的,方式,程度.一般由副词, 介词短语,不定式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充当, 也可由从句来充当.
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6
谓语:
• 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由 简单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构成.
初中英语句子结构及句型细致讲解 ppt课件

初中英语句子结构及句型细致讲解
❖ 1) The new term begins on the 1st of September.
❖ 2) His father is an engineer. ❖ 3) She seemed happy. ❖ 4) Li Hua showed me his album.
machines.
9
初中英语句子结构及句型细致讲解
❖ Tom is a handsome boy. ❖ The two boys are students. ❖ His boy needs Tom's pen. ❖ The boy in the classroom needs a pen of yours. ❖ The boy needs a ball pen. ❖ The best boy here is Tom. ❖ There is nothing to do today. ❖ The smiling boy needs a pen bought by his mother. ❖ This is the new dictionary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原因状语
18
英语句子有长在短,有简有繁,从现象看,似乎千
变万化,难以捉摸,但从实质看,可以发现其内在联系, 找出其共同规律。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可以归纳成五种 基本句型及其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掌握这五种基 本句型,是掌握各种英语句子结构的基础。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
基本句型一: S +V
(主+谓)
❖ 4) All the pupils are on the playground now.
❖ 5) Our aim is to win more meda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当前的流派
Fillmore和Kay et al.的构式语法 Lakoff 和Goldberg的构式语法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
.
11
What is construction?
Definition 1:Construction is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or 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 Jackendoff, 1997; Kay & Fillmore, 1999)
Construction Grammar 构式语法
产生背景
直接理论来源:
费尔默(C.J.Fillmore)于60年代末提出 的格语法(Case Grammar)和后来的框 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拉克夫(Geroge Lakoff)的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即生成语义学)
任何语言表达式, 只要它的形式、语义 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 ( unpredictable) , 就都可称之为构式。 (Goldberg, 1995)
.
13
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不可预测性是判定 构式的标准。
三者的不可预测性标准可以分别适用, 也可合并适用。有的构式属于形式上的 不可预测,有的属于意义上的不可预测, 有的属于功能上的不可预测,还有的则 是兼有两种或以上的不可预测。
兰盖克(Ronald ngacker)的认知 语法(Cognitive Grammar)以及中心语 驱动短语结构语法(HPSG)。
.
2
构式语法与认知语法、生成派语义学、格 语法、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体验哲 学等密切相关,它们是Langacker、Lakoff、 Fillmore 、 Taylor 、 Goldberg 等 认 知 语 言 学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框架 中对乔姆斯基为首的TG语言学派进行反思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语法。.Βιβλιοθήκη 4构式语法对TG的反思
1.批判天赋观:语言学习主要是由意义驱动 和交互驱动的,不是由头脑中的普遍语法驱 动的; 2.批判普遍观:构式语法遵循着从特殊到一 般的规律,既分析特殊性,也兼顾普遍性; 3.批判自治观:语言能力不是天赋的和自治 的,语法知识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从若干 基本用法中抽象出来的,句法与语义密切相 关,不可分离; 4.批判模块观:倡导用“象征单位”和“构 式”来对语言做出统一的、全面的解释; 5.批判二元论和形式观:取消一系列的二元 对立,用同一的方法分析语言各层面。
.
3
TG的基本假设:
1.天赋观 :人们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就有的; 2.普遍观:以天赋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儿童头脑中生 来就有的一种能生成句子规则的内在机制; 3.自治观:人们头脑中生来就有专司语言加工的独立 机制,句法不用参照意义和其他因素就能对语句从形 式上作出系统描述; 4.模块观:模块论分析方案,将语言分成音位子模块、 句法子模块、语义子模块; 5.二元论与形式观:心智中的句法操作可以完全独立 于意义而存在,语言中的句法可运用一套纯形式的句 法公式来加以演算;因此,某一种语言中的全部合乎 语法的句子就是基于一套形式化的符号、通过一定的 规则对其进行形式操作而生成出来。
Definition 2: A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linguistic sign that combines a specific form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 ( Goldberg, 1995 )
.
12
凡是构式,无论简单和复杂,都有自 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
.
5
构式语法是对词汇投射模式的反 动,实际上也是对生成语法的部 分反动。
可以说,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法 等理论批判Chomsky语言理论的 过程中孕育出来的
.
6
Construction Grammar
.
7
Lakoff(1987)出版认知语法的经 典 著 作 , 其 中 卷 2 的 《“There- 构 式”》是构式语法的拓荒之作。在 “语法构式”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 出 了 “ 语 法 构 式 理 论 ” ( 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的 概 念 ( 467 ) , 并 形 成 了 构 式 的 形式-意义配对的思想。
因此,Fillmore等以习语为突破口,正 式开启了构式语法的研究。
.
9
Development
➢ 20世纪70到80年代,Langacher 创建认知语法
➢ 1988年,Fillmore 提出了Construction Grammar
➢ Kay & O’Connor(1988), Fillmore & Kay(1993), Kay & Fillmore(1999) 等也对其进行了论述
➢ 1995年,Goldberg 出版专著Constructions: A Const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较为系统的论述了构式语法
➢ 2001年,Croft 出版了Radical Constuction Grammar, 提出激进构式语法,将构式语法推向 一个新的阶段
.
14
幽默、浪漫、孟浪、忽悠:兼有形式 和意义上的不可预则性。
木马、哑铃、梨园:意义上的不可预 测
赶鸭子上架、生米煮成熟饭:用法上 的不可预测。
.
15
“By and large” “all of a sudden” 及 “the more..., the more...”兼有形 式和意义上的不可预测性,
不过,他当时仍是在认知语法 的框架内讨论语法构式,还没有提 出“构式语法”的概念。
.
8
Fillmore 、 Kay 和 O’connor et al 在 《 语 言 》1988 年 第 3 期 ( 第 64 卷 ) 发 表 《语法构式中的规则化和习语化:以let alone为例》,他们对let alone的研究 是构式语法的奠基之作,标志着构式语 法的诞生。提出“构式语法” (Construction Grammar)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