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水乡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水乡歌》教学设计21.水乡歌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识新偏旁“风”“衣”,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理解新鲜词语的意思。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诗歌意思,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识新偏旁“风”“衣”,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理解新鲜词语的意思。
难点: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三、教学准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以及生字。
教师:自制课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题图:“善使者,功半成。
”开门见山,直接揭示学习内容。
低段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尽快引领学生读书识字。
](二)练读课文,以读促识1.初读课文,闯关挑战。
(1)自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设计意图: 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划分小节,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诗歌特点。
] 2. 以读促识,随文识字出示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他读对了吗?(2)出示:自由练读,指名读,注意生字。
结合图片,认识“渠水渠”。
去掉拼音练读,同位互读,齐读词语(3)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听他读对了吗?(相机评价)出示第二小节(1)指名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他读对了吗?(2)出示:自由练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注意生字。
结合图片认识“船、白帆、驳”。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指名读这一小节,其他同学听他读对了吗?(相机评价)出示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他读对了吗?(2)出示:自由练读,注意生字,指名读。
结合图片认识“箩、箩筐”,给“咱”找朋友。
同位互读词语。
(3)指名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听他读对了吗?(相机评价)3.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正确了,得到一颗小星星。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乡歌》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2.能够描述水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形;3.掌握一些水乡所特有的词汇,比如渔翁、竹扁舟、渔火等;4.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阅读通过朗诵《水乡歌》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2. 语文写作运用写景、叙事、描写等手法,让学生完成“我的故乡”作文3. 词汇学习学习水乡所特有的词汇,比如竹扁舟、渔翁、渔火、鱼虾蟹等三、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首先播放一段江南水乡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水乡的自然美。
2. 阅读诗歌让学生自己读一遍《水乡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也进行指导和解读。
3. 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完成作文学生开始写作,营造沉浸式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文化、历史、感性等多方面要素。
5. 朗诵和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同时学生互相欣赏。
激发学生爱写作、会表达、善欣赏的兴趣。
6. 词汇学习学习水乡所特有的词汇,通过分组学习和表演加深理解。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诵、写作和表演,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团队协作等方面。
并以此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和优化。
五、教学反思首先,本节课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和鼓励表达,有效出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仅凭这节课就能完全掌握水乡歌的涵义显然难度较大。
所以,课后推荐学生以课堂体验为基础进行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深度学习。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_苏教版

《水乡歌》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想象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生字、写字,最后再读课文,想象水乡的美景,并收集家乡的事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水乡歌》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意义;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3.能够正确理解水乡的景色和生活,描绘出水乡的美丽画面;4.能够感受到水乡的深情和同学之间的友爱。
2.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的感情;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相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品质;3.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生动的表达方式和文学手法;2.能够感受到课文的深情和同学之间的友爱;2.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理解水乡的景色和生活,描绘出水乡的美丽画面;2.能够感受到水乡的深情和同学之间的友爱。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1.学生听老师讲一个途中的故事;2.听完故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水乡里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呢?2.新课讲解1.老师讲解《水乡歌》的来历和作者情况;2.学生分角色简单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3.阅读完课文后,老师对一些生字词进行解释,并画画帮助孩子们理解;4.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的魅力,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乡美景,引导学生开脑洞想象、合理构思、逻辑清晰的进行写作,并用作品展示在班上。
3.课后延伸学生完成作业并把作品展示在班上。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注重启发式、经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氛围良好。
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会了正确理解和朗读这篇课文。
通过讲述水乡的美景,愉快的生活,以及同学之间的友爱,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友谊、严谨好学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植根于孩子们心灵深处。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水乡歌教案

《水乡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几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了解水乡的一些特点,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感受水乡的景色美以及水乡人的勤劳快乐。
教学难点:习得诗句的语言表达形式,并能迁移运用。
一、图片导入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乡歌》,齐读课题。
是啊,这是一首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水乡的图片吧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是啊,水乡的美就在于它的水,让我们再来把课题美美的读一遍吧!水乡歌中的词语也很美丽哦,第一行谁来读?读完第一行,我们知道水乡的特点是(板书:水多)读完第二行,我们知道水乡的特点是(板书:船多)读完第三行,我们知道水乡(板书:歌多)二、精读课文1、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小节,读完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水乡的水多呢?随机点红:“千”“万”:哦~那作者是真的数过有一千条渠有一万条河吗?(不是),是呀,还记得我吗之前学过的课文吗?(大禹治水)是的,千和万是概数,表示很多很多,带有千和万的四字成语还有很多呢,谁来说?(出示,齐读)渠:是人工开通的水道谁来读好这一行一个连一个:你真会发现呢!处处:你能换个词吗?(到处)水乡以水著称,池塘河流随处可见,透过一个小小的叠词,我们也能感受到水乡水多。
荡:荡的古体字,是指草在风中来回摆动,所以荡有摆动的意思。
谁来给荡找朋友呀(荡秋千,是人在摆动,2-3)课文中,是谁在摆动小结:微风拂过,水面动起来了,在这里,一个荡字就把水写活了,谁来读出水的动态美教学生字齐读第一小节,试背2、我们刚才先读了读课文,接着找了找表示水多的关键词,然后说了说你的感受。
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来学一学诗歌的2、3小节。
三、自主学习1、哪个小组愿意上来交流第二小节。
预设:先请我们组的某某来读一下第二小节。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记忆课文《水乡歌》;2.能够准确朗读文章;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熟悉并理解课文的内容;2.练习课文的朗读和书写。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情感;2.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水乡歌》;2.合适的课件和悬挂画面;3.学生正常课堂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课文《水乡歌》,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理解课文(10分钟)请学生阅读《水乡歌》一文,并向学生发问,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朗读练习(20分钟)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让学生朗读。
教师应该注意点评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朗读能力。
4. 作文训练(20分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家乡的美好和自然之美。
5. 思维拓展(10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问题,例如“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能力,是的学生更好地体验课文的情感和思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学习。
首先是通过简单的导入,让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记忆课文,例如朗读和写作,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最后,通过思维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思想,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
这种多角度的学习,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促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一、教材分析《水乡歌》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课文,该课文主要讲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学习该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儒雅风情、建筑特色、如诗如画的景色,以及人们的热情和勤劳。
这个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风貌,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见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词语:“荷塘”、“烟笼”、“小船儿”、“荡着悠悠”,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建筑特色、风情人物、生活习惯等,学生会从中认识江南水乡的风貌和文化特色,为以后的学习深入了解介绍江南文化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1.通过听、读、说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事情。
2.培养学生爱好文化艺术的好习惯,引领他们走进水乡文化,进而会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3、情感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培养学生爱我们的祖国的情感;2.通过学习江南水乡的文化传承,让学生更加珍惜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1.教授新词汇,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2.帮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情2.培养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听、读、说、写等方式多角度地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在语境中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1.导入: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如何形成江南水乡的风景2.呈现:请学生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新词汇3.讲解:解释生词和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新的地理环境第二课时1.复习:请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课文,让他们回答问题2.呈现:请学生跟读下一段课文,并理解生词3.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南方建筑、水乡桥、小桥、步行街等)第三课时1.复习:请学生回忆前两课的知识内容2.呈现:分享一些关于江南水乡的美食,让学生了解江南文化3.讲解: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学习江南民俗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水乡歌》教案

【篇一】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
3、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小朋友,上次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水鄉風光,今天讓我們再一起走進水鄉,唱一唱優美、動聽的——《水鄉歌》——齊讀課題。
2、要唱好這首動聽的水鄉歌啊,先要把歌詞讀准了。
(個別學生讀詞語,男女生賽讀,齊讀。
)3、小朋友們的歌詞讀的真美呀,下麵我們趕緊去欣賞一下美麗的水鄉吧。
4、播放放課件,欣賞水鄉美景。
5、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些什麼呀?6、讓我們來看看小作者是怎樣來寫水鄉的,打開書本,自己讀讀課文,看看水鄉到底美在哪里?二、再讀課文(一)學習第一段“水多”。
1、學生自讀課文——把你認為美的地方多讀幾遍。
2、交流:你覺得水鄉美在哪兒?學生回答,相機完成板書。
是呀,水鄉美就美在這裏的“水多、船多、歌多”。
3、下麵請小朋友們再讀讀課文,這回呀選擇自己喜歡的水鄉特點來讀一讀,然後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4、下麵先請喜歡水的小朋友來跟大家分享下,說說水鄉的水有什麼特點呀?(水多水清)5、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水鄉的水多?趕緊在書本中找一找(學生找詞語讀一讀讀出水的多)。
6、誰能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好的?7、是啊,這裏是池塘,那裏是池塘,池塘——(引讀池塘一個連一個),踮起腳尖兒,你會發現,池塘裏的水清澈見底!——(引讀處處綠水蕩清波)指名讀。
8、小朋友,伸出你的雙手,用你的動作,比劃劃。
(處處綠水蕩清波)。
8、師生合作讀:師讀第一句,生讀2、3句。
謝謝小朋友們的配合,讓老師感受到了水鄉的水真多、真美呀!9、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聽水聲,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慢慢地從千條渠裏流過,從萬條河裏流過,從你們的桌子旁邊流過,從你們的椅子下麵流過,輕輕的、柔柔的,感受到了嗎?10、好,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一段,用朗讀來表達你的感受吧!(二)學習第二段“船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乡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想象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生字、写字,最后再读课文,想象水乡的美景,并收集家乡的事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小游戏。
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模仿画,比一比谁画的好、快。
2、导入新课。
放水乡风光图像,交流感受。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水乡什么多?
4、读后交流,揭示课题《水乡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
2、检查字词与课文。
3、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⑴教给方法,理解“渠”“驳”
歌、曲都是人们唱的,它们意思相近,我们可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歌曲”,想一想:渠是什么意思?驳呢?
⑵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其它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体悟情感
㈠第一段画水
1、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水)
2、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3、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
4、看第一段图像,师引读
5、指导朗读,齐读
6、指导作画
㈡第二段画船及其它
1、船应该怎么画,自由读第二段
2、请一位小朋友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白色)船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水上)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师再画云朵。
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4、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运输……)
5、小组交流,水里面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
(鱼、虾、蟹、荷、鸭、鹅、稻田等)
6、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7、水乡那么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㈢第三段画歌及其它
1、歌可以画吗?读第三段
2、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
3、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
4、指导朗读
㈣扩展想象升华内涵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
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的站到讲台前和老师一齐背诵。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