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特发性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不良生活习惯
病理生理
01
骨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量减少
02
骨形成减少: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
03
骨微结构破坏:骨小梁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
04
骨脆性增加: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05
骨代谢失衡: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
1 疼痛:腰背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2 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等 3 身高缩短: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缩短 4 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5 呼吸功能下降:胸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肺活量下降 6 神经功能障碍:椎体骨折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等
01
04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 康复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03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骨折情 况、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患者骨折部 位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 生活质量
预防跌倒
01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
地面湿滑
目录
01. 特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 02. 病理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03. 护理措施 04. 健康教育
病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遗
传病史
02
激素水平:雌激素 水平下降,导致骨
密度降低
03
营养因素:钙、磷、 维生素D等营养素
摄入不足
05
疾病因素:甲状腺 功能减退、糖尿病
等疾病影响骨代谢
04
生活方式:缺乏运 动,吸烟、酗酒等
05
预防措施: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折等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 ,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同时,患 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和康 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4
推拿按摩手法在骨质疏松性骨 折中应用
Chapter
推拿按摩作用机制探讨
缓解疼痛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减轻
疼痛的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 摄入
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会影 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骨 骼健康。
控制盐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不 利于骨骼健康。
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饮食
过多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增加钙 的流失,不利于骨骼健康。建 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 肉、鱼、蛋等。
注意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食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 用,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如菠菜、竹笋等)会影响钙的 吸收,应避免与富含钙的食物 同时食用。
运动康复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避免剧烈运动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的骨骼脆性增加,应 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 再次骨折。
02
加强营养补充
合理饮食,增加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 摄入,有助于骨骼健 康。
03
定期评估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 康复效果,根据评估 结果及时调整运动方 案。
04
保持良好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肝肾阴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等。治宜滋补 肝肾、强筋壮骨,方用六 味地黄丸加减。
肾阳虚衰型
症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 、小便清长等。治宜温补 肾阳、强筋健骨,方用右 归丸加减。
骨质疏松与骨折ppt课件

Ann Intern Med. 1991 Jun 1;114(11):919-23.
完整版课件
18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超声法(QUS) 不能直接测量骨矿的含量 不能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使用,只能用于筛
查和疗效监测 准确性低,误差大
完整版课件
19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完整版课件
20
完整版课件
21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中国人的BMD诊断分类: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 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完整版课件
35
完整版课件
36
完整版课件
37
骨质疏松性骨折历程
完整版课件
38
死亡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褥疮、血栓、肾衰、痴呆、慢 性衰竭等
外科手术只能让少数人能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25%恢复到伤前生活质量 55%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完整版课件
39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高
既往有单次椎骨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5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12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合并骨量减低的患者再次骨折的 风险增加75倍
完整版课件
31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脆性骨折
中国大陆椎体骨折患病人数: 2006年: 2600万 (新发椎体骨折180万) 2020年预计将达到3670万;
北京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 调查显示椎体骨折患病率: 50岁以上妇女为15% 80岁以上妇女为37%
Xu L et.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 The Beijin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2000,15:2019-2025
老年性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容易发生骨折
疾病:某些疾病可能 导致骨折,如肿瘤、
感染等
跌倒:老年人行动不 便,容易跌倒,导致
骨折
药物:长期使用某些 药物可能导致骨折, 如激素、抗凝血药物
等
外伤:受到外力撞 击,导致骨折
骨折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 固定骨折 部位,促 进愈合
02
非手术治疗: 使用石膏、 夹板等固定 骨折部位, 促进愈合
使用防滑垫等
心理支持:关心老年人的 心理健康,多陪伴、倾听,
给予关爱和支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 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骨质疏松症
健康教育
01
预防跌倒:提高老年人对跌 倒风险的认识,加强防跌倒
意识
02
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 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
03
运动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 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04
心理支持:关注老年人心理 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0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 检查,了解骨质疏松状况
心理护理
01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恐惧和焦虑
疾病因素:甲 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等疾病 影响骨代谢
临床表现
01
疼痛:腰背疼 痛、关节疼痛
02
身高缩短:脊 椎压缩性骨折 导致身高缩短
03
骨折:容易发 生骨折,尤其 是髋部骨折
04
驼背:脊椎前 倾,形成驼背
05
呼吸功能下降: 胸廓畸形,影 响呼吸功能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骨密度测 量、骨折风险评估
02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信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疾病:某些疾病可能 导致骨折,如肿瘤、
感染等
跌倒:老年人行动不 便,容易跌倒,导致
骨折
药物:长期使用某些 药物可能导致骨折, 如激素、抗凝血药物
等
外伤:受到外力撞 击,导致骨折
骨折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 固定骨折 部位,促 进愈合
02
非手术治疗: 使用石膏、 夹板等固定 骨折部位, 促进愈合
使用防滑垫等
心理支持:关心老年人的 心理健康,多陪伴、倾听,
给予关爱和支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 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骨质疏松症
健康教育
01
预防跌倒:提高老年人对跌 倒风险的认识,加强防跌倒
意识
02
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 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
03
运动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 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04
心理支持:关注老年人心理 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0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 检查,了解骨质疏松状况
心理护理
01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恐惧和焦虑
疾病因素:甲 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等疾病 影响骨代谢
临床表现
01
疼痛:腰背疼 痛、关节疼痛
02
身高缩短:脊 椎压缩性骨折 导致身高缩短
03
骨折:容易发 生骨折,尤其 是髋部骨折
04
驼背:脊椎前 倾,形成驼背
05
呼吸功能下降: 胸廓畸形,影 响呼吸功能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骨密度测 量、骨折风险评估
02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信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PPT

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 日常活能力。
康复训练
01
02
03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关节活 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 萎缩。
肌力训练
针对患肢进行肌肉力量训 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
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工 具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患 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和再次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目录
• 骨质疏松骨折概述 • 骨质疏松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 骨质疏松骨折的手术治疗 •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骨质疏松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骨密度降低 ,骨小梁变薄、断裂,使得骨骼 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分类
骨质疏松骨折主要分为脊柱骨折 、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等。
手术方法与技术
内固定术
通过在骨折部位植入金属 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 等,来固定骨折部位,促 进愈合。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髋部骨折,可以采用 人工关节置换术来恢复关 节功能,减轻疼痛。
椎体成形术
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可 以采用椎体成形术,通过 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稳 定骨折部位,缓解疼痛。
手术并发症与预防
感染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 染。
血栓形成
术后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血 栓形成,同时可以使用抗凝药物进 行预防。
再次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应继续进 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次骨折 的风险。
04
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01
定期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10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疏松症。 ✓ 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 ✓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因此是完全性骨折,不
存在部分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一)
Risk (骨松性骨折)-女性 = 30%-40% Risk (骨松性骨折)-男性 = 10%-15% Risk :髋骨骨折 > 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Risk :髋骨骨折 > 前列腺癌 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有1/8发生椎体骨折 每30秒钟,全世界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
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过24% 50%的患者将无法完全康复 亚洲地区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髋骨骨折发生率将猛增 美国1年发生骨松性骨折数为150万,其中髋骨骨折 为30万 美国1年因骨质疏松支出的医疗费用为140亿美金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WHO的BMD诊断分类:
正常:BMD≤骨峰值 (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
-(1SD-2.5SD) 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 严重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 处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松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 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特点
年龄相关性 在妇女更常见 低骨量 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骨折危险性增加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男性:15.6 % ; 女性:23.5 %
骨质疏松与骨折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先天 遗传、骨代谢相关基因(种族)
后天 营养、运动、药物、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及嗜好、手术
骨质疏松与骨折
遗传基因
✓ 骨骼形态及容积——个体发育大小,骨骼生长、发育的进 程。 ✓ 骨量储备及骨代谢过程。 ✓ 骨的转换速率与转换形式。 ✓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细胞功能及凋亡周期。 ✓ 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生成及其功能。 ✓ 钙调激素,受体基因及其活性(CT、PTH、VitD3,雌激素,
年龄、性别 种族(白种人、亚洲人)、家族史、 体格(矮小、瘦弱) 营养因素(咖啡因过量、低钙)、 吸烟、嗜酒、 胃和小肠切除术、长期激素治疗、 办公室人员 缺乏运动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
我国的统计资料
✓ 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 男性:14.6 % ; 女性:61.8 %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易跌倒
临床表现
✓ 腰背疼痛:
最常见、最主要
✓ 身长缩短,驼背: 主要是椎体前部
✓ 骨折:
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41.6%
骨痛 无骨痛
58.4%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79.8%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 > 65岁 男:女=1:2 1,25(OH)2D3合成下降 下降 以低转换为主 松质骨, 皮质骨同时 髋部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
男性 女性
骨 量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
年龄(岁)
8
12
16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分类
原发性: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 Ⅱ型-老年性或退化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 内分泌疾患、药物、失重、制动、废用
骨质疏松与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
年龄 性别 病因 钙吸收 骨转换 病变骨类型 骨折常见部位
绝经后骨松 50 - 55岁
雌激素下降 下降,丢失增加 以高转换为主 主要是松质骨 脊椎, 桡骨远端
雄性素,糖皮质激素等受体基因的调控)。 ✓ 钙盐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 人体力学结构与力学平衡,躯体运动与静态平衡以及骨与关
节受力方式。
骨质疏松与骨折
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
A
B
C
D
E
F
G
H
骨质疏松与骨折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雌激素缺乏
骨对PTH敏感性 骨吸收 血Ca PTH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 伤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 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在65岁以上。 ✓ 骨量明显降低,BMD都低于2.5SD以上,伴有重度骨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1,25(OH)2VitD3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折流行病学
部分地区调研资料:
北京、上海≥60岁人群 骨折患病率为15%
部分省市调查≥50岁人群 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8.2-40.0%
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病人至少在3000万以上,医疗费用 每年约150亿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存在部分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一)
Risk (骨松性骨折)-女性 = 30%-40% Risk (骨松性骨折)-男性 = 10%-15% Risk :髋骨骨折 > 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Risk :髋骨骨折 > 前列腺癌 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有1/8发生椎体骨折 每30秒钟,全世界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
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过24% 50%的患者将无法完全康复 亚洲地区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髋骨骨折发生率将猛增 美国1年发生骨松性骨折数为150万,其中髋骨骨折 为30万 美国1年因骨质疏松支出的医疗费用为140亿美金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WHO的BMD诊断分类:
正常:BMD≤骨峰值 (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
-(1SD-2.5SD) 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 严重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 处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松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 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特点
年龄相关性 在妇女更常见 低骨量 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骨折危险性增加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男性:15.6 % ; 女性:23.5 %
骨质疏松与骨折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先天 遗传、骨代谢相关基因(种族)
后天 营养、运动、药物、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及嗜好、手术
骨质疏松与骨折
遗传基因
✓ 骨骼形态及容积——个体发育大小,骨骼生长、发育的进 程。 ✓ 骨量储备及骨代谢过程。 ✓ 骨的转换速率与转换形式。 ✓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细胞功能及凋亡周期。 ✓ 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生成及其功能。 ✓ 钙调激素,受体基因及其活性(CT、PTH、VitD3,雌激素,
年龄、性别 种族(白种人、亚洲人)、家族史、 体格(矮小、瘦弱) 营养因素(咖啡因过量、低钙)、 吸烟、嗜酒、 胃和小肠切除术、长期激素治疗、 办公室人员 缺乏运动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
我国的统计资料
✓ 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 男性:14.6 % ; 女性:61.8 %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易跌倒
临床表现
✓ 腰背疼痛:
最常见、最主要
✓ 身长缩短,驼背: 主要是椎体前部
✓ 骨折:
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41.6%
骨痛 无骨痛
58.4%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79.8%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 > 65岁 男:女=1:2 1,25(OH)2D3合成下降 下降 以低转换为主 松质骨, 皮质骨同时 髋部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
男性 女性
骨 量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
年龄(岁)
8
12
16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分类
原发性: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 Ⅱ型-老年性或退化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 内分泌疾患、药物、失重、制动、废用
骨质疏松与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
年龄 性别 病因 钙吸收 骨转换 病变骨类型 骨折常见部位
绝经后骨松 50 - 55岁
雌激素下降 下降,丢失增加 以高转换为主 主要是松质骨 脊椎, 桡骨远端
雄性素,糖皮质激素等受体基因的调控)。 ✓ 钙盐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 人体力学结构与力学平衡,躯体运动与静态平衡以及骨与关
节受力方式。
骨质疏松与骨折
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
A
B
C
D
E
F
G
H
骨质疏松与骨折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雌激素缺乏
骨对PTH敏感性 骨吸收 血Ca PTH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 伤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 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在65岁以上。 ✓ 骨量明显降低,BMD都低于2.5SD以上,伴有重度骨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1,25(OH)2VitD3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折流行病学
部分地区调研资料:
北京、上海≥60岁人群 骨折患病率为15%
部分省市调查≥50岁人群 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8.2-40.0%
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病人至少在3000万以上,医疗费用 每年约150亿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