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基于水土保持工作中植物措施发挥的作用

( T o t &N o . 4 2 )
文章 编 号 : 1 0 0 7—7 5 9 6 ( 2 0 1 4 ) 0 4— 0 0 4 8— 0 3
基 于水 土保 持 工作 中植 物 措 施 发 挥 的作 用
聂祥 瑞
( 遵义水 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0 )
Abs t r a c t : S o i l e r o s i o n i s o n e o f t he i mp o r t a n t e n v i r o nme n t a l p r o b l e ms i n t o d a y" s s o c i e t y,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摘
要: 水土流失是 当今社会一 个重要 的环境 问题 , 尤 其是对于一些 干旱地 区来说 。因此 , 必
须重视治理水土流失 问题 , 加 强水土保 持各方 面工 作 的力度 。当前 , 开展水土保持 工作 , 一般 利用 工程措施 以及植物措施 。其 中 , 植物措施 不仅对 于涵养水 源 、 保 持水土 , 改善生态 环境有 着重要作用 , 还可 以增加一定 的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工作 的植物措施 包括水源涵养林 、 固沙造 林 等水 土保护林 的营造 、 水 土保 持草的种植等 。文章简析 了水土流失 以及水土保持 工作 , 对水 土保 持工作 的基本措施进行概括 , 并对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工作 中的作 用进行 重点分 析。 关键词 : 水土保持 ; 植物措施 ; 造林 种草 ; 减少地表径流 ; 涵养水源 ; 改 良土壤
2 0 1 4年 第 4期 ( 第4 2卷 )
黑
龙
01 4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土保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植被恢复,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手段,对水土保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植被恢复能够显著减少水土流失。
当一片土地上植被稀少或缺失时,雨水直接冲刷地表,土壤颗粒很容易被带走,导致土壤侵蚀加剧。
而茂密的植被就像是大地的一层“保护衣”。
植物的根系能够紧紧抓住土壤,增加土壤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比如树木的根系往往深入地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将土壤牢牢固定,使其不易被水流冲走。
同时,植被的茎叶也能够减缓雨水下落的速度,让雨水有更多的时间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从而降低了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力。
其次,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落叶、枯枝等形式将有机物质返还到土壤中。
这些有机物质经过分解,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使其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水分的储存和渗透。
而且,植被还能够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壤能够保持更多的水分,为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再者,植被恢复能够调节局部气候。
大面积的植被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在炎热的夏季,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使周围环境更加凉爽湿润。
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也有助于缓解干旱对土壤和植被的不利影响。
同时,湿润的气候也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植被恢复对于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区,植被的破坏往往容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而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山坡的稳定性,减少松散物质的积累,降低泥石流发生的风险。
即使在灾害发生时,植被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挡和缓冲作用,减轻灾害的损失。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植被恢复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是关键的一步。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因此需要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哎呀,这里的土怎么这么容易流失呀!”我看着山坡上那一道道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沟壑,忍不住大声说道。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
我们来到了一处小山坡,这里原本应该是绿草如茵的,可现在却变得有些光秃秃的,泥土也松松垮垮的。
爸爸皱着眉头说:“这就是没有做好水土保持呀。
”“什么是水土保持呀?”我好奇地问。
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简单来说,就是让水和土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呀。
”我还是不太明白,继续追问:“那怎么才能做到呢?”爸爸指了指周围的一些植物说:“你看,这些植物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它们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可以固定住土壤,不让泥土被轻易冲走。
就好像是大地的小卫士一样。
”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没有这些植物,不就糟糕啦?”“可不是嘛,”妈妈接着说,“植物还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让水慢慢地渗透到地下,而不是一下子就冲跑了泥土。
”我看着那些或高或矮的植物,心中充满了敬佩。
我仿佛看到它们在努力地生长着,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这片土地。
“那植物可真是太厉害啦!它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我兴奋地说道。
爸爸笑着说:“对呀,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植物,不能随便破坏它们哦。
”我用力地点点头:“我知道啦!以后我看到有人破坏植物,我一定会去阻止的!”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些植物。
它们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
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也许看起来很平凡,但是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呀。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些植物,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它们在默默地为我们守护着水土,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我们怎么能不好好保护它们呢?。
论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

论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摘要: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植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升土地生产力、改善环境、增强土壤肥力、调节气候以及美化环境等。
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有效地运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笔者在下文中探讨了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旨在未来水土保持工作当中,积极吸取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充分利用植物措施,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重要性一、前言地面的植被、岩层以及土壤等等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为了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安全,植物措施必须要在水土保持中充分发挥作用,来相应地减弱一些风力还有水力对地表的伤害,拦截一定的风沙,从而达到稳固和改善地表质量的作用,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生长。
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措施,并探讨了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
二、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受各种项目建设的影响,地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侵害,植被成为防治水土流失等问题并且还具备美化环境的作用。
1.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防治水蚀的作用首先就是,当植被的枝叶开始枯萎衰落,就可以与管层相结合,有效地阻止一定的降水量并能够减小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其次,植被可以达到固定和改善地表质量的功能,使水分逐渐渗透到地表下,土壤的孔隙度也能从而提升,最终地表径流量和径流速都会得到减小。
另外就是,枯萎落叶层可以像一个吸水海绵一样,吸掉雨水,还可以像落网一样,过滤掉泥沙,分散地面上水流量。
最后,植物还有固定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抓紧土壤,可以达到加固坡面的作用,加强土壤的抗腐蚀性并预防泥石流、滑坡等问题的发生。
2.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防治风蚀的作用植被因其自有的透风性达到防治风蚀的作用。
植被自身的稀疏、透风和紧密结合的枝叶结构能够起到降低风速和能量、降低风对土壤的侵害、减小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是对水资源、土壤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防止土壤流失、减少水资源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多种功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作为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土壤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会造成土壤贫瘠和水资源浪费。
通过种植林木和草地,可以起到保持土壤固结和保护地表覆盖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被根系能够牢固地保护土壤,防止其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
同时,植被覆盖也能够减少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击,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
因此,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在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土壤流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能够改善水资源的质量。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资源,然而,由于土壤流失和水污染的原因,水资源的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通过种植林木和草地,可以净化水体,提高水质。
植物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植被能够增加土壤水分的渗透和储存,减少洪水和干旱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在改善水质、节约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实施能够建立和保护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的肥沃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种植林木和草地,可以修复生态环境,恢复土壤的自然功能,形成自然保护带和生态廊道,促进植物和动物的迁移繁衍,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还能够减少土地的沙化和草原退化,提高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生产效益。
因此,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政策支持,提高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效益和可持续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土保持主要措施

水土保持主要措施引言水土保持是指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土壤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综合工程。
水土保持主要措施是指在农田、林地、草地和城市等土地利用单位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主要措施1. 植被措施植被措施是水土保持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草坪和林木,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主要的植被措施包括:•林地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同时,林木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草地建设:种植草坪和牧草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草坪的根系可以形成坚实的根系网,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牧草的生长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
•沿河种植带:在河岸边种植适宜的植物,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河岸侵蚀。
同时,沿河种植带也可以过滤河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2. 土壤改良措施土壤改良措施是指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和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主要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从而减少土壤侵蚀。
•石灰的施用:石灰可以改善酸性土壤,中和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侵蚀能力。
•绿肥的种植:绿肥作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3. 土地利用措施土地利用措施是指根据土地的特点和利用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土地利用,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主要的土地利用措施包括:•防止违规占用耕地:要加强土地管理,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保护农田资源。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绿地和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城市暴雨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苜蓿在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苜蓿在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引言: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以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界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手段。
在此背景下,苜蓿作为一种优秀的绿肥作物,因其良好的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功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苜蓿在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对土壤改良、土壤保水保肥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一、苜蓿的土壤改良作用苜蓿是一种富含高蛋白质和纤维素的绿肥作物,具有强大的根系系统和生物学固氮能力。
首先,苜蓿的根系系统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分泌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其次,苜蓿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将氮等营养物质从深层土壤带到地表,并存储为植物组织中的有机质。
这对于减少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和循环利用至关重要。
此外,苜蓿还能够通过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微生物活动水平。
二、苜蓿的土壤保水保肥作用1. 保水作用:苜蓿具有广泛的根系系统和丰富的根瘤固氮能力,能够通过根系的延伸和分泌物的影响增加土壤的贮水量。
苜蓿的深根系可以渗透入土壤深层,这在干旱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改善土壤水分分布和利用效率,降低土壤蒸发速率,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
2. 保肥作用:苜蓿通过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形式,并储存在根瘤中。
当苜蓿植物衰老或被翻入土壤中时,释放的氮能够为后续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还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苜蓿的生态环境作用1. 抑制土壤侵蚀:苜蓿的根系系统密集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有效地抑制土壤侵蚀。
它能够将土壤牢固固定在地表,阻止风力和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流失,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2. 提供生物多样性:苜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下生长。
吸引了丰富的有益生物和昆虫,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 改善环境质量:苜蓿作为一种绿肥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气,释放氧气,并且能够减少农田中的农药使用和化肥残留。
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水、土、植被等资源,以减缓水土流失和保护土壤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而植被恢复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水土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被覆盖、根系结构、生物干扰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详细探讨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一、植被覆盖的重要性植被对于水土保持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能有效地覆盖地表,形成一层性质稳定、根系牢固的“绿地毯”。
植被可以阻止雨水直接打击土壤表面,减少雨滴的冲击力,降低土壤侵蚀的速度。
同时,植被可以通过自身枝叶和地下根系的阻拦作用,减少土壤流失。
植被覆盖还能够调节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储水能力,增加土地的抗旱性。
二、根系结构对土壤保持的影响植物的根系结构对水土保持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植物种类的根系结构各异,其中纤维根、须根和块根等根系具有较高的保持土壤能力。
纤维根的细软且分布密集,能够有效地固定和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须根具有分枝较多的特点,能够扩大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块根则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结构。
因此,选择根系结构良好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对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干扰与水土保持除了植被本身的作用,一些生物活动也对水土保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土壤中的蚯蚓能够通过挖掘和通风,促进土壤的松散和排水性,增加土壤的肥力。
地下菌丝网可以将土壤粒聚结在一起,并分解有机物质,便于土壤水分的渗透和保持。
此外,一些围绕植被生态系统的昆虫,如蜜蜂、蝴蝶等,也能促进花草的传粉和传播种子,进而促使植被的生长和繁殖。
四、防风固沙的重要手段在水土保持中,防风固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沙化土地上,植被能够有效地固定沙粒,减缓或阻止风沙的飞扬,避免沙尘暴的发生。
一些沙漠植物具有较长而密集的枝叶,能够有效地阻挡风沙。
另外,植物根系的存在能够减少风力对土壤的冲击,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而且,通过植被恢复可以改良沙质土壤的结构,提高其肥力和保墒能力,使其逐渐向耕地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摘要:城市的高速发展,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突出,过往的治理措施并没发挥良好的效益,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具有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独特优点,是水土治理比较理想的选择。
本文从植物措施的作用、设计原则、举例应用以及植物的类型等进行论述。
乔、灌、草、藤等多种植物要组合合理,叶、花、果营造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ause soil erosion problems. The past treatment measures did not play a good efficiency, take in order to plant 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economic,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unique advantages, is the ideal choice of the soil and water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lant measures function, design principle,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plant types are discussed. Joe, shrub, grass, rattan and other kinds of plants to reasonable combination, leaf, flower, fruit to create colorful pictures, forming a unique city natural landscape, achieve the ecologic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landscape benefit harmony.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植物作用Key words: City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BotanyEffect1城市水土流失概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市政道路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开发建设活动对大量表土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通航能力降低,洪水翻来,还会使得内涝灾害频发,水土资源环境恶化。
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发的城市水土流失已成为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根据2006年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2006年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总量为20933.93km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10894.80km2,人为侵蚀面积10039.13km2;较之1999年,2006年全省自然侵蚀面积减幅达625.38km2,但人为侵蚀面积却增幅达7341.74km2。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减少侵蚀的办法,如公路浆砌石挡土墙、喷混凝土护坡、抗滑片石垛、边坡防护网等,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遏止。
反观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具有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独特优点,是水土治理比较理想的选择。
2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2.1 植物保持水土的作用绿色植物保持水土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植物的截流作用。
植物可以截流降水,降低降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
2、枯枝落叶对降水的涵养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降雨的侵蚀力。
3、植物根系的固结土壤的作用。
4、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比如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
5、植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良作用也可以间接的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2.2 植物措施在保持水土的运用水土保持植物一般具有根系发达、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要求不严等习性,同时还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保持水土效果好、种植管理容易等特点。
应根据不同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同要求,选择特性等不同的植物种。
居住小区: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
工矿企业及石料场:需根据不同厂区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
主要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厂区卫生条件,减少噪音,防止火灾等,同时又能使植物得到很好生长。
弃渣场:需要选择耐瘠簿植物种,同时采取工程措施,对石料场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以防止边坡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3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设计原则3.1 不同的水土保持工程对植物的要求差异生物学特性:选取植物要合理, 不要让植物的飞絮、刺等对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尤其应注意所选植物的植株体、花、果实、分泌物等是否含有毒素、毒碱。
生态学特性:要充分考虑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耐性,喜光植物不应种植在建筑物遮挡地带,公路两侧应种植抗污性强的植物,如桧柏、黄杨、夹竹桃等。
结构与植物种:结构以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为宜,植物种也不应太过单一。
色彩搭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要求的提高,可以选用一些彩叶植物,如选用红叶小蘖、紫叶矮樱等布置园林小品,美化景观视觉,丰富人们生活。
3.2 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坡面绿化植物的应用——以广州为例3.2.1 广州市的基本情况广州中心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丘陵地带,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自然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
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
在自然条件下,亚热带雨林是主要的植被,在常绿阔叶树种及多层次的乔灌草保护下,地表不容易受雨水的直接冲刷,有机质逐步累积,养分被充分循环利用,利于植物生长。
然而一但植被土壤环境破坏后,极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由于广州降雨大量且集中,暴雨多,降雨一但不能就地消纳,顺沟坡下流,冲刷土壤,使土壤水分一起流失,堆积河口。
3.2.2 广州市城市水保中主要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根据广州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坡地类型以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植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能在短时期内覆盖地面,起到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选择草本植物为坡地绿化的主要植物,因为草本植物生长迅速,根系能快速深入土层固定土壤,降低土壤裸露面和裸露时间,减少因降雨等自然因素形成的水土流失。
在坡地绿化中,应选择多种草种如草灌结合效果更佳。
2、种草与植树结合。
模仿自然群落分布的垂直结构,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稳定结构群落。
仿自然园林植物群落,通过选择乡土树种“模拟自然”的技术和手法,使仿自然植物群落具备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状态趋于稳定、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等特点,从而回避由于种植外来树种、景观大树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3、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且适应粗放管理。
广州市的土壤主要为华南红壤为弱酸性土壤、沙土,广州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土壤相对疏松。
因此,所选的植物要求耐酸性、耐水性、抗风性等生态特性,发挥不同树种的优势,取得良好的固坡和绿化效果。
4、观赏性强。
城市水土保持中的植物除了担负起水土保持的功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要注重植物的观赏性。
因为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水土保持不能像简单的其他水土保持一样,需根据当地城市情况进行水土保持,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不仅仅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还要有一定的观赏性。
因此选择树种应有四季常绿、树形美观、花果艳丽、色彩鲜明等特性,最好是不同树种交替配置,不同季节有不用景观。
城市水土保持无论在工程措施还是植物措施方面,在达到水土保持功能的同时,必须结合园林设计,兼具水保和美观的基本要求。
4常见水土保持植物的类型4.1 常绿乔木类这种乔木由于其有四季常青的特性,主要用于居住小区,公路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
常用种类有马尾松、柳杉、雪松、杉木、山杜英、含笑、木莲、香樟、女贞、木荷、广玉兰、桧柏、侧柏、池杉、落羽杉等。
4.2 落叶乔木类落叶乔木是水土保持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株型大,根系发达。
在防风、固土、蓄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种类有:银杏、金钱松、水杉、重阳木、法国梧桐、合欢、栾树、构树、乌桕、无患子、枫杨、凹叶厚朴、垂柳、鹅掌楸、七叶树、棕榈等。
4.3 灌木及小乔木类灌木及小乔木的根系非常发达,对固土保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见的保水灌木或小乔木有:桃、梅、李、桂花、日本樱花、鸡爪槭、紫叶矮樱、红叶小蘖、罗汉松、山茶花、石榴、夹竹桃、月季、木槿、紫薇、雀舌黄杨、海桐球、十大功劳、八角金盘等。
4.4 林下植被类林下植被主要是指分布于密林或林缘的具有一定的荫生性特征的植被主要有灌木及一些藤本植物或草本构成。
它们适宜生长在没有阳光直射,较为湿润的环境,在自然条件下他们的水土保持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主要类群有:桅子花、杜鹃、南天竹、常春藤、红花继木、迎春花、瓜子黄杨、麦冬、卫矛、爬山虎、五叶地锦等。
4.5 草皮类草皮是体育场、足球场、广场绿地等铺设的人工培育的绿色植物。
连带薄薄的一层泥土铲下来的草,用来铺成草坪,美化环境,或铺在堤岸表面,防止冲刷。
草皮类保水植物常用于河堤工程、小区设计等处的水土保持工程。
狗牙根、百喜草、紫羊茅、高羊茅、马尼拉、马蹄金、黑麦草、粗茎早熟禾等。
4.6 藤本植物类藤本植物,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地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地植物。
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草质藤本(如牵牛花、长豇豆等)。
藤本植物主要用于对矿场、河堤等处的水土保持。
常见的藤本水土保持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在野生条件下如牵牛、野葡萄、海金沙等藤本蕨类也起着一定作用。
4.7 水生植物类水生水土保持植物主要生长在河道、堤岸等水中或湿地,为防止堤岸的水土被冲刷起着重要作用。
按其生长习性又可分为:a.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
b.浮水植物:睡莲、凤眼莲、大薸、荇菜、水鳖、田字萍等。
c.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眼子菜、苦草、狐尾藻等。
d.水岸植物:斑叶芒、花叶芒、细叶芒、蒲苇、花叶蒲苇、矮蒲苇、玉带草、狼尾草、花叶鱼腥草、落新妇、堇菜、玉簪。
还有常绿的络石、薜荔、扶芳藤等藤本植物。
5结果与分析水土流失主要是因为地表土没有植物的根系固定,从而易被地表径流或风沙带走,所以其中植物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水土保持中植物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草)”的原则,即选树(草)适地和选地适树(草),改树(草)适地和改地适树(草),防止植物出现反生态学特性和反适应性的现象,以充分发挥坡地植物护坡和美化的双重效果,强调树种多样化,使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与草本植物搭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形成长期稳定生态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