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

合集下载

城市绿化绿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城市绿化绿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城市绿化绿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尊敬的相关部门: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编写了以下城市绿化绿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该报告中,我们将全面分析该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一、项目概述该城市绿化绿地建设项目旨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通过建设绿地公园、庭院绿化、行道树等,将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并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项目涉及土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总投资额约XX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1. 空气质量影响该项目将增加大量绿地覆盖率,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同时,绿植释放的氧气也将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粉尘和废气,对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建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尘埃控制措施,如使用防尘网覆盖工地、保持车辆的排放达标等。

2. 水资源影响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将进行绿化和景观灌溉,其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我们建议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储和利用于绿地灌溉,以减轻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此外,还应遵循水资源管理政策,合理规划使用水资源,减少非必要的浪费。

3. 生态环境影响绿地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建议在绿地建设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合理的植被保护和迁移,确保和保护当地稀有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2)恢复湿地和水源,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社会影响该项目的建设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绿地的建设也将为市民提供宜人的休闲场所,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环境保护及改善措施1.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气等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报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报

7 l
氮 氢化合物 等 ,严 重破坏 了城 市大 气质量 ,而 绿色 植物 通过呼 吸作 用 ,能 吸收其 中很多 的污染 物质 ,将 有毒气 体转 化成无 毒物质 ,起 到净化 空气 的作用 。绿 地 的这一 净化功 能与植 物种 类 、植物 的生 长规律 有 密切关 系 。北 京市 曾作过 深入研 究 ,把 城 市 中绿 色植 物按其 吸 收有害 气体 的能力分 为三 类 ,这样 就可 以在绿 化工 作过 程 中对 植 物种类加 以选择 。 降尘滞 尘量 :有绿色 植物 覆盖 的地面 ,灰 尘不 易被风 扬起 ,而且 由于植 物能有效 的 降低风 速 ,使空 气的携 带 能力大大下 降 ,从而 使空气 中的粉尘沉 降下来 ,起 到 降低大气 T P的作 用 。 S 固碳释 氧量 :城 市 中矿 物燃料燃 烧过程 消耗大 量 O ,产 生大 量 C O ,同时密集 的城市 人 口呼 吸作 用过程也
价。
区域 气候效 应 :由于城 市地形复 杂 、寻 找物 密集 、大量能 耗等 原 因 ,城市气 候与 自然条 件下 的气候 状况显 著不 同 ,形成 了城市 热岛 、城市 干岛 、聚风 ( edwn i f l id)等城 市特有 的有 害气 候现象 。一定 规 模的绿地 分布对 气候 具有调节 作用 。 区域 气候效 益考 虑不 同绿 地类型 、绿地 在城 市 中的位 置 ,在 测定小规 模绿 地 降温增 湿功能 的基础 上 ,进而评 价城 市绿地 系统整体在 影响城市 区域大气 热力 状况 中的作用原理 与程 度 。
识。建立以绿地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 ,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1 】 ,国内外学者在这—领域的研究
取得 了很大 的进展 【 。 目前 对城 市绿地 的关注与研 究 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 方面 。 2 卅

城市中水回用综合效益分析--以重庆市龙头寺公园中水回用工程为例

城市中水回用综合效益分析--以重庆市龙头寺公园中水回用工程为例

总 控 以外 ,将 中水 处 理 池 和 设 备 问建 在 地 下 ,设 计
第一作 者简 介 :陈煜红 ( 1 9 7 9 一 ),男,高级 工程 师 ,博 士 主要从 事工程 项 目管理
处理 能力 为 1 2 0 0 t / d ,其 总投资 约为 7 8 0 . 5 3万元 。 其 中,土建 部分投资约为 4 3 4 . 4 2 万元 ,设备安装部
第5 期( 总第 1 7 5 期)
2 0 1 4年 1 0月
中 圄彳 :
CHI NA M UNI CI PAL ENCI NEERI NG
No 5( S er i a f No 1 7 5 ) Oc t 2 O 1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6 5 5 . 2 0 1 4 . 0 5 . 0 1 6
城 市 中水 回用综 合效 益 分析 以重庆市龙头寺公 园中水回用工程为例
陈 煜 红 ,甘 晓 倩
( 重 庆市渝北 区重点建设 办公 室,重庆 4 0 1 1 2 0)
摘 要 :以重 庆市 龙头寺 公园 中水 回用 丁程 为例 ,分析 中水设施 的建 造成本 和运 行成本 ,并对 经济效 益和综 合效 益 进行 详 细测算 ,得 每立方 米 中水可 节约水 费 2 . 0 9元 ,每年 可节 约 自来 水量 4 3 . 8万 t ,每年削 减 B O D 6 3 . 6 t ,每 年 削减 C O D 1 7 5 . 2 t ,投入产 比为 1 :4 . 2 6 。结果 表明 ,重 庆市龙头 寺公 园中水 回用 工程经 济效益 良好 ,综合 效
的快速增加 ,人们生活供水 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同 I 1 寸 ,大量T业项 目的上马 ,对各地 的水资源也带来 巨 大 压 力 。我 国水 资 源 浪 费 现 象 十 分 严 重 ,现 在 我

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里开展植树造林、绿地建设和公园建设等活动,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园林绿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对社会效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治水源涵养、减少水土流失等,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合理布局的绿地和树木能够吸收大量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同时,防尘、减噪的作用也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舒适度。

2. 增强城市气质与文化内涵城市园林绿化能够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通过布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景观水体以及艺术雕塑等,为城市注入生气和活力。

同时,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将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等元素融入园林建设中,提升城市的品位与文化内涵。

这些景观和文化元素也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社交活动空间。

3. 改善市民健康水平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市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绿化环境能够吸引市民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场所。

在绿地中散步、晨练,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体力、促进新陈代谢。

此外,绿化环境还具有缓解视觉疲劳、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改善了市民的精神状态。

4. 提升城市形象与吸引力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投入。

绿化景观的美化能够增加城市的整体美观度,提升城市的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同时,绿色的城市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提高市民的居住幸福感。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美化和文化内涵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

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

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

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摘要对城市公园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是城市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为投资、建设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的现状和意义,在参考保护区和森林的效益评价基础上,试探性建立了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希望对今后公园的效益评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主题词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一、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现状和意义1、我国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现状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评价有较多的研究。

在具体到单个城市公园的评价上,仍处于发展阶段。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部分,是城市中的“绿肺”。

许多城市公园,如郊野公园、植物园、风景区和综合性公园等,这类公园本身就可以自成一个较好的生态系统,对该地段(或片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影响较明显。

从决策层决策、公园管理自身和公众知情等层面,笔者认为对城市公园的效益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

由于公园的效益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比较全面进行评价城市公园,本文从城市公园的三方面效益即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2、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意义①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城市公园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到底需建些什么,提供哪些服务,才能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我们通过对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选择出最合适建设的设施和市民最需要的服务,找到城市公园的薄弱环节,找准公园在城市中的定位,发挥公园在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作用。

②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一个城市建多少公园、投资多大才合适,建设公园对城市、市民带来多大好处,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发挥多大的作用,对这些方面的评价,要求我们必须先有一个科学、充分和合理的理论依据,不然就成了盲目投资建设,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行城市公园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公园管理者、决策部门和公众了解该公园的综合效益状况,为公园建设和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或参考,并通过综合效益评估过程与结果来查找公园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园管理水平。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园城市评价标准》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园城市评价标准》

一、背景介绍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园林文化传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公园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公园城市的建设与评价,我国风景园林学会制定了《公园城市评价标准》,旨在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的制定意义1. 规范公园城市建设公园城市是城市品质的重要象征,也是城市民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

有序、规范的公园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品质,营造宜居环境,改善人民生活。

2. 促进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公园城市建设的背后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更多的绿地建设和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

3.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园城市建设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的内容我国风景园林学会《公园城市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公园规划、绿地系统、公园功能、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景观规划七个方面。

具体包括:1.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公园城市建设战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内容。

2. 公园规划:包括公园布局、功能定位、景观设计、公园设施、管理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化规划、绿地网络布局、绿地建设和管理等内容。

4. 公园功能:包括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公园活动功能、公园文化功能、公园健康功能等要求。

5.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

6.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园林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

7. 景观规划:包括城市景观规划、景观保护、景观设计等内容。

四、《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的实施意义《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 促进城市公园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民生活。

公园运营潜力评估方案

公园运营潜力评估方案

公园运营潜力评估方案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肺,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身运动的场所。

公园运营的潜力评估是为了了解公园的运营情况和潜在发展方向,以便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决策。

下面是一个公园运营潜力评估的方案:一、目标分析公园的运营潜力评估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公园的市场需求、运营效益和发展潜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公园的受众群体和市场需求;2. 评估公园的运营效益和盈利能力;3. 分析公园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数据收集为了完成公园运营潜力评估,需要收集和整理以下数据:1. 公园的游客数量和游客满意度调查;2. 公园的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数据;3. 公园内各项设施和服务的使用情况和评价;4. 公园周边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分析;5. 其他相关数据和信息,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等。

三、方法选择为了评估公园的运营潜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园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满意度。

2. 财务分析:通过分析公园的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计算公园的盈利能力和财务表现。

3. SWOT分析:通过分析公园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评估公园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

4. 市场调研:通过研究公园周边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了解公园的定位和市场需求。

四、结果分析根据数据收集和方法选择的结果,对公园的运营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1. 公园的受众群体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和评估;2. 公园的运营效益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评估;3. 公园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和评估。

五、建议和规划根据结果分析的结论,针对公园的运营潜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规划。

具体包括:1. 针对公园的受众群体和市场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服务和活动;2. 针对公园的运营效益和盈利能力,提出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的措施;3. 针对公园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建议。

以上是一个公园运营潜力评估的方案,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公园进行运营的规划和决策,提高公园的运营效益和满意度。

城区绿化养护绩效评价报告

城区绿化养护绩效评价报告

***城区绿化养护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为了规范预算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2019年***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安排,我们受*****委托,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城区绿化养护项目专项资金***万元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实施了综合评价,通过资料收集、现场核实、座谈论证等环节形成本绩效评价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立项背景随着经济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城市形象才能因此得到提升。

为了保障***绿化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以期绿化养护工作质量水平与管理水平能得到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项目主要内容(三)项目资金结余情况**县城区绿化养护项目专项资金截止2019年12月31日结余3***8.5元,2019年12月31日,**财政局根据《关于调减2019年预算指标的通知》(***预[2019]711号)文件财政收回节余资金3****8.5元。

三、绩效评价组织实施情况(一)绩效评价的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加强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评估投入产出效果,确定投入的重点和方向。

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1、确定绩效评价原则针对**县城区绿化养护项目,我们确立以下绩效评价原则,即绩效评价的内容要具有重要性;绩效评价的指标要有相关性;绩效评价的结果要有效益性。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即在设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分设阶段性目标,自项目立项开始,到最后竣工验收,直至投入产出效果分析,社会满意度调查等,能量化的指标量化,不能量化的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摘要对城市公园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是城市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为投资、建设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的现状和意义,在参考保护区和森林的效益评价基础上,试探性建立了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希望对今后公园的效益评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主题词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一、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现状和意义1、我国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现状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评价有较多的研究。

在具体到单个城市公园的评价上,仍处于发展阶段。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部分,是城市中的“绿肺”。

许多城市公园,如郊野公园、植物园、风景区和综合性公园等,这类公园本身就可以自成一个较好的生态系统,对该地段(或片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影响较明显。

从决策层决策、公园管理自身和公众知情等层面,笔者认为对城市公园的效益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

由于公园的效益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比较全面进行评价城市公园,本文从城市公园的三方面效益即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2、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意义①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城市公园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到底需建些什么,提供哪些服务,才能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我们通过对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选择出最合适建设的设施和市民最需要的服务,找到城市公园的薄弱环节,找准公园在城市中的定位,发挥公园在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作用。

②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一个城市建多少公园、投资多大才合适,建设公园对城市、市民带来多大好处,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发挥多大的作用,对这些方面的评价,要求我们必须先有一个科学、充分和合理的理论依据,不然就成了盲目投资建设,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行城市公园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公园管理者、决策部门和公众了解该公园的综合效益状况,为公园建设和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或参考,并通过综合效益评估过程与结果来查找公园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园管理水平。

③有效控制社会成本及其效益。

对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花费一定的社会成本,也即是说,城市公园产生的综合效益需要消耗一定的社会成本。

因此,通过对城市公园综合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公园管理部门了解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中社会成本是如何产生的,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公园效益,实现管理部门以较少的社会成本支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的目的。

3、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要对城市公园进行综合效益评价,需要针对城市公园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特点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为此,笔者从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过程进行简要的阐述。

二、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等综合效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都建有自己的指标体系。

如1994年,英国Ian Bateman的森林综合价值指标体系和张建国的福建森林综合效益计量的指标体系;1999年,慕长龙建立的长江防护林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1997年薛达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指标。

此后,先后有侯元凯、吴章文、刘大逵、张玉民、陈达刚等学者或研究团体,建立了不尽相同的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从这些指标体系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大体分三类:一类是从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价;另一类是从内部和外部价值进行评价;还有一类是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方面进行评价。

笔者借鉴最后一类对城市公园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设计。

为了能正确地评价城市公园综合效益,在参考上述指标体系基础上,笔者初步建立一个3个层次共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详见表1)。

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如植物园、风景区、儿童公园、综合性公园和主题公园等,或公园所处地域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也可对上述指标用定性分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搜集各预选指标数据,运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进行量化判断,进一步去掉相关高、交叉度大及鉴别力差的指标。

表1的设计仅供参考。

三、城市公园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类,一类方法是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群体会议法、德尔菲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等。

另一类方法是客观赋权法,指标数据根据调查所得确定,不征求专家意见,包括方差倒数权数法、变异系数法和相关系数法等几种方法。

本文根据指标体系分层次的特点,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权重。

2、评价体系指标无量纲处理方法在进行评价体系指标无量纲处理时,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系统聚类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DEA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

其中的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由于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比较复杂,而且各指标不易定量,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时,较适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城市公园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鉴于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既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又要对各指标在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进行设计。

根据上述的介绍,笔者认为在进行城市公园综合效益的评价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是比较适宜的。

具体操作如下。

(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由于各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不同,因而需要先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的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权重,在操作上需要聘请有代表性、不同专业而且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评价小组,使用1-9个比较标度进行分析,确定指标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然后求得层次单排序的排序权值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再与最高层指标本身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计算出该指标的层次总排序权值,同理,求得的层次总排序也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即具体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的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也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建立递阶结构多级递阶结构一般可以分成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

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想达到的目标。

准则层为针对目标评价各因素时所考虑的各个子目标(因素或准则),可以逐层细分。

因素层即具体的指标。

城市公园的多级递阶结构可参考表1建立。

②建立两两判断矩阵A(根据标度理论):A为正反矩阵,式中。

③将判断矩阵A的各列作归一化处理:(i,j=1,2,…,n)④求判断矩阵A各行元素之和:⑤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⑥根据w求出最大特征根和其特征向量。

⑦进行一致性检验:㈠计算一致性指标:;㈡找出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㈢计算一致性比例;当C.R<0.1,就可认为判断矩阵A有相容性,据此计算的W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判断矩阵的维数n越大,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故应放宽对高维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于是引入修正值R.I (见表2),并取更为合理的C.R作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

⑧计算综合重要度(也叫做系统总体权重):㈠设有目标层A、准则层C、因素层P构成的层次模型,准则层C 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为:㈡因素层n个指标对准则层的各准则的相对权重为:㈢这n个指标对目标而言,其相对权重是通过权重与组合而得到的。

第i因素层P的组合权重为:这时得到为P层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从此法中得出的权重,是选择代表性指标和附属指标的依据,并从各指标的权重选择哪些是公园决策和管理部门需要重点保护和优化提高的地方。

(2)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无量纲化处理指标,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由于建立的指标体系,各指标的量纲、函数关系、绝对值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模糊隶属函数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并用其进行综合评价。

其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评价子目标集U:②建立子目标权重分配集A(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具满足条件0<≤1,=1,(i=1,2,…,s)。

③各子目标受各指标,,…,的影响,则指标集为④建立各指标的权重分配集(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⑤建立一个评价集合V(根据公园的状况,选择若干评价集):⑥请若干专家对各指标通过投票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矩阵:⑦求得各子目标得综合评价向量:⑧形成子目标评价矩阵T⑨求总目标评价向量C:C=A。

B⑩取最大隶属度,得到各指标的等级,即是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以此类推,得到第三级或更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隶属函数评估方法较之加权评分法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但该方法对状态指标缺乏有效的处理办法,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结束语由于本文并没有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只是建立了初步体系和介绍了其评价方法,还有待对上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际算计,从实际算计中进一步调整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韦惠兰,张可荣. 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刘扬,郭建成,左小珊,张文波. 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安微农业科学,2009[3]张根锁.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水土保持研究,2003-12[4]李洪泽,朱孔来.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中国林业经济,2007-9[5]冯凤玲,杨艳群,冯凤军.市政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商业时代,2006[6]钱颂迪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7]吴秉坚,模糊数学及其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