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外壳设计毕业论文
手机外观设计作文

手机外观设计作文题目:The Artistry of Smartphone Design: A Fusion of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sIn the digital age, smartphones have evolved from mer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to indispensable appendages of our daily lives. Their design, an intricate fusion of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appeal, usability, and overall impact on the user experience.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intricate world of smartphone exterior design, exploring how it reflects the harmonious blend of technological prowess, ergonomic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At the heart of smartphone design lies 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The outer shell, often made of materials like glass, metal, or high-grade plastic, serves as the first point of contact between the device and its user. The choice of material is crucial, as it not only imparts a distinct visual identity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device's durability, weight, and tactile feel. Glass, for instance, imparts a sleek, premium look while enabling wireless charging and facilitating the use of vibrant, high-resolution displays. Metal, on the other hand, offers robustness and a cool-to-the-touch sensation, while plastic can provide lightweight affordabilitywithout compromising on sturdiness.The shape and dimensions of a smartphone are meticulously engineered to ensure ergonomic comfort and ease of use. The trend towards larger screens has necessitated thinner bezels and more streamlined profiles, allowing users to enjoy immersive multimedia experiences without sacrificing portability. Curved edges and contoured backs enhance grip and facilitate one-handed operation, while the placement of buttons and ports is carefully considered to avoid accidental presses and ensure accessibility. Furthermore, advancements in water and dust resistance have added an extra layer of practicality and peace of mind for users.Smartphone color palettes and finishing technique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ir visual allure. From understated monochromatic tones that exude sophistication to bold, vibrant hues that make a statement, color choices reflect 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fashion trends. Textured finishes, such as matte, glossy, or frosted, add depth and interest, while special effects like gradient colors, holographic patterns, or shimmering metallic accents create unique visual signatures. Additionally, collaborations with renowned artists or luxury brands often result in limited edition designs that showcase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exclusivity.Innovative features incorporated into the exterior design further enhance the smartphone's functionality and appe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s, such as fingerprint scanners or facial recognition sensors,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the device's body, offer secure and convenient access. Camera modules, now prominently displayed on the rear panel, have become design elements themselves, with multi-lens arrays arranged in eye-catching patterns or housed within distinctive camera bumps. Some models even feature modular designs, allowing users to customize their devices with interchangeable components or attach specialized accessories.Lastly, sustainability considerations are increasingly shaping smartphone exterior design. Manufacturers are adopting eco-friendly materials, such as recycled plastics or bioplastics, and employing minimalistic packaging to reduce waste. Moreover,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improve repairability and extend device lifespan through modular designs, easily replaceable components, and software updates that support older hardware.In conclusion, smartphone exterior design is a testament to the harmonious fusion of functionality, ergonomics, andaesthetics. It transcends the boundaries of mere technology, embodying artistry in its careful selection of materials,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form and ergonomics, striking visual elements, innovative features, and growing commitment to sustainability. As these pocket-sized marvels continue to evolve, their design will undoubtedly remain a critical factor in captivating users and defin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is ever-present technological companion.题目:智能手机设计艺术: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讯工具演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手机壳设计毕业论文解析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论文继续教育学院08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题目:手机外壳设计学生姓名:黄涛指导老师:陈阳2013 年 4月摘要本设计提供了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首先根据塑件材料及工艺特性对零件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选择注塑机并确定型腔数目,接着确定成形方案:总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
最后进行注塑机工艺参数校核,包括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和注射机闭合高度等方面。
该设计方法对其它不同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塑料;注塑模;注塑机。
Abstract:This issue introduces mold design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First of all, plast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then select the number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cavity, and then forming the program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sub-surface design, casting design, mold release mechanism design, cooling system design.Finally,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arameters checked, including the injection volume, clamping force, injection pressure, mold thickness and the injection machine shut height and so on.The design structure of products of other different injection mold design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Plastic Injection Mould;Plastic Injection Mould Machine。
手机壳毕业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号: 134 学生姓名:江正华学生学号: 1304103426 设计(论文)题目儿童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指导教师:刘军华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5.6.20—2015.11.2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134 姓名江正华一、课题名称:儿童手机前壳注塑模具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 1.依据产品图纸UG造型设计步骤合理,曲面光顺。
2.设计结构合理,保证塑件外表面光滑、无凹痕、熔接痕等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3.设计出模具的正常生产使用寿命必须达到30万次。
4.附录图纸输出视图选择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5.模具维护方便、经济性高、简单可靠。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采用CAD和UG软件对儿童手机进行初次造型,实现三维图和二维图的转换。
2.描述工件结构特,分析工件的成型原理并确定其成型方法。
3.依据工件尺寸,计算优化、合理选择模架和注塑机。
4.毕业论文组成应该有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标题,引言,摘要,正文,结束语,答谢词。
5.毕业论文在1万字以上,毕业设计报告要求0.8万字左右。
四、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世刚,郭润兰。
工程力学及设计基础。
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2. 赖华清.李洪达。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于云程,李洪达。
模具CAE技术应用机电工程学院,20144.叶峰,郭伟。
典型模具制作机电工程学院模具教研室,20135.周正元,赖华清。
机械制造基础,2012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塑件的3D 2D图(1)(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分析了儿童手机工艺方案。
随着电子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儿童手机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出现并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好的儿童手机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指导并且能让成人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动态。
基于智能化的手机壳设计研究

基于智能化的手机壳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手机壳作为保护手机外壳的一种配件,在市场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升级,用户对手机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手机壳只是简单地保护手机外壳,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壳正在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延伸,具备更多的功能和应用。
基于智能化的手机壳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研究智能手机壳设计的背景主要在于满足用户对手机壳功能的多样化需求。
智能手机壳不再只是简单的保护外壳,而是带有更多实用功能的智能配件。
用户希望通过手机壳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充电、扩展存储、监测健康数据等。
通过对智能手机壳的设计研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实用的手机配件,提升用户体验和生活品质。
在这样一个以用户体验和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时代,研究智能化的手机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智能手机壳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可以为未来智能手机壳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推动智能手机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智能化的手机壳设计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智能手机壳的设计特点、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揭示智能手机壳在提升手机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通过探讨智能手机壳在市场上的发展趋势,可以为手机壳设计者和制造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智能手机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智能手机壳设计的潜力,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手机保护和功能拓展解决方案,推动智能手机壳设计向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研究智能手机壳的功能和应用,探索其对手机使用体验和用户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手机壳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1.3 研究意义智能手机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在日常使用中不仅承载着通讯和娱乐等基本功能,还逐渐扮演起了更加多元化的角色。
在这一背景下,智能手机壳作为手机的配件之一,也开始逐渐发展为一种具有智能化功能的产品。
毕业设计——手机塑料后盖外壳的模具设计论文汇总

手机行业的发展全景
注射模成型工艺制作手机外壳的特点
设计方案的的确定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材料分析与选择
分型面的选择与确定
确定手机外壳的一次生产数量即确定产品的型腔数量
注射机的合理选择
注射机的定义
5.2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与型腔排列紧密相连,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布置,但都因改遵循这样的原则; 1,排列紧凑,缩小模具模板面的尺寸 2.尽量缩小流道的长度,锁模力平衡, 所以我们采取该种分流道形式 5.3浇口的设计 浇口是连接流道与型腔之间的重要枢纽,他是浇注系统的关键所在,交口的尺寸,形状和位置都会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由于手机壳是中小型模具塑件,又是多腔型模具,所以我们采用测交口进行浇注,更有优势。 5.4拉料杆的设计 拉料杆是采用Z型拉料杆们可以将主流道过早凝结的料子勾出来,这样的话,铸件做好后,开模时可将凝料从六道中拉出来,同时拉料杆固定在顶杆固定板上,在塑件成型后将其顶出。
工。我们决定采用一模两腔的形式。当然加工的方式要根据零件的尺寸和生产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合理的,正确的加工方法。我们这里为了方面加工,和易于操作,我们采用的是一模两腔。 3.注射机的合理选择 3.1注射机的定义 注射成型机(这里有时称作注射机或注塑机)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或者是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将材料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当中,让其缓慢的凝固,慢慢的成型的机器, 注射成型这一完整的工艺是由注塑机和模具来共同实现的。 3.2注射机的类型 注射机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立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全电式注射机。但是不管哪种注射机其基本功能都有两个: 1. 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充满模具型腔 2. 加热塑料是,使其达到融化状态 3.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通过建模分析,可以计算出该模具的单个体积约为3.95立方厘米,由于该模型为一模两腔的结构,固该零件的总体积为V=1.6*7.9=12.64cm3 通过查看ABS这种材料的密度表计算出注射的重量M=12.64×1.03≈13.02g 锁模力的计算 锁模力的计算公式一般为F=PA A为制品的投影面积 P为型腔内部压力 固通过计算得知 P=4764.88×1.35≈6432.59mm3 又因为材料制品的材料为ABS,所以P=35MPa 所以F=PA=6432.59×35MP≈225KN 所以通过查表可以选择XS—ZY—125A型注射机 3. 标准架的选择 3.1标准架的分类 1.大水口标准模架 2细水口标准模架 3简化细水口标准模架 3.2标准架的组成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选用的标准架都是有导柱,导套,模板,回针以及紧固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手机壳行业不断兴起。
手机壳的保护功能和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而手机壳的制作离不开注塑技术,因此设计一款手机壳注塑模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对手机壳注塑模具进行设计。
二、注塑模具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设计要求确定手机壳的基本要求:大小、厚度、材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研究市售手机壳的设计风格,在设计时要尽可能的符合市场需求。
2、模具结构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包含模具本体和模具部件两部分。
模具本体是模具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模具底板、模腔、压条、定位、排气以及冷却通道等部分。
模具部件是辅助模具本体进行注塑成型的部分,主要包括开口部件和射出部件两大类。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模具的可维护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3、绘制模具零部件图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完成模具各部件零件图的制作。
4、进行模具三维设计根据模具零部件图,通过3D建模软件进行模具的三维设计,同时对模具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目标要求为止。
5、进行模具加工根据手机壳注塑模具零部件图进行模具的加工,包括车、铣、钻、刨等。
6、进行模具装配和调试将已经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组装,同时进行注塑试模操作,检查模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没有,则进行调整和修改。
直到模具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的手机壳为止。
三、模具设计思路1、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模具材料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模具的寿命和维修成本,还关系到产品生产的成本。
本文中,为了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H13钢作为模具材料。
2、模具结构的设计本文中的手机壳注塑模具采用单面四滑块+自动脱模结构。
在注塑成型时,四个滑块沿着方向板铰链方向向内滑动,使得塑料材料可以充分填充模腔,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表面光滑度。
同时,采用自动脱模结构可以减少模具的脱模时间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模具冷却通道设计模具冷却通道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手机外壳毕业设计

选择手机外壳做设计的原因1 、手机外壳在我们的日常用品--手机的必备品之一2 、塑料经济实用,使用塑料做日用品价格低廉,品质优良3 、手机的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对手机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手机的外观设计在适应功能设计的前提下,实现手机的进一步时尚化、人性化和娱乐化,这是未来中国手机外观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手机前盖材料为ABS ,该制品外形尺寸为80mm ×39×8mm,手机前盖主要几何尺寸如图 制品材料本设计模具为手机前盖,材料采用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属于热塑性材料。
注塑机的校核热塑性塑料注射机型号:XS —Z —603.2.1 型腔数量的选择首先必须考虑采用单型腔还是多型腔模,并决定型腔数量的多少。
当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时,应尽量减少型腔的数量。
以机床的注塑能力为基础,每次注射量不超过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80%。
0.8S W N W ≤-浇件 经计算:N ≤2 ,因此型腔数确定为一模两腔。
3.2.2 额定锁模力的校核1000P A P ⨯≥腔锁所以:P 锁≧P 腔×A/1000 公式成立3.2.3 注射压力的校核3.2.4 模具高度与注射机闭合高度关系的校核218256340254025231=+++++=+++++=H C H B A H H m∴H<H<Hmin m max3.2.5 开模行程校核分型面的设计分型面的设计要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量选择平直的分型面,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 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2) 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3) 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 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6) 对成型面积的影响;(7) 对排气效果的影响;(8) 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由于制品有侧孔,采用了侧向抽芯机构,所以特地设置了两个分型面5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
手机壳毕业论文

手机壳毕业论文手机壳毕业论文手机壳,作为手机配件市场中的一种热门产品,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不仅仅是一种保护手机的外壳,更是一种时尚潮流的象征。
然而,对于手机壳这一看似简单的产品,我们是否能够从中发现更多的价值呢?本文将探讨手机壳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以及对用户的影响。
手机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们使用手机的早期阶段。
最初,手机壳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手机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如摔落、刮擦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不断增长,手机壳的功能也逐渐得到了扩展。
比如,有些手机壳还可以为手机提供额外的电池充电功能,以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的需求。
除了功能上的改进,设计师们也开始将更多的创意融入到手机壳的外观设计中。
他们通过不同的材质、颜色和图案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有些手机壳设计师甚至将艺术元素融入到手机壳的设计中,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展示个人品味和风格的时尚配件。
手机壳的设计理念也逐渐从单一的保护功能发展为更多元化的概念。
例如,有些设计师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手机壳的设计中,采用可降解的材料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还有一些手机壳设计师将人性化的考虑融入到设计中,比如在手机壳上加入一些便于用户操作的按钮或指示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手机壳作为一种时尚配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手机,更是一种展示个人品味和风格的方式。
人们通过选择不同款式的手机壳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有些人喜欢简约大方的设计,而有些人则喜欢色彩斑斓的手机壳。
手机壳的设计多样性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然而,手机壳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低质量手机壳,这些手机壳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手机,还可能对手机产生一定的伤害。
另一方面,手机壳的过度生产和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择手机壳时注重质量,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
总之,手机壳作为一种时尚配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手机,更是一种展示个人品味和风格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概述 (2)1.1 塑料成型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3)1.2 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 (3)1.3 模具发展现状 (3)1.4 模具发展趋势 (3)1.5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4)1.6 我国的发展前景 (4)二、材料塑件分析 (5)2.1 塑件分析 (5)2.2 塑件材料分析 (6)2.3塑件制品的工艺分析 (8)2.4 确定塑件设计批量 (9)三、模具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 (9)3.1模具加工精度的确定 (9)3.2计算制品的体积重量 (9)3.3 注射机的确定及校核 (10)3.4 浇注系统设计 (12)3.4.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2)3.4.2 主流道设计 (13)3.4.3 分流道设计 (14)3.4.4 浇口形式 (14)3.5 分型面设计 (16)3.6 标准模架的选择 (17)3.7成型零部件设计 (17)3.7.1成型零件设计计算 (17)3.7.2脱模机构设计和脱模力的计算 (19)3.7.3 排气槽的设计 (20)3.7.4 侧壁厚度、底板厚度的计算 (20)3.7.4.1 侧壁厚度的计算 (20)3.7.4.2 底板厚度的计算 (21)3.7.4.3 制模特点 (21)3.8顶出和导向机构的设计 (21)3.8.1 顶出机构的设计 (21)3.8.1.1 顶出机构的分类 (21)3.8.1.2 顶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21)3.8.1.3 顶出机构的基本形式 (22)3.8.2导向机构的设计 (22)3.8.2.1导柱和导套的设计 (22)3.8.2.2 导柱和导套在模板上的布置 (22)3.8.3 复位机构设计: (24)3.9 塑模温控系统设计: (24)3.9.1 塑模温控制系统设计: (24)3.9.2 冷却装置系统的设计要点: (24)3.9.3 冷却时间计算 (25)3.9.4 冷却参数计算 (25)3.9.5冷却回路的设计 (27)3.10 凹模的设计 (27)3.11 凸模的设计 (27)四、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摘要本设计提供了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首先根据塑件材料及工艺特性对零件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选择注塑机并确定型腔数目,接着确定成形方案:总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
最后进行注塑机工艺参数校核,包括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和注射机闭合高度等方面。
该设计方法对其它不同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塑料;注塑模;注塑机。
Abstract: This issue introduces mold design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First of all, plast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then select the number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cavity, and then forming the program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sub-surface design, casting design, mold release mechanism design, cooling system design.Finally,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arameters checked, including the injection volume, clamping force, injection pressure, mold thickness and the injection machine shut height and so on.The design structure of products of other different injection mold design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Plastic Injection Mould;Plastic Injection Mould Machine。
一、概述1.1 塑料成型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造工具。
成型塑料制品的模具叫做塑料模具。
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优质制品。
从模具使用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塑料模具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
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成型模具并无加热要求。
其次,在塑料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易程度影响很大。
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分模。
合模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和自动顶出机构。
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上脱落。
另外,模具对塑料制品的成本也有相当的影响。
除简易模具外,一般来说制模费是十分昂贵的,一副优良的注射模具可生产制品百万件以上,压制模约能生产二十五万件。
当批量不大的时候,模具费用在制件成本中所占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地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塑料制品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作用。
高效的全自动的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能发挥基效能,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
由于工业塑件和日用塑料制品的品种和产量需求量很大,对塑料模具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1.2 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1.3 模具发展现状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
合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
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
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
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21世纪,塑料工业以前所谓有的速度高速发展。
塑料,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目前,我国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2004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30%左右,未来几年中,塑料模具还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及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廉,保证质量的一系列优点,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
1.4模具发展趋势当前,整个工业生产的发展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市场竞争距离。
而模具将有如下十大发展趋势:1.愈来愈高的精度;由于模料应用的扩大,塑料制件已应用到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个工业领域,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小、导热性能优异的制模材料。
2.日趋大型化;3.扩大应用热流道技术;4.进一步发展多功能复合模具;5.日益增多高档次模具;6.进一步增多气辅模具及高压注射成型模具;7.增大塑料模具比例;8.增多挤压模及粉末锻模;9.广泛应用模具标准化和标准件;开展模具标准化工作,使模板,导柱等通用零件标准化、商品化,以适应大规模地成批生产塑料成型模具。
10.大力发展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1.5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家许多。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总量供不应求,国内模具自配率只有70%左右。
其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只有50%左右;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均不合理,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高达60%左右,而国外模具超过70%属商品模具。
专业模具厂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而国外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
国内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占总量比例不足30%,而国外在50%以上。
1.6我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
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二、材料塑件分析图1 塑件三维立体图2.1 塑件分析如图1为手机后盖件的三维立体图,该产品形状如中空薄壁型零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不允许有明显的熔接痕、飞边等工艺痕迹,需要一定的配合精度要求。
制品整体有充分的脱模斜度,各处脱模力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