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工作总结-2019年度煤矿安全工作总结02019 精品

2019年度煤矿安全工作总结篇一:公司201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范文)公司201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公司201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2019年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遵照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严格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重要活动,强化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稳定了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公司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为公司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安全基础工作扎实有效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落实,调整了安委会成员,由安委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并设立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与下设的部门分别签订了《安全工作包—1—保责任状》,将安全工作责任分包到各部门,以各部门负责人为主,分部门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并在《责任状》中详细规定了奖罚规定和办法,与各部门工作考核挂钩,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每月考核进行奖罚,安全责任得到落实。
严格后执行《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为园区工作人员配备生产所需劳保用品,确保了安全生产。
定期检查公司龙门吊等大型设备,保障作业安全。
加强园区安保措施,实行门卫安全巡守,与监控系统配合,使安全巡视无死角。
车辆出行前检查,进行车况检查,班组作业前,坚持召开班前安全会,加强安全教育。
(二)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制定了活动开展方案,明确各部门活动开展责任人,以多种交流平台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全员知晓,营造良好的活动开展氛围。
邀请了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普及了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有效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治隐患、防事—2—篇二:煤矿2019年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9总结二〇一七年三月年一季度安全工作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一。
2019年煤矿安全工作报告【精选】

同志们:我现就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向大会作报告。
一、生产安全工作简要回顾,我们紧紧围绕工作会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了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双基”、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百安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并完善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了xx集团安全、原煤生产最好水平。
(一)生产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生产总量稳步增长,科技治灾工作全面开展,“双基”建设工作开始起步,安全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状况基本稳定。
全年生产原煤1300.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开拓进尺5.17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22.86%;掘进进尺26.81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05.68%。
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标准,占生产矿井的79.17%。
省安委会下达xx集团死亡控制指标29人,实际发生死亡事故21起死亡22人,其中:原煤生产矿井19起20人,基本建设矿井2起2人,比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少死亡7人,百万吨死亡率1.54,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与相比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9.03%,死亡人数减少21.43%。
有三对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分别是广能公司李子垭矿1950天、李子垭南矿1354天、龙滩煤矿1184天。
(二)主要安全生产工作集团年初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董事长肖天任代表集团公司与各公司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我们紧紧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抓安全生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以“隐患治理年”和开展各种形式“百安”活动为切入点,以科技治灾和瓦斯治理利用为重要手段,以夯实“双基”工作和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为前提,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基本稳定。
1、狠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确定了管理规范化、考核统一化的“双基”工作基本思路为贯彻落实七部委116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矿“双基”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装备水平出发,进一步推动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预防措施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预防措施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威胁了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从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安全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
一、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共发生煤矿事故76起,造成86人死亡,47人受伤。
其中,新疆和安徽是全国煤矿事故最为严重的两个省份,分别发生了13起和10起事故。
另外,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构造复杂导致开采难度大2、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3、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4、盲目追求效益,忽视了矿工的生命安全5、违规操作和违反规程基于上述事故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二、安全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矿工安全意识:通过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对于新入职的矿工,要进行安全培训并熟悉相关安全规定,同时对违规操作和违章行为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严格落实各类安全防范制度。
2、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改造: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降低矿工操作和接触风险。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加强对煤矿地质的研究和调查:充分了解煤矿地质情况,对于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强支护、充填地层等,保证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置水平。
综上所述,保障煤矿安全,不仅需要政府和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觉行动。
只有从源头上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让矿工们安享工作和生活。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预防措施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预防措施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煤矿事故频发成为了我国煤矿安全的一大难题。
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给煤矿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重视,不断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提高煤矿安全水平,是当前我国煤矿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从历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煤矿事故主要包括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与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顶板事故等。
煤与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事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造成了绝大多数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222起,死亡263人,比上年下降28.6%。
煤矿事故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依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我国煤矿安全预防措施1.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各级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规范煤矿生产秩序,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加强安全技术装备和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至关重要。
要加强煤矿安全技术装备和设施建设,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设备设施齐全,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要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他们在日常生产中做到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
4. 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要及时公开煤矿生产安全信息,加强煤矿安全监测和预警,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工作总结-2019年度煤矿安全工作总结102019 精品

2019年度煤矿安全工作总结篇一:2019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安全工作计划2019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及2019年安全工作计划编制审核**分厂年11月12日20192019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在公司领导及各级安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分厂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做到安全生产思想到位,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实现了**分厂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现将**分厂2019年度的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分厂安全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了以厂长为分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工段负责人为各工段安全生产责任人,班长为本班的安全生产负责,安全员专职负责分厂的安全生产检查的分厂安全体系。
形成了分厂领导总负责,各级负责人重点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模式。
做到安全上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工作局面。
并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二、培训管理方面首先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今年我们重点强化了对矿调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因矿调员工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及化工安全知识了解甚少,需要从头开始。
1、组织开展了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从厂级的教育“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到分厂级的“将来设备检修情况、设备检修存在哪些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最后到班组的“检修操作技能和检修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一步步确保我们的员工受到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全面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教育。
确保“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
2、在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根据公司文件精神的要求,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学习活动。
组织全体员工通过板报、参加安监处组织的看电影形式积极学习安全、消防知识。
煤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

煤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煤矿火灾是煤矿生产中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事故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煤矿火灾被困、死亡和受伤的矿工数量高达数百人,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和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的防范和处理煤矿火灾,本文将以煤矿火灾的案例分析为主线,讨论煤矿火灾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等相关问题。
I. 案例分析在国内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矿火灾发生频率较高,下面将以河南某煤矿火灾为例进行分析。
(一)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2019年10月份,当地时间晚上9点左右,地点为河南省一家煤矿的井下工作面。
由于该矿选择的采煤方法是立柱工作法,因此在采煤面上难以进行有效的人员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井下大约有100多名工人在井下工作面,其中18人被困。
经过抢险救援,最终成功营救了17人,1人不幸遇难。
(二) 事故原因根据相关部门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措施不达标该煤矿在采煤面的安全生产措施不够严格,设备不完善,消防设施缺乏,没有有效地进行煤矿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2.生产管理不规范该煤矿生产管理不规范,未能做好井下煤气、煤尘等易燃物质的检测和处理工作。
3.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遇到突发状况后,煤矿救援力量捉襟见肘,没有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导致事故后果严重。
(三)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煤矿火灾的发生,煤矿的管理者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煤矿工人和管理人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传授相关的防范和处置方法,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落实安全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对井下环境进行检测,对易燃物质进行清理和处理,合理选择采煤方式,加强化学品、装备,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3.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展开应急救援,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 事故应急措施发生煤矿火灾事故后,应当立即开展紧急抢救工作,营救被困人员,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青岗坪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青岗坪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青岗坪煤矿是位于某省的一座大型煤矿,拥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
然而,最近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给该区域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彻底了解这起事故的原因和经过,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我们组成了一个专门调查团队。
二、事故概述据初步统计,青岗坪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在2019年7月10日下午3点左右。
火灾导致12名工人遇难,造成可观的经济损失。
经过详细调查和分析,在该次火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安全管理不到位:根据相关证言和资料显示,在该矿进行安全管理时存在缺陷。
整个工作环境缺乏有效监督和指导,并且工作人员对应急情况常识的掌握不够充分。
2. 防护设备不完善:事故现场勘察发现,大部分受害者没有按照规定佩戴防护装备。
这使得他们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应对危险。
3. 应急预案缺失:煤矿事故突发性较高,因此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然而,在该次事故中,矿方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救援行动迟滞。
三、事故原因分析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确定了青岗坪煤矿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1. 电气设备隐患:该煤矿使用的一些老旧电气设备存在缺陷,并且长期未进行维护检修。
这其中包括电线老化、接地不良等问题。
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容易引发火灾。
2. 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设施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该矿中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如灭火器数量过少、水源供应紧张等问题。
3. 安全培训与意识淡漠: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某些员工对安全问题漠视态度,忽视了防火意识的重要性。
四、事故处理与预防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矿山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接受相关培训和工作指导。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完善消防设施:增加消防器材储备,在重要位置设置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2019.9月份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
1.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基层管理人员、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杜绝管理上的缺陷导致的隐患。从隐患统计分析数据可知, 隐患的根由主要在管理上,特别是岗位人员和班组长的管理上。岗位人员、班组长责任心不强、纪律性差,则导致隐患频发。各区队长要 做好教育监督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三大规程,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安检科做好督查。对于不负责的人员,要果断辞退。 2.机电、水害、粉尘这三类隐患发生率居高不下,需下大力气整治,从源头上治理。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严格按照、按规作业;加 强设备、设施、环境的检查,发现问题不推不拖、立即整改;各专业科室、带班领导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做好检查,发现有不达标的情 况,根据问题情节严肃处理,必要时可责令停产整改。
府谷县鸿锋煤矿9月份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一、9月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9月份矿井全月全员隐患排查共查出隐患48条。其中: 9月19日,府谷县能源局检查出9条隐患,均已完成整改。 上、中、下旬各分管领导共检查出39条,均已完成整改。
二、9月份隐患排查治理综合分析
序号
隐患 等级
数目
百分比 (%)
分析
措施
1 A级 0 0.0
人机方面的问题,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管理很不到
位。需不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2 粉尘
5
10.4
粉尘隐患主要体现在积尘严重、喷雾降尘装置失效 或缺失、隔爆水棚缺水或损坏等方面。上述隐患共 5条。粉尘隐患的主要问题在管理上,要加强对降 尘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井下积尘管理,定 期除尘。
1.加强班组长、岗位人员培训教育,落 实岗位职责,严格按章、按规作业,发 现隐患要及时治理,不推不拖; 2.严格监督、考核、奖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伤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全年无死亡事故的可喜局面。
全区各类煤矿死亡人数在国家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内,并完成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了审核发证阶段。
这是在国家局和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大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监察管理水平的结果。
但是全区各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装备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杜绝,希望通过安全状况分析,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一)原煤生产情况
全区原煤生产按原煤产地进行分类,盟、市除乌兰查布市无
(二)煤矿安全生产情况1、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1起,死亡6人。
2019年未发生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2、按事故煤矿经济类型分类
3、按发生事故单位的属地分类
全区共有11个盟、市生产煤炭,发生在各盟、市辖区内的煤矿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