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Ag(I)~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pai-络合机理
Cu(I)Y分子筛表面酸性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i c e s d d g e o ; n e c a g h B a i g a u l r n f r d t h L a i s a e u t o n n r a e e r e f o x h n e t e cd r d al ta s o me o t e cd a r s l f a y
D s l r aino (YZ oi s e uf i t f I e le uz o Cu ) t
W ANG a g Yi W n— n P n - e AN Mig Xu QI — i N Yu Ca W ANG ig T o Ln —a SONG i u n L- a J i nn y a oaoyo P t ce cl n i ei , i nn iu nvri, a ig b rtr e o hmi gn r g La igS h aU i st o Ke L f r aE e n o h e y
e c a g S E a d l u h s n e c a g L I) T e s r c cd yo h uI e l a x h n e( SI) n i i p a e i x h n e(P E. h u a e a ii fte C (Y z oi w s q d o f t ) t e
c a a t r e b d o b d y iie nr rd s e to c y ( y I h r ce i d y a s re p r n ifa e p cr s op P —R)a d h d o b ns d s l r a in z d n te a s r e t e uf i t uz o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含答案)

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I 卷(选择题)和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Si28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小题,40分)1.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明矾422)[KAl(SO 12H O]⋅可用作净水剂B.4NH Cl 溶液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除绣剂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2Cl 中的HClD.用3NaHCO 溶液和243Al (S )O 溶液作泡沫灭火器的原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H 0∆<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反应C.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D.水凝结成冰的过程,H 0∆<、S 0∆<3.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的12H E E ∆=-C.过程b 中第二步为决速步骤D.相同条件下,过程a 、b 中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相等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能量和适当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可增加反应物分子间的有效碰撞几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5.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B.工业冶炼金属铝,常采用电解熔融3AlCl 的方法C.氯碱工业中,NaOH 在阴极区生成D.在轮船的底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6.已知:25℃、101kPa 时,某些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物质(状态)4CH ( g )24N H (l)2H S(g)22C H (g)1H/(kJ )mol -∆⋅890.3-622.0-562.2-1299.6-下列能正确表示物质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的是A.4222CH (g)2O (g)CO (g)2H O(g)+=+1H 890.3kJ mol -∆=-⋅B.24222N H (l)O (g)N (g)2H O(l)+=+1H 622.0kJ mol -∆=-⋅C.2221H S(g)O (g)S(s)H O(l)2+=+1H 562.2kJ mol -∆=-⋅D.222222C H (g)5O (g)4CO (g)2H O(l)++=1H 2599.2kJ mol -∆=-⋅7.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H 0∆<。
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阳光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

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阳光调研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非选择題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Mo 96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第19届杭州亚运会采用石墨烯纳米防滑涂层以增加地面防滑性。
石墨烯属于()A .有机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金属材料D .复合材料2.草酸易被NaClO 氧化:22422H C O +NaClO=NaCl+2CO +H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CO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B .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C .2H O 的电子式为+2-+H [O ]H ∶∶D .Cl 的结构示意图为3.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23Na CO ,下列装置与原理均正确的是()A .制取2COB .制取3NHC .制取3NaHCOD .制取23Na CO 4.()344Cu NH SO ⎡⎤⎣⎦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N)>r(O)>r(S)B .沸点:223H S>H O>NHC .第一电离能:111I (N)>I (O)>I (S)D .电负性:χ(N)>χ(O)>χ(Cu)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V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3NH 催化氧化生成NO ,NO 继续被氧化为2NO ,将2NO 通入水中可制得3HNO ;肼(24N H )常温下为液态,燃烧热大(-1642kJ mol ⋅),产物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白磷(4P )为正四面体结构,常用来制烟雾弹、燃烧弹;雄黄(44As S )具有解毒、杀虫功效,燃烧后生成砒霜(23As O )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锑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氧化物23Sb O 可用于制造颜料,铅锑合金可用作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
高中试卷-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一、单选题1.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时,Ag2CrO4的K sp数值为 1×10-11B. T℃时,在Y点和X点,水的离子积K w相等C. 图中a= ×10-4D. 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AgNO3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2.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
全国甲卷理综化学2024年高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全国甲卷理综化学2024年高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2.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SiO32−+4F−+6H+=SiF4↑+3H2O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2Fe3++3Cu=3Cu2++2Fe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S2O32−+2Cl2+3H2O=2SO32−+4Cl−+6H+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CaSO4+CO32−=CaCO3+SO42−3.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LA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B.MP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C.MP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D.MMA可加聚生成高分子4.四瓶无色溶液NH4NO3、Na2CO3、Ba(OH)2、AlCl3,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d代表四种溶液,e和g为无色气体,f为白色沉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呈弱碱性B.f可溶于过量的b中C.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D.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化合物W+[ZY6]−可用作化学电源的电解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Z属于同一主族B.非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D.原子半径:Y>X>W6.科学家使用δ−MnO2研制了一种MnO2−Zn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MnO2电极上检测到MnOOH和少量ZnMn2O4。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通过
该反应可以将两个不同的碳基团联结在一起。
这种反应已经成为有机
化学中的一种基础性反应。
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Cu(I)和双(二甲基氨基)膦(Pd(PPh3)2(dmap))形成催化剂。
这个反应需要在高浓度的碳酸钠存在下面进行。
在这种催化剂存
在下,乙炔可以发生活化。
第二步:活化后的乙炔与卤代烃发生反应形成中间物1。
在这步
反应中,碘、溴或氯可以作为卤代烃。
这个反应的生成需要高浓度碱。
第三步:铜离子(Cu(I))与中间物1发生反应,生成中间物2。
这是反应中最重要的步骤,铜催化剂可以与中间物1形成反应型,这个
反应型可以发生还原演化成Cu(0),这时铜催化剂被分解成针对于其他的反应来讲的有害物质过多的范德华酸。
第四步:芳香炔和中间物2之间发生交错反应生成偶联产物。
在
此步,铜被还原成0价铜(金属铜)
最后,需要说的是,在Sonogashira偶联反应中,铜催化剂起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反应机制的各个步骤中都有所体现。
同时,由
于日本化学家Sonogashira于1975年发明了这一反应,因此这个反应
也以他的名字命名-sonogashira偶联反应。
在工业生产中,这种反应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和
材料领域,所以值得我们对这个反应机理深入了解和掌握。
分子筛原理,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分子筛原理| 分子筛的合成机理分子筛是什么?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泡沸石)或天然沸石。
其化学通式为(M′2M)O·Al2O3·xSiO2·yH2O,M′、M分别为一价、二价阳离子如K+、Na+和Ca2+、Ba2+等。
分子筛原理:1、吸附性能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是一种物理变化过程。
产生吸附的原因主要是分子引力作用在固体表面产生的一种“表面力”,当流体流过时,流体中的一些分子由于做不规则运动而碰撞到吸附剂表面,在表面产生分子浓聚,使流体中的这种分子数目减少,达到分离、清除的目的。
由于吸附不发生化学变化,只要设法将浓聚在表面的分子赶跑,沸石分子筛就又具有吸附能力,这一过程是吸附的逆过程,叫解析或再生。
由于沸石分子筛孔径均匀,只有当分子动力学直径小于沸石分子筛孔径时才能很容易进入晶穴内部而被吸附,所以沸石分子筛对于气体和液体分子就犹如筛子一样,根据分子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被吸附。
由于沸石分子筛晶穴内还有着较强的极性,能与含极性基团的分子在沸石分子筛表面发生强的作用,或是通过诱导使可极化的分子极化从而产生强吸附。
这种极性或易极化的分子易被极性沸石分子筛吸附的特性体现出沸石分子筛的又一种吸附选择性。
2、离子交换性能通常所说的离子交换是指沸石分子筛骨架外的补偿阳离子的交换。
沸石分子筛骨架外的补偿离子一般是质子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它们很容易在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被离子交换成各种价态的金属离子型沸石分子筛。
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水溶液或受较高温度时比较容易迁移。
在水溶液中,由于沸石分子筛对离子选择性的不同,则可表现出不同的离子交换性质。
金属阳离子与沸石分子筛的水热离子交换反应是自由扩散过程。
扩散速度制约着交换反应速度。
通过离子交换可以改变沸石分子筛孔径的大小,从而改变其性能,达到择形吸附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沸石分子筛经离子交换后,阳离子的数目、大小和位置发生改变,如高价阳离子交换低价阳离子后使沸石分子筛中的阳离子数目减少,往往造成位置空缺使其孔径变大;而半径较大的离子交换半径较小的离子后,则易使其孔穴受到一定的阻塞,使有效孔径有所减小。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试卷(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试卷(二)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乙酰水杨酸可以由乙酸酐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乙酰水杨酸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为苯基、羧基、酯基上述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操作是A .B .C .D .6.M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 原子2p 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W 的两倍,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某电极材料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单氢化物沸点:Z >YB .该化合物中必然存在配位键C .由M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 .基态X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2s 22p 27.桂皮中含有的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料,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和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苯甲醛与乙醛反应制得:+CH 3CHONaOH ∆−−−−→溶液+H 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肉桂醛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仅有一种B .肉桂醛的合成中经历了加成和消去的过程C .为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加入溴水褪色则可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 .该反应中NaOH 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8.某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Cr 2O 3(还含有FeO 、Al 2O 3、MgO 等杂质)。
如图是制备Cr(OH)3的工艺流程:已知:Na 2CrO 4溶于水,BaCrO 4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OH 参与的反应为两个B .加压(即增大氧气的压强),更有利于提高Cr 的浸出率C .加碱转化步骤中,加入的碱可能为Ba(OH)2D .溶解还原过程中,甲醇起助溶作用,HCl 起还原和提供酸性环境的作用9.某国际期刊刊登我国最新有关水系双离子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放电时,电极a 作电源的正极,Cu 3(PO 4)2发生氧化反应最终变为CuB .充电时,水系电池中,a 电极附近的碱性增强C .充电时,Na 0.44MnO 2-xe -=Na 0.44-x MnO 2+xNa +D .当1molCu 3(PO 4)2完全放电时,则电池内部有6molNa +发生迁移10.科学家最新发现含硫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已略去部分不含硫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能的计算 图2是二苯并噻吩分别在Ag(I)-Y和Cu(I)-Y分子
筛 16T 模型上吸附结构的计算结果. 有机物分子在 金属阳离子交换的分子筛上的吸附 能 ΔEads 根 据 下
图 1 3T-X(a )和 16T-X(b )的模型结构(X=Cu +, Ag+) F ig.1 Th e m od els of 3T-X(a)an d 16T-X(b )
(1Institute of Chemistry for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P. R.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542 [Article]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Chim. Sin., 2006, 22(5): 542~547
May www.whxb.pku.edu.cn
Cu (I ), Ag(I )/分子筛化学吸附脱硫的 π- 络合机理
周丹红1, 2*
关于铜和银离子交换的 Y-型分子筛吸附的 理 论计算已有报道, Yang 等人采用含两个骨架 T 原子 的 2T模 型(HO)3Si-O-Al(OH)3, 在 B3LYP/LANL2DZ 水 平 上 应 用 密 度 泛 函 理 论 (DFT) 研 究 了 苯 和 噻 吩 的 吸附[23]. 但是由于该模型较小, 忽略了分子筛骨架对 于体系能量和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 16T 分子 筛簇模型(H22Si15AlO22), 对含多环的噻吩系列分子(苯 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吸 附进行理论计算. 进一步通过自然键轨道分析, 研究 分子筛担载的金属阳离子与噻吩和苯分子之间的 π-络合作用机理.
Keywor d s: DFT,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NBO, Metal ionic exchanging zeolites,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汽车尾气中含硫化合物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 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 世界汽油规格中对硫含量作了
1 计算方法和模型的选取
1.1 模型的选取 为了比较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选取 3T
模型和16T模型作为吸附剂模型(见图1), 所用金属
阳 离 子 X+(X=Cu+、Ag+) 与 骨 架 桥 氧 的 距 离 大 约 为 0.2 nm. 3T 模 型 以 O-Al-O 桥 为 中 心, 含 有 15 个 骨 架原子. 16T 模型含有 60 个骨架原子, 包括了一价 铜和银离子落位的六元环骨架以及大半个超笼, 可 以反映出吸附中心附近分子筛骨架的拓扑结构, 并 且能代表亚铜离子落位在裸露的六元环上, 即落在 FAU 型分子筛的 S II 位, 也就是最暴露的位置[24]. 所 有的模型都是从 FAU 型分子筛晶胞[25]中截取的. 对 所采用的模型, 氧和硅的悬断键用氢来饱和, 并固定 O—H 键长为 0.098 nm, Si—H 键长为 0.146 nm. 1.2 计算方法
Vol.22
表 1 含硫化合物在 3T 和 16T 模型上的吸附能(k J·m ol- 1) Table 1 Adsorption energies(kJ·mol-1) of organic sulfur
Ab st r ac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has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of aromatic sulfur compounds such as thiophene (TP), benzothiophene (BT), dibenzothiophene (DBT), and 4, 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4, 6-DMDBT) by ion exchanging faujasite type zeolites with Cu+ and Ag+ cations. The calculations were based on the cluster models of 16T (H22Si15AlO22), and performed with BLYP function and DNP basis set. The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 basis set was used for transition metal atoms. The calculated interaction energie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the ion exchanging Y zeolites for thiophenic compounds followed the order: Cu(I)-Y > Ag(I)-Y. Their adsorption ability for thiophenic compounds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benzene. The calculated adsorption energy of the thiophenic compounds increased as 4, 6-DMDBT < DBT < TP < BT, which agrees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alysis of the second-order perturbative energy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π-complexation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hiophene and benzene on Cu(I)-Y and Ag(I)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汽油含硫量已经达 到30 μg·g- , 1[1-2] 而我国2000 年7月实施的车用汽油有
Received: September 22, 2005; Revised: December 7, 2005. * Correspondent, E-mail: dhzhou@dicp.ac.cn; Tel: 0411-84258329.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王玉清1 贺 宁1 杨 刚2
(1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029;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 应用 DFT 研究了一系列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 4, 6-二甲基二 苯并噻 吩)以 及 苯分子在 Cu(I)-Y、Ag(I)-Y 分 子 筛 上 的 化 学 吸 附. 计 算 采 用 16T 分 子 筛 簇 模 型(H22Si15AlO22), 对 过 渡 金 属 采 用 了 赝势基组, 在 BLYP/DNP 水 平 上 完 成. 相 互 作 用 能 的 结 果 表 明, 阳 离 子 交 换 的 分 子 筛 对 含 硫 杂 环 芳 香 族 化 合 物 吸附 能 力 的 顺 序 为 Cu(I)-Y > Ag(I)-Y. 两 种 吸 附 剂 对 噻 吩 类 分 子 的 吸 附 能 力 大 于 苯 分 子. 噻 吩 衍 生 物 的 吸 附 能 顺序依次为 ,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 二苯并噻吩 < 噻吩 < 苯并噻吩, 与实验结果相近. 通 过 自 然 键 轨 道 计 算, 研究了分子筛上担载的 Cu(I)、Ag(I)金属离子与噻吩和苯分子之间的 π-络合 作用, 分析比较了自然键电子给体- 受体之间的二阶微扰稳定化能, 并探索其络合机理.
(X=Cu +, Ag+)
图 2 16T-Ag-DBT(a )和 16T-Cu -DBT(b )的优化结构 F ig.2 Op t im ized st r u ct u r es of 16T-Ag-DBT(a)
an d 16T-Cu -DBT(b )
544
Acta Phys. -Chim. Sin. (Wuli Huaxue Xuebao),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