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三极管(主要看的参数)t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直流参数(1)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2)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穿透电流)基极开路(Ib=0)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压Vce时的集电极电流.Iceo大约是Icbo的β倍即Iceo=(1+β)Icbo o Icbo和Iceo受温度影响极大,它们是衡量管子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性能越稳定,小功率锗管的Iceo比硅管大.(3)发射极---基极反向电流Iebo 集电极开路时,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它实际上是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4)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1(或hEF) 这是指共发射接法,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输出的直流电流与基极输入的直流电流的比值,即:β1=Ic/Ib2、交流参数(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或hfe) 这是指共发射极接法,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输入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即:β= △Ic/△Ib一般晶体管的β大约在10-200之间,如果β太小,电流放大作用差,如果β太大,电流放大作用虽然大,但性能往往不稳定.(2)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α(或hfb) 这是指共基接法时,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是△Ic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Ie之比,即:α=△Ic/△Ie因为△Ic<△Ie,故α<1.高频三极管的α>0.90就可以使用α与β之间的关系:α= β/(1+β)β= α/(1-α)≈1/(1-α)(3)截止频率fβ、fα当β下降到低频时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发射极的截止频率fβ;当α下降到低频时的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基极的截止频率fαo fβ、fα是表明管子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β≈(1-α)fα(4)特征频率fT因为频率f上升时,β就下降,当β下降到1时,对应的fT是全面地反映晶体管的高频放大性能的重要参数.3、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当集电极电流Ic增加到某一数值,引起β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这时的Ic值称为ICM.所以当Ic超过ICM时,虽然不致使管子损坏,但β值显著下降,影响放大质量.(2)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 当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BVEBO 当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 当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使用时如果Vce>BVceo,管子就会被击穿.(5)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集电流过Ic,温度要升高,管子因受热而引起参数的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称为PCM.管子实际的耗散功率于集电极直流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即Pc=Uce×Ic.使用时庆使PcPCM与散热条件有关,增加散热片可提高PCM.2、Cds---漏-源电容Cdu---漏-衬底电容Cgd---栅-源电容Cgs---漏-源电容Ciss---栅短路共源输入电容Coss---栅短路共源输出电容Crss---栅短路共源反向传输电容D---占空比(占空系数,外电路参数)di/dt---电流上升率(外电路参数)dv/dt---电压上升率(外电路参数)ID---漏极电流(直流)IDM---漏极脉冲电流ID(on)---通态漏极电流IDQ---静态漏极电流(射频功率管)IDS---漏源电流IDSM---最大漏源电流IDSS---栅-源短路时,漏极电流IDS(sat)---沟道饱和电流(漏源饱和电流)IG---栅极电流(直流)IGF---正向栅电流IGR---反向栅电流3、IGDO---源极开路时,截止栅电流IGSO---漏极开路时,截止栅电流IGM---栅极脉冲电流IGP---栅极峰值电流IF---二极管正向电流IGSS---漏极短路时截止栅电流IDSS1---对管第一管漏源饱和电流IDSS2---对管第二管漏源饱和电流Iu---衬底电流Ipr---电流脉冲峰值(外电路参数)gfs---正向跨导Gp---功率增益Gps---共源极中和高频功率增益GpG---共栅极中和高频功率增益GPD---共漏极中和高频功率增益ggd---栅漏电导gds---漏源电导K---失调电压温度系数Ku---传输系数L---负载电感(外电路参数)LD---漏极电感4、to(on)---开通延迟时间td(off)---关断延迟时间ti---上升时间ton---开通时间toff---关断时间tf---下降时间trr---反向恢复时间Tj---结温Tjm---最大允许结温Ta---环境温度Tc---管壳温度Tstg---贮成温度VDS---漏源电压(直流)VGS---栅源电压(直流)VGSF--正向栅源电压(直流)。
常用三极管数据

常用三极管数据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三极管的性能参数对电路的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三极管数据,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基本参数1.1 饱和电流(Icmax):三极管在饱和状态下的最大电流。
通常情况下,饱和电流越大,三极管的工作性能越好。
1.2 最大功耗(Pmax):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超过最大功耗可能导致三极管损坏。
1.3 最大耗散功率(Pdmax):三极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耗散功率。
二、三极管的频率参数2.1 最大工作频率(fT):三极管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频率越高,三极管的响应速度越快。
2.2 输入电容(Cib):三极管输入端的电容。
输入电容越小,三极管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越灵敏。
2.3 输出电容(Cob):三极管输出端的电容。
输出电容越小,三极管对输出信号的响应越灵敏。
三、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参数3.1 峰值电流增益(hFE):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峰值电流增益越大,三极管的放大效果越好。
3.2 输入电阻(Rin):三极管输入端的电阻。
输入电阻越大,三极管对输入信号的影响越小。
3.3 输出电阻(Rout):三极管输出端的电阻。
输出电阻越小,三极管对输出信号的影响越小。
四、三极管的温度特性参数4.1 温度系数(α):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随温度变化的系数。
温度系数越小,三极管的温度稳定性越好。
4.2 温度上升系数(β):三极管的饱和电流随温度升高的系数。
温度上升系数越小,三极管的工作稳定性越好。
4.3 温度范围(Tj):三极管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超出温度范围可能导致三极管性能下降。
五、三极管的封装参数5.1 封装类型: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如TO-92、SOT-23等。
不同封装类型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5.2 封装材料:三极管封装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等。
封装材料的选择影响三极管的散热性能。
5.3 封装尺寸:三极管封装的尺寸,包括封装的长、宽、高等参数。
如何正确选择电路中的三极管

如何正确选择电路中的三极管电路中的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在选择三极管时,我们需考虑到电路的需求和特性,以确保选择合适的三极管以获得最佳性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正确选择电路中的三极管。
一、了解三极管的基本参数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三极管的一些基本参数。
常见的参数包括最大电流Ic、最大功耗Pd、最大电压Vceo、放大倍数hfe等。
这些参数是选择三极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通过了解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匹配电路需求。
二、确定电路的工作点在选择三极管之前,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工作点。
工作点决定了三极管的偏置情况,对电路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稳定的工作状态,我们应选择三极管的工作点在其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域,避免过度饱和或截止。
三、根据电流要求选择三极管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电流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根据电流放大倍数hfe,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基极电流Ib和集电极电流Ic 的关系。
选择的三极管应能够满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需求,并能提供足够的电流放大倍数。
四、根据电压要求选择三极管除了电流要求,电压要求也是选择三极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足够高的最大电压Vceo的三极管,以确保其在电路中正常工作,不会被过高的电压击穿。
五、考虑工作环境和温度选择三极管时,还应该考虑工作环境和温度条件。
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度或高振动环境,会对三极管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这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应选择具有更好稳定性和耐受能力的三极管。
六、了解不同类型的三极管最后,了解不同类型的三极管也是选择合适的关键。
常见的三极管有NPN型和PNP型,它们具有不同的极性和工作方式。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电路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类型。
总之,正确选择电路中的三极管需要充分了解三极管的基本参数,确定电路的工作点,考虑电流和电压要求,以及考虑工作环境和温度条件。
通过合理选择三极管,我们可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和选用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和选用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陈雅萍在使用三极管前,应从有关器件手册或网上查找到三极管的型号、主要用途、主要参数和器件的外形尺寸与引脚排列等,这些资料是正确使用三极管的重要依据。
“3” 表示三极管PNP 型锗材料NPN 型锗材料PNP 型硅材料NPN 型硅材料X——低频小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示例:3AG54A 表示锗材料PNP 型高频小功率管。
——国产三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美国和日本的常以“2N”或“2S”开头。
如2N1307、2SD880等。
N ——表示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注册产品S ——表示是日本电子工业协会注册产品示例:2SD880表示硅材料NPN 型低频中功率管。
查阅手册韩国生产的通常是90系列的。
如9013、9011等。
——国外型号三极管三极管的型号三极管的主要参数h FE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I CM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P CM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也称β。
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三极管的集电极工作电流不能超过此值。
是三极管的最大允许平均功率。
超过此值,三极管会过热而损坏三极管的选用1.三极管的使用频率明确高频还是低频。
一般要求三极管的频率>3倍电路工作频率2.三极管工作的安全性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和选用1.三极管的型号如3AG54A、2SD880、9013等2.三极管的主要参数I CM、P CM、h FE使用频率、工作的安全性。
三极管参数详解

三极管参数详解2篇一、三极管参数详解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理解和应用三极管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两个重要参数:放大因子和饱和电流。
放大因子是三极管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描述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放大因子越大,三极管的放大能力就越强。
具体地说,放大因子是指三极管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放大因子被定义为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之比。
放大因子一般用符号β来表示,即β=IC/IB。
放大因子的数值通常在20到200之间,但是具体数值会根据三极管的型号和工作条件而有所不同。
饱和电流是另一个重要的三极管参数。
在正常工作区域内,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达到其最大值时,我们称之为饱和电流。
饱和电流可以通过计算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的差值来得到。
在饱和状态下,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不再受控制,而是处于最大电流状态。
饱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三极管的材料和结构特性,一般情况下,饱和电流越大,三极管的工作能力越强。
了解三极管的这两个重要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和工作条件,以获得最佳的放大效果和稳定性。
例如,如果需要高放大倍数的放大器,我们可以选择放大因子较大的三极管;如果需要承受大电流的功率放大器,我们可以选择饱和电流较大的三极管。
总之,放大因子和饱和电流是三极管的两个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和应用三极管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参数,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三极管,以满足不同的电子设备的需求。
三极管的参数还有很多,但是放大因子和饱和电流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深入了解的两个参数。
二、三极管参数详解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在理解和应用三极管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两个关键参数:最大功耗和最大电压。
最大功耗是三极管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三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三极管选型参数

三极管选型参数1. 三极管基础知识1.1 三极管的定义和作用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晶体管的三个控制极(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它在电子电路中起到放大、开关和稳压等功能。
1.2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信号放大或开关操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放大作用、截止作用和饱和作用。
2. 三极管选型的重要参数2.1 最大集电极电流(ICmax)最大集电极电流是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选型时要确保工作电流不超过该值,否则可能导致器件损坏。
2.2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VCEmax)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是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选型时要确保工作电压不超过该值,否则可能导致器件损坏。
2.3 最大功耗(Pmax)最大功耗是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选型时要根据应用场景的功耗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2.4 最大频率(fT)最大频率是三极管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选型时要根据应用场景的频率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2.5 放大因子(hFE)放大因子是三极管的放大能力指标,表示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间的比值。
选型时要根据应用场景的放大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2.6 噪声系数(NF)噪声系数是三极管的噪声性能指标,表示输入信号中噪声与输出信号中噪声之间的比值。
选型时要根据应用场景的噪声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2.7 温度系数(TC)温度系数是三极管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选型时要考虑应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范围,选择温度系数较小的三极管。
3. 三极管选型的步骤3.1 确定应用场景和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三极管的应用场景和所需功能,如放大、开关、稳压等。
3.2 确定电路工作条件根据应用场景,确定电路工作条件,如工作电流、工作电压、频率等。
3.3 查找三极管手册根据确定的工作条件,查找三极管手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三极管型号。
3.4 比较和评估对筛选出的三极管型号进行比较和评估,包括参数对比、性能评估等。
常用三极管参数大全
常用三极管参数大全1.最大耐压(VCEO):指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最大耐压,也是三极管工作的最高电压。
2.最大漏极电流(ICMAX):指三极管的最大工作电流,超过该电流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
3. 最大功率(Pmax):指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超过该功率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
4.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VCEMax):指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最大电压,通常用于确定三极管在开关工作状态下的最大电压。
5. 最大基极电流(IBmax):指三极管的最大基极电流,超过该电流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
6. 饱和区电压下降(VCEsat):指三极管在饱和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7. 基极-发射极饱和电压(VBEsat):指三极管在饱和区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8. 输入电阻(hie):指三极管的输入电阻,它与基极电流成正比。
9. 输出电阻(hoe):指三极管的输出电阻,它与输出电流成正比。
10. 增大时间(tf):指三极管从关断状态到导通状态所需的时间。
11. 减小时间(tr):指三极管从导通状态到关断状态所需的时间。
12. 反向转换时间(tfr):指三极管由关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时,极化电容反向充电所需的时间。
13. 正向转换时间(tff):指三极管由导通状态转换为关断状态时,极化电容正向放电所需的时间。
14.最大效率:指在特定工作条件下,三极管从输入功率到输出功率的转换效率。
15.电流放大倍数(β):指三极管中电流放大的倍数,即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比。
16.最大工作频率(fT):指三极管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上述参数都是三极管常用的重要参数,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具体数值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三极管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这些参数在设计电子电路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三极管的参数反映了三极管各种性能的指标,是分析三极管电路和选用三极管的依据。
一、电流放大系数1.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三极管在共射极连接时,某工作点处直流电流I C与I B的比值,当忽略I CBO时(2)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它表示三极管共射极连接、且U CE恒定时,集电极电流变化量ΔI 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ΔI B之比,即管子的β值大小时,放大作用差;β值太大时,工作性能不稳定。
因此,一般选用β为30~80的管子。
2.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三极管在共基极连接时,某工作点处I C 与I E的比值。
在忽略I CBO的情况下(2)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α,它表示三极管作共基极连接时,在U CB恒定的情况下,I C和I E的变化量之比,即:通常在I CBO很小时,与β,与α相差很小,因此,实际使用中经常混用而不加区别。
二、极间反向电流1.集-基反向饱和电流I CBOI CBO是指发射极开路,在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上一定的反向电压时,所对应的反向电流。
它是少子的漂移电流。
在一定温度下,I CBO是一个常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I CBO将增大,它是三极管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在相同环境温度下,硅管的I CBO比锗管的I CBO小得多。
2.穿透电流I CEOI CEO是指基极开路,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一定反向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
I CEO与I CBO的关系为:I CEO= I CBO+I CBO=(1+)I CBO GS0125该电流好象从集电极直通发射极一样,故称为穿透电流。
I CEO和I CBO一样,也是衡量三极管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三、频率参数频率参数是反映三极管电流放大能力与工作频率关系的参数,表征三极管的频率适用范围。
1.共射极截止频率fβ三极管的β值是频率的函数,中频段β=βo几乎与频率无关,但是随着频率的增高,β值下降。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三极管的6个主要参数:
1.静态工作点:也称为偏置点,指三极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和电流值。
静态工作点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直流增益。
2.最大耗散功率:指三极管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如果耗散功率超过这个值,三极管就会损坏。
3.最大漏极电流:也称为最大集电电流,指集电极上可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超过这个电流值,三极管可能会烧毁或损坏。
4.放大因子:指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比值,通常用β表示。
放大因子决定了三极管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
5.饱和电压:指当基极电压比较大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饱和电压一般在0.1至0.3V之间。
6.漏极电阻:指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
漏极电阻越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就越大,而电流放大能力就越强。
了解三极管的这些主要参数,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三极管来设计和调整电子电路,以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
选用三级管时应考虑的参数
选用三极管时要考虑的参数一、三极管的类型及材料初学者首先必须清楚三极管的类型及材料。
常用三极管的类型有NPN型与PNP型两种。
由于这两类三极管工作时对电压的极性要求不同,所以它们是不能相互代换的。
三极管的材料有锗材料和硅材料。
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起始电压不一样。
锗管PN 结的导通电压为0.2V左右,而硅管PN结的导通电压为0.6~0.7V。
在放大电路中如果用同类型的锗管代换同类型的硅管,或用同类型的硅管代换同类型的锗管一般是可以的,但都要在基极偏置电压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它们的起始电压不一样。
但在脉冲电路和开关电路中不同材料的三极管是否能互换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盲目代换。
二、三极管的主要参数选用三极管需要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若手中有一本晶体管特性手册最好。
三极管的参数很多,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主要了解三极管的四个极限参数:ICM、BVCEO、PCM及fT 即可满足95%以上的使用需要。
1. I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三极管工作时当它的集电极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它的电流放大系数β将下降。
为此规定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的集电极最大电流称为ICM。
所以在使用中当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不至于损坏三极管,但会使β值减小,影响电路的工作性能。
2. BVCEO是三极管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如果在使用中加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超过这个数值时,将可能使三极管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这种现象叫击穿。
三极管击穿后会造成永久性损坏或性能下降。
3. P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三极管在工作时,集电极电流在集电结上会产生热量而使三极管发热。
若耗散功率过大,三极管将烧坏。
在使用中如果三极管在大于PCM下长时间工作,将会损坏三极管。
需要注意的是大功率三极管给出的最大允许耗散功率都是在加有一定规格散热器情况下的参数。
使用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4. 特征频率fT。
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三极管的放大能力将会下降,对应于β=1时的频率fT叫作三极管的特征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用三极管(主要看的参数)
当你制作一个小电路时如何选用合适的三极管呢?当你需要一只三极管,而又找不到同型号的管子时,如何用其它型号的管子代替呢?
一、三极管的类型及材料
初学者首先必须清楚三极管的类型及材料。
常用三极管的类型有NPN型与PNP型两种。
由于这两类三极管工作时对电压的极性要求不同,所以它们是不能相互代换的。
三极管的材料有锗材料和硅材料。
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起始电压不一样。
锗管PN 结的导通电压为0.2V左右,而硅管PN结的导通电压为0.6~0.7V。
在放大电路中如果用同类型的锗管代换同类型的硅管,或用同类型的硅管代换同类型的锗管一般是可以的,但都要在基极偏置电压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它们的起始电压不一样。
但在脉冲电路和开关电路中不同材料的三极管是否能互换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盲目代换。
二、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选用三极管需要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若手中有一本晶体管特性手册最好。
三极管的参数很多,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主要了解三极管的四个极限参数:ICM、BVCEO、PCM 及fT即可满足95%以上的使用需要。
1. I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三极管工作时当它的集电极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它的电流放大系数β将下降。
为此规定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的集电极最大电流称为ICM。
所以在使用中当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不至于损坏三极管,但会使β
值减小,影响电路的工作性能。
2. BVCEO是三极管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如果在使用中加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超过这个数值时,将可能使三极管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这种现象叫击穿。
三极管击穿后会造成永久性损坏或性能下降。
3. P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三极管在工作时,集电极电流在集电结上会产生热量而使三极管发热。
若耗散功率过大,三极管将烧坏。
在使用中如果三极管在大于PCM下长时间工作,将会损坏三极管。
需要注意的是大功率三极管给出的最大允许耗散功率都是在加有一定规格散热器情况下的参数。
使用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4. 特征频率fT。
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三极管的放大能力将会下降,对应于β=1时的频率fT叫作三极管的特征频率。
三、一般小功率三极管的选用
小功率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最多。
主要用作小信号的放大、控制或振荡器。
选用三极管时首先要搞清楚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大概是多少。
如中波收音机振荡器的最高频率是2MHz左右;而调频收音机的最高振荡频率为120MHz左右;电视机中VHF频段的最高振荡频率为250MHz左右;UHF频段的最高振荡频率接近1000MHz左右。
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三极管的fT大于3倍的实际工作频率。
所以可按照此要求来选择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
由于硅材料高频三极管的fT一般不低于50MHz,所以在音频电子电路中使用这类管子可不考虑fT这个参数。
小功率三极管BVCEO的选择可以根据电路的电源电压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只要三极管的BVCEO大于电路中电源的最高电压即可。
当三极管的负载是感性负载时,如变压器、线圈等时BVCEO数值的选择要慎重,感性负载上的感应电压可能达到电源电压的2~8倍(如节能灯中的升压三极管)。
一般小功率三极管的BVCEO都不低于15V,所以在无电感元件的低电压电路中也不用考虑这个参数。
一般小功率三极管的ICM在30~50mA之间,对于小信号电路一般可以不予考虑。
但对于驱动继电器及推动大功率音箱的管子要认真计算一下。
当然首先要了解继电器的吸合电流是多少毫安,以此来确定三极管的ICM。
当我们估算了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电流(即集电极电流),又知道了三极管集电极到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后,就可根据P=U×I来计算三极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国产及国外生产的小功率三极管的型号极多,它们的参数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有一部分是不同的。
只要你根据以上分析的使用条件,本着“大能代小”的原则(即BVCEO高的三极管可以代替BVCEO低的三极管;ICM大的三极管可以代替ICM小的三极管等),就可对三极管应用自如了。
四、大功率三极管的选用
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只要不是高频发射电路,我们都不必考虑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
对于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BVCEO这个极限参数的考虑与小功率三极管是一样的。
对于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的选择主要也是根据三极管所带的负载情况而计算的。
三极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是大功率三极管重点考虑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大功率三极管必须有良好的散热器。
即使是一只四五十瓦的大功率三极管,在没有散热器时,也只能经受两三瓦的功率耗散。
大功率三极管的选择还应留有充分的余量。
另外在选择大功率三极管时还要考虑它的安装条件,以决定选择塑封管还是金属封装的管子。
如果你拿到一只三极管又无法查到它的参数,可以根据它的外形来推测一下它的参数。
目前小功率三极管最多见的是TO-92封装的塑封管,也有部分是金属壳封装。
它们的PCM一般在100~500mW之间,最大的不超过1W。
它们的ICM一般在50~500mA之间,最大的不超过1.5A。
而其它参数是不好判断的。
在修理电子设备中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半导体元器件,它们的替换还需查阅有关手册。
系统分类: 模拟技术 | 用户分类: 模拟技术 | 来源: 整
理 | 【推荐给朋友】 | 【添加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