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思考题一.名词及命题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是以古代希腊文化为社会历史背景,以古希腊文典籍为主要思想材料的哲学。

2、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有多种提法,主要是指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3、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存在属性: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第二,存在是唯一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思维的对象。

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4、智者是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5、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按照柏拉图的转述,这里的“人”是指个人的感觉,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事物都以各人的感觉为标准。

6、认识你自己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人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即人的德性。

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

7、柏拉图的“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和得到知识的过程,就是灵魂在外物的刺激下,回忆其固有理念的过程。

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地位。

8、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

怀疑主义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二、问答题1.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①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②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

③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

④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

2、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想。

第一,“万物皆变,无物常驻”,自然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第二,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1、逻各斯(logos):Logos,是话语,词语的聚集之意,赫拉克利特最早引用这个概念,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正确的道路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他认为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就逻各斯是世界本原而言,它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被理解的“理性”“理由”等。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定义:对自然秩序的智慧言说。

①人们所听到的(言辞)②规整万物的(类似某种普遍的规律)③一种独立于表达它的人的存在。

2、努斯(nons):由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将来会存在的东西,过去存在过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东西,以及现在存在的东西,都是心所安排的”,“心”即“努斯”,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混合的,是单独的,独立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努斯”是灵魂,思想或心智,就是作为个体精神向上超越的精神能力的存在,它代表自我超越,不断创造的主体原则,要求人摆脱物质世界的羁绊,以自我规范的对象,使对象符合我的目的,强调主体性,目的性,自由性,人的自由性。

3、苏格拉底谈话方法: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

承认自己无知,正式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

苏格拉底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他既不是欲擒故纵的圈套,也不是大智若愚的讥诮,没有真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物质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

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

苏格拉底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

4、柏拉图的“相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相论是由本体论与认识论两部分组成的,作为认识论的相论实质上是一种对本质直观的认识论方法,而辩证法则是认识的途径.作为认识论的相论是人类知识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重要保证,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近代大陆理性主义及康德、黑格尔的认识论都受到相论的影响,而排斥相论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必将导致不可知论.这主要是方法论上的。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一、希腊哲学的起源1、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关注自然学和宇宙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等。

2、苏格拉底哲学:关注伦理学和人类学,以对话和质问的方式探究真理和美德。

3、柏拉图哲学:创立了理念论和灵魂三重结构,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

4、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关注实体、真理和逻辑原理。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主要关注基督教信仰和神学,如奥古斯丁、拉克坦提乌斯等。

2、经院哲学:在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如安瑟尔姆、阿奎那等。

三、现代哲学1、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人类自由,如伊拉斯谟、弗朗西斯·培根等。

2、经验主义哲学:关注经验和实践,强调观察和实验,如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

3、理性主义哲学:关注理性和演绎法,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4、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关注先验论和绝对精神。

四、20世纪哲学1、分析哲学:关注语言和逻辑分析,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现象学:关注经验和意识,探究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存在意义,探究人类的自由和责任,如萨特、加缪等。

4、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多元性和相对性,批判现代性和宏大叙事,如福柯、德里达等。

五、其他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1、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尼采:批判了基督教道德和现代性,提出了超人概念和永恒轮回学说,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观点、方法和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底蕴和精神。

西方哲学复习材料

西方哲学复习材料

西方哲学复习材料第一篇:西方哲学复习材料名词:1.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P36)2.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P100)3.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实现。

(P101)4.“奥卡姆剃刀”。

(P166-167)5.培根的“四假相说”。

(P188)6.洛克的“白板说”。

(P240)7.康德的“知性为自然立法”(P304)8.黑格尔“实体即主体”。

(P354-355)9.黑格尔的“扬弃”。

(P371)简答:1.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并举例说明(P30-31)2.简要回答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内容。

(P63-64)3.简述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内容及内涵。

(P71-72,p77)4.简要回答柏拉图“线段比喻”的内容。

(P77)5.简要回答柏拉图“通种论”的内容。

(P85)6.简要回答托马斯在《神学大全》中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P162)7.简要分析“唯实论”与“唯名论”的区别。

(P163)8.简述培根经验归纳发的三大步骤。

(P190)9.如何理解笛卡尔的“天赋观念”(P201)论述:谈谈你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命题的理解。

(P202-206)结合哲学家本人学说,试比较经验论观点和唯理论观点的区别。

(p211-212,234-235)如何理解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p292-298)第二篇: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作业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08级尹璇0810012955你认为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哪一步骤有问题,为什么?如果你赞同安瑟尔谟的论证,那么如何反驳高尼罗的责难?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认为信仰高于理性,而上帝的崇高远远超出了人的理解力,单凭理性无法达于上帝,只有先信仰才能够理解。

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安瑟尔谟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本体论证明”。

其一,上帝是一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对于这样一个判断,即使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愚人也能够理解他所听到的对象,知道这个对象在他心中存在,即使他怀疑这个对象。

西方哲学 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所以,“本原”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是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一是生成的原因问题,亦即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2、巴门尼德:A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奠基人,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B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

C其对哲学的贡献:①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花费呢,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③他不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④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D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西方哲学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本体论。

3、原子论:①德谟克利特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最高成果,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作为不可分的最小单位而存在,而虚空是非存在,不过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的另一种状态,它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②德比较好的解释了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万物为一,都是由同一种东西组成的,万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原子之间有形状,位臵和秩序的不同,由于有了虚空,原子就有了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碰撞造成了它们的组合与分解,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

看上去原子论解决了自然统一性和多样性,但有原子论有十分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4、智者:公元前5世纪,“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收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

智者具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了启蒙作用。

5、亚里士多德:著作《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经历了众多的思潮和流派,产生了无数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哲学家。

以下是对西方哲学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其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泰勒斯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观点,开创了用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的先河。

2、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的重要性,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

他们发现了勾股定理,并将数学与哲学相结合。

3、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变化的背后存在着“逻各斯”这一普遍规律。

4、巴门尼德巴门尼德主张存在是不变的、永恒的、唯一的,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形而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柏拉图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才是真实、永恒的。

他的著作《理想国》探讨了正义、政治等诸多问题。

6、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涵盖了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

他强调通过观察和经验来获取知识,并提出了“实体”的概念。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在基督教的框架内发展,以神学为核心。

1、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将柏拉图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和人类的原罪。

2、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论证基督教神学,他的著作《神学大全》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经典之作。

三、近代哲学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这一时期的哲学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中世纪的神学权威。

代表人物有皮科、蒙田等。

2、经验主义哲学以培根、洛克、休谟等为代表。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主张通过归纳法获取知识。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知识来源于经验。

休谟则对因果关系提出了怀疑。

3、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强调通过理性思考来获取确定性的知识。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绪论早期古希腊哲学(1)古希腊哲学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来源可概括为“两希”,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可见古希腊哲学影响之大。

在《荷马史诗》所描绘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三千年)因异族入侵被摧毁之后,古希腊文明在荒野上拔地而起,建立起了当时独特的“城邦政治”。

见第25页,伯利克里的演讲。

哲学产生的条件:闲暇(闲人);思想的自由(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自然力和必然性的深切感受)。

(2)古希腊哲学的特性由于,第一,公民的自由;第二,人人平等;第三,公开论辩。

所以,说理是最重要的本领,使理性精神(非宗教精神,积极的悲剧精神,解释命运、必然性或规律)成为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也造就了西方文化特立于世的传统。

与其后的西方哲学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是,第一,朴素直观性;第二,“拯救现象”的经验主义;第三,以宇宙论(自然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A 米利都派泰勒斯(前570)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物都充满着神灵(“宇宙充满了灵魂”)。

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

B 赫拉克利特(前504-501)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的问题上。

火本原说: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逻各斯学说:世界的本性可“说”(逻各斯);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理性(说)才能发现它。

生成辩证法:对立面转化的关系;对立和谐的关系。

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城的赫拉克利特学派统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C 毕达哥拉斯(前532/531)学派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不仅认为万物都包含数,而且认定都是数,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数的关系。

他们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闻名于世,又由此导致不可通约数的发现。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难得显赫,却从未消失,总是作为其他哲学家思想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虽然有时是最重要的部分。

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

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

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西方哲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系统地复习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最新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希腊哲学(一)早期希腊哲学1、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泰勒斯为什么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他的观点有何意义和局限性?(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无定”的概念是什么?与泰勒斯的观点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气作为本原的观点如何解释万物的生成和变化?2、毕达哥拉斯学派(1)数是万物的本原。

问题:数如何成为万物的本原?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有何影响?(2)毕达哥拉斯定理。

问题:阐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内容及其在数学和哲学上的重要性。

3、赫拉克利特(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问题:如何理解“活火”的概念?火与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2)逻各斯。

问题:逻各斯的含义是什么?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起到什么作用?4、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论。

问题: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2)芝诺:悖论。

问题:芝诺的悖论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试图证明巴门尼德的观点的?(二)古典时期希腊哲学1、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

问题: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2)苏格拉底方法。

问题:详细阐述苏格拉底方法的步骤和特点。

2、柏拉图(1)理念论。

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2)理想国。

问题:《理想国》中描绘的理想国家的结构和治理方式是怎样的?3、亚里士多德(1)实体学说。

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是什么?实体的分类有哪些?(2)四因说。

问题:四因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如何解释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三)晚期希腊哲学1、伊壁鸠鲁学派(1)快乐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米利都学派(一)重要概念:“始基”(重点)。

泰勒斯认为万物始基为“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

本原即始基指物的起始、本源和归宿;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构成元素;是万物生灭基础与说明的原则。

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概念(重点);三、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关于世界的本原“数”;四、爱利亚学派(一)巴门尼德:1、存在与非存在,提出了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重点);2、存在的基本特征(5个);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难点)。

4、being“存在”的意义(重点)(二)芝诺:论证存在不是多。

1、否定多的论证;2、否定运动的论证:两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飞矢不动”和“运动场”(难点)。

第二节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繁荣到危机时期的哲学公元前5-前4世纪)多元论者恩培多克勒:1、四根说,“爱”和“恨”;2、流射说,同类相知说。

阿那克萨戈拉:1、种子说,“奴斯”;2、异类相知说。

原子论唯物主义(一)留基波(创始者)(二)德谟克利特:1、原子与虚空(重点);2、影象说的认识论。

智者派:(一)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重点);(二)高尔吉亚:“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难点)。

苏格拉底(重点章节):(一)认识你自己(重点);(二)美德即知识;(三)苏格拉底的方法(助产术)(难点)。

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通过对话接近真理。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苏格拉底确信, 得到可靠的知识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受到规训的对话, 这种对话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一名思想的助产士. 他称这个方法为辩证法(助产术)。

(四)1、定义的重要性;2、目的论思想;(重点)柏拉图(重点章节)(一)柏拉图的洞穴:简述柏拉图的洞穴1、洞穴的讽喻:走出洞穴的囚徒:现在被解放了的囚徒理解了他和他的囚徒们在洞壁上所看到的东西—影子和倒影是如何不同于可见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东西的, 他也会明白, 何以没有太阳就没有可见的世界.]2、洞穴的暗示:1)教育乃是一种转变—从现象世界到实在世界的彻底转向洞穴的喻言暗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洞穴的黑暗之中, 我们的思想都是与模糊不清的影子的世界相适应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引导人们离开洞穴进入光明的世界.我们必须彻底摆脱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欲望, 使得理智变得盲目的似真实幻的世界. 教育乃是一种转变—从现象世界到实在世界的彻底转向.2)2. 存在着两个世界: 黑暗的洞穴世界和光明的世界; 知识以最实在的东西为基础, 是确实可靠的2、解释“柏拉图线段”—在线段的隐喻中, 柏拉图更详细地来描述所能获得的知识的层级. 在发现真知的过程中, 我们依次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二)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1、1)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原型, 有着永恒的存在, 被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感官所把握;理念是独立存在的, 尽管具体事物会消逝, 但理念却依然存在。

2)理念与实在及知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可能。

知识追寻真正”实有”的东西; 它关心的是存在. 实有的东西\拥有存在的东西, 是事物的本质. 这些本质诸如美\善那样永恒的理念, 它们使我们断定事物为美的或善的成为可能3)理念的种类与数量及双重世界。

是否有多少本质就有多少理念呢? 虽然柏拉图并没有肯定存在着狗\水, 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理念, 但他在《巴门尼德篇》中指出必定没有淤泥或污物的理念. 很明显, 如果在事物的所有种类后面都有理念, 那么必定有一个双重的世界2、理念没有空间维度, 关于它们的位置问题乃是我们语言的结果, 我们的语言说理念是某种东西, 这暗示着它必定在空间中有一个位置. 关于它们的位置, 我们能说的或许仅仅是下面这个事实: 理念有着独立的存在;柏拉图强调”理念独立存在”的三种方式:在我们的心灵与身体结合之前, 我们的灵魂在一个精神领域里就已经存在了; 在那个状态下, 我们的灵魂熟悉了理念;在创造万物的过程中, 神用理念来塑造特殊的事物; 这意味着理念先于其在事物中的具体化而存在;理念似乎最初是存在于”神的心灵”中或理性的最高原则中的。

3、理念与可见之物的关系。

柏拉图在区分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同时,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理念)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一个理念可以以三种方式与一个事物相关联(事实上, 可以说它们只是言说同一个事物的三种方式;理念乃是一个事物之本质的原因;一个事物可以说模仿了一个理念4、诸理念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把理念编织在一起, 我们才能进行言谈。

我们的语言揭示出, 我们其实是把理念和理念连接在一起的存在着不同理念所构成的一个等级结构, 它代表了实在的结构, 而可见世界只是对它的一个反映. 在这个理念的等级中我们达到的层次”越低”, 离可见事物越近, 我们知识的普遍性也就更少. 反过来说, 我们达到的层次越高, 或者说理念越抽念, 我们的知识就越有广度. 科学的论说是最抽象的, 它具有知识的最级形式5、认识理念的三种不同方式。

回忆,教育实际上乃是一个回忆的过程;辩证法和爱的能力。

(三)道德哲学(四)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一)第一哲学(重点):1、第一哲学研究的对象;2、实体学说;3、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难点);4、四因说;5、形式与质料;6、潜能与现实(难点);(二)认识论;(三)逻辑学;(四)政治伦理观。

晚期希腊奴隶制社会瓦解时期的哲学(公元前3——公元后5世纪)一、伊壁鸠鲁:(一)原子唯物主义学说: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继承与发展(重点);(二)伦理学与无神论。

二、早期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一)早期斯多亚派创始人——塞浦路斯的芝诺,“画廊学派”。

(二)早期怀疑派:皮浪怀疑论(难点)。

古罗马时期的哲学一、卢克莱修:(一)原子唯物主义理论;(二)社会历史观。

二、琉善:(一)拥护原子唯物主义理论;(二)坚持无神论。

三、哲学流派(重点);(一)西塞罗的折衷主义;(二)新斯多亚的塞涅卡(难点);(三)犹太——希腊哲学家斐洛;(四)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太一说)(难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第一节基督教的产生与早期演变一、基督教的产生(重点);二、基督教的早期演变;第二节教父哲学一、教父哲学;二、早期代表德尔图良“道成肉身”理论(重点);三、奥古斯丁的上帝存在、“两座城”理论(难点)。

经院哲学的形成及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基本观点一、经院哲学的前导者波爱修斯与开创者爱留根纳(重点);二、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经院哲学早期实在论与唯名论哲学思想一、实在论早期代表安瑟伦:(一)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重点);(二)信仰高于理性。

二、早期唯名论者贝伦加里、罗瑟林;概念论唯名论代表阿伯拉尔。

经院哲学的繁荣和对正统经院哲学的抗争一、阿拉伯哲学:(一)东方派代表伊本·西拿(拉丁名阿维森纳),西方派代表伊本·路西德(拉丁名阿维罗伊)。

二、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一)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难点);(二)温和的实在论;(三)认识论与伦理、政治思想。

三、阿维罗依派首领西格尔与英国唯名论经验自然科学新思潮的代表罗吉尔·培根。

四、“异端”、“异教”的兴起。

经院哲学的没落和唯名论的兴盛一、后期唯名论代表邓司·司各脱,“物质能不能思维”。

二、彻底唯名论者威廉·奥卡姆,“奥卡姆的剃刀”。

培根开拓近代欧洲经验主义哲学一、知识就是力量(重点);二、对经院哲学和传统观念的批判(四种假相说);三、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始祖:(一)自然观;(二)形式说;(三)运动说。

四、经验论与归纳法:(一)经验论;(二)经验归纳法(难点)。

霍布斯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一、机械唯物主义体系:(一)用广延性归纳培根唯物主义(重点);(二)机械运动学说。

二、经验主义认识论:(一)批判天赋观念论;(二)认识的唯理论与机械论倾向。

三、唯理论的认识论(重点)。

洛克系统化的经验主义哲学一、政治学说:(一)国家起源;(二)政体形式(重点);二、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三、唯物主义经验论(难点):(一)认识起源;(二)两种性质的学说;(三)两种观念的学说;(四)认识能力等级、确定性、范围的学说。

笛卡尔创立近代欧洲理性主义哲学一、形而上学二元论世界观(难点);(一)普遍怀疑的原则;(二)“我思故我在”原理;二、物理学的唯物主义;三、唯理论的认识论(重点);斯宾诺莎实体论的理性主义哲学二、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难点):(一)实体;(二)属性;(三)样式;三、唯物主义唯理论的认识论:(一)知识的分类;(二)真观念;四、两个命题:(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二)“规定即是否定”。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理性主义哲学分析单子论思想(重点):1、莱布尼茨不满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描述实体本性的方式;首先,笛卡尔主张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 从而无法解释无论是在上帝中或者是人中, 身体和心灵是如何可能相互作用的。

再次,斯宾诺莎主张只有一个实体, 但把一切实在性都归结为单个实体, 这就会失去自然中各种不同要素之间的差异性. 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抹杀上帝\人和自然之间的差异, 而莱布尼茨想让这三者保持分离.2、事物必须由单纯实体所构成。

由于观察到我们通过感官所看到的物体或事物都是可以分割为更小的部分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复合的或聚合起来的呢? 因此, “既然有复合的实体, 则必定有单纯的实体, 因为复合的东西只不过是单纯实体的集合或聚合”。

莱布尼茨认为真正的单纯的实体就是单子, 不同于有广延的原子, 这样的原子会被认为是无生命的和惰性的, 并且必须从自己外部的某种东西获得自己的动力. 莱布尼茨把单子描述力或能量. 因此, 物质不是事物的原始组成部分. 相反, 单子连同其力的要素构成了事物的本质性实体。

而且单子是能动的精神实体, 每个单子都独立于另一个单子, 而且单子相互也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3单子的性质。

1)单子是单纯的实体。

2)单子是存在的—实体性。

“单子是自然的真正的原子…事物的基本原素。

”3)单子相互独立相互区别。

每个单子都和其他单子不同, 而每个单子都具有自己的活动原则和自己的力. 莱布尼茨说:”有某种充分性使单子成为了它们内部活动的源泉, 并且可以说, 使它们成为了非有形实在的自动机.”4、前定和谐。

所有单子的有秩序的活动构成了一个有序而和谐的宇宙。

每个单子都按照它被造的目的而行动. 这些没有窗口的, 各自遵循着自己的目的的单子形成了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的统一体. 虽说每个单子都与另一个单子相互孤立的, 它们的目的却形成了一个巨大规模的和谐.因此组成宇宙的所有单子之间必须有某种关系—必须有某种对它们的有秩序的活动的解释。

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分离的世界, 但是每个单子的所有这些活动却在与其他单子活动的和谐中发生. 以这种方式, 我们就能够说每个单子都反映着整个宇宙—但却是从各自独特的视角. 这样一种和谐不可能是单子的某种偶然协调的产物, 而必定是上帝活动的结果, 因此这种和谐是前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