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东海开发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辨一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手触摸能够感受到跳动的血管是动脉,中医常通过“切脉”诊断疾病,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静脉血是指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血液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4、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在膀胱中。

5、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6、人体内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质。

7、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条件反射。

8、眼睁开时,位于眼最前面的结构是角膜。

9、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

10、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两端同时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1、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2、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学涂片时,在同一视野中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13、下列有关人体内红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里面没有细胞核B、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C、红细胞具有输送氧的功能D、红细胞里含有一种含镁的蛋白质14、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A、毛细血管B、静脉C、心脏D、动脉1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16、如图所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少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静脉血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的营养物质比a多17、下列有关人体循环系统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B、人只要活着,心脏就会不断跳动,是从不休息的C、通过肺循环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心脏有四个腔室,它们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白细胞,WBC表示红细胞,PLT表示血小板B、体循环能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及代谢废物,肺循环则不能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一定偏低D、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19、人患急性胃肠炎时严重脱水的原因是A、喝进去的水大量随尿排出B、汗液蒸发过多C、病人喝水少D、喝进去的水不能吸收进入血液20、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21、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22、通过泌尿系统等器官产生尿液,排出尿液的途径正确的是A 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B输尿管肾脏尿道膀胱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23、某患者尿检中查出尿液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由此推测其病变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盂24、人体排出尿液的作用是A、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以上都是25、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

它的剧毒毒液能使人3分钟之内瞬间毙命。

下列关于箱形水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箱形水母属于腔肠动物B.箱形水母的毒液储存在刺细胞中C.箱形水母的口和肛门都着生在触手附近D.箱形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2.与雌蛔虫相比,雄蛔虫的特征是()A.虫体较大,尾端尖直B.虫体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C.虫体较小,尾端尖直D.虫体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3.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叙述错误的是A.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B.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C.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D.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4.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没有关系的是( )A.有发达的胸肌B.骨骼轻、薄,有的愈合在一起C.有坚硬的角质喙D.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5.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6.鸟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的次数是()A.1次B.2次C.3次D.4次7.壁虎、蜥蜴、海龟等动物的身体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其意义是()①保护身体②辅助呼吸③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④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体温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大熊猫、大鲵B.大熊猫、金丝猴C.金丝猴、丹顶鹤D.藏羚羊、扬子鳄9.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如图是某学生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木板、螺丝、松紧带模拟的结构在运动所起作用分别是()A.杠杆、动力、支点B.支点、动力、杠杆C.杠杆、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杠杆10.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烟台市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扁形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多数种类身体背腹扁平;②没有肛门;③身体呈两侧对称;④有刺细胞;⑤身体呈辐射对称;⑥都是营寄生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⑥2.下列哪个不是环节动物的特点()A.身体分节B.体表干燥光滑C.体表有粘液D.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3.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身体柔软都有外套膜B.都有贝壳C.都用腹足运动D.都用腕足捕食4.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5.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示肉食动物的牙齿B.C表示犬齿,能起着磨碎作用C.盲肠退化是具有如乙图牙齿的动物的特征D.羊和牛的牙齿具有图乙的特点6.下列与脊椎动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恒定B.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C.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D.只有鸟类的卵才具有坚硬的卵壳7.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①卵生②胎生③体内受精④体外受精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⑥卵外有卵壳保护⑦有孵卵、育雏行为A.③⑤⑥B.①③⑥C.⑤⑥⑦D.③⑤⑦8.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哺乳动物都是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D.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死亡率9.下图是关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做关节B.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C.关节的灵活性与⑤和③分泌的滑液有关D.若某人的关节肿胀,则应该是关节中③有炎症所致10.体育课上,关于投铅球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关节包括1、2、3、5 B.3内的滑液和4可以使关节灵活C.投掷时的动力来自8 D.投铅球动作时7收缩,6舒张11.如图当我们做伸肘动作时,图中的①和②所处状态分别是()A.都处于收缩状态B.都处于舒张状态C.①收缩,②舒张D.①舒张,②收缩12.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

2017-2018学年 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2017-2018学年 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A.划水游泳B.平衡身体C.在水底爬行D.控制前进的方向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闭合,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B.吞咽水C.呼吸D.散热3.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A.结构复杂B.生活在水中C.身体内有消化腔D.有口无肛门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5.有的河蚌会生产珍珠,以下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河蚌属于爬行动物B.河蚌没有运动器官C.珍珠是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D.河蚌靠肺进行气体交换6.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长骨中空B.体表有羽毛C.体内受精D.身体呈流线型7.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A.抵御敌害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8.下列属于变温动物的是()A.鲸B.家燕C.蜥蜴D.狮9.下列能表示屈肘运动的是()A.肱二头肌群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群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群舒张,肱三头肌舒张10.“孔雀开屏”和“飞鸽传书”分别属于()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和先天性行为C.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11.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2.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因为()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C.关节腔内可能积液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13.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A.作中药材B.作蛋白质饲料C.提高土壤的肥力D.前三项都对1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望梅止渴B.老马识途C.杯弓蛇影D.受烟熏而流泪15.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16.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A.属于防御行为B.有利于逃避敌害C.有利于捕食D.前三项都有意义17.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B和C18.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19.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鸟类的特征是()A.能够飞行B.体温恒定C.视觉敏锐D.胎生、哺乳20.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A.腺细胞B.变形细胞C.刺细胞D.神经元二、填空题21.无论是淡水鱼类,如,还是海洋鱼类,如,都用游泳,用呼吸并终生生活在水中.22.号称“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是.23.哺乳动物是高等生物,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等特征.24.地球上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如是无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25.骨、关节和共同构成了我们人类的运动系统.三、连线题26.将下面几种动物与所属的动物分类连线四、识图题27.下面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①②③(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囊直接与相通.(3)鸟类的体形呈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体表覆盖着,前肢变成.(4)家鸽在吸气和呼气时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肌肉所需的供应.28.下面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和②表示了一块骨骼肌的组成,①和②分别是、.(2)图甲表示运动状态.图乙状态需要的收缩才能完成.(3)通过分析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五、简答题(共15分)29.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30.分析资料某地为了灭蚊,喷施了剧毒农药,结果一同被毒死的还有许多昆虫,死去的昆虫成了壁虎的食物,壁虎又被猫吃掉,而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的大量繁殖.于是该区不得不从外地”空运”猫来救急.(1)蚊子也是一种昆虫,昆虫的身体有哪几部分?(2)壁虎和老鼠哪个是恒温动物?(3)从资料可以看出,昆虫作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4)猫捕食老鼠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或者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结果?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A.划水游泳B.平衡身体C.在水底爬行D.控制前进的方向【考点】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解答】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身体的作用;所以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鱼体平衡.故选:B【点评】对于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多结合生活的观察,应不难记忆.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闭合,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B.吞咽水C.呼吸D.散热【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分析】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这并不是在进食而是在呼吸.【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故选:C【点评】多用学到的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3.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A.结构复杂B.生活在水中C.身体内有消化腔D.有口无肛门【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淡水中的水螅,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蜇、海葵和珊瑚虫等.【解答】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有的河蚌会生产珍珠,以下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河蚌属于爬行动物B.河蚌没有运动器官C.珍珠是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D.河蚌靠肺进行气体交换【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解答】解:A、河蚌的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B、河蚌的足呈斧状,称为斧足,斧足为河蚌的运动器官.B错误;C、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C正确;D、河蚌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鳃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外套膜的特点及功能.6.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长骨中空B.体表有羽毛C.体内受精D.身体呈流线型【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1)、外部形态: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2)、内部结构:胸肌发达;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内充满空气;直肠短,没有膀胱.(3)、能量来源: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气囊,辅助呼吸,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答:A:长骨中空,内充满空气,可以减轻体重,适于鸟的飞行,为错误项.B:被覆羽毛,羽毛中的正羽适于飞行,为错误项.C:鸟的受精方式与鸟的飞行无关,为正确项.D: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故选C【点评】关键知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如身体的结构和生理特征.7.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A.抵御敌害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考点】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解答】解:由于蝗虫为陆生动物,而陆生环境气候相对比较干燥,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生环境.故选:D【点评】关键知道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8.下列属于变温动物的是()A.鲸B.家燕C.蜥蜴D.狮【考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分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解答】解:ABD、鲸、是哺乳类、家燕是鸟类、狮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C、蜥蜴是爬行类,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属于变温动物的是蜥蜴.故选:C.【点评】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9.下列能表示屈肘运动的是()A.肱二头肌群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群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群舒张,肱三头肌舒张【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分析】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本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自己试着做一下相应的动作,并同时体会相应的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状态.【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故选:B【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0.“孔雀开屏”和“飞鸽传书”分别属于()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和先天性行为C.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飞鸽传书”是在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2.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因为()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C.关节腔内可能积液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考点】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解答】解: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故选:A.【点评】关节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掌握.13.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A.作中药材B.作蛋白质饲料C.提高土壤的肥力D.前三项都对【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可以改良土壤、蚯蚓可以作中药材、作蛋白质饲料、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还可以处理生活中有机垃圾.【解答】解:蚯蚓对人类的益处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蚯蚓含蚓激酶,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对人类的益处.1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望梅止渴B.老马识途C.杯弓蛇影D.受烟熏而流泪【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答】解:ABC、望梅止渴、老马识途和杯弓蛇影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ABC错误.D、受烟熏而流泪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故选:D【点评】关键是根据动物行为的特点来判断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5.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动物的通讯、性外激素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性外激素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解: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做通讯.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种类减少.在菜地中喷洒农药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会和性外激素的作用.16.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A.属于防御行为B.有利于逃避敌害C.有利于捕食D.前三项都有意义【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意义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属于防御行为;变色龙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当有敌害追击时变色龙能较快的隐藏起来,属于有利于逃避敌害;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捕到食物.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意义.17.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B和C【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解答】解: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种子,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故选:B【点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它总是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18.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它生物数量的变化,最后趋于达到生态平衡【解答】答:从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二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A: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失去天敌,数量会迅速上升,不符合题意.B: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田鼠数量又会减少,不完全符合题意.C:田鼠失去天敌,数量会迅速上升,不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D: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田鼠数量又会减少,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分析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时,既要考虑种间斗争,又要考虑到种内斗争,做好全面分析,本题易错选B19.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鸟类的特征是()A.能够飞行B.体温恒定C.视觉敏锐D.胎生、哺乳【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即胎生、哺乳.【解答】解: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具有鸟类的一般特征.鸟类的翼是前肢变成的,而它的翼是由前后肢和尾部之间的皮膜连成的.而且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蝙蝠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证明蝙蝠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故选:D。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卷八年级生物(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D.大都是生活在水中2.如图所示是水螅的刺细胞。

有关刺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B.在水螅的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C.刺细胞有细胞核,其中的刺丝是细长而中空的D.刺细胞位于内胚层3.涡虫捕食的食物在体内的消化部位是A.消化腔B.体腔C.肠D.口4.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呈圆筒形B.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D.靠肺呼吸5.下列不是蚯蚓体表黏液作用的是A.保持体表湿润B.利于保持恒定体温C.减少在土壤中的摩擦D.利于氧气溶解其中进行气体交换6.以下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节肢动物都有内骨骼B.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而不属于昆虫C.节肢动物因为生活在陆地所以用肺呼吸D.沙蚕的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7.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蜗牛B.蛔虫C.虾D.蚯蚓9.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一般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10.下列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中,哪个属于鱼类A.海豚B.海豹C.鲸鱼D.金鱼11.去市场买鱼,下列哪种情况可作为新鲜程度的标志A.鱼鳞未脱落B.身体完好无损C.鳃丝鲜红D.体表湿润12.在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1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类的是A.蟾蜍B.蜥蜴C.娃娃鱼D.青蛙14.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类较好的适应了陆地生活,最关键的一点是A.用肺呼吸B.体温能够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D.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和甲15.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④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⑤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⑥胸肌发达⑦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⑧体内受精⑨有气囊辅助呼吸A.①③B.④⑧C.⑥⑧D.④⑤16.以下对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B.胎生、哺乳、恒温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C.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生活在陆地上D.哺乳动物大脑和感觉器官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17.“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客观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动力、支点C.动力、杠杆、支点D.支点、杠杆、动力2.用镊子夹住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时,不能出现的现象是()A.鱼肋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B.用镊子敲打会碎C.会有气泡产生D.有烧焦的蛋白质气味3.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某些病人的骨骼肌瘫痪,并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很可能是由于()A.缺乏锻炼B.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成分不稳定C.没有血液的供应D.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5.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B.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均需多组肌肉密切配合共同完成C.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相邻两块不同的骨上D.肌肉有收缩的特性,仅靠肌肉收缩与舒张就能完成人体运动6.(题文)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B.③是骨骼肌的肌腱,④是骨骼肌的肌腹C.①和②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动作D.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完成的7.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动物运动方式适应环境运动器官是否需要能量虎奔跑或行走陆地四肢需要鲫鱼游泳水中鳍需要鹰飞行空中翼需要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B.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C.所有动物运动都需要能量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8.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A.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B.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C.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D.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9.“旺财”是小明给他的爱犬起的名字,每当小明放学回到家,“旺财”总会到门口迎着他,并把他的拖鞋叼到门口。

2017-2018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级的主要特征有()①体温恒定②胎生③体表被毛④哺乳⑤牙齿有分化⑥用肺呼吸A . ②④⑤B . ①③⑥C . ②⑤⑥D . ②③④2.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是()A . 青蛙和蟾蜍B . 鲸和蚯蚓C . 蜗牛和鲫鱼D . 蛇和蝗虫3. 真正能够开始完全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是()A . 鱼类B . 两栖类C . 爬行类D . 节肢动物4.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

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是学习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④D . ②③5.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 .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 . 动物的数量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D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6. 腔肠动物是有口无肛门的,扁形动物是()A . 有口有肛门B . 无口无肛门C . 无口有肛门D . 有口无肛门7.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B . 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C . 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D . 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8.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需要()①氧气②水③有机物④适宜的温度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9. 有人做了图示装置,甲瓶的玻璃管呈S型,乙瓶的玻璃管竖直向上,烧瓶内装相同的肉汤,将两烧瓶的肉汤同时煮沸冷却后放置一段时间,观察肉汤的变化。

你认为影响本实验实验结果的变量是()A . 氧气B . 烧瓶放置时间C . 微生物D . 烧瓶容量10. 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 . 昆虫B . 细菌C . 病毒D . 真菌11.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是()①配制培养基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A . ①④③②B . ①②③④C . ②①③④D . ①③②④12.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共同的作用是()A . 防止水分蒸发B . 保护C . 作为运动器官的支架D . 限制身体的不断长大13. 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 . 黑猩猩B . 马C . 蚯蚓D . 大山雀14. “一只小密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填入本题答题栏内。

每题1分,共20分)1.花的主要结构是:()A. 花萼和花冠B. 子房和胚珠C. 花粉和花药D. 雌蕊和雄蕊2.从花的着生方式和花蕊的情况来看,玉米的花是()A.单生花,两性花B.花序,两性花C.单生花,单性花D.花序,单性花3.玉米开花时,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玉米的产量就会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雨水多,气温低,所以花粉不能正常形成B. 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粉C. 因为连绵的雨,昆虫不能传粉D. 因为雨水天,土壤溶液浓度低,影响了根对水分的吸收4.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⑤能发育成种子B. 花粉落在①上的过程叫传粉C. ②能产生花粉,花粉中含有卵细胞D. ⑥能发育成可以食用的桃肉5.“麻屋子,红帐子,里面隹着个白胖子”,这是描写花生的谜语。

其中的“麻屋子”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A. 花瓣B. 子房壁C. 胚珠D. 花托6.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豆苗的叶是由图中结构④发育成的B. 图中结构③将来发育成豆苗的根C. 豆苗的茎和叶主要由图中结构②发育而来D. 大豆、玉米和水稻种子都有图中结构①7.假如一颗花生里有三粒种子,那么这颗花生是由()发育来的.A. 一个子房、三个胚珠B. 一个子房、一个胚珠C. 三个子房、一个胚珠D. 三个子房、三个胚珠8.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A. 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B.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C. 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D.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9.分析如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④和⑦能给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B. ②不可能发育成⑧C. 当④受损时种子可能不会萌发D. 胚的结构包括①②③10.“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东海开发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题答题表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到答题表相应空格中。

1.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两侧对称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2.涡虫的消化结构具有下列哪些器官()A.口、咽、肠、肛门 B. 口、肠、肛门C.口、咽、肠 D.咽、肠、肛门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变温动物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C.脊椎动物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4.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A.自由运动B.协助呼吸C.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保持体温恒定5. 下列动物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A.果蝇和蝗虫 B.蚯蚓和蜈蚣C.河蚌和瓢虫 D.石鳖和鼠妇6.中华鲟和白鳍豚都生活在水中,中华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

它们分别属于()A.鱼类、鱼类B.鱼类、哺乳类C.哺乳类、鱼类D.哺乳类、哺乳类7.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结构()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神经8. 我国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生物种类繁多.有关下列四种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剑尖枪乌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B.细点圆趾蟹具有保护内部器官的甲C.巴浪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同时张合D.黑脚信天翁体内的气囊可辅助呼吸9.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适于游泳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C.家鸽的体内有发达气囊,适于飞行D.家兔的犬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10.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 ℃的环境中移到5 ℃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11.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1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13.在天空飞翔的蝙蝠和老鹰,它们 ( )A B C DA.都能用肺呼吸B.都能用肺和气囊呼吸C.都能用气管和气囊呼吸D.一个用肺呼吸,一个用气囊呼吸14、.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15、下列哪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A.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B.贮存空气,减轻身体比重C.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调节体温D.完成气体交换作用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仿生学的例子是()A.以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造了雷达B.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制成由电能转变成光能的荧光灯C.蚕能吐丝,制造纤维D.根据响尾蛇的“热定位器”发明能跟踪敌机的响尾蛇导弹17.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如恒温动物在某些器官的结构上就比变温动物复杂和完善.下列各项中,与体温恒定直接相关的结构特点是()A.胎生哺乳 B.肌肉发达 C.双重呼吸 D.心脏四腔18.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且高等的地方是()A.生殖器官发达B.消化管结构简单C.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身体细长,雌雄异体19.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C.结构②是骨骼肌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20.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菜青虫对十字花科科作物危害很大;蟾蜍被称为田园卫士。

绦虫、蛔虫、菜青虫、蟾蜍它们分别属于()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21.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肌腱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B.骨骼肌不受刺激也能收缩C.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组成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22.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B.具有社会行为的蜜蜂能通过舞蹈通讯C.宠物狗定点排便属于先天性行为D.蜘蛛织网是一出生就会的行为23.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

A.哺乳动物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B.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快的原因是它刚毛产生运动C.鳄鱼的体表有角质鳞片,可以防止水分蒸发D.鸟类有发达的气囊利于它在空中飞行24.对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C.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25.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

26.仔细观察下列动物,思考回答问题:(7分)(1)涡虫与水螅相比,其身体呈。

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蛔虫的体表有层,与涡虫相比,其消化管的结构特点是。

(2)请写出鱼类特有的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生理结构特征:(答出1条)。

(3)F 类动物的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4)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27.小刚同学在学习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这一章节后,对当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种类,请你据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1)图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其主要特征是身体是由许多组成。

在做观察实验的时候要使他的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

(2)F类生物在寒冷的冬天要进入冬眠,这是一种_行为,是由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

(3)H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4)D类动物的体表有坚硬的,它有保护和支持、防止的作用。

2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8分)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唱黄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1)某同学将资料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

(2)蜜蜂和家蚕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3)白鹭、黄鹂和燕子都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特征(答一点)。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鸣叫的意义。

尽管雌雄蛙生殖季节有抱对行为,但蛙要在水中进行受精,抱对的目的是。

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

29.下面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13分)(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如:①鱼类可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 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蚯蚓是依靠__________进行蠕动的。

②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昆虫的翅着生在____部;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 _____,可自由飞行。

④人类主要依靠______、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骨骼肌有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骨骼肌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

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范围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______、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30.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图所示.资料二: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如图所示.(1)蚯蚓走迷宫与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而获得.(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因素的影响.(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31.(7分)印度曾有过“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越窗进入屋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入山林.十余年后的一天,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齿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试根据这一报道分析:(1)狼属于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______ ,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的牙齿特点是______。

(2)人会说话从获得途径看是______行为,“狼孩”不会说话、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齿撕咬生肉为食,这说明了在动物的学习行为中,______对行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3)狼群中有首领,群体中各自分工、协作,这是______行为.狼群的通讯依靠______ ,通讯对它们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三生物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6. (7分)(1)两侧对称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用鳃呼吸(3)形态结构生活习性(4)帮助植物传粉27.(9分)(1)E 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2)先天性遗传物质(3)胎生哺乳(4)外骨骼内部器官水分蒸发28. (8分) (1)脊柱(2)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4)求偶体外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水29. (13分)(1)3 鳍肌肉和刚毛胸 5翼骨(2)受到刺激而收缩肌腱肌腹(3)神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4)捕食30. (6分)(1)学习学习(2)强少(3)遗传因素(4)实验法(实验法与观察法相结合)31. (7分)(1)哺乳类犬齿发达,适于撕咬食物(2)学习行为环境因素(3)社会声音靠集体的力量共同获取食物、逃避敌害,也有利于种族繁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