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中国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

据说,距今10万至4万年之前遍布欧、亚、非散三大洲的“古人”(尼安德特人),并无体质、毛发、肤色等差别,直到距今2万至4万年前的“新人”时代,才逐步分化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说明了人类自身及其文化深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结构和政治生态环境等。这种人文基因层面上的根源性差异对东西方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思维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说,生活环境、发展模式与文化心态有着同构关系,所谓“得江山之助者”,各民族的文化,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地理环境给予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某种特定的历史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人们文化创造的发展趋向,从而塑造了各种不同文化类型和文化特性。导源于自然崇拜的古典园林亦如此,世界各民族在驾驭地形、地貌,选择构园素材、经营山水与建筑、创造艺术意境等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文化表征,因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中国、西亚伊斯兰与欧洲。中国为自然山水写意式园林,西方园林和西亚园林则都以几何式园林形态为基本特征。即使同属于中国造园系统的日本园林,也呈现出同源异质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高级文明的园林文化基因,源自先民对原始生态环境的长期生活积累,源自对自然的恐惧、敬畏、神秘的心理,并由此产生的自然崇拜和对最佳生活环境的幻想,诸如产生了神话中的天宫、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境的构想等。秦汉帝王宫苑,主要模仿幻想中的天上世界和神话仙境。汉代私家园林开始模山范水,至魏晋,既富且贵的门阀士族,侵淫于玄佛之中,“玄对山水”,逐渐从青山绿水中找到了任人啸傲的“仙境”,于是挖池堆山,乐于丘亩之间,出现了“有若自然”的人士山水园林。中庸士大夫们找到了可供人日成趣的宅园这一园林样式,开中国文人写意园的先河。宋代则是世俗地主阶级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时期,园林主题园大量出现,文人将绘画所用笔墨换成山石花草,完成三度空间的立体画。元代带有不同于汉族的异域文化因子的皇家园林放出异彩,随着经济文化的恢复,江南私家园林在城镇星罗棋布。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王学左派的高扬人欲,明末清初迎来了中国园林文化的最后辉煌,文人将园林作为“地上之文章”。但随后逐渐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鼎盛后的滞化现象,园林趋向定型化和程式化。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融和碰撞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异质文化因子逐渐增多,出现了以传统为主、中西合璧的园林,或以西洋园林为主,辅之以传统艺术手段的园林样式。

·发展简史

·上古时期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对于上古时代的人来说,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

象都充满神秘性,于是人们便对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产生了某种精神崇拜。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是先人们心中的图腾,都是他们祭祀的对象。古人对祭祀活动非常重视,部落首领的更换、丰富的收获以及祈祷来年丰收等大小事宜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祭祀活动。祭祀之后通常还会有宴乐活动,气氛由庄严肃穆转向欢娱,随之祭祀的场所也便带有了娱乐的性质。而用于摆放贡品的神台也逐渐向登高远望和观赏风景的方面发展,其最原始的用途逐渐淡化,而成为中国园林中最早的建筑形式。中国的园林滥觞于这种原始(自然)宗教的祭拜形式。首先跃上人类祭坛的是自然崇拜,天地山川是其崇拜的核心。

(1)天和日月崇拜

(2)山岳灵石崇拜与昆仑神话

(3)灵水崇拜和蓬莱仙岛

(4)动物、植物崇拜

这一时期殷商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囿”字,囿是在一定自然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植物、挖池筑台,然后供皇家打猎、游观、通神明之用。囿中有三台,各有其不同功能:“灵台”用以观天象,“时台”以观四时,“囿台”以观走兽鱼鳖,囿中还建有璇宫、倾宫、琼室等大规模的宫苑建筑群。所以,园林界认为“囿”乃是中国园林之根。这样,供人登高眺望的台,成为最原始的园林中的主要形式(这种高台也是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囿台以满足“人王”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社会中产生的第一种价值形式——功利价值,逐渐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了。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的灵台、灵沼就是这种“囿”的典型代表。周文王之囿,方圆七十里,并允许老百姓在里面打柴和捕猎野鸡、野兔,所谓“与民同乐”。周文王的灵台是展示他的“仁义”、推行礼乐文化的载体。同时,“灵台”的娱人色彩更加明显,所以梁思成称其“为中国史传中最古老之公园”。狩猎与通神是中国园林最早的两种功能。

·秦汉

随着国家型态的日益成熟,礼制、政务、生活等社会活动日益清晰,原始宗教的迷雾日渐消散,使得山水之美呈现出本来的面目,人们渐渐从超自然的崇拜中抬起头,开始领略和赞美水光山色。秦汉时期迎来了造园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秦汉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营建的思想原则是“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班固《西都赋》以天体地貌作为象征的外化)既是象征着天帝所住的“天宫”,又是人间帝王居住享乐的“人间天堂”。宫苑是秦汉造园的主要样式,崇尚空间的广大,追求风格的壮丽,讲求景象的充盈,注重装饰的精巧,是皇家园林固有的美学品质。秦汉宫苑开创了后世皇家园林的基本型制,形成了皇家园林崇尚壮丽、象征写意的美学思想和造园技法。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建都咸阳。他集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将各

诸侯国的建筑式样建于咸阳北陵之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形成规模庞大的宫苑建筑群,建筑风格与建筑技术的交流促使了建筑艺术水平的空前提高。在渭河南岸建上林苑,苑中以阿房宫为中心,加上许多离宫别馆。还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把人工堆山引入园林。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即肇始于此时。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修复和扩建秦时的上林苑,“广长三百里”,是规模极为宏大的皇家园林(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为明清紫禁城约0.72平方公里的20余倍)。苑中有苑、有宫、有观。其中还挖掘了许多池沼、河流,种植了各种奇花异木,豢养了珍禽奇兽供帝王观赏与狩猎,殿、堂、楼、阁、亭、廊、台、榭等园林建筑的各种基本类型的雏型都已具备。建章宫在汉长安西郊,是个苑囿性质的离宫,其中除了各式楼台建筑外,还有河流、山岗和宽阔的太液池,池中筑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自此,由秦始皇开其端,而汉武帝集其成的“一池三山”(通常中央有一池塘,象征大海,在池塘的中央有三个小岛,象征海外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布局纳入了园林的整体布局,从而成为中国人造景观的滥觞,也成为皇家园囿中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称为秦汉典范。这种摹拟海上神仙境界,在池中置岛的方法逐渐成为我国园林理水的基本模式之一,还对日本的园林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汉代后期,官僚、地主、富商营造的私家园林也开始发展起来,并开始形成以自然山水配合花木、房屋的风景式园林的造园风格。其中的园林建筑为取得更好的游息和观赏的效果,在布局上已不拘泥于均齐对称的格局,而有错落变化,依势随形而筑。(相对于帝王宫苑,私家园林在汉代虽已开始,但并未形成气候。)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连年的战争使原来的社会体系逐渐瓦解,而这一时期人们思想却最为自由。儒学失去了支撑社会心理的功能,带来了文化的多元走向。佛教的传入,打破了中国接收外域文化的障碍。由老庄无为学说与佛学糅合而成的玄学(道家与易学、儒家、佛学结合产生的一种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潮,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它以道统儒,思辨精密,上纠两汉经学之流弊,下启隋唐佛学与宋明理学。),成为社会思潮,玄学在社会心理失衡时给人以新的心理支撑,“非汤武而薄周孔”的道家“名士”、心存“济俗”的佛教“高僧”反而更能体现“士”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根据文化的分殊具有不同的层面,包括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内在结构,分别对应着雅俗文化。这在中国传统绘画、文学、音乐、建筑中得以外现。)。他们主张毁弃礼法,追求自然。他们深情于人生,慨叹、悲哀、迷惘、彷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们的宇宙观、宗教观都发生了变化,开始漠视天国,更加关注人生。也恰在此时,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形态中,迅速发展着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庄园;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保障了士族阶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与创新,他们除了畅游自然山水,还设法在自己的住所营造出山林的景象,以

求山林野趣、田舍风情,由此产生了私家园林的最初形态。于是,远离城市与风景优美的庄园,逗留在有若自然的小园,成为士族进行游赏活动的人化环境。反映了人的意识的觉醒、人的本质力量的觉醒。士人“以玄对山水”,从自然山水中领悟“道”,唤起了人的自觉、文学艺术的自觉,在这种时代精神气候下,士人中出现了为后人所艳称的“魏晋风度”,讲究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诗、书、画、乐、饮食、服饰、居室和园林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特别是幽远清悠的山水诗,潇洒玄远的山水画和士人山水园林,作为士人表达自己体玄识远、高寄襟怀的精神产品,呈现出诗画兼融的发展态势。创作实践上的繁荣也促进了文艺理论的发展,象“心师造化”,“迁想妙得”,形似与神似,“以形写神”,以及“气韵生动”为首的“六法”等理论(“六法”是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是南北朝画家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都超越了绘画的范围,对园林艺术的创造也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促使了园林艺术的转变。

·私家园林

在上述精神气候的沐浴下,士人、官僚、富商的私园如雨后春笋,绽芽破土。特别是时代文化的代表士大夫门,更是领时代潮流之先,普遍追求“五亩之宅,带长阜(fu,土山,表示地势升降),依茂林”的高品味的精神生活。私家园林有位于郊外、宅内者,有供豪门士族“肥遁”(《周易》,《易经》的《遁》卦的卦象,义理对仕和隐的原则、时机、方法、途径做了全面的剖析。《遁》卦中的“遁”为隐遁、退隐之意。《遁·上九》爻yao辞所说的“肥遁无不利”。“肥”,通蜚,即“飞”。此爻辞以“飞遁”比喻上九居《遁》之极致,高飞远引,遽ju然退避,畅飞无阻,逍遥已极,是君子隐逸时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宏阔庄园,也有“少寄情赏”的一壶之园,但都以有若自然为宗旨。这一时期私家园林以城市山林和庄园化园林两种形式出现,前者精致高雅,后者淳朴自然。

金谷园,一称河阳别业,是建于郊外的别墅园,位于洛阳城西十三里金谷涧中,太白原水流经金谷,称为金谷水。石祟(sui)因川谷西北角,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郦道元《水经注》谓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bi)翳,(yi)”,金谷园是当时全国最美丽的花园,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梨花泛白,桃花灼灼,柳绿袅袅(niao),白花含艳,鸟啼鹤鸣,池沼碧波,楼台亭榭,交相辉映,犹如仙山琼阁。石祟结诗社24人,史称“金谷二十四友”,朝夕游于园中,饮酒赋诗。寓人工山水于天然山水之间,是生活,游赏和生产于一体的庄园式园林。·帝王宫苑

士人园的书卷气和文化的高品位,对皇家宫苑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帝王园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魏晋六朝时期帝王宫苑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在布局和使用内容上既继承了汉代苑囿恢宏壮阔的某些特点,又增加了较多的自然色彩和写意成分,规模较秦汉山水宫苑小,开始走向高雅,同时也增加了若干世俗的生活内容。

如后赵石虎役使十于万人修御园,最著名的是华林苑,苑中三观四门,其中三门通漳水。北齐武成帝时,又增饰“若神仙居所”,改称仙都苑。武成帝又于仙都苑内“别起玄洲苑,备山水台观之丽”。顾炎武《历代宅京记·邺下》云:“苑中封土为五岳。五岳之间,分流四渎du为四海,汇为大池,又曰大海。海池之中为水殿。其中岳嵩山北,有平头山,东西有轻云楼,架云廊十六间。南有峨嵋山,山之东头有鹦鹉楼,其西有鸳鸯楼。北岳南有玄武楼,楼北有九曲山,山下有金花池,池西有三松岭。次南有凌云城,西有陛道,名曰通天坛。大海之北,有飞鸾殿。其南有御宿堂。其中有紫微殿、宣风观、千秋楼,在七盘山上。又有游龙观、大海观、万福堂、流霞殿、修竹浦、连璧洲、杜若洲、蘼mi芜wu岛、三休山。西海有忘秋观、临春观,隔水相望。海池中又有万岁楼。北海中有密作堂,贫儿村,高阳王思宗城,已上并在仙都苑中。”筑五岛以象征五岳,四个水域必四渎,已经开始容天下于一园,模写山水,有写意象征的意义。

其次,六朝佛玄道兴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中国式的寺观园林。

对神仙境域的想象性模仿的“秦汉模式”,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林对大自然山水的“模山范水”,“宛若自然”成为品评园林的重要美学标准,这是中国园林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跃。

园林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和文化两个因素。经济和文化是园林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物质条件,一个为精神条件。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园林的数量多寡,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可能建造园林;文化的发展程度,影响着园林的质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意蕴丰富,而文化意蕴无疑直接来源于社会文化。

·隋唐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唐朝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灿烂辉煌的历史阶段之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坛艺苑的百花齐放局面。书法、诗歌、绘画等艺术成就蔚为大观,艺术上的不断创新,促使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标准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隋至盛唐,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隋唐统一大帝国,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唐代最高统治者视“华夷如一”的文化心态,对外交通和商业的发展,远远超越前代,在中国的都城里定居的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吐蕃人等,形成了开放的文化环境。隋唐时代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文化发展的水平,而且,广泛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的营养,西方宗教诸如摩尼教、伊斯兰教、拜火教等传入中国,与盛行的道教、佛教、儒教并存,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繁荣时代。雕版印刷、天文历算、医学、地理学都有发明和发展,文学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学、史学、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绘画书法交相辉映,画论诗论交融渗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家的思想,扩大了艺术家们的视野。

吴门画家张噪在《绘境》中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

——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的著名艺术创作观点。运用到艺术上,则强调了“心悟”、“顿悟”等心理体验,艺术成为一种“自娱”的产物、或成为寻求内心解脱的一种方式。唐人将晋人在艺术实践中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形似”发展为“畅神”(“畅神”是宗炳《画山水序》中所提出的。它是山水画创作要求的一个著名论点。在创作思想上,要求画家要体现自然内在的精神运动,而不是自然影物的机械摹拟。画家必须融会贯通地把自然的现状集中概括成为更理想、更完美的艺术形象。其次,还要通过山水画的面貌抒发自己心灵的情感,并达到使山水画观者“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指导下的“神似”,自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中国艺术包括构园艺术创作所遵循得原则。

园林成为文人名士风雅的体现和地位的象征。诗人画家直接参与营构园林,讲究意境创造,力求达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从美学宗旨到艺术手法都开始走向成熟;大体上都是借助真山实景的自然环境,加上人工的巧妙点缀,诗画意境的熏染,虽然依然属于自然风景庭院的范畴,但已经呈现出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度的趋势,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体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帝王宫苑

隋唐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隋之西苑和唐之禁苑,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

隋炀帝在洛阳兴建的别苑中以西苑最为宏丽。《大业杂记》上说:“苑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丈,上有通真观、习灵台、总仙官,分在诸山。风亭月观,皆以机械,或起或灭,若有神变,海北有龙鳞渠。屈曲周绕十六院入海。”可以看出,西苑是以大的湖面为中心,湖中仍沿袭汉代的海上神山布局。湖北以曲折的水渠环绕并分割了各有特色的十六个小院,成为苑中之园。”其中有逍遥亭,四面合成,结构之丽,冠于今古”。这种园中分成景区,建筑按景区形成独立的组团,组团之间以绿化及水面间隔的设计手法,已具有中国大型皇家园林布局基本构图的雏型。

唐长安禁苑,在长安城东北三华里之龙首原最高处,原大明宫正殿含元殿北面。苑内共有宫亭24处,禽兽疏果莫不具备,凡祭祖需用供物,各族朝贡来京都宴会,果肴可以自给,似比隋朝的十六院自产方式,组织和规模上更为严密和庞大。内苑有鱼藻宫,南北望春亭、春坛亭,青门亭、樱桃园、临渭亭、桃园亭、梨园、南北昌国亭、流杯亭、洁绿池和咸宜宫、未央宫等。西内苑有冰井台、大安宫等。大安宫内,多山村景色。东内苑有龙首殿和龙首池等。

隋唐宫苑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隋唐宫苑中的宫殿与园景紧密结合,愚变化于严整之中。宫苑本身仍袭仙海神山的传统格局,但吸收了私家园林追求诗画意境的构园经验,以山水为骨架,尤其以缅邈(mian miao)的水景为主,讲求山池、建筑、花木之间

的合理配置,注重建筑美、自然美之间的和谐,将人工美融于自然美之中。

·私家园林

唐代的自然山水园也有所发展,如王维在蓝田筑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在庐山建的草堂,都是在自然风景区中相地而筑,借四周景色略加人工建筑而成:由于写意山水画的发展,也开始把诗情画意写入园林。园林创作开始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发展。

王维隐居的“辋川别业”,原为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山庄”,位于今陕西蓝田县西南10公里处的辋川山谷。当时辋谷之水,北流入霸水。园林就建在山岭起伏,树木葱郁的冈峦环抱中的山谷之中。王维以画设景,以景入画,使辋水周于堂下,各个景点建筑诸如孟城坳(ao)、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砦(zhai)、木兰砦、宫槐陌、临湖亭、南坨、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都散布于水间、谷中、林下、隐露相合。

王维营造的辋川别业,将诗画禅理互渗互融,辋川的空山、深林、云彩、鸟语、溪流、青苔,乃至新雨、山路、桂花、斑驳的色泽等,统统都浮动着空灵与恬静。山川草木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却都具有了喜怒哀乐。诗中的山水,乃为心中的山水,物色带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恬静而幽深,冷、暖色相映,诗歌交响。《山居秋瞑》,雨后秋山充满着生机与高洁的情趣,在恬静优美流爽自然的景物描写中,蕴涵着诗人归隐山林的热望。王维对大自然中的声音、色彩特别敏感,他用身心去体验自然美的内涵,并进行了审美的选择过滤,再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融化进辋川的山水之中,使其情韵悠长,形神兼备。“自然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王维《文杏馆》),是山野茅庐的构筑,极富山野趣味。“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芙蓉花显然有着诗人孤寂的心境,而充分理解那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的高人雅士的“知音”,不就是主动来“相照”的“明月”吗!这些诗,或景以情观,或缘景生情,或移情于景,达到了物我交融、情景融浑妙合无垠的境界。辋川诗和辋川别业已经融浑为一,诚如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

辋川别业是天然山地园,具有湖山之胜,诗人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成为一幅淡雅超逸的山水画卷,王维的《辋川图》就以之为无上粉本。据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开创了后世写意式山水园的先河。

北魏的孝文帝元宏曾提出园题的“名目要有其义”,但真正有深刻思想内涵的题名出现在中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景题名作为一种点景的方法,应用极为广泛,它既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与西方园林相比又是中国园林特有的内容。古代造园家大都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追求寄情于山水园林,并以匾额楹联为媒介来表达。因此,园林的题名、题词往往成了气

氛渲染、意境创造的点睛之笔。)丞相牛僧儒的“归仁园”,因所居“归仁里”而得名,但题名取意的是《论语》“吾欲仁,则仁归焉”,亦带有较深刻的意义。

晚唐司空图别墅中有“濯缨亭”,显然取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歌”。司空图易名作“休休”,《唐书·卓行传》载:“司空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因自目为耐辱居士。”所作《休休亭记》言:“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耋(die老年)且聩(kui耳聋),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又作《耐辱居士歌》,题于北楹曰:“咄咄duo,休休休,莫莫莫……”源于《世说新语·黜chu免》篇中殷浩被废黜后终日恒书“咄咄怪事”之典,有退隐休闲、保其本真的意味。宋辛弃疾有“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句。显然,“休休亭”已经融入了园主的主观情思,成为园林的“灵魂”,因而已经具有“主题园”基本思想要素,可视为后世主题园的滥觞。

晚唐五代主题园的萌芽,标志着文人园林正走向成熟。

士人园(文人园)的较大发展,归功于盛堂文学的高度繁荣,而公共游娱园林的出现,则是开明的社会政治中培育出来新的园林语系。从造园艺术方面来讲,唐人造园崇尚建筑、多凿池、少开山。山在园林造景中还没有成为重要的题材。唐代园苑多建在地势高阔颇具山势的“原”上,大明宫就在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是城内的最高点,登原南望,街巷如织的城市景观收罗眼下,因此其宫苑就没有必要堆人工假山登高远眺,这是其一。此外,唐代建筑宏阔大气,雍容典雅,无须以山石增加园林的气势。唐园中多开池,这与长安城发达的供水系统是息息相关的。

·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是一个崇文尚雅的王朝,文化成就斐然可观。宋画以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境界,说明了“对景造意,造意而后自然写意,写意自然不取琢饰”的道理。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山水园林也开始呈现出理想画论中“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特点。两宋的山水画,讲究以各种建筑物来点缀自然风景,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人文景观的分量,呈现出自然风景与人文相结合的倾向。两宋时期园林景色和园林生活越来越多的成为画家们所倾心的题材,不仅着眼于园林的整体布局,甚至某些细部或局部,如叠山、置石、建筑、小品、植物配置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许多文人甚至亲自参加园林得营造,把山水画论带到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如苏舜钦有沧浪亭、范成大有石湖别墅、叶清臣构筑小隐堂、史志正的鱼隐……这是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已完全确立。与隋唐相比,宋代似乎更注重生活环境的舒适与美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热衷于园林。

皇家园林发展到宋代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与汉代皇家园林引导私家园林正好相反,

皇家园林开始受私家园林影响。宋代最有名的皇家园林艮岳,是座典型的山水宫苑。

从中唐到两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走向成熟的时期。宋代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农业生产发展,也是中国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时期,是中国早期市民文化发展时期。北宋京城汴京,城内已经“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甲第星罗,比屋鲮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浮华享乐之风盛行。从张择端描画开封极盛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出,在物质生活上讲,12世纪的中国无疑已领先世界各国。南宋虽经“靖康之难”的重创,面对半游牧民族的挑战,但南宋地处江南,繁华不下汴京。面对满目佳山水,特别是“满湖醉月摇花”的西湖,那些“会享人间清福”的皇帝贵族文人雅客,踏花寻月,惯看瘦石寒泉,吸尽杯中花月。诗画渗融的写意式山水园林,作为寄寓理性人格意识及其优雅自在生命情韵的载体,在这文运独盛的宋代更走上精雅一途,且遍布城乡:士人宅园、皇家宫苑、酒楼花园……北宋的洛阳私家园林之盛,几与汴京相伯仲。南宋临安的园林,见诸《都城纪胜·园苑》上的著名园林就有近60个,至于一般士大夫的私人宅园,更不计其数。他们将文人情致浓浓地浸润在园林中,通过文学题咏表达出来,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园出现了。

·私家园林

宋代士人园,大多为“主题园”,他们往往通过园林题咏,将自己的审美理想、政治愤懑寄寓其中,园林成为重要的抒情载体。园中景点都有寓意隽咏的题名。从唐朝中后期延续下来的“园虽小而诸景皆备”的“壶中”范式在宋代发展成为高度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典范。

“归来”即回归江湖和田园,是宋代文人园林不倦的主题。(宋代苏州文人园有50多处,大多属于“归来”的主题:苏舜钦的沧浪亭,蒋堂的隐圃、叶清臣的小隐堂、程致道的蜗庐、胡元质的招隐堂……)

·帝王宫苑

艮岳是宋代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制中华大地山川的优美范例。艮岳,一名万岁山,或称阳华宫。是宋徽宗亲自设计的杰作。艮岳位于北宋首都汴梁(开封)城东北隅,《易·说卦》:“艮,东北之卦也。”因名艮岳,周长约6里,面积约750亩。具备了写意山水园的主要特点:

该园是“按图度地”,按照宋徽宗构想的山水景色图绘,作为施工的指导。园林在构图立意,对远近不同景区的布局安排上,都符合山水画理,全园以艮岳为园内各景的构图中心,以万松岭和寿山为宾辅,形成主从关系。介亭立于艮岳之巅,成为群峰之主。左为山,平地起山,右水,池水出为溪,自南向北行岗脊两石间,往北流入景龙江,往西与方沼、凤池相通,形成了谷深林茂、曲径两旁的完好水系。艮岳东麓,植梅万株,辅以“萼绿草堂”、“萧森亭”等亭台,之西是药用植物配置。西庄是农舍,帝皇贵族在此可以“放怀适情,游心玩思”欣赏田野风光。艮岳中的亭台楼阁,依自然地势而建,

因地制宜,隐露相间,使艮岳如“天造地设”一般自然生成。

艮岳这座典型的山水宫苑,构园设计以情立意,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品题为景观主题。

艮岳突破了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传统规范,进行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创作。建筑物具有了使用与观赏的双重功能,园中的禽兽已经不再供帝皇们狩猎之用,而是起增加自然情趣的作用,作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

可以看出,艮岳在造园上的一些新特点:首先,把人们主观上的感情、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及追求,比较自觉地移入了园林创作之中,它已不像汉唐时那样截取优美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领域,而是运用造园的种种手段,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表达出深邃的意境,把主观因素纳入艺术创作。其次,艮岳在创造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风致园林景观效果方面,手法已十分灵活、多样。艮岳本来地势低洼,但通过筑山,象余杭之凤凰山,号曰万岁山,依山势主从配列,并“增筑岗阜”形成幽深的峪壑,还运用大量从南方运来的太湖石“花石桩砌”。又“引江水”,“凿池沼”,再形成“沼中有洲”,洲上置亭,并把池水“流注山间”造成曲折的水网、洄溪、河汊。艮岳在掇山理水上所创造的成就,是我国园林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对后来的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园林建筑的市局上,艮岳也是从风景环境的整体着眼,因景而设,这也与唐代宫苑有别。在主峰的顶端置介亭作为观景与控制园林的风景点;在山间、水畔各具特色的环境中,分别按使用需要,布置了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依靠山岩而筑的有倚翠楼。清澌阁;在水边筑有胜筠庵、蹑云台、萧闲馆;在池沼的洲上花间安置有雍雍亭等。这些都显示了北宋山水宫苑的特殊风格,为元、明、清之自然山水式皇家回林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园林与唐代园林有着比较分明的审美界限,魏晋至唐天然的、客观的因素所占比重大于人工的、主题的因素;宋代以后与之正好相反。如果把中国园林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那么前者可以看作是它的发展期,宋代以后则是其成熟完善期。

隋唐园林开始将诗画与园林景观创造结合起来,抒情写意成为园林创作的基本艺术观念,特别是中晚唐开始,园林规模越来越小,融进园林的思想内涵却越来越丰富,主题园林萌芽,直到宋代主题园的确立,园林成为容纳士大夫荣辱、理想和审美感情的诗画艺术载体,完成了园林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辽金元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的政权,也是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和特点鲜明的蒙古游牧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代,但也是各民族文化沟通、融合的时期,并以蒙古文化的汉化为基本特征。

中国皇家宫苑打破了一元格局,体现了汉族和蒙古族文化的融汇,出现了鲜明的游牧文化成分。但相对宋朝来说,皇家造园活动处于迟滞局面,除元大都御苑“太液池”,

别无其它建设。

元代民族压迫深重,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汉文人失去了传统的“学而忧则仕”的进身之路,加上落后的宗教、喇嘛教、道教的哲学,消极遁世以及复古主义思想泛滥。儒学沉沦、文人地位的下降,文人园林比较萧条。官家园林寥落,私家园林也屈指可数。

·明

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致力于恢复中国固有文化的历史,朱元璋决心固守中国“内地”,不再向外发展。对北方民族,则借长城以作防卫。所以黄仁宇称明朝特点是“内向性和非竞争性”。但明代又是一个极其中央集权的朝代。

明代园林经过了明初一段时间的沉寂,随着经济的发展,到明中叶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士人园林再度掀起高潮,一般府邸均有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在宋元基础上继续写意化,园林创作中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其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成为融文学、哲学、美学、建筑、雕刻、山水、花木、绘画、书法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艺术宫殿。城市山林,成为“大隐于朝”、“中隐于市”的理想环境和生活模式,成为人类环境创作的佳构。它以清雅、高逸的文化格调,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正宗代表,也是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及王侯贵戚园林效法的艺术模板。

·清代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清代,从风格上讲更趋于精熟,内容上已经由单纯地畋猎上升为集观赏、游乐、休憩、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总而言之,清代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由大到精这一过程中的尽端,走到园林辉煌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园林的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美绝伦的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筑的数量、造型、形制直接影响着园林的布局和风格。早期园林建筑极少,只有少数用于祭祀或登高远眺的台。清代园林中建筑种类繁多、造型丰富,灵动的小亭、多姿的水榭、轻盈的石桥、俊秀的楼阁、典雅的厅堂、逶迤的长廊以及造型多变的画舫轩馆等,把园林中不同的情调与意蕴用个性鲜明的建筑形象进行了诠释。

2.合理得体的园林布局

园林布局即山水建筑之间的关系。秦汉苑囿直观而便捷,在山水秀美的地方圈出大片的土地,圈养灵禽异兽以供畋猎之用。至于山水的比例,建筑的密度以及园林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没有触及。在以后历代园林发展过程中,建筑的密度以及园林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到发展完善。到了清代,园林布局方式不仅多样,而且相当合理自然。简而言之,清代园林的布局已合乎天然比例,适合人居住、游乐、观赏、休息等多方面

的需要。

3.娴熟精辟的造园手法

清代园林艺术的辉煌是由多种因素造就而成,这其中既包括前面提到的园林建筑的精益求精和园林布局的自然和谐,同时叶包括丰富的园林内容,增添趣味的造园手法。诸如框景、借景、对景之类。

明清时期,随着园林艺术理论的发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创作原则,园林的文化艺术体系高度完善,宅院式的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中国园林的大宗,完成了中国园林创作的最后的飞跃。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第22卷第2期2009年6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2 Jun .2009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袁长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袁长青(1969-),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溯源到五帝虞舜时期。五帝时代,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宗教、军事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大学;起源;五帝时代 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2-000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2.03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张祥平先生在5人生六境#心智6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 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53礼记#文王世子4注6,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0。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0,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0,甲骨文中的/帝0是指能够与/天0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0,意味着他具有与/天0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在传说中,黄帝的大臣仓颉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产生灵感,从而造就成中国特有的方块字。史载,仓颉造字之日,天上突然落下雨点般的粮食,入夜之后,还听到鬼神的痛哭!传说固不足信,但也许蕴含着两层意思:天降粮食意味着开启了民智,物质进步,而鬼神痛哭,则意味着文字将扰乱心智,人类烦恼从此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 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0或/伟人0,譬如,史 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黄帝时代的古中国,已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和养蚕抽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除发明了文字外,还制定了历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也繁荣起来。黄帝还设官治民,草创了古中国的政治制度。颛顼则将散于民间的祭祀权收归中央所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祭祀的官员和从事教职的巫师;尧帝曾派人测定过日月位置,制定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差数,创立了闰月制度。舜帝在五帝中政绩卓勋,其一,任命禹为治水大臣,治理肆虐已久的洪水。禹采用堵、疏、蓄并用的方法,并取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终于取得了成功。其二,改组政府,设九官分管工程、农业、内政、司法、建筑、林业、祭祀、典乐、纳言;其三,鉴于幅员辽阔,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以便管理;其四,为各部落解决纠纷,征收税赋,统一法律。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5礼记#学记6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0。(/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0),5尚书#兑命6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0。(/念终始典于学0)。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5礼记#王制6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0。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0、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 7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M.G.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 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83年,AMPS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1985年,已经扩展到47个地区。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 汽车移动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阪等地投入商用,成为全球首个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前联邦德国于1984年完成C 网,频段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球接入通信系统(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ACS),频段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obile Telephone System,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Nordic Mobile Telephone, NMT)移动通信网,频段450MHz。这些系统都是双工的基于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曾为中国师范院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如今专业发展囧态连连,前景甚是堪忧。 追溯我国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列举教育学专业长期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现状,解决当今教育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是一件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教育学学科及专业的引入初创在中国,教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大学》和《学记》等古籍,百家争鸣的儒、法之争却将其淹没。 历史上也出现了像孔子、韩愈、朱熹、王守仁、康有为、蔡元培等著名教育思想家,但其思想并未系统化、理论化。 因此,中国在近代以前并未出现具有学科意义的教育学,教育学是从国外引入的。 [1] 1.学科引入 1894 年,中日甲午战败,激起了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作为运动倡导者之一的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主张自办师范学堂。 1902 年,清政府在举办高师教育之初,借鉴日本设置教育学课程, 1 / 11

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之原理、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习,还规定了每星期的课时。 1903 年,延续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宗旨,将师范分初级和优级两级,每级都设有教育学,规定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德育、智育、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事授业。 [2]教育学凭借甲午战争的契机,正式被中国引入了。 这一时期,教育学教材几乎都是翻译日本的著作。 如熊谷五次郎著、范迪吉译的《教育学》;牧濑五一郎著、王国维译的《教育学教科书》等等[3]。 教育学科师资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师。 在大量翻译的过程中,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外著教育学逐渐融会贯通,继而出现了中国教育学著作。 如王国维的《教育学》;刘以钟的《新制教育学》;彭清鹏的《实际教育学》等等。 [3]然而,1914 年以后,由于北洋政府的约束和对教科书编撰制度的改革,使得有关教育学的翻译和编著都处于停滞状态。 2.仿美学德 20 世纪 20 年代,在欧美各国教育新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学校由仿日转向美国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联盟学早在 20 世纪初期就开始传人我国了,尤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杜威来华讲学,进行教育演说,发表教育著作,使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播达到顶峰,其著作被广为翻译。

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 报告人:唐思静学号:201054080306 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 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 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棗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河北大学选修论文--中国大学发展史

浅谈教育救国与教育强国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外界的不断欺压和凌辱使得中国的有志之士愤然崛起,开始探索中国的救国之路。他们将教育置于首位,试图利用教育的本质来使中国重新站立起来。虽然受当时的条件制约并未取得成功,但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深思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国家获得强大的前提,成功的支撑。 关键字:教育救国教育强国中国发展现状 纵观古今,在各个时代、各个阶段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建设任务。教育不仅可以使个人的身心发展得到更好地进步和提高,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良好的教育使一个人起码获得三中益处:具有并维护人的尊严、对社会有用、有助于国家的治理但又不被国家所奴役。好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培养了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而且使社会、国家繁荣强大。好的教育是塑造国家、改造国家的基石。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不断受外强凌辱,然而一批又一批的救国勇士也不断探索着中国的强大之路。是采用技术救国,还是采用政治上的维新变法救国或民主革命救国,还是采用教育救国。这直接决定了中国从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发展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能否实现以及是先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鸦片战争战败后,“华夏中心,四方来仪”的长梦幻灭。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到先驱开始“正眼看世界”。教育领域里涌动着一场涤荡传统教育空疏腐朽的经世致用思潮,并直接影响着包括教育救国在内的种种后起教育思潮的发生与演变。教育救国思想到洋务派后期领袖张之洞时发展得更为明晰。虽然当时尚无此提法,但张之洞“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的认识却比早期洋务派更深入、更理论化、更系统化,其基本精神就是教育救国论”。①之后在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的著作中,教育救国的呼声更为强烈。维新派教育救国的理论宣传和具体实践,已经深入到制度层面。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辛丑条约》之后,时人有言:“甲午、庚子以还,内为志士所呼号,外为列强之侮辱,始知教育为中国存亡之绝大问题,于是众口一声曰:教育!教育!”②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救国的思潮在各位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得到一步步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虽然教育救国论者在对“教育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然而历史的事实说明,教育救国论者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教育救国的实质毕竟是改良性质的,而且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割裂教育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实践是失败的,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这就决定了教育救国思潮退出的必然。虽然人们对教育救国的缺陷已经说的很多,但同样有必要正视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丽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上古歌谣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上古先民集体的口头创作。上古歌谣最初起源于劳动,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杭育杭育”之类的劳动号子。后来随着劳动对先民思维能力、发音器官和语言能力的锻炼发展,有节奏的呼喊逐渐为有意义的语言所代替。这样,一种富于韵调和节奏感的真正诗歌便产生了。再后来作为一种有节奏的语言形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先民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形式。于是,即便不在劳动场合,它也同样使用,从而显示出上古歌谣的丰富多样性。上古歌谣尽管比较丰富,但因为是口头创作,没有文字记录,绝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古籍里偶有记载,也多是后人的伪托,如《南风歌》(《孔子家语·辩乐》)、《卿云歌》、《大唐歌》(《尚书大传》)等。比较接近原始形态或较为可信的上古歌谣,只有《弹歌》(《吴越春秋》)、《伊耆氏蜡辞》(《礼记·郊特牲》)、《神北行》(《山海经·大荒北经》)、《候人歌》(《吕氏春秋·音初》)及甲骨卜辞和《周易》里的一些卦爻辞所保存的歌谣。另外,尚有一些目存辞亡的上古乐舞,如《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黄帝《云门》(《周礼·大司乐》)、《清角》(《韩非子·十过》)、舜乐《大韶》(《尚书·益稷》)、禹乐《大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等,代表着先民的重要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歌谣。这类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相传为黄帝时代的《弹歌》,是现存上古歌谣中一首最典型的劳动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从内容和形式看,都是一首比较古老的猎歌。它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再现了他们制造弓箭和射猎的整个过程。它不仅描绘和歌颂了劳动本身和劳动者,还洋溢着先民对自己学会制造猎具及获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着他们对获取更多猎物的无限渴望。同时,短歌本身还兼有总结劳动效率的目的和功用。 2、祭祀歌谣。这类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又可分两种:一种是祈祷式的祭歌,表现的是先民对神的畏惧、屈从、祈求和献媚,目的在求神降福;一种是咒语式祭歌,表现了先民反抗和征服的意愿,他们相信可以凭借语言的力量喝令、胁迫神祗服从人的意愿,让神保佑人类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前一种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375片)。后一种最突出的是《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祷祝丰收腊祭百神时的咒语式祭歌,它句句是命令,喝令神化的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位,各尽其职,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不要危害人类。语辞坚决,声威凌厉,全无顶礼膜拜的祈求色彩,表现了先民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心。与此性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及汉乐府诗。 2、了解《诗经》和《楚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经》和《楚辞》的特点。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 ”《吴越春秋·弹歌》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2、(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3、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4.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1)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2)《九歌》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 (3)《天问》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中国通信标准发展历史(免费)

小述中国的通信标准发展情况 **** *** **** 摘要:本文通过对时间的划分和2G,3G的技术阶段划分,介绍了我国在通信标准发面的 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通信企业的专利情况,分析了我国通信企业在标准及专利方面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通信标准通信企业3G 专利 按照时间划分我国通信技术标准化发展历史沿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 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1978年中国固定电话仅有119.1万部,电话普及率仅有0.38部/百人。通信技术是模拟技术、传输媒介是明线、同轴电缆、对称电缆,通信业务是电话、(明码)电报。标准的种类寥寥无几,主要是模拟电话网的技术体制和标准,如:《人工电话技术体制》、《公用电报网技术体制》、《自动电话交换网技术体制》、《数模混合网技术体制》、《N0.1信令规范书》、《电话网编号》等。 第二阶段是1979-1997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通信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邮电部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通信技术开始由模拟向数字、步进制、纵横制、准电子交换机向程控交换、固定向移动、窄带向宽带、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过渡。移动电话从零发展到2500万户,固定电话增长了73倍,达到8735万户。专业标准研究单位以跟踪、消化、吸收ITU 国际标准为主,完成了大量技术标准,主要有:《程控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N0.7信令规范书》、《SDH传送网技术标准》、《900MHz蜂窝陆地移动电话网技术规范》等,为通信的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后: 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成立,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电信改革重组,引入竞争,出现六个电信运营商。我国光缆建设已呈现高潮,截止到2006年9月底,固定、移动电话已达8.3亿部。 随着2002年12月18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英文译名为: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缩写为:CCSA)成立,在这个协会的努力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这么多年来,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主持和推动下,制定了各种技术标准约有1100项。 说及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标准等情况,我国的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又可分为以下若干阶段 一阶段: 2G时代,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话语权 在2G时代,蜂窝移动通信领域有两大标准,一个是欧洲通信巨头们主推的GSM标准,另外一个是美国高通主推的CDMA标准。但是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基本没有企业有能力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别说将自有的技术纳入到标准中去。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国通信企业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二阶段: 3G时代,中国努力扭转被动局面 在3G时代,中国通信企业的研发实力与2G时代企业自身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国外先导性企业的实力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因此,尽管类似于华为、中兴这样已经跻身国际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参与了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CDMA2000标准及欧洲通信巨头主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