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象要素的观测与记录解析

合集下载

气象要素观测实验报告(3篇)

气象要素观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并对所观测到的气象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提高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气象观测站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气象仪器:- 温度计- 湿度计- 气压计- 风速风向仪- 降水量计- 日照计- 土壤温度计2. 实验材料:- 记录表格- 实验报告模板四、实验步骤1. 观测前准备:- 检查仪器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 清理观测场地,确保观测环境符合要求。

2. 观测过程:- 按照观测规范,分别在8:00、12:00、16:00、20:00四个时间点进行观测。

- 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仪器,分别测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要素。

- 使用风速风向仪、降水量计等仪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降水量等要素。

- 使用日照计、土壤温度计等仪器,分别测量日照时数、土壤温度等要素。

- 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3. 数据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

- 分析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气象现象的因素。

4.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 平均气温:15.2℃- 日最高气温:18.5℃- 日最低气温:12.0℃- 分析:本日气温较为适宜,有利于植物生长和人类活动。

2. 湿度:- 平均相对湿度:68%- 分析:相对湿度适中,有利于空气清新和人体舒适。

3. 气压:- 平均气压:1012.3 hPa- 分析:气压较为稳定,有利于天气稳定。

4. 风速和风向:- 平均风速:3.5 m/s- 平均风向:东南风- 分析:风速适中,风向有利于空气流通。

5. 降水量:- 降水量:5.2 mm- 分析:降水量适中,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持。

霜降期间的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

霜降期间的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

霜降期间的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8 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0月23日至24日之间。

在这一节气中,天气逐渐转冷,露水凝结成霜,寒意逐渐加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霜降期间的气象特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将介绍气象观测的方法和数据的处理。

一、气象观测的方法1. 温度观测:霜降期间,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气象要素。

观测站可以使用常见的气温计或自动气象站来记录温度变化。

观测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地读取温度计上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2. 相对湿度观测:相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实际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观测员可以使用湿度计来测量相对湿度,并在观测报告中记录下来。

3. 风向风速观测:霜降期间,风的变化对气象变化有一定影响。

观测员可以使用风向风速仪或测风杆来观测和记录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情况。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1. 温度变化分析:根据观测到的温度数据,可以绘制温度曲线图来分析霜降期间的温度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曲线图,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温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并进一步分析温度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2. 相对湿度分析:利用观测到的相对湿度数据,可以进行相对湿度的时空分布分析。

我们可以制作湿度分布图,了解霜降期间不同地区的湿度变化情况。

同时,相对湿度的变化也与降水量、天气情况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了解霜降期间的气象特征。

3. 风向风速分析:通过观测风向和风速的数据,可以制作风向风速图,分析风的起伏和变化情况。

具体分析可以包括风向频数分布、风向扇形图、风速变化趋势等内容。

风的变化也对应着天气的变化,因此风向风速分析对于了解霜降期间的天气特征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了解霜降期间的气象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对于理解该节气期间的气象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地进行观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为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

• 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
• 海拔越高,气温日变化越小,气温的日较差晴天
• 比阴天大。
• 2.气温的年变化
• 月平均气温也有1个最高值和个最低值。通常, 大陆上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大 陆上最低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则出现在2月。海 洋均比大陆滞后1个月左右。
• 气温的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

• 六、气压的日、年变化 • 1.气压的日变化 • (与气温变化基本相同) • 白天的谷值出现在16时 ,落后于近地层最高气
温2~3h;峰值出现在10时左右,落后于近地层最 低气温3—4h。
• 夜间的第二次谷值和峰值产生的原因,现在众说 纷纭,尚无定论。
•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 2.气压的年变化
• 2.大气的成分
• 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3个部分 。1)干洁空气
• 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它们占干空气总容积的 百分数分别为78.09%,20.95%,0.93%,
• 3.中间层 • 4.热层
• 热层的另一个特点是该层大气由于受强烈的太阳 紫外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作用而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因此该层又称为屯离层。
七、等高面图和等压面图
常用的有等高面图和等压面图2种方法。前者通常 用于地面(海平面),后者用于高空各层次。 1.等高面图
在空间由气压相等的点所组成的曲面称为等压面 。
• 2.等压面图 • 常用的标准等压面图有850 hPa,700 hPa和500
• 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在赤道附近 最小,两极地方最大;海洋上气温年较差小,陆 地上则较大,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 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1年中却出现了两个高值 和两个低值,它们分别出现在春分、秋分和冬至、 夏至前后。

小学四年级科学天气观测与记录

小学四年级科学天气观测与记录

小学四年级科学天气观测与记录天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涉及的一个话题。

通过观测和记录天气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小学四年级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天气观测和记录。

天气观测是一项既有趣又有挑战的任务。

要进行准确的观测,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位置。

最好选择没有遮挡物的开阔地区,例如操场或者花园。

同时,观测点的位置应该固定,这样可以保证每次观测的数据可比性。

在观测过程中,温度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温度计应该放在遮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要注意,观测温度时应该把温度计完全插入到测量物体中,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除了温度,天气观测还包括其他重要指标,如湿度、风速和气压。

湿度表示空气中水分的含量,可以使用湿度计进行测量。

风速可以通过风速计进行观测,注意要将风速计放在无阻挡的地方。

气压则可以使用气压计来测量,气压计放置的位置应该尽量平稳,避免受到外部物体的影响。

天气观测完毕后,我们需要记录观测到的数据。

记录天气数据可以使用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天气变化。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把日期、时间和各项指标的数值作为列标,每次观测的数据作为一行填入相应的位置。

在绘制图表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线形图或者柱状图,来展示不同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除了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天气预测。

例如,当气温逐渐升高,湿度下降,风速增大时,可能意味着天气会转晴。

而如果气温下降,湿度增加,风速减小,则可能预示着天气将变得阴雨连绵。

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推测,并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通过科学地进行天气观测和记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基础的观测和记录方法,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气象知识奠定基础。

总之,天气观测和记录是小学四年级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准确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天气观察:探索天气变化并记录数据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穿着、出行和活动安排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天气观察,并提供一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一、天气观察的意义天气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以及天气的变化趋势。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积累天气数据,进而分析天气的规律和变化情况。

这对于农业、气象预测、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二、天气观察的方法1. 环境观察:观察当前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温度、湿度、风向和风力等。

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判断当前天气是晴朗、多云、阴天还是有雨雪等降水。

2. 天空观察:仔细观察天空的情况,包括云的种类、云的高度、云量等。

不同的云形状、颜色和分布情况,往往与不同的天气类型相关联。

通过观察天空,可以初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3. 天气现象观察:注意观察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如闪电、雷鸣、彩虹等。

这些现象往往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出现频率,有助于分析天气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三、常见的天气数据记录方式1. 温度记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室外温度,并在一个指定的时间(比如每天的相同时间点)记录下来。

可以将记录的温度数据绘制成折线图,以观察温度的变化趋势。

2. 降水记录:记录降水的情况,包括雨量和降雪量。

可以利用雨量计或雪深尺来进行测量,并在一个时间段内记录降水量。

这样可以了解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变化情况。

3. 风向和风力记录:用风向仪和风速仪来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可以观察每天不同时刻的风向,以及风速的大小,进而分析风向和风力的规律。

四、如何有效地记录和整理数据1. 使用表格:可以制作一个天气观察记录表格,将不同的天气数据分别列在表格中的不同列中,每天进行记录。

这样可以使数据整洁有序,方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2. 制作图表:可以利用电脑软件或手绘制各种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等,展示天气数据的变化。

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

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

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在中国的24个节气中,小雪是农历十月的第2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11月22日左右。

小雪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寒冷的天气逐渐加剧。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雪期间的气象情况,气象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数据分析。

一、气象观测方法气象观测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来测量和记录天气现象的变化。

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观测:使用温度计或自动气象站测量空气的温度。

通过在不同高度和地点进行观测,可以获取小雪期间的温度分布情况。

2. 降水观测:通过使用雨量计或激光测雨仪等设备来测量小雪期间的降水量。

降水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雪期间的降水形态和降水强度。

3. 风速观测:使用风速计或风向仪等工具来测量小雪期间的风速和风向。

风速观测有助于我们了解小雪期间的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

4. 湿度观测:通过湿度计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小雪期间的湿度水平。

湿度观测可以提供有关空气湿度的信息。

二、小雪期间的气象数据分析通过对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气象部门可以得出一些有关天气变化和趋势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数据分析结果:1. 温度趋势:根据小雪期间的温度观测数据,可以判断出温度是否呈现下降趋势,并分析温度变化的幅度和速度。

2. 降水形态:通过降水观测数据,可以确定小雪期间的降水形态,如雨、雪、冰雹等,并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3. 风向变化:根据风速和风向观测数据,可以分析小雪期间的风向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风向的季节性规律。

4. 湿度变化:通过湿度观测数据,可以分析小雪期间的湿度变化情况,了解空气湿度对气象影响的程度。

三、小雪期间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的意义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对于气象部门和公众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通过对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气象部门能够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帮助公众做出合理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2. 为气候研究提供依据:小雪期间的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有助于气候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模型的建立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气象要素观测

气象要素观测

气候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温度2.低温现象
在北方主要是冻害和霜冻。 (1)冻寒;温带植物,当气温低于0℃以下时, 由于组织 内出现冰晶而受害。 (2)霜冻:在温暖时期,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足以使作 物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灾害性天气。

在气温降到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测定空气温度的仪器,应放在防止太阳直 接照射,又能防止强风、雨淋、雪盖,并 能使空气自由流通的保护装置内。目前观 测台站用的保护装置就是百叶箱。
• 影响当地中药材栽培的气象因素——温度
• 山西南北间距较长,横跨6个多纬度, 致使南北两地气温出现很大差异。北部年 均气温仅4~6℃,而南部年均气温可高达 13~14℃。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0℃,南部最高气温可达36~42℃,加之 全省山区范围广,地形复杂,高低起伏悬 殊,造成昼夜温差很大。
项目2 气象要素观测
任务2 空气温度的观测
植物只有在一定温度 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 发育
空气温度
• 空气温度:即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 它是最基本的气象要素之一。大气中所发 生的热力过程和许多天气现象都与大气温 度有密切关系。同时,气温也是构成一地 气候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作物的生长、 发育与气温、地温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温度
植物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植物对温度形成多样适应性,在南极北极以及90 ℃ ℃
以上温泉中都有植物生长,植物生长与温度存在着三基点
关系.

生命温度范围
-10~50℃ 最适20~30℃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

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天气观察:学习观察天气和记录数据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日常活动和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天气和记录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规律,以及应对不同天气状况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天气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一、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天气观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及时了解天气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出行决策。

比如,在下雨天选择携带雨具或者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可以避免在户外被淋湿。

其次,天气观察也对农业生产、交通安全、旅游决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农民可以通过观察天气决定何时进行播种和收获,以便获得最佳的收成。

交通和旅游部门则可以根据天气预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出行的安全和顺利。

此外,天气观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的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天气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

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如何进行天气观察1. 观察天空:观察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密度和高度等信息可以提供很多关于天气的线索。

例如,乌云密布通常意味着有可能下雨。

而白云飘在蓝天上则是晴天的标志。

2. 测量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当天的气温。

要注意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或者靠近热源的位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记录降水情况:注意观察当天是否有降水,例如雨、雪等。

可以使用雨量计来定量记录降水量。

如果没有雨量计,也可以使用容器来测量降水量,然后计算出所收集的水量。

4. 观察风向和风力:可以根据树叶、风车等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如果有条件,使用风速仪可以更准确地测量风力。

5. 记录天气状况:在进行天气观察的同时,要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力等。

可以使用表格或者记事本等工具来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记录与分析天气观察的数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记录并分析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3)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 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的补充;一般50公里 左右设一站,每天观测3次或4次。 (4)无人值守气象站(无人站) 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 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定。
Company Logo
观测方式: (1)人工观测:又包括人工目测、人工器测 (2)自动观测 观测任务: (1)观测(或采集数据) (2)数据处理 (3)编发气象报告(或数据传输)
Company Logo
2.能见度的观测与记录
白天能见度的观测: 观测四周事先测定的各目标物,根据 “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 最近目标物,从而判定当时的能见距离。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时制和日界:
时制: 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 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 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日界: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 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 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云状的判定: 根据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 高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参照“云 图”,对比判定是哪种云。特别注意云 的连续演变过程。
云状记录: 记简写字母。多种云状出现时,云量多 的云状记在前面;云量相同时,记录先 后次序自定;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Company Logo
二、气象要素的观测与记录
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 测定云高、选定云码。 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 开阔地点或平台进行; 应注意云的连续演变; 观测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 眼镜。
云状分类: 按云的外形 特征、结构 特点和云底 高度,将云 分为三族, 十属,二十 九类。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总云量的观测: 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 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 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 见青天,则记10-; 云占全天十分之一,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 十分之二,总云量记2,其余依次类推。 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十分之零 点五时,总云量记 0。 低云量的观测:与总云量相同同。
Company Logo
(2)自动观测程序: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观测场和仪器设备,具 体时间,各站自定,但站内必须统一; 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是 否正常; 00分,进行正点数据采样; 00-01分,完成自动观测项目的观测,并显示正 点定时观测数据; 01-03分,向微机内录入人工观测数据; 按照各类气象报告的时效要求完成各种定时天气 报告和观测数据文件的发送。
Company Logo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Company Logo
定时自动观测项目表
Company Logo
观测流程 (1)人工观测程序:
一般应在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仪器, 尤其注意湿球温度表球部的湿润状态,做好湿 球溶冰等准备工作。 45~60分观测云、能见度、空气温度、湿度、 降水、风向风速、气压、地温、雪深等发报项 目,连续观测天气现象。
气象要素的观测与记录
LOGO
一、观测项目及观测流程
Company Logo
观测站的分类:
(1)国家基准气候站(基准站) 是国家气候站的骨干;一般300-400公里 设一站,每天观测24次。 (2)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 是国家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一般不大 于15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8次。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状、云量的记录
⑴ 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 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 云状。虽有吹雪、雾的现象,但天空的云量、云 状可完全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⑵ 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 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 低云量记"-",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 可辨明部分的云状;若透过这些天气现象能完全 辨明云量、云状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Company Logo
2.能见度的观测与记录
要求: 观测能见度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 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作为能见度的观测 点。 能见度记录: 以千米(k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 位小数舍去,不足0.1千米记0.0。 (注:观测簿上只写数值,不写单位,其 他项目相同)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估测云高: 首先必须正确判定云状,同时可根据云体 结构,云块大小、亮度、颜色、移动速度 等情况,结合本地常见的云高范围进行估 测。 云高记录: 以米为单位,记录取整数,并在云高数值 前加记云状。云状只记十个云属和Fc、Fs、 Fn三个云类。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各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表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举例:
Company Logo
1.云的观测与记录
夜间云的观测与记录 傍晚时,应注意云的状况和演变趋势, 为夜间观测打下基础。 观测前应先到黑暗处停留一段时间,待 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观测时,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 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 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 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
Company Logo
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 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日照在日落后换纸,其它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 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自定。 电线积冰观测时间不固定,以能测得一次过程 的最大值为原则。 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 多少和观测仪器的布设状况确定,但气压的观 测时间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 一,并且尽量少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