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无磷助洗剂的合成
微波辐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

中图分类号 :625 0 3. 文献标识码 : A
M ir wa e a sse y he i fm a ec a hy rde a r lc c o v - s it d s nt ss o li n d i - c y i c p l m e : d is d t r e o e te o oy r m t e e g ntpr p ris
LU . u Lih a
( oeeo h mcl p a cui lQ ndoU iesyo g cl r , i d oS adn 6 19C i ) C l g f e i & h r et a, iga nvr t f i t e Qn a ,h no g 60 hn l C a ma c i A u u g 2 a
第2 3卷 第 1 2期 21 年 l 01 2月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 e c l s a c n p l ai n h mia e r h a d A p i t Re c o
Vo . 3, o 1 12 N . 2 De ., c 201 1
文章 编 号 :0 4 15 ( O 1 1 —7 10 1 0 —6 6 2 l ) 2 1 1 -4
s l t i W ra itd a 0 r8 mi . d rt e e c n i o s t e d t r e t r p r e f h y t e ie o oy rwee S — uf e, a ird ae t 0 W f n Un e s o d t n ,h ee g n o e i so e s n h sz d c p lme r U a t s 6 o h i p t t
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助洗性能

聚羧 酸盐是 新 一代 无 磷 助洗 剂 , 除具 有 良好 的螯 合金属 离子 性 能 , 可 防止 洗 涤 中 的二 次污 还
染 , 制 生 成 的 碳 酸 钙 粒 子 在 织 物 上 的 再 沉 抑 积 … 。 目前 , 国内外 研 究得 较 多 的 聚羧 酸 盐 助洗 剂 主要 是 聚丙 烯 酸 盐 和 丙烯 酸 一马 来 酸 ( A — A
1 3 转 化率 的测定 .
MA) 聚物盐 。聚 丙烯 酸 盐 成本 较 高 , 去 油污 共 且
能力差 , c 、 g 的螯合 能力弱 , 对 a M2 + J而丙烯酸
马来酸 酐共 聚物 钠盐 助 洗 效果 较 好 , 成本 较 且 低, 用来代替三聚磷酸钠 (T P 生产无磷洗涤剂 SP ) 较 为理想 。 国内关 于丙烯 酸 一马来 酸酐共 聚物钠 盐 合成 的报道较 多 , 对其 助 洗 性 能 的 系统 研究 但
为 8 8 0~ 5
时间为 35h . 。与三聚磷酸钠 (T P 相 比, SP ) 丙烯酸 一马来 酸酐共 聚物具 有很好 的螯 和钙 的能力 、 p H缓 冲能力 、 分散能力 、 去污力和抗沉积能力。A A—MA聚合物钠盐 具有 较高 的表面活性 , 并且 与 L s有 良好 的协 同作用 。 A
酸铵 , 分析 纯 , 天津 市 北方 天 医化 学 试 剂厂 ; 氧 氢
化 钠 、 酸钠 , 析纯 , 津广 成 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碳 分 天
司 ; 酸钠 、 酸 钠 、 甲基 纤 维 素 ( MC 、 二 硅 硫 羧 C )十 烷 基苯磺 酸钠 ( A ) 分析 纯 , LS , 天津 市 科密 欧化 学
8 0—8 5℃ , 后 同时滴 加 丙 烯 酸单 体 和 10gL 然 0 / 的过 硫 酸 铵 溶 液 , 25 h滴 完 , 后 于 8 约 . 之 O一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研 究 简 报
马来 酸 酐 一 烯 酸 共 聚物 的 合 成 丙
王 莉 明
( 阳职业技术学 院化工 系。辽 阳 11 0 ) 辽 1 0 4
提要:以马来酸酐和 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 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 聚合法,合成 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 的马来 酸酐一 丙烯酸共聚物[ 马来酸酐) ( ( : 丙烯 酸) 1 2 .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 的4 o 和 19 , :] . . 聚合反应温度 9 保温 1 . 0 C, h
使 之 溶解 ;将 1 4g亚 硫 酸氢钠 溶 于 2 . . 0 0g去离 子水 中,与 5 . 0 0g丙烯 酸 混 匀后 加 入 滴 液漏 斗 内.聚 合 温度 控 制在 (O ) 9 ±2 C,在 2 n内将溶 液 滴完 , 温反应 l .冷 却至 6 5mi 保 h 5 C,滴 加 Na 溶 液 ,中 OH 和至 p H一6 5 . ,中和反 应 温度 为 6 ~ 7 . ~7 0 5 0 C.降温 至 3 0 C,出料. 1 3 固体 总含 量 测定 . 1 4 螯 合力 测定 . 用小 烧 杯称 取 聚合 物 样 品约 2g 精确 至0 0 02g ,放 人 1 5 C烘 箱 内, ( . 0 ) 2 烘 6h后 取 出 ,在 干燥 器 中冷却 后称 量 ,计算 固体 总含 量 叫( 固体 ) 8 4 合 物 样 品 约 0 2g 精 确 至 0 0 02g ,转入 2 0mL容 量 瓶 . ( . 0 ) 5 中,加蒸 馏 水 1 0mL,用 c Na H) . l 的水 溶液 调 p = 0 0 ( O :0 5mo/ L H= 1 ,用 移 液管 吸 取 CC C。 =0 0 = (a 1 ) .5 mo/ lL的标 准 溶液 2 OmL加入 容 量瓶 中,加水 稀 释 至刻度 , 匀 , 3 摇 于 5 C恒温 水 浴 中反 应 2 i , 0r n后 a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陈静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为单体,用过硫酸盐和氧化还原引发剂,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氧化剂质量分数1.5%,还原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5×10-6,过硫酸盐质量分数为6.3%,单体中MA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3.5 h。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陈静
【作者单位】上海制皂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
【相关文献】
1.高分子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酸共聚物反相乳液合成及阻垢分散性能研究 [J], 闫海刚;钟长庚;黄泱;叶毅贤
2.马来酸酐、马来酸二丁酯和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SiC减水性能研究 [J], 张会宜
3.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郭海军;张耀文;胡星琪
4.马来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合成及助洗剂性能研究 [J], 李成威; 应宗荣
5.马来酸酐淀粉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吸水性能的研究 [J], 梁兴泉;张甄;袁道升;朱元郴;李磊;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简介以及用途

二、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特性
•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由马来酸酐中加入少量丙烯酸共聚后经水解 制得,是一种低分子量多价整合剂,其阻垢性能高于HPMA,耐高温 (300℃)。本品可与水中二价金属离子螯合,特别是抑制硫酸钙十 分有效,故可用于冷冻盐水中,能有效制硫酸钙沉积。
•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聚电解质,由 马来酸与丙烯酸按一定比例共聚制得,MA/AA对碳酸盐等 具有很强的分散作用,热稳定性高,可在300℃高温等恶 劣条件下使用,与其它水处理药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 同增效作用。对包括磷酸盐在内的水垢的生成具有良好的 抑制作用。由于MA/AA阻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因此 广泛用于低压锅炉、集中采暖、中央空调及各类循环冷却 水系统中。MA/AA也可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作螯合分散剂使 用。
• 五、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主安全与防护
• MA/AA为酸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 接触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六、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包装与储存
•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为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200kg。贮存期 十二个月。 • 巩义市新建滤料厂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是国内最早的滤料生产厂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为了适应市场。2000年企业 重组后,隶属友邦集团公司,共投资一千多万新增一套全自动斜管生 产线,散装填料生产线,水处理药剂生产线。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简介以及用途
• 一、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简介 •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共聚物是水处理化学药剂,为一种阻垢 缓蚀剂的一种,是以丙烯酸(AA)和马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酐(MA)为单体, 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 成了一种无磷助洗剂。 • 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对助洗性能 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产品的合成条件:单体中MA:AA=1: 3(质量比),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4%,氧化剂:还原剂 =2:1(质量比),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1.5h。研究 了此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 用。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分析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分析袁金亮 胡群巧 傅向东(广州市旭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5)摘要:以水做溶剂,采用过硫酸类作为引发剂合成了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共聚物(PMA-AA)。
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摩尔比、引发剂的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85%、反应物摩尔比为1:1.7、反应时间5h 、反应温度65℃时,产品的螯合分散性最好。
关键词:共聚物;分散剂;螯合剂;聚羧酸类螯合分散剂是一类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国内最早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是聚丙烯酸和水解聚马来酸酐[1-3]。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PMA-AA)是一类性能优异的螯合分散材料,对钙、镁等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螯合作用,还能将污垢悬浮在水中,阻止无机盐在物体表面沉积,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系统和洗涤用品中[4-5]。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二元共聚物能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由于该共聚物中含有羧基,在水溶液中能够离解出氢离子和高聚物阴离子,这种阴离子是Ca 2+、Fe 3+等阳离子的优异螯合剂,因而能起良好的螯合作用[6].目前,国内都是使用过氧化类物质作为共聚反应的引发剂,但很少有研究不同引发剂对产品螯合分散性能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引发剂对产品螯合分散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合成共聚反应的得到优化产品,然后对产品进行应用分析。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和仪器装置丙烯酸,工业级精酸;马来酸酐,工业级;EDTA ,0.05N 标准溶液;氯化钙,试剂级;氯化钡,试剂级;氢氧化钠,试剂级;过硫酸钠,试剂级;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试剂级;过氧化氢,试剂级;试剂级;HH-Sas 数显恒温水浴锅;NDJ-1旋转式粘度计;JB-1型磁力搅拌器;WS-SDd/o 色度/白度计。
1.2 实验原理n CH = CH 2 +mCH = CH C C O O O COOHCH HOOCCH COOH xCH - CHyO O OCH 2CHCOOHzCC Na S O 1.3 合成方法在装有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马来酸酐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缓缓升温,至指定温度时,缓慢滴加丙烯酸、引发剂和去离子水。
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丙烯酸是一种具有活性双键的单体,而马来酸酐则是一种含有酐官能团的单体。
通过共聚反应,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共聚物。
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在共聚物中,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单体的结构互相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种交联的网络结构。
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共聚物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涂料、粘合剂、弹性体材料等。
此外,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还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调性。
通过调整单体比例和聚合条件,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实现对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透明度等方面的调控。
这使得共聚物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丙烯酸和马来酸酐的结构式,并重点讨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式。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共聚物在不同领域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和了解,以促进对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总结目前对该共聚物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期待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丙烯酸的结构式,然后探讨马来酸酐的结构式,接着阐述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式。
最后,将讨论这种共聚物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形成机理和功能特点。
首先,在第二部分的开头,将介绍丙烯酸的结构式。
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
本文将详细描绘丙烯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排列方式,以及与其它化合物相比的特殊性质。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继续介绍马来酸酐的结构式。
Solazyme的海藻基生物柴油获ASTM确认

陶梅香等. 丙烯酸 一马来酸酐共聚物 的合成及 助洗性能
4 3
3 结论
参考 文献
1 王艳 梅 , 效 玉 . 烯 酸 一马 来 酸 酐 共 聚物 钠 盐 无 磷 助 洗 剂 的 李 丙
() 1 采用 水溶 液聚合 合成 A A—MA共 聚物 的 较佳 条件 是 : 应温 度 8 反 0—8 5℃ , 过硫 酸 铵 用 量
Ta iin Z a g Zh n Ta g Li he g o Mex a g h n e n ns n
( ol eo hmi l nier g Qn d oU ie i i c n eh ooy Qnd o264 ) C lg C e c gnei , ig a nvrt o S e ea dTcnl , ig a 602 e f aE n sy f c n g
s gw t ssl n eea l w : ( i a ra v t r sf l sn MA) n A n e o e w oo : ( A) =1 3 5 rat ntm ea r 0—8 : . ,eci p r ue8 o e t 5℃ , oaeo d sg f a mo i esl t 6 6 % ( ae ntew i t f n m r) ted p igt f c l cda da m — m nu p r f e . 7 b sdo e h o es , r pn meo r i ai l o m ua h g o mo h i i ay c n n
A src T e pi m cn io s o nh s ig cy cai ma i a h d d ooy r A b ta t h t o mu o d in r y tein rl c t f s z a i d— l c n y r ecp l e i me ( A—MA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