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实验

合集下载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5月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测定MLSS,SV30,SVI并镜检;2、小型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准备:3L反应器1个,曝气系统一套,葡萄糖或乙酸钠模拟废水(自配);3、接种: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菌种(MLSS为3g/L);4、培养:配制污泥培养营养液,COD值自选,加入到活性污泥菌种中,反应器中加水至体积为3L。

计算负荷,溶解氧值自定(第一天);5、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沉淀,排水1.5L(或排泥维持MLSS稳定),加入营养液1.5L (COD值自选),曝气,溶解氧自定(第二天);6、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第三天);要求:维持MLSS稳定(3g/L),不发生污泥膨胀,测定实际污泥增长量,计算污泥泥龄;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取样体积为100ml第一天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经测定)为406.7mg/L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504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1.03g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98.0 72.4 62.9 49.3 41.5 38.0 31.5坩埚14.3325g 坩埚及残余物14.5318g污泥均匀分散视野范围内,污泥之间相互粘结,呈现菌胶团状,活性污泥在菌胶团之间摆动鞭毛游动,游动之时吃有机物,游动速度较快,体积变大,改变观察区域,不同形状的微生物都在进食。

第二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6g硫酸亚铁铵浓度测定序号 1 2 3 平均值用量(硫酸亚铁铵)18.68 18.65 18.70 18.677C硫酸亚铁铵=0.0535MCOD的测定项目空白空白水样水样用量18.53 18.70 17.70 17.30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85.6 39.8 31.2 24.9 21.5 19.9 18.7原水(经过一天碳化)为95.87mg/L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 (经测定)为432.3mg/L第三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8gC 硫酸亚铁铵=0.0578M COD 的测定项目 空白 空白 水样 水样 用量 17.2517.316.716.7所以空白用量为17.28ml;水样16.7ml累枝虫(第三天) 盖纤虫(第三天)时间 1 3 5 10 15 20 30 V78.047.538.529.024.521.518.5微生物在菌胶团之间游动,但是上图左边的微生物体积巨大,体内的两个核(形如液泡)也在运动,前进进食六、数据处理及结论第一天MLSS和MLVSS代表的是污泥浓度的宏观指标,不能完全代表污泥中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的浓度;但其测定方便,且可以满足评价污泥量的工程要求,作为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一、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报告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去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考察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了来自生活污水管道的污水样品,并在实验室中将其投入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降解剂和调整剂。

之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测量。

首先,我们观察到添加降解剂后,污水中的悬浮物显著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已经增多,并且有机物浓度有所下降。

随后,我们对处理后的污水样品进行了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的测量。

结果显示,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污水中的COD和BOD 浓度均有明显下降,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然而,我们也发现实验过程中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有一定影响。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以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案。

二、借助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处理污水的实验报告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这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植物吸附机制。

实验中,我们收集了来自工业废水的样品,并选择了几种植物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在容器中加入污水样品,将植物的根部浸入水中,并适量调整温度和光照条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和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不同。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植物根系的生理特性、表面积以及根部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表明,借助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然而,植物吸附作用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植物种类、环境条件等。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究植物吸附机制,并寻找适合污水处理的高效植物种类。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验讲义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一.实验目的1.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法工艺各工序操作要点;2.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COD和SV%的测定方法;3.了解SBR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4.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SBR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

但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序批操作。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身,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有机物降解方面是随时间上的推流)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序批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水反应沉淀闲置图1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序示意图SBR实验装置:由原水箱、SBR反应池、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组成。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20、30min分别记录污泥界面以下的污泥容积。 5. 第30min的污泥容积(mL)即为污泥沉降比(SV%)。 6. 将经30min沉淀的污泥和上清液一同倒入过滤器中测定其污泥干重。
1.4 实验步骤
污泥干重的测量方法: a)将滤纸和称量瓶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 记录W1。 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 掉)。 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 (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重,放入烘箱(103~105℃) 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e)污泥干重= W2 - W1
1.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1.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模型系统)包括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2.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所需要的设备; 3. 过滤器,1套; 4. 烘箱,1台; 5. 分析天平,1台; 6. 干燥器,1台; 7. 称量瓶,1个; 8. 量筒,100mL,1个; 9. 虹吸管、吸耳球等提取污泥的器具。
2.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1.5 实验记录
原始实验记录
静沉时间
(min)
1
3
5
10
15
20
30
污泥容积 (ml)
滤纸+称量瓶重 量W1(g)
滤纸+称量瓶+污 泥重量W2 (g)
活性污泥干重 (g)
1.6 实验结果整理
1.根据测定污泥沉降比(SV%)。 SV%= 混合液静沉30min污泥容积(ml)×100% 混合液容积(100ml)
实验6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1.1 实验目的
掌握沉降比和污泥指数这两个表征活性污泥沉淀性能 指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进一步明确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三者之间的 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 制的指导意义。 加深对话性污泥的絮凝沉淀的特点和规律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 沉降比SV%即曝气池出水的混合液的体积在100mL的量筒中静 置沉淀30min后,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体积(100ml) 的比值%。 污泥指数(SVI)的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是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 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污泥指数能客观地评价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絮凝、沉淀性能, 及时地反映出是否有污泥膨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实验四活性污泥性能ppt课件

实验四活性污泥性能ppt课件
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
1、实验原理 也称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是指曝气池中1L活性污
泥混合液中悬浮物的重量,单位mg/L或g/L。污泥浓度从 表观上反映了活性污泥数量的多少。氧化沟系统的MLSS一 般控制在2000-6000mg/L。 2、实验仪器
恒温鼓风干燥箱、真空抽滤系统、量杯、取样烧杯、镊 子、干燥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
3、实验步骤
滤纸烘干、冷却
预热电子天平
滤纸称重
M纸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
3、实验步骤
滤纸烘干、冷却 取样
指数SVI的实验方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原理示意图
污水中的可 降解有机物
+ 好氧微生物
无机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
+ 能量
O2
(CO2 、 H2O 、 NH3 、 SO42-
活性污泥法原理
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微生物生 长有利的环境下和污水充分接触,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 元素(N、P)和某些无机毒物产生吸附、氧化分解而使废水 得到净化的方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00mL

实验六++活性污泥活

实验六++活性污泥活

附:污泥样品的预处理
1、 在本实验中,需预先对污泥进行预处理。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在3000rpm下进 行离心机脱水,倾去上清液,加入自来水 搅拌后,再离心,反复洗涤三次。 2、污水浓度,采样醋酸钠配置,其初始COD 配置在400 mg/L。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六 活性污泥活性测定实 验 一、目的
通过短时间曝气实验,了解活性污泥对有 机污染物的生物降级性能、活性污泥沉淀性 能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增值的测定。
二、原理
在底物与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 的新陈代谢,将不断地消耗污水中的底物, 使其数量逐渐减少,活性良好的污泥降解 能力强。因此,用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污 泥,对底物降解的数量,可以反映评价活 性污泥活性。
三、设备及用具
1、有机玻璃反应罐或者2L烧杯; 2、曝气装置; 3、100 mL量筒、烧杯、三角瓶、秒表、漏 斗、滤斗等; 4、分析天平、烘箱; 5、COD回流装置?及分析试剂; 6、醋酸钠(or 城镇污水?)。
四、内容与步骤
1、活性污泥用纱布过滤,而后用离心机脱水; 2、将离心后的污泥加入到一定量待处理污水中, 使污泥浓度在2~3g/L,污泥负荷0.2~0.3 kg/ (kg.d); 3、反应器曝气1~1.5h;在初始时刻0、10、20、 30、60和90min取样,过滤,测滤液COD。 4、曝气结束后,取样分析污泥的SV、MLSS和 污水实验前后滤液的COD值。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Monod 方程:(1)SKs S V dt dS+=-max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Ks-----------饱和常数,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2)0)(=++-+dtdSV Se Q R Q Se Q R Q So 整理后,得(3)dtdSV Se So Q -=-)(于是有(4)S Ks S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而,F/M 为污泥负荷。

M F XtSeSo XV Se So Q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5)max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为横坐标,(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线的斜Se 1XtSe So -率为,截距为,可分别求得、Ks 。

max V Ks max1V max V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Ks ,所以有(6)Se K KsSeV Se Ks Se V dt dS ==+=-max max即(7)KSe XtSeSo =-以Se 为横坐标,(污泥负荷)为纵坐标,可求得直线斜率K 。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1. 实验目的:(1)了解SBR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挂膜)过程;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3.实验设备与材料(1)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2)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4)100mL量筒4. 实验步骤第1天,投加30%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循环运转。

第3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50%。

第5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70%。

第7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5.实验观察与数据整理。

每天记录: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6.结果分析对2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1. 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SBR 、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等工艺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 、SVI )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

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实验一、 实验目的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Monod 方程:SKs S V dt dS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Ks-----------饱和常数,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0)(=++-+dtdS V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dtdS V Se So Q -=-)( (3) 于是有S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max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线的斜率为max V Ks ,截距为max1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Ks ,所以有Se K KsSe V Se Ks Se V dt dS ==+=-max max (6) 即 KSe XtSe So =- (7) 以Se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可求得直线斜率K 。

2、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动力学方程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的基本方程式:Xv Kd dtdS Y dt dX -= (8) Y------活性污泥微生物产率系数Kd-----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自身氧化率Xv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殖量为:Xv V Kd Q Se Sa Y X --=∆)( (9)将上式各项除以XvV ,得Kd VXv Se So Q Y V Xv X --=∆)( (10) 而Mr F XvVSe So Q /)(=- F/Mr ------- 污泥去除负荷 以V Xv X ∆为纵轴,以XvVSe So Q )(-(污泥去除负荷)为横轴,直线斜率为Y 值,Kd 为纵轴截距。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方程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和其本身在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都是耗氧过程。

这两部分氧化过程所需要的氧量,由下式求定:bVXv Se So aQ O +-=)(2 (11)O 2-------混合液需氧量a----------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b----------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b VXvSe So Q a VXv O +-=)(2 (12) 以VXv Se So Q )(-(污泥去除负荷)为横坐标、VXvO 2为纵坐标,可求得a,b 值。

三、 实验设备1、带有挡板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沉淀池2、空气压缩机3、原水箱4、泵5、空气扩散管四、 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后,会出现“登录”对话框,请认真填写班级、姓名、学号三项内容,它们将被记录到实验报告文件当中。

同时还可以选择实验内容,选“不测定耗氧速度”,则实验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稳定在2.0mg/l,且不需要调节压缩机调节阀来适应活性污泥微生物变化引起的需氧量的变化,减少实验操作,简化实验内容。

2、打开原水进水阀,弹出进水阀调节面板,调节阀的开度,向曝气沉淀池中注入原水。

3、点污泥接种图向曝气池中接入培养好的污泥。

4、点击压缩空气调节阀,并调整阀门开度,向曝气池中输入氧气。

5、点击回流挡板高度调节的上下按钮,调节挡板高度,使沉淀池中的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以保持实验过程中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稳定(1300-3000mg/l)。

6、点击剩余污泥排放阀,调节阀门开度,以调整泥龄保持在一定的范围(5-15天)。

7、观察右边的数据,并不断调整溶解氧浓度(Do)、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泥龄(SRT)、污泥负荷(F/M),待其稳定后,开始记录数据。

8、点击原水BOD调节的上下按钮来调整进水水质或者点击原水进水阀门来调节水量,以改变不同的污泥负荷(0.2-1.2)。

9、调整溶解氧浓度(Do)、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使其稳定在上一次测定值,改变泥龄(SRT)、污泥负荷(F/M),待其稳定后,记录数据。

10、记录四组数据,实验完毕。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2、计算结果:3、底物降解与底物浓度曲线:4、活性污泥增长曲线:5、底物降解曲线:6、耗氧速度曲线:六、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终保持溶解氧浓度(Do)保持在2.0mg/l左右;2、在保持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1300-3000mg/l)稳定的情况下,测定不同的污泥负荷(F/M)时的各项参数。

MLSS的稳定靠溶解氧、回流比和泥龄的调节来实现。

注意排泥流量,保持泥龄(SRT)在5-15天, 污泥负荷越高,增长的污泥越多,排泥量越大,泥龄也越短。

实验七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在我国,以至在全世界仍然是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之一。

近几十年来在活性污泥法的反应理论、净化功能、运行方式、工艺系统方面均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工艺设计时需要进行方案的选择和优化。

如果缺乏同类设计参考,随着原水水质、控制目标、运行方式的变化,需要通过可行性实验获得设计参数。

这种实验工作除了通水流程和实验装置的建设外, 还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分析工作。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工艺参数和环境参数多,每个子环节相互影响,达到稳定的响应时间长,给实验教学活动造成极大的困难。

通过本虚拟实验的实施,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掌握活性污泥和其它生化处理方法可行性实验的实验方法。

其中的相应模块也可以在设计简化计算和比较方案。

活性污泥法虚拟仪器操作流程图5.2为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简图。

图5.3为仿真运行的操作流程框图。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虚拟仪器面板如图5.4所示。

图中以粉红底色显示的数值为控制量,以绿色为底色显示的数值为读出量。

图5.3活性污泥仿真实验的操作流程框图首先设定进水流量和进水BOD浓度mg/L;设计曝气池池体尺寸:池长、池宽和池深;设计二沉池的容积,设定SVI和运行水温。

开风机,控制阀门开启程度,供气量由仪表读出。

控制回流比,对应曝气池中生化反应的运行状态随上述控制量的变化而改变。

虚拟仪器显示出回流污泥浓度,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溶解氧浓度等。

与此同时,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中最关心的曝气池运行参数,也在仪表上读出,它们是:停留时间、容积负荷、污泥负荷、污泥龄和去除率等。

虚拟仪器还以动态图形描绘了出水BOD浓度的时间曲线。

为了提高效率,运行的速度较快;操作者可以按下纪录仪上的暂停键来赢得读数和改变控制量的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显示的污泥龄是全池微生物总量与该瞬时反应时微生物净增量的比值,如果微生物净增为负值,污泥龄也显示负值,预示着泥量的减少,需要通过调整其他参数,才能正常地连续运行。

污泥龄就有了参考意义。

图5.4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虚拟仪器面板图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监测台帐污水处理厂的监测台帐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对监测结果建立的日常工作纪录表。

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和处理情况,纪录的项目会有所不同。

例如焦化废水要测定进出水的酚和氰,深度处理的污水厂要测定氨氮等。

使用虚拟实验完成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监测台帐。

例5.1 用仿真实验建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监测台帐设某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设施为池长=80m、宽=6m, 深=3.4m;开启1#风机,控制阀门开启程度为0.45, 读出供气量≈45 M3/min;回流比=0.36,二沉池的容积=220 M3,SVI=120,运行水温=22℃,将进水BOD浓度仪表量程设置为600 mg/L。

设建立监测台帐的工作从2003年7月1 日至15日,每天早9:00进行测定;仿真实验开始后,系统即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按下暂停(Pause)键,在仪表盘上设置进水BOD浓度和进水流量,释放暂停键,直至水处理设施运行24小时以后,按下暂停键,在在仪表盘读出出水情况和监测台帐中的相应项目,重新设置进水BOD浓度和进水流量,然后释放暂停键运行。

获得如表5.1所示的监测台帐。

根据监测台帐绘制时间序列图,并观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是运行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图5.5和图5.6分别是进出水情况和处理效果的时间序列图。

表5.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监测台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