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1、铁路线路部分:一、铁路运输的特点:是采用轨道运输方式,列车必须在铁路线路上行驶,铁路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因此,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列车高速、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

二、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牵引机车、牵引种类、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四、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表示的。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二分之一规矩的铅垂线与水平线的纵向连线。

五、铁路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作铁路线路平面。

(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六、铁路线路纵断面:线路中心线(纵向展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线路纵断面。

(表明线路的起伏变化情况)七、直线和曲线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车抽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是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启动阻力等。

(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弯道)后,给列车运行造成阻力增大和限制行车速度等不良影响。

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外侧车轮轮缘挤压外轨,摩擦增大;同事还由于外轨长于内轨,内测车轮在轨面上滚动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给运行中的列车带来一种附加阻力,称为阻力。

曲线阻力的大小,我国通常用下面的实验公式来计算。

这一公式适用于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的情况。

从式中可知,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

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说明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

缓和曲线 :在铁路线路上,直线和垣曲县不是直接相连的,他们之间需要插入一段缓和曲线,以保证行车平顺。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 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 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绪论
实例1:
德国KV ( Kombinierter Verkehr ) - 复合性综合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绪论
1:送达速度: 2:投资额度 3:运输成本(水运、管道运输;铁路和公路运输;空运)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与运量无关的固定费用、运输 距离、运载工具的载重能力) 4:运输能力 5:运输的经常性和机动性 6:对能源的消耗 7:对环境的影响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 水运运输:各项经济指标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比较好的,运
第一个阶段:水运阶段
木筏是人类早起使用的工具
发展为独木舟(北美古印第安人)
水运时代
改良的帆船(古希腊罗马时代)
19世纪初汽船的出现(瓦特发明的 蒸汽机被应用于水运)
1833年加拿大汽船“皇家威廉” 号横渡大西洋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三、交通运输发展史
交通运输发展的四大阶段
第二个阶段:铁路阶段
现代交通运输概论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4 航空运输:在两点间的运输距离短、速度快,可跨越各种 天然屏障,基本建设周期短,在长途和国际旅客运输中占 重要地位,(货物空运的地位?)。但舱容和载重量比较 小、成本大、运价高,受气候的限制大,运输的经常性和 时间上的准确性比较差。
5 管道运输:是油、气、水的主要运输方式。投资少、成本 低、劳动生产率高。
空客A380生产综合运输模式
第一章 绪论
公路拖车运输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1.交通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相应公共设施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

2.运输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相应的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质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3.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是一种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五目的,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和谐式交通运输系统。

4.绿色交通的特征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通畅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适量新能源与环保型汽车为工具,以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5.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组成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是铁路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基础,是运输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通常由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与信号及车站设备组成。

6.铁路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组成的整体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可以理解为两根钢轨之间中心位置的“假想线”,也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空间的轨迹。

7.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分类答:1)。

路网性铁路枢纽,2)。

区域性铁路枢纽,3)。

地方性铁路枢纽,8.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道路交通工具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线,构造物(路基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道路运输主要包括城市对外(城际间)道路运输和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在本章中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城市道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9.公路的格概念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农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合设施的道路。

10.公路的主要结构-是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

11.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绿化设施等是保证高速行车安全和调节驾驶员和乘客疲劳、方便旅客、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篇第1章交通运输通论12交通运输业及其与国

第一篇第1章交通运输通论12交通运输业及其与国

*
二、交通运输业的产生
运输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运输业的发展,经历了手工业生产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生产阶段,特别是机械运输业的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更重大的影响 运输业迸人机械运输以来,一般又可以区分为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 一是以水运为主的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二是以铁路为主的时期门 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 三是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大发展时期(20世纪30-50年代) 四是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运输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只是世界运输发展的一般过程,井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运输业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不同国情,但是每个国家可以借鉴别国的运输发展经验和教训,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的综合运输体系,并且向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
一、交通运输业与经济的关系
运输业的经济作用 运输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生产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 交通运输的状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价值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运输有利于开拓市场,不仅能创造出明显的“空间效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时间效用” 早期的商品交易市场往往选择在人口相对密集、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 在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的年代,市场位置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和货物可及性的影响 对于多数人来说,交通相对便利,人和货物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会被认为是较好的商品交换场所 运输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密切相关 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往往具有很强的时限性,超过了这一时限,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一种商品如果因为时间关系失去了市场需求,这种商品在特定的时间内就不再具有价值,或者其价值大打折扣
了解
理解
掌握
交通运输业特性分析方法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课程内容
•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 第二章 交通设施 • 第三章 运输设备 • 第四章 港站工作组织 • 第五章 特殊货物运输 • 第六章 城市公共交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2.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3.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 (2)铁路运输
➢ 运量较大 ➢ 速度较快 ➢ 运输成本低 ➢ 受气候条件限制小 ➢ 环境污染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铁路运输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2)铁路运输
每一辆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 得多。 铁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双线5500 万t/年(我国); 双线1亿t/年(某些国家); 公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四个车道 300~500 万t/年。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80 ~ 160km/h 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210~310km/h 法国高速客车动车组试验时创造了515.3km/h 铁路货运速度虽比客运慢些,但是每昼夜的平均货物 送达速度也比水路运输快。
• 4.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
• 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 •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
•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 •(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 •(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输送距离)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PPT课件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PPT课件

3、公路运输 汽油发动机使用于道路车 辆首先由德国人戴姆勒于
1887年尝试成功,大约8年
之后,美国开始发展汽车。 4、航空运输
1903年,第一次实现了用螺
旋桨作动力的飞行,这就是
飞机的雏形。 1914年,美国首次开辟了从 坦帕到圣彼得斯堡的定期航班。
5、管道运输 1865年,人们开始使用管道运
输石油。但其后50内,发展缓
第1部分
交通运输概论
主要介绍与交通运输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交
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发展史及其意义。

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简史
深刻理解:运输、交通、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学
的概念、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及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与运输的区别和联系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学
一、运输概念
《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概 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
主要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交通运输构成要素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1、运载工具
2、通路 硬件要素
3、场站
4、动力 5、通信 6、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主要教学内容:
五种运输方式的产生过程 中国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一、世界交通运输发展史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运输。
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前,早期
组织形式: 1、公路与铁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背载运输 或驼背运输; 2 、公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船背运 输;
3、 公路与航空的联合运输,也称作鸟背运输; 4、 铁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车—船运输;
5、 货船与驳船的联合运输。
公路与铁路之联运系统 (Truck-Rail): 或称驼背运输 (PiggyBack), 例如 TOFC(Trailer-on-Flat-Car), 平车载运拖车即是 藉由卡车或公路货运与铁路所提供的运输服务方式. 公路与水运之联运系统 (Truck-Water): 或称船背运输 (FishyBack), 此种系统大部分适用於货运 , 即船上无装卸货物之设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交通运输概论1.交通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相应公共设施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

2.运输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相应的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质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3.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是一种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五目的,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和谐式交通运输系统。

4.绿色交通的特征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通畅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适量新能源与环保型汽车为工具,以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5.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组成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是铁路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基础,是运输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通常由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与信号及车站设备组成。

6.铁路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组成的整体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可以理解为两根钢轨之间中心位置的“假想线”,也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空间的轨迹。

7.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分类答:1)。

路网性铁路枢纽,2)。

区域性铁路枢纽,3)。

地方性铁路枢纽,8.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道路交通工具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线,构造物(路基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道路运输主要包括城市对外(城际间)道路运输和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在本章中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城市道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9.公路的格概念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农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合设施的道路。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文档资料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文档资料

2、公路运输
• • • • •
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 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送达快;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 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
3、水路运输
•运输能力大; •运输成本低; •投资省; •劳动效率高; •航速低;
4、航空运输
•高科技性; •高速性; •高度的机动灵活性; •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 •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 •运输成本高;
3、水路运输
•便于利用; •不受海洋阻隔; •创办较容易; •国际竞争激烈; •差异性大;
4、航空运输
•飞行距离远; •飞机和机场分离; •使用范围广泛; •具有环球性和国际性;
5、管道运输
•生产与运输一体化; •上门服务; •生产高度专业化; •作业自动化;
四、联合运输系统
概念:联合运输系统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 输工具组成,在两地之间对托运人所托运的货 物,采用单一费率或联合计费,并且共同承担 运送责任的运输服务系统。
3、公路运输 汽油发动机使用于道路车 辆首先由德国人戴姆勒于
1887年尝试成功,大约8年
之后,美国开始发展汽车。 4、航空运输
1903年,第一次实现了用螺
旋桨作动力的飞行,这就是
飞机的雏形。 1914年,美国首次开辟了从 坦帕到圣彼得斯堡的定期航班。
5、管道运输 1865年,人们开始使用管道运
输石油。但其后50内,发功。 20世纪后,蒸汽涡轮取代了蒸汽机。
2、铁路运输 1776年,英国的累诺兹
首次制成凹形铁轨。
1804年,英国的特里维 西克制成了牵引货车在铁轨 上行驶的机车。 1825年,英国铺设了世
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的公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
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 会活动。
二、交通概念
《辞海》: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是人和物 的转运和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和 播送。 《大百科全书》: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 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而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 合称。 概念:运输工具的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1、旧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 a.线路少、质量差、不成网。 b.运量规模小、运输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c.交通运输业大多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有制。 d.地理分布不均蘅。
2、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发展变化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 五种运输方式的特征 ❖ 联合运输和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二、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3、水路运输
•运输能力大; •运输成本低; •投资省; •劳动效率高; •航速低;
4、航空运输
•高科技性; •高速性; •高度的机动灵活性; •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 •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 •运输成本高;
5、管道运输
•运量大; •占用土地少; •投资少,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
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特征
1569年Leabharlann 墨卡托(现代海图之父)发表了
等角正圆柱投影原理的世界图
1730年 [英]哈德利发明八分仪,后改成六分仪 1790年 美国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安全机构,
后(1915年)改名美国海岸警卫队 1807年 [美]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
蒸汽机推动两舷明轮 1818年 美国“黑球”轮船公司首先开辟了纽约-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出现有桨和帆的船 公元前2700年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兴建了西顿港和
提尔港(在今黎巴嫩) 中国长江流域出现用木桨的船 公元前17~ 中国商代已掌握造船技术,并使用风帆 公元前660年 小亚细亚特洛伊地方筑起最早的灯塔 公元前486年 中国开凿邗沟──沟通了长江与淮河 公元前214年 中国修成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公元前140年 中国汉代已能建造大型船舶──楼船, 中国汉武帝时已开始进行海上贸易, 海船远航至印度洋沿岸一些国家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克莱蒙脱号明轮 上。
1825年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托 克顿达灵顿铁路上运行成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 人本茨制成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 弟制成第一架内燃机推动的双翼飞机。
管道运输在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输 送而发展起来。
1850年 英国在英吉利海峡敷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但第二天被损坏
1861年 英国创办邮政储蓄
1865年 国际电报联盟宣告成立
1866年 英国敷设横渡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成功,实现了越洋电报通信
1871年 外商在中国开办有线电报
1874年 德、法、英等22国签署《伯尔尼条约》,成立邮政总联盟
1903年,第一次实现了用螺 旋桨作动力的飞行,这就是 飞机的雏形。 1914年,美国首次开辟了从 坦帕到圣彼得斯堡的定期航班。
公元前5000年 北欧人已有鹿拉雪橇 公元前35世纪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已有牛拉橇
苏美尔人创造车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已有通行车辆的道路 公元前26世纪 相传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创造了车 公元前16~ 中国已能制造有辐车轮的轻便两轮车 公元前221年 中国秦始皇颁“车同轨”令,修驰道 公元前2~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横贯亚洲的陆路交通干线 公元1815年 苏格兰人马克当铺筑碎石路面成功 公元1819年 法国巴黎公共马车——城市公交的里程碑 公元1865年 英国在因佛内斯首次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70年 英国伦敦出现了轨道马车 公元1874年 英国人劳森制成基本是现代形式的自行车 公元1875年 奥地利人马尔库斯制成两冲程内燃机汽车
1、铁路运输
• 适应强; • 运输能力大; • 安全性好; • 列车运行速度较高; • 能耗小; • 环境污染小; • 运输成本较低;
2、公路运输
• 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 • 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 送达快; •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 • 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
1、铁路运输
•车路一体; •以列车为客、货运输的基本输送单元; •优越的外部导引技术; •自然的控制; •自动的操作; •铁路运输设备不能转移。
2、公路运输
•车路分离; •富有活动性; •可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 •经营简易;
3、水路运输
•便于利用; •不受海洋阻隔; •创办较容易; •国际竞争激烈; •差异性大;
1769年 法国人N.J.居纽制成一辆前轮驱动的三轮蒸汽机车 1804年 英国人R.特里维西克制成矿山运煤用的蒸汽机车 1825年 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 1831年 美国首先在铁路客车上采用二轴转向架 1837年 法国铁路部门首先采用列车运行图 1839年 英国开始在伦敦附近的铁路车站间用电报传送列车发到信息 1841年 英国在铁路上装设世界上第一架臂板信号机 1843年 英国首先在铁路车站采用机械集中联锁 1858年 英国开始使用铁路区间闭塞 1870年 美国人E.詹内发明铁路车辆的自动车钩 1872年 美国人W.鲁宾逊研究成功直流电闭路式轨道电路 1873年 英国人R.戴维森制成第一辆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机车
公元2世纪 中国张衡发明指南车
公元7世纪 建成京杭大运河
公元10世纪 中国运河上建有复式船闸
公元11世纪 中国造船已采用水密隔舱结构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到达西亚和东非
1487年
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1492~1504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欧
美航线
1519~1521年 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
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则 揭开了现代陆路发展的序幕。
古代运输业
交通是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取水,尽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 成为最早产生的运输方式。
在陆上交通方面驯马牛作为陆运工具出现得最早,此后 出现马牛拉车而促进了道路的人工修筑,直至出现丝绸 之路。
古代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在造船、航海方面均较 领先。
四、交通运输 和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 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 的总称。 交通运输学——探讨交通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如何将人和物迅速、安全、经济、便利、准时地从甲 地运到乙地,以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科学。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 交通运输构成要素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1、运载工具 2、通路 3、场站 4、动力 5、通信 6、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硬件要素
主要教学内容:
❖ 五种运输方式的产生过程 ❖ 中国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一、世界交通运输发展史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运输。 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前,早期
的人类是以自身作为运输工具, 其后通过驯养动物驮运或拉重物 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
补充: 分类:全国交通、区域交通、城市交通。
三、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1、不同点 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情况,而与交通工具所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有 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而运输则是强调的后者,而不特别关心使用 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两个概念:交通量、运输量。
2、联系处
交通和运输反映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即都是 反映的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交通关心 的是运输工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 的运输工具的载运情况。
英国在利物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驼峰调车场 1876年 德国在斯毕道夫铁路编组站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简易驼峰
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1878年 法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列车自动停车装置
3、公路运输 汽油发动机使用于道路车 辆首先由德国人戴姆勒于 1887年尝试成功,大约8年 之后,美国开始发展汽车。
4、航空运输
11世纪中国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 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推动 了水上运输的进步。
公元前 480 年中国开凿了古老的运河邗沟,至秦朝又为 粮运连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成为水路自身 联运的创举。
近代运输业
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产业革命,促进了机 动船和机车的出现 ,从此开始了近代运输业。
古代邮电业
古代的信息传送主要靠人力进行,用以传达军、政命令, 设有邮驿。
1840年英国人希尔提出发行邮票,采用均一邮资制—— 近代邮政开端。
中国于1896年建立了近代邮政。
近代邮电业
近代邮电始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都发明了无线电
第1部分 交通运输概论
主要介绍与交通运输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交 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发展史及其意义。
了 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简史 深刻理解:运输、交通、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学
的概念、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及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与运输的区别和联系 ❖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学
一、运输概念 《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1875年 苏格兰-美利坚科学家贝尔在华生的帮助下发明复式电报
1876年 苏格兰-美利坚科学家贝尔发明电话
1877年 美国在波士顿创建第一个电话局
1878年 中国开始由海关兼办邮政,首次发行邮票——大龙邮票
邮政总联盟第二届大会修订《伯尔尼条约》改为《万国邮政公约》
三、我国的现代交通运输发展
5、管道运输
1865年,美国人西克尔在宾 夕法尼亚州用熟铁管敷设一 条长9756米的输油管道,人 们开始使用管道运输石油。 但其后50内,发展缓慢。 进入20世纪后,由于大量油 田的发现,管道运输才开始 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