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1、铁路线路部分:一、铁路运输的特点:是采用轨道运输方式,列车必须在铁路线路上行驶,铁路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因此,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列车高速、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
二、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牵引机车、牵引种类、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四、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表示的。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二分之一规矩的铅垂线与水平线的纵向连线。
五、铁路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作铁路线路平面。
(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六、铁路线路纵断面:线路中心线(纵向展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线路纵断面。
(表明线路的起伏变化情况)七、直线和曲线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车抽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是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启动阻力等。
(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弯道)后,给列车运行造成阻力增大和限制行车速度等不良影响。
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外侧车轮轮缘挤压外轨,摩擦增大;同事还由于外轨长于内轨,内测车轮在轨面上滚动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给运行中的列车带来一种附加阻力,称为阻力。
曲线阻力的大小,我国通常用下面的实验公式来计算。
这一公式适用于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的情况。
从式中可知,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
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说明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
缓和曲线 :在铁路线路上,直线和垣曲县不是直接相连的,他们之间需要插入一段缓和曲线,以保证行车平顺。
交通运输概论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2.交通运输的特点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货 物、旅客)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 (3)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旅客、货物)是同时运 动的,它创造的产品(旅客、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 中同时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的计量具有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交 通 运 输 概 论
交通运输概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和构成要素。
(2)了解世界交通运输和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与现状。
(3)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交通 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运载人员与 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 及社会活动的总称。
1.1 交通运输概述
1.1.3 交通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
1.公路运输
(5)公路运输在长途运输方面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①耗用燃料多,造成途中费用过高。 ②机器磨损大,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高。 ③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④运行持续性差,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 ⑤公路运输安全性较差,由于车辆结构复杂、道路状况不良、驾驶员疏忽等因素, 交通事故较多。 ⑥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较大,汽车排出的尾气和造成的噪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
(2)公路运输的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利润大。 (3)与火车驾驶员和飞机驾驶员培训相比,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 对驾驶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容易。 (4)公路运输可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集散或接运服务,还可承担铁路、水 路达不到区域内的运输,能有效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概论-绪论

交通运输概论 - 绪论引言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不仅扮演着连接城市、地区和国家的纽带作用,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的概念、分类、重要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定义交通运输是指人、货物以及信息在空间上由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
分类交通运输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运输方式分类:–道路运输:包括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
–铁路运输:包括铁路和地铁等。
–水路运输:包括船舶和船只等。
–空运:包括航空公司和航空器等。
–管道运输:包括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等。
2.按运输性质分类:–人运输:以运送人员为主要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
–货物运输:以运送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
3.按运输规模分类:–城市交通:以城市内部的交通为主要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
–区域交通:以地区内部的交通为主要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
–国际交通:以国家之间的交通为主要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通过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交通运输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加快了经济增长。
社会交流交通运输极大地促进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它使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它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选择,比如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经济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
它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推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业本身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影响交通运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交通运输概论

共享出行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提高出行效率并减少交通拥堵。
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必要条件 ,能够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
展。
提高生活水平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生 活水平,缩短旅行时间,提高出行 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保障国家安全
交通运输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特别是在军事和战略物资运输 方面,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
优势。
航空运
民用航空
提供旅客和货物的航空运输服务,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等 优点。
通用航空
包括空中巡逻、空中游览、空中广告等,具有灵活多样的服 务形式。
管道运
• 油气管道: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具有密闭 、高效、低耗等优点。
03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运输工具
01
02
03
04
陆上运输工具
包括铁路机车、货车、公路汽 车、拖拉机等,它们能够在陆
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 减排技术,降低交通排 放。
智能交通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自动驾驶技术
研究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
车路协同技术
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
新一代交通系统发展
多模式交通系统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交通枢纽类型
根据运输需求和交通方式,选择合适的交通枢纽 类型,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等。
一章交通运输概论ppt课件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铁路 4532.6 4766.8 4969.4 4788.6 5712.2 6062 6622.1 7216.3 7778.6 7878.9
公路 6657.4 7207.1 7805.8 7695.6 8748.4 9292.1 10130.8 11506.8 12476.1 13511.4
公路 6129 6330 6782 7099 7841 8693 9754 11355 32868 37189
水运 23734 25989 27511 28716 41429 49672 55486 64285 50263 57557
民航 50.3 43.7 51.6 57.9 71.8 78.9 94.3 116.4 119.6 126.2
11
第一节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四、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
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 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也可以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 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 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 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 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18
第二节 交通运输发展史
二、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第二阶段 美国1991年的《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法案》规定:国
家交通运输系统,应由统一标准和相互联结的各 种运输方式组成,包括未来的各种运输方式。 欧盟于1997年制定了欧洲统一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欧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 建设。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

交通运输概论1.交通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相应公共设施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
2.运输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相应的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质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3.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是一种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五目的,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和谐式交通运输系统。
4.绿色交通的特征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通畅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适量新能源与环保型汽车为工具,以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5.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组成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是铁路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基础,是运输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通常由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与信号及车站设备组成。
6.铁路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组成的整体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可以理解为两根钢轨之间中心位置的“假想线”,也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空间的轨迹。
7.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分类答:1)。
路网性铁路枢纽,2)。
区域性铁路枢纽,3)。
地方性铁路枢纽,8.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道路交通工具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线,构造物(路基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道路运输主要包括城市对外(城际间)道路运输和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在本章中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城市道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9.公路的格概念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农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合设施的道路。
10.公路的主要结构-是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
11.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绿化设施等是保证高速行车安全和调节驾驶员和乘客疲劳、方便旅客、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概论全集 PPT

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 1878年 法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列车自动停车装置
3、公路运输
汽油发动机使用于道路车 辆首先由德国人戴姆勒于 1887年尝试成功,大约8年 之后,美国开始发展汽车。
4、航空运输
硬件要素
1.6 世界交通运输发展史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运输。 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前,早期 的人类是以自身作为运输工具, 其后通过驯养动物驮运或拉重物 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 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则 揭开了现代陆路发展的序幕。
• 古代运输业
– 交通是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 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取水,尽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成为最早产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成 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内燃机推 动的双翼飞机。
– 管道运输在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输送而发展起 来。
• 古代邮电业
– 古代的信息传送主要靠人力进行,用以传达军、政命令,设有邮驿。 – 1840年英国人希尔提出发行邮票,采用均一邮资制——近代邮政开端。 – 中国于1896年建立了近代邮政。
– 公元前 480 年中国开凿了古老的运河邗沟,至秦朝又为粮运连通了 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成为水路自身联运的创举。
• 近代运输业
– 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产业革命,促进了机动船和机车 的出现 ,从此开始了近代运输业。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克莱蒙脱号明轮上。
– 1825年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 铁路上运行成功。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课程内容
•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 第二章 交通设施 • 第三章 运输设备 • 第四章 港站工作组织 • 第五章 特殊货物运输 • 第六章 城市公共交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论
•
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
2.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
3.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 (2)铁路运输
➢ 运量较大 ➢ 速度较快 ➢ 运输成本低 ➢ 受气候条件限制小 ➢ 环境污染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铁路运输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2)铁路运输
每一辆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 得多。 铁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双线5500 万t/年(我国); 双线1亿t/年(某些国家); 公路的最大运输能力为 四个车道 300~500 万t/年。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80 ~ 160km/h 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210~310km/h 法国高速客车动车组试验时创造了515.3km/h 铁路货运速度虽比客运慢些,但是每昼夜的平均货物 送达速度也比水路运输快。
• 4.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
1.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
• 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 •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
•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 •(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 •(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输送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上學、購物、休憩等)所衍生,因此其「直接需求」應為上班 、上學、購物、休憩等社會經濟活動,而「運輸」之需求並非其 真正之「直接需求」,應歸屬為「間接需求」,又其為實現其他 社會經濟活動之目的所衍生,故亦可稱為「衍生需求」(或引伸 需求)。 另極少數旅次產生者(如老人或小孩等)可能因乘車免費或優待 而搭乘公車等運輸工具到處閒逛或觀光,惟其主要旅次目的仍為 「休憩」,而非以「運輸」為其「直接需求」;又「司機員」( 或駕駛員)搭乘其所駕駛之運輸工具,雖「運輸需求」看似其「 直接需求」,惟由於「司機員」搭車為其職責所在,且其除交接 換班外中途並未下車(況其趕赴上班地點仍須搭乘其他運具), 因此,在值班擔任駕駛期間之旅次,一般並不計入「運輸需求數 」內。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5
效率高等條件,如電動機、柴油內燃機、蒸氣機、噴射引擎等。 通信(Communication): 提供總公司、調度站、車輛等營運管理人員之相互連絡,確保突發 事故能迅速處理,運輸能持續與安全。良好的通信設備應性能優良 、迅速確實、操作簡便、保養維修容易等條件。 經營管理人才及組織(Management&Organization): 上述五項硬體運輸要素外,人是最重要的另一個構成要素,使運輸 更有效的發揮功能。良好的管理組織應具備組織制度完整、團隊意 識強烈、成員和諧合作、指揮調度靈活、事權分工合理等條件。
3
試述運輸(事業)的構成要素。 :運輸工具(Mode / Vehicle): 能用來運送人或貨物,如汽車、鐵路列車、航空器、船舶等,良好 的運輸工具應具備安全、準點、經濟、便利、舒適等功能。 通路(Way): 由起點至迄點所經的路徑,良好的通路應具備安全、建造及維修成 本低、不受天候或地形影響等條件,如鐵路、公路、航路、管道。 場站(Terminal): 運具從出發之起點至目的之迄點(亦可包括經過之所有節點),良 好的場站應具備旅客集散、貨物裝卸、運具維修調度、服務人員休 息等功能,如火車站、公車站、航空站、港埠。 動力(Power): 運具移動行駛的力量,如人力、風力、獸力、電力。良好的動力設 備應具備構造簡單、操作方便、保養維修容易、成本低、能源使用 【精選試題】
1-6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文化之形成與發展: 文化之發展與交通運輸息息相關,便利之交通使得地區間之文化得 以交流,促進文化事業之蓬勃發展,亦增加偏遠部落原住民就學、 受教育之機會。
5
試述運輸的經濟功能。 【精選試題】 :所謂運輸的經濟功能,係指運輸有助於生產、交換、消費、分配及經 濟發展等方面,茲分述如下: 生產方面: 降低生產成本。 促進區域分工。 擴充生產規模。 促進資源之開發與有效利用。 交換方面: 降低產品價格。 穩定物價水準。 擴大市場範圍。 促進國際貿易。 消費方面: 減輕消費負擔。 擴大消費範圍。 提高消費水準。 創造消費慾望。 分配方面: 土地價值增加。 人口分布變動。 企業利潤提高。 工廠與住宅區位之選擇與移動。
2
請說明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的意義,並解釋運輸需求是直接需求或間 接需求。 :「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之意義: 「直接需求」:係一般人因心志產生某種「意念」而有欲完成該 「行動目的」之需求,稱為「直接需求」,換言之,能直接滿足 人的需要之需求即為「直接需求」。如上班、上學、休憩、購物 、訪友等項均為現代人不可或缺之社經活動,而前述社經活動之 需求均能「直接」滿足人的需要,因此,均可稱為「直接需求」。 「間接需求」:係由「直接需求」衍生而來的,亦即由那些可「 直接」使用的產品需求中衍生而來的。如「麵包」能直接滿足人 們「食」的需求,因此,製造麵包之麵粉等原料,以及麵粉機及 烤箱等設備,即能「間接」滿足人們的需要,故對於這些原料或 設備之需求稱為「間接需求」。 「運輸需求」係屬「間接需求」,其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旅次產生者之「運輸需求」係為完成其他目的(如上班 【地特四等】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7
經濟發展方面: 土地使用改變。 土地利用強度提高。 促進都市發展。 發展區域經濟。
6
請分別舉例說明運輸對我國「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之貢 獻。 【鐵路升資考(佐升員)】
:「運輸」的一般功能包含促成國家社會之團結與統一、國防力量之 增強、政治制度之演進、社會關係之促進、文化之形成與發展;另 「運輸」的經濟功能則包括生產、交換、消費、分配及經濟發展等 方面之效益。 試舉「台鐵」、「高鐵」及「公路」分別說明其對我國「經濟」、 「社會」與「文化」發展之貢獻如下: 「台鐵」對我國「經濟」發展之貢獻: 台鐵提供客貨運輸服務,對促進國家及地區經濟繁榮,有其顯 著之效益。 台鐵大宗貨物(如水泥)運送業務,對整體經濟成長有其相當 貢獻。 台鐵貨櫃複合運輸業務,對我國進出口國際貿易有其相當助益。 台鐵配合開行觀光列車,對帶動觀光相關產業發展助益不少。 「高鐵」對我國「社會」發展之貢獻: 高鐵通車後大幅縮短臺灣南北部間之旅行時間,創造「一日生 活圈」。 高鐵通車後拉近臺灣南北部間之距離,使得與另一地親友往來 更加密切。 高鐵通車後可活絡社會經濟活動,增進與另一地貿易夥伴之密 切關係。
4
試述運輸的一般功能。 :運輸的一般功能,分述如下: 國家社會的團結與統一: 從歷史上諸多例證,可發現道路興建完成常促進國家統一及社會團 結;而完善的運輸系統亦可使人民語言、文化、觀念等隔閡得以消 除。 國防力量之增強: 機場、港埠、鐵公路等運輸建設,平日即是軍用物資運送之主力, 戰時更是重要之軍事堡壘;而國父所著《實業計畫》亦著眼在以運 輸建設厚實國防力量。 政治制度之演進: 英國學者曾預言:「鐵路完工之日,即為封建制度消滅之時」,若 交通運輸發達,雖土地幅員再廣,仍猶若比鄰。可見政治制度之演 進,運輸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社會關係之促進: 藉由交通運輸發達,可使得與親朋好友之關係更加密切。如航空事 業發展,達成「天涯若比鄰」之夢想;近期台灣高鐵通車後,達成 「一日生活圈」之目標。 【精選試題】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何謂「交通」、「運輸」與「通信」?試述之。 【精選試題】 :「運輸」(Transportation)係指使用運輸工具、透過通路,將人或 貨物從某一地移送至另一地的一種運送過程、經濟行為或活動。 「交通」(Traffic)則專指車輛或行人在一個地區或路線的運動狀 態(如交通流)及與此種運動有關的設施(如交通號誌、交通標誌 )而言,此即探討人、車、路彼此間之關連。 「通信」(Communication)是一種「訊息」(Message)的傳送, 其所傳送的不是人或貨物,可能是聲音、文字、電子訊號等型式, 而且不一定非利用運輸工具不可。如郵政、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