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时间排列)【2006年】2006年7月5日中国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国家自然遗产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这是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采取的重要举措。
这30个遗产名录中包括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等17处国家自然遗产,以及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等1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设立,将使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建立在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与支持的遗产保护方式之一,也是中国遗产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
2006年10月31日江苏省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开启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评定的先例。
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就是在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出代表性人物,通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命名方式给予认定,对在传承活动中有经济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资助。
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主要针对江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37个项目。
全省共申报代表性传承人203名,经过专家初评以及评审委员会审议,32人入围,涉及吴歌、昆曲、苏绣、扬州剪纸等25个项目。
入围的代表性传承人中60岁以上的22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7岁。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代表性传承人将享有包括向政府申请资助等一系列权利;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传承列入濒危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政府将提供帮助,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2006年12月21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中国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48项传统文化、技艺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民间文学类空缺外,4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音乐5项、民间舞蹈11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5项、民间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7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5项。
晋江市第一二三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

批次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民间故事晋江市文化馆谜语晋江市灯谜协会南音晋江市南音协会深沪褒歌深沪镇文体服务中心木偶戏(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戏)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阳春提线木偶戏剧团高甲戏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晋江市高甲戏剧团狮阵 安海镇下山后村委舞龙罗山街道英山舞龙队安海嗦啰嗹安海镇文体服务中心东石数宫灯东石镇文体服务中心中秋搏饼晋江市文化馆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深沪镇文体服务中心传统医药灵源万应茶中药文化泉州灵源药业有限公司第一批(晋政文〔2007〕50号)民间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民俗传统技艺李五的传说晋江市博物馆李五纪念馆闽南四句晋江历史文化研究会民间音乐十番东石镇肖下村庐山国佛雕制作技艺安海镇邱加田泥金线画制作技艺龙湖镇许跃森“米螺筛”传统制作工艺龙湖镇鲁东村衙口花生传统制作工艺龙湖镇文体服务中心晋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晋江市博物馆施琅将军祭典晋江市博物馆施琅纪念馆狮阵(大浯塘武狮阵、三吴一元师祖青狮阵)灵源街道英塘居委会磁灶镇文体服务中心(扩展项目)传统美术潘山庙宇木雕晋江艺达木雕美术有限公司坊脚面塑陈埭镇坊脚村林友清晋江修谱礼俗晋江市谱牒研究会型厝香龙东石镇梅塘村老友会民间音乐什音安海镇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狮阵安海镇庵前村委会(扩展项目)南少林五祖拳安海镇南少林五祖拳学会安海土笋冻制作技艺晋江市文化馆磁灶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磁灶镇磁灶社区居委会磁灶苏垵“黑茶古”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磁灶镇苏垵村委会虎咬草烧饼制作技艺晋江市青阳好再来固本钱美食店民俗永和山前村火把节永和镇山前村老人会民俗杂技与竞技传统技艺第二批(晋政文〔2009〕39号)传统技艺民俗第三批(晋政文〔2010〕170号)第四批(晋政文〔2013〕198号)杂技与竞技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级别代表性传承人晋江灯谜2008年入选第二批泉州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入选第三批福建省级非遗名录伍耿怀(省级·第二批)粘良令(泉州市级·第四批)陈松柏(泉州市级·第四批)陈盛强(泉州市级·第五批)泉州南音2005年入选第一批福建省非遗名录,2006年入选第一批级国家级非遗名录。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3•【字号】榕政综[2007]111号•【施行日期】2007.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榕政综[2007]1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8项)已经市十三届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市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榕政综〔2006〕316号)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附件: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七年四月二十三日附件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8项)一、民间文学(民族语言)(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1 Ⅰ-1 福州方言福州市群众艺术馆二、民间音乐(共计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2 Ⅱ-1 茶亭十番台江区3 Ⅱ-2 林浦安南亻尺仓山区4 Ⅱ-3 太平鼓仓山区5 Ⅱ-4 畲族山歌罗源县、连江县三、民间舞蹈(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6 Ⅲ-1 高湖舞龙灯仓山区7 Ⅲ-2 新厝车鼓舞福清市8 Ⅲ-3 舞纸狮永泰县9 Ⅲ-4 椽板龙永泰县10 Ⅲ-5 藤牌操平潭县四、传统戏剧(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11Ⅳ-1 闽剧福州闽剧院12Ⅳ-2 词明戏平潭县五、曲艺(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13Ⅴ-1 福州评话福州曲艺团14Ⅴ-2 福州亻尺艺福州曲艺团六、杂技与竞技(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15Ⅵ-1 琴江台阁长乐市16Ⅵ-2 仁山拉线狮连江县17Ⅵ-3 鸣鹤拳仓山区、台江区18Ⅵ-4 南少林宗鹤拳福清市19Ⅵ-5 虎尊拳永泰县七、民间美术(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20Ⅶ-1 寿山石雕晋安区21Ⅶ-2 软木画晋安区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22Ⅷ-1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州市漆艺研究会23Ⅷ-2 福州漆箸制作技艺福州市工艺美术研发中心24Ⅷ-3 福州金箔制作技艺福州市工艺美术研发中心25Ⅷ-4 南后街花灯制作技艺鼓楼区26Ⅷ-5 肉燕制作技艺鼓楼区27Ⅷ-6 佛跳墙制作技艺鼓楼区28Ⅷ-7 鱼丸制作技艺鼓楼区29Ⅷ-8 肉松制作技艺鼓楼区30Ⅷ-9 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仓山区、闽侯县31Ⅷ-10 洪塘蓖梳制作技艺仓山区32Ⅷ-11 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罗源县、连江县九、民俗(共计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或单位33Ⅸ-1 滩涂泥撬连江县34Ⅸ-2 畲族服饰罗源县、连江县35Ⅸ-3 畲族婚礼罗源县、连江县36Ⅸ-4 畲族三月三乌饭节罗源县、连江县37Ⅸ-5 陈靖姑信仰仓山区38Ⅸ-6 陈文龙信仰台江区、仓山区。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要:
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二、福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福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正文:
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手工技艺、曲艺、民间音乐等多个类别。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福州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
二、福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福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福州软木画、福州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州伬艺、福州评话等。
其中,福州软木画、福州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属于传统手工技艺类别,福州伬艺、福州评话属于曲艺类别。
三、福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福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福州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闽剧等。
这些项目体现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近年来,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公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此外,还通过举办非遗文化活动、传承人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方式,提高市民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促进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福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三明市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三明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国家级第一批:(2项)传统戏剧: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第二批:(2项)民俗:大田板灯龙传统手工技艺:将乐竹纸制作技艺第三批:(1项)民俗: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祭奠二、省级第一批:(6项)民间舞蹈:泰宁大源傩舞传统戏剧: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沙县肩头棚传统手工技艺: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将乐西山造纸技术第二批:(11项)民间音乐:宁化客家山歌民间舞蹈:清流李家五经魁传统戏剧:尤溪南芹小腔戏、永安大腔傀儡戏传统手工技艺: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将乐擂茶制作工艺)、永安贡席制作工艺民俗:大田板灯龙、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祭典、永安安贞旌鼓第三批:(8项)清流长效十番锣鼓、永安市龙角舞、泰宁大源赤膊灯、宁化古游傩、永安“唱花”、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清流嵩溪豆腐皮制作工艺、永安闽派古琴。
三、市级第一批(35项):将乐食闹音乐、宁化客家山歌、泰宁大源傩舞、沙县肩头棚、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傀儡戏、尤溪南芹小腔戏、宁化石门山祁剧、将乐南词、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将乐西山造纸技术、将乐擂茶制作工艺、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宁化老鼠干制作工艺、清流明笋干制作工艺、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永安贡席制作工艺、大田华溪稻草龙、大田板灯龙、清流长校十番锣鼓、清流李家五经魁、将乐跑马将军、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祭典、宁化客家游傩、宁化牌子锣鼓、宁化淮土高棚灯、永安青水打黑狮、永安槐南安贞旌鼓、永安槐南打黑狮、永安小陶八一龙灯、永安小陶二十八宿花灯、泰宁新桥赤膊灯、泰宁大田蚯蚓灯、第二批(6项):永安闽派古琴、永安龙角舞、将乐《李寄斩蛇》、永安《唱花》、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清流嵩溪豆腐皮制作工艺。
备注:全省:第一批:国家级36项、省级101项。
第二批:国家级35项、省级99项。
三明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单:泰宁梅林戏:黎秀珍永安大腔戏:熊德钦、邢承榜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单:泰宁大源傩舞:严建华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张旺金将乐西山造纸技术:刘仰根清流李家五经魁:李炳洪尤溪南芹小腔戏:杨大光永安大腔傀儡戏:王华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罗显光永安安贞旌鼓:罗立根永安贡席制作工艺:邓丽娣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江玫丽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永安龙角舞:杨国民、泰宁大源赤膊灯:严建华永安“唱花”:吴可庭。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规范第一至四批和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规范第一至四批和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3
•【字号】泉政文〔2016〕44号
•【施行日期】2016.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规范第一至四批和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泉政文〔2016〕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规定,决定将“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称调整为“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参照国家级名录的项目归类及项目命名做法,对我市第一至四批市级非遗名录中“湖头水车阁”等36个项目归类、项目名称予以调整规范、重新公布(详见附件1)。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规定,在各地各有关
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同意确认《泉州什音(晋江)》等43项为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予以公布(详见附件2)。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依法加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全面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项工作。
附件1
附件2
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乐抬阁故事会 石壁客家祭祖习俗 蟳埔女习俗 畲族服饰 地术拳 永春纸织画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白茶制作技艺 歌会(瑞云四月八、四十八寨歌 节)
漳州石牌坊 福建土楼(华安县二宜楼) 漳州步文区江东桥 漳浦赵家堡(明)—诒安城(湖 西堡) 漳州文庙 漳州林氏宗祠 南靖县德远堂 漳浦文庙大成殿 平和县南胜窑址 华安县南山宫 漳州市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 机关旧址 龙海市林氏义庄 龙海市天一总局旧址 古田会议旧址 长汀县革命旧址 连城四堡书坊建筑 连城县培田村古建筑群 永定县西陂天后宫 泰宁县尚书第建筑群 三明三元区万寿岩遗址 永安安贞堡 三明市正顺庙 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 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 建阳水吉黑瓷窑址 顺昌宝山寺大殿 建瓯市北苑御焙遗址 武夷山崖墓群 建阳市朱熹墓 邵武市宝严寺大殿 建瓯东岳庙 屏南县、寿宁县、柘荣县、古田 县、武夷山市闽东北廊桥 福安市狮峰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5个)
福州华林寺
福州林则徐墓 福清市瑞岩弥勒造像 福州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昭 忠祠 福州祟妙保圣坚牢塔 罗源县中房乡陈太尉宫
福州马尾福建船政建筑群 福州鼓山摩崖石刻 福建闽侯甘蔗昙石山遗址 永泰县名山室 长乐市圣寿宝塔 罗源县栖云洞造像 长乐市显应宫泥塑 闽侯县灵济宫碑 福州文庙 福州市严复故居和墓 福州市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 厦门陈嘉庚墓 厦门龙海青、白礁慈济宫 厦门胡里山炮台 厦门市陈化成墓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市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厦门市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 建筑 莆田木兰陂 莆田释迦文佛塔 莆田元妙观三清殿 仙游枫亭天中万寿塔 莆田市镇海堤 仙游县无尘塔 莆田市妈祖庙 泉州清静寺 泉州开元寺 惠安县崇武城墙 南安市郑成功墓 泉州洛阳桥 泉州天后宫 泉州清源山石造像 南安市九日山摩崖石刻 德化县屈斗宫德化遗址 泉州伊斯兰教圣墓 晋江市草庵石刻 晋江市安平桥 泉州府文庙 南安蔡资深故居 晋江市磁灶窑址 泉州市德济门遗址 安溪文庙 泉州港古建筑 晋江市陈埭丁氏宗祠 晋江市惠安县施琅宅、祠和墓 东山县关帝庙
福建非遗十大类

福建非遗十大类
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
这十大类涵盖了福建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1. 民间文学:包括福建各地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歌谣等。
2. 民间音乐:涵盖福建各地的民间音乐,如福建山歌、福建南音、福建戏曲等。
3. 民间舞蹈:包括福建各地的民间舞蹈,如福建民间舞、闽南舞、客家舞等。
4. 传统戏剧:包括福建地方戏曲,如福建话剧、福建歌剧、福建木偶戏等。
5. 曲艺:如福建评话、福建俚曲、福州伬艺等。
6. 杂技与竞技:包括福建杂技、福建武术等。
7. 民间美术:如福建剪纸、福建漆画、福建泥塑等。
8. 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福建茶艺、福建瓷器制作、福州木雕等。
9. 传统医药:如福建中医、福建针灸、福建中草药等。
10. 民俗:包括福建各地的民间习俗、节庆、祭祀活动等。
这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福建省的文化精髓,展示了福建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
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101项)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1项:
霞浦畲族小说歌(宁德)
民间美术4项:
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漳浦剪纸(漳州)、永春纸织画(泉州)、柘荣剪纸(宁德)
民间音乐13项:
泉州南音、福建客家山歌(漳州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龙岩永定客家山歌)、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闽南什音)、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茶亭十番音乐(福州)、南靖四平锣鼓乐(漳州)、仙游度尾鼓吹乐(莆田)、黄石惠洋十音(莆田)、浦城闽派古琴(南平)、邵武长门(南平)、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龙岩)、龙岩山歌(龙岩)、新罗静板音乐(龙岩)民间舞蹈9项:
浦南古傩(漳州)、泉州拍胸舞(泉州)、泉州踢球舞(泉州)、泰宁大源傩舞(三明)、荔城沟边九鲤灯舞(莆田)、延平战胜鼓(南平)、邵武傩舞(南平)、龙岩采茶灯(龙岩)、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宁德)
戏曲23项:
福建歌仔戏(厦门歌仔戏、漳州芗剧)、福建高甲戏(泉州高甲戏、厦门高甲戏)、闽剧(福州)、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诏安铁
枝戏(漳州)、南靖竹马戏(漳州)、泉州梨园戏(泉州)、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泉州南派布袋戏(泉州)、泉州打城戏(泉州)、永安大腔戏(三明)、泰宁梅林戏(三明)、沙县肩头棚(三明)、莆仙戏(莆田)、政和四平戏(南平)、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南平)、南平南词戏(南平)、邵武三角戏(南平)、闽西汉剧(龙岩)、闽西上杭傀儡戏(龙岩)、柘荣布袋戏(宁德)、寿宁北路戏(宁德)、屏南四平戏(宁德)
曲艺7项:
福州评话(福州)、福州亻尺唱(福州)、厦门南乐(厦门)、厦门答嘴鼓(厦门)、东山歌册(漳州)、漳州锦歌(漳州)、南平南词曲艺(南平)
民间杂技3项:
建瓯挑幡(南平)、武平民俗绝技(龙岩)、宁德霍童线狮(宁德)民间手工技艺20项:
福建脱胎漆艺(福州脱胎漆器、福建漆艺)、福州软木画工艺(福州)、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福州)、厦门蔡氏漆线雕(厦门)、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漳州)、华安玉雕(漳州)、惠安石雕工艺(泉州)、泉州花灯(泉州)、德化瓷工艺(泉州)、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安溪蓝印花布(泉州)、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三明)、将乐西山造纸技术(三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南平)、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工艺(龙岩)、连城四堡雕版工艺(龙岩)、福安银器制作工艺(宁德)、寿宁
木拱廊桥制作工艺(宁德)、福鼎饼花工艺(宁德)
生产商贸习俗1项:
闽西客家春耕习俗(龙岩)
消费习俗2项:
惠安女服饰(泉州)、丰泽虫寻埔女服饰(泉州)
人生礼俗1项:
闽东畲族婚俗(宁德)
岁时节令3项:
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莆田)、闽西客家元宵节庆(龙岩)、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宁德)
民间信仰7项:
湄洲妈祖信仰习俗(莆田)、福建陈靖姑信仰习俗(福州陈靖姑民间信仰习俗、古田陈靖姑信仰习俗)、闽南大道公信仰(厦门大道公信仰习俗、漳州白礁慈济宫吴真人诞辰祭典仪式)、厦门送王船习俗(厦门)、东山关公信仰习俗(漳州)、延平闽蛇崇拜民俗(南平)、延平蛙崇拜民俗(南平)
传统体育竞技1项:
厦门中秋搏饼(厦门)
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6项:
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漳州)、南安英都拔拔灯(泉州)、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泉州)、龙岩适中盂兰盆节俗(龙岩)、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宁德)、周宁浦源护鱼习俗(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