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工程申报书工程类别:传统技艺工程名称: xx 艺坊保护单位: xx 烙画工作坊区县主管部门:xx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xx 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印制留意事项留意事项〔一〕封面及表格中“工程类别”“工程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觉察,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工程简介〔包括工程的根本状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做到文字简练,表达清楚,准确无误〕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贵重的稀有画种,烙画葫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因战乱失传,清朝时期最为兴盛。
现如今以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比较普遍。
葫芦取其谐音为“福禄”,代表福禄、吉利。
而葫芦烙画是以烙铁代笔,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留意“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葫芦运用中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进展创作,使画面呈现多种层次及国画渲染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赏识价值和保藏价值。
xx 艺坊,其制作过程更为传统。
将中国传统美术素材与关中文化符号相结合,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外壁进展创作,使画面呈现出多种层次及国画渲染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赏识价值和保藏价值。
葫芦烙画以烙痕代替笔墨,落笔精准,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此外,与其他派别不同,xx 艺坊更擅长在微小葫芦上作画。
包括选材、清洁、定稿、烙画等四个步骤,每个步骤环环相扣,严密结合。
自xx 艺坊创立伊始,便以“张弛有度、气概恢宏”为其制作特色。
在葫芦的选用上,以自然形态的葫芦、鸡蛋葫芦等为主。
形态各异,用途不同。
二、工程根本信息工程类别传统技艺工程名称XX 葫芦烙画申报地区xx 区涉及民族汉族该遗产工程主要传承于陕西省xx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阳城蚕桑习俗申报书【管理资料】

附件1:项目代码: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代表性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阳城蚕桑习俗保护单位:阳城县孙文龙纪念馆主管部门: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山西省文化厅印制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目录一、项目简介‥‥‥‥‥‥‥‥‥‥‥‥‥‥‥‥‥‥‥‥‥‥ 4二、基本信息‥‥‥‥‥‥‥‥‥‥‥‥‥‥‥‥‥‥‥‥‥‥ 51、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5三、项目说明‥‥‥‥‥‥‥‥‥‥‥‥‥‥‥‥‥‥‥‥‥‥ 61、分布区域‥‥‥‥‥‥‥‥‥‥‥‥‥‥‥‥‥‥‥‥ 62、历史渊源‥‥‥‥‥‥‥‥‥‥‥‥‥‥‥‥‥‥‥‥ 63、基本内容‥‥‥‥‥‥‥‥‥‥‥‥‥‥‥‥‥‥‥‥84、相关制品及其作品‥‥‥‥‥‥‥‥‥‥‥‥‥‥‥‥125、传承谱系‥‥‥‥‥‥‥‥‥‥‥‥‥‥‥‥‥‥‥‥126、代表性传承人‥‥‥‥‥‥‥‥‥‥‥‥‥‥‥‥‥‥13四、项目论证‥‥‥‥‥‥‥‥‥‥‥‥‥‥‥‥‥‥‥‥‥‥141、主要特征‥‥‥‥‥‥‥‥‥‥‥‥‥‥‥‥‥‥‥‥142、重要价值‥‥‥‥‥‥‥‥‥‥‥‥‥‥‥‥‥‥‥‥143、濒危状况‥‥‥‥‥‥‥‥‥‥‥‥‥‥‥‥‥‥‥‥15五、项目管理‥‥‥‥‥‥‥‥‥‥‥‥‥‥‥‥‥‥‥‥‥‥171、已采取的保护措施‥‥‥‥‥‥‥‥‥‥‥‥‥‥‥‥172、资金投入情况‥‥‥‥‥‥‥‥‥‥‥‥‥‥‥‥‥‥17六、保护计划‥‥‥‥‥‥‥‥‥‥‥‥‥‥‥‥‥‥‥‥‥‥181、保护内容‥‥‥‥‥‥‥‥‥‥‥‥‥‥‥‥‥‥‥‥182、五年计划‥‥‥‥‥‥‥‥‥‥‥‥‥‥‥‥‥‥‥‥183、保障措施‥‥‥‥‥‥‥‥‥‥‥‥‥‥‥‥‥‥‥‥194、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195、备注‥‥‥‥‥‥‥‥‥‥‥‥‥‥‥‥‥‥‥‥‥‥19七、市级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20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21八、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22九、项目申报的其他资料‥‥‥‥‥‥‥‥‥‥‥‥‥‥‥‥23十、证明材料‥‥‥‥‥‥‥‥‥‥‥‥‥‥‥‥‥‥‥‥‥29 十一、授权书‥‥‥‥‥‥‥‥‥‥‥‥‥‥‥‥‥‥‥‥‥30 十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31 十三、组织机构代码证‥‥‥‥‥‥‥‥‥‥‥‥‥‥‥‥‥32 十四、法人身份证复印件‥‥‥‥‥‥‥‥‥‥‥‥‥‥‥‥33 十五、申报书电子文档‥‥‥‥‥‥‥‥‥‥‥‥‥‥‥‥‥34 十六、DVD格式的视频资料‥‥‥‥‥‥‥‥‥‥‥‥‥34一、项目简介二、基本信息三、项目说明四、项目论证五、项目管理六、保护计划七、市级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注: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非遗科研项目申请书模板

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项目申请书一、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申报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项目背景与意义:(此处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研究意义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此处阐述项目的研究目标,例如:发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某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等。
)2. 研究内容:(此处详细描述项目的研究内容,如: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价值及濒危状况进行调研;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等。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此处介绍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访谈、对比研究等。
)2. 技术路线:(此处阐述项目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先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然后开展实地调研,最后进行成果总结和推广等。
)六、研究团队与分工:1. 研究团队:(此处列出项目的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领域等。
)2. 分工:(此处详细描述团队成员的具体分工,如: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策划和管理;研究人员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传承人负责技艺传授等。
)七、项目进度安排:(此处列出项目的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的研究内容、时间及预期成果等。
)八、预期成果:(此处描述项目的预期成果,如:形成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资料库;制定出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等。
)九、经费预算:(此处列出项目的经费预算,包括人力成本、资料购置、实地调研、活动举办等费用。
)十、项目合作单位与支持政策:1. 合作单位:(此处列出项目合作的单位,如:文化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学术机构等。
)2. 支持政策:(此处阐述项目所受到的政策支持,如: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鲁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范本

鲁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范本摘要:一、鲁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二、鲁锦的制作工艺及流程三、鲁锦的历史文化价值四、鲁锦的传承与保护五、结论正文:一、鲁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鲁锦,又称鲁西南织锦,是一种源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
鲁锦采用纯棉线作为原料,以传统手工木质织机织造,具有丰富的纹样和颜色,构图精美,色彩鲜艳,富有层次感。
鲁锦主要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家居饰品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鲁锦的制作工艺及流程鲁锦的制作工艺复杂,流程主要包括:纺线、染线、织锦、整理等环节。
首先,将优质棉花纤维纺成棉线,然后将棉线进行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线。
接着,将染好的线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进行手工织造,最后对织好的锦缎进行整理,去掉毛羽和杂质,使其更加平整美观。
三、鲁锦的历史文化价值鲁锦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手工织锦技艺,承载着鲁西南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
鲁锦的纹样和图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鲁锦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研究鲁锦可以了解鲁西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民间风俗等。
四、鲁锦的传承与保护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鲁锦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鲁锦传习所、举办鲁锦技艺比赛、开展鲁锦文化研究等。
同时,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也积极投资开发鲁锦产品,将鲁锦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结论鲁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附件2 项目代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或省直属单位主管部门:河南省文化厅印制二○一四年九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以仿宋GB_2312小四号字填写,不得扩展。
一、项目简介注: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六、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文化主管部门附件3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录像片及辅助材料制作要求一、申报录像片(一)技术要求:制式:DVD格式。
长度:5-7分钟。
文件类型:应是专为项目申报制作的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的录像资料。
画外音及字幕: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中文字幕。
录像片制作: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二)录像片内容:应主要真实体现项目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表演过程、技艺流程、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概述概括说明项目的显著特征、杰出价值,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通过项目文化表现形式整体过程的呈现,体现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存续与传承状况说明项目的存续现状及传承情况。
第四部分:保护计划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二、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三)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五)其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某城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某种食品
申报市(县)、区与单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某城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印制
二○一一年三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项目类别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二)此申报书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五)封面内容填写一律用仿宋三号加黑,各栏目内容正文一律用仿宋小四号,单倍行距,标题加黑。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
(二)第三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技艺完整流程等;
3.子项目说明、主要流派等。
(三)第五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
(四)在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具体可参见《某城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一、项目简介
二、基本信息
三、项目说明
四、项目论证
五、项目管理
六、保护计划。
安徽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皖文非遗【2016】13号

安徽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安徽省文化厅关于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市、省直管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省直有关单位:为继续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经研究,省文化厅将启动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已列入市(省直管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二)具有展现我省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三)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四)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二、申报程序(一)市(省直管县)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申报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市(省直管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提出推荐名单,经市(省直管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文化厅。
(二)省直单位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材料可直接报省文化厅。
三、申报材料(一)申报报告:市(省直管县)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直单位向省文化厅提出本市(省直管县)或本单位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市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三)辅助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书

附件2
第四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人姓名:
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省直单位:
河南省文化厅
二○一七年三月
填表说明
一、封面“项目类别”、“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按已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件中的类别、编号及名称规范填写。
民间文学(Ⅰ),传统美术(Ⅱ),传统音乐(Ⅲ),传统舞蹈(Ⅳ),传统戏剧(Ⅴ),曲艺(Ⅵ),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如:吕村战鼓舞,项目类别为传统舞蹈、项目编号为Ⅳ-20、项目名称为吕村战鼓舞;
二、“荣誉称号”栏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工艺美术大师”等,如无可不填;
三、“个人简历”栏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
四、“传承谱系”栏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五、“学艺与实践经历”栏中,应填写传承人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艺及实践经历情况。
六、“技艺特点”栏中,应填写传承人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七、“个人成就”栏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著作和科研成果等。
八、“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其他贡献”栏中,如无可不填。
九、“文化行政部门推荐意见”栏中,须明确表示“同意推荐”并加盖公章。
十、“专家评审委员会推荐意见”栏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
在“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栏中应填写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级参评专家的“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信息;
十一、《申报书》中除签字盖章外,一律用电脑填写打印;
十二、专家签字、盖章不得复印。
—14—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保护单位:
主管部门:
山东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五年三月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
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项目申报书文本可在山东省文化厅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告栏内下载()。
以省文化厅制作的电子版本格式为准,页面A4大小、Word格式;表内填写内容的字体为仿宋、小4号,行间距22磅。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基本信息
三、项目保护单位
—21—
五、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论证意见
—22—
六、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省直属单位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