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臌气临床诊治分析
瘤胃臌气临床诊治分析

瘤胃臌气临床诊治分析引言:瘤胃臌气,俗称“肚子撑”,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
本文将针对瘤胃臌气的临床诊治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常见疾病。
一、病因分析:1. 饮食习惯:饮食过量、暴饮暴食,或经常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容易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引发瘤胃臌气。
2.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压力大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诱发瘤胃臌气。
3. 消化道问题:如胃酸过多、胃黏膜损害、肠道菌群紊乱等,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臌气发生。
二、临床表现:1. 腹胀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腹部饱胀感、腹圆满感。
2. 腹痛症状:患者常感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程度不一,伴随不同程度的痉挛感。
3.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胃灼热、酸水翻流等。
4. 其他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
三、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医生通过患者症状描述、病史询问等方式,对臌气病因进行分析和初步判断。
2. 腹部触诊检查:通过手触检查腹部,观察腹部压痛点、肠鸣音等情况,进一步确定瘤胃臌气的可能性。
3. 辅助检查:如胃肠内镜检查、胃功能检查、超声波检查等,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进行。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消食导滞药物、降酸药物、胃肠蠕动促进药物等,以调节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环境,减轻臌气症状。
2. 饮食调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食油腻、辛辣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改善瘤胃臌气有积极作用。
3. 心理疏导:对于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瘤胃臌气,应进行心理疏导,如放松心情、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
4. 中医治疗:针对具体病情,可采用中医药理疗、针灸等疗法,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肠胃功能。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 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
2. 注意调理消化功能: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时间精神过度紧张,定期进行运动,促进消化功能正常运行。
牛瘤胃臌气病因分析与诊治和预防措施探讨

瘤胃臌气是现代牛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和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较为严重的危险。
一旦瘤胃臌气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到牛群的正常消化和正常饲料利用,甚至会因为臌气症状加重引发窒息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最近几年,现代畜牧养殖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养牛也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牛养殖周期较长,在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威胁,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如果没有做好疾病的有效防范,将会对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瘤胃臌气是牛养殖期间的常发病和高发病,虽然一般情况下并不会直接造成死亡,但如果不能够立即救治,经常会造成瘤胃的容积超过承载能力,引发窒息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养殖管理人员日常饲养期间,应该加强对疾病发病原因的有效总结,明确常见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并明确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对牛瘤胃臌气发病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病例明确了瘤胃臌气的诊治和预防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降低经济损失有一定作用。
一、发病机理牛属于反刍类动物,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之下,采食道的粗饲料和精饲料会进入到瘤胃当中,经过进一步的发酵分解形成一定的气体,这些气体会通过牛群的自主嗳气或者反刍,或者胃肠道的吸收而被排出体外,瘤胃当中的气体产生和气体排出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但是如果反刍类动物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这种气体排除和产生的动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从而造成反刍动物体内出现病变。
例如不能够严格把握饲料的品质,向牛群投喂了大量的豆科类牧草,或者豆科类的饲料,在胃酸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之下,就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同时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瘤胃当中的牧草会形成泡沫食糜引,发瘤胃消化机能障碍,造成中枢神经调节紊乱,胃肠道蠕动缓慢,不能够将气体更好的排出,再加上豆科牧草会在瘤胃当中反生剧烈的发酵作用,产生大量气体,导致气体所产生的气体,不能够通过反刍嗳气以及吸收功能快速的排出,使得气体的产生和排出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气体在瘤胃当中大量堆积,进而引发了瘤胃臌气。
试论牛瘤胃臌气的诊疗体会

试论牛瘤胃臌气的诊疗体会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的牛胃疾病,主要表现为牛胃胀气、瘤胃扩张。
在农牧业生产中,牛瘤胃臌气会导致牛只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碍,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牛只的生命。
诊断牛瘤胃臌气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
牛胃胀气后,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呕吐、腹部胀满等症状。
体格检查时,可以通过听诊牛胃的声音、腹部触诊等方法来判断牛瘤胃的状态。
可以通过胃管检查、X线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瘤胃扩张的程度和位置。
对于牛瘤胃臌气的治疗,首先要及时排除牛的发热、消化道功能紊乱等诱因,保持牛舒适、安静的环境。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胃动力药等。
止痛药可以缓解牛只的疼痛感,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胃动力药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牛只排气。
除药物治疗外,对于瘤胃扩张严重的病例,还需要进行瘤胃放气或瘤胃扎缚等手术治疗。
瘤胃放气是通过插入胃管将瘤胃内积气排出,从而缓解胃胀气的症状。
瘤胃扎缚则是通过缚结瘤胃的脾外侧,在脾韧带根部固定,从而减少瘤胃的扩张。
在诊疗牛瘤胃臌气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要针对不同病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牛只的年龄、体重、病史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式。
要密切观察牛只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牛瘤胃臌气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治疗后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复查,以确保牛只的恢复情况。
诊治牛瘤胃臌气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充分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法,并且密切观察患牛的病情变化。
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综合措施,可以提高牛瘤胃臌气的治愈率和生产效益。
也需要加强对于牛胃疾病的研究,以提高对牛瘤胃臌气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肉牛的瘤胃是它消化机能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瘤胃功能不良会直接影响肉牛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
其中,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疾病,给肉牛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临床症状鉴别诊断1.臌气表现臌气是肉牛瘤胃功能不良的典型表现,主要由于瘤胃内气体过多,从而引起肌肉张紧和蠕动减弱等不良症状。
臌气表现一般包括无精打采,食欲减弱或完全停止进食,腹部膨胀,消化不良,排便不畅等。
2.疼痛表现当臌气进一步加重时,会导致牛群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
疼痛表现具体包括精神烦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牛群可能会产生摩擦行为和清晰的呻吟声。
3.其他表现除了臌气和疼痛,肉牛的瘤胃还有其他一些表现,例如:胶体胃炎,因为饲料长时间停留在瘤胃内,使其纤毛受到轻微受损,引起胃表面的细菌感染;甲状腺体积缩小,它可以导致瘤胃蠕动减缓和消化能力降低;钙质吸收不良,这使得牛只的骨骼发育受到影响,促进了肉牛罕见的骨质疏松等等。
二、治疗措施1.快速排气对于已经发生臌气的肉牛,首先应采取快速排气的方法。
可以采用插管和轻微按摩的方式来进行,具体上,将插管插入肉牛自左侧的第二个肋骨间隙,并用一只手推按肉牛肚子,另一只手将插管推入,直到排出瘤胃内的气体。
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牛群并造成其继续積气。
2.药物治疗药物是常见的瘤胃臌气治疗方法之一。
经过多年临床试验和验证,目前应用较多的药物是肌肉松弛剂,它能缓解瘤胃壁的紧张,促进牛群的消化能力和营养吸收。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调整,并注意观察牛群的反应和副作用,如果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止输液补钙和肠胃调理药物的使用。
3.饲养管理瘤胃臌气的发病率通常与饲养管理有关,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调整饲料的进食量和时机等饲养管理,有助于降低臌气的发病率。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肉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的牛群疾病,主要因进食过多易产气的青贮饲料或饲料质量不佳而引起。
瘤胃是牛类的重要消化器官,如果发生瘤胃臌气,会影响牛的消化吸收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牛的生命。
对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需要引起养殖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一、临床症状鉴别诊断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食欲不振:患病的肉牛会出现进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情况。
2. 腹部胀大:肉牛的腹部会出现胀大的情况,尤其是腹部左侧瘤胃区域。
3. 口水增多:由于瘤胃内气体增多,牛会出现口水增多的情况,呈现明显的流口水现象。
4. 呼吸困难:由于腹部胀大压迫到肺部和膈膜,导致肉牛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喘息的情况。
5. 腹部疼痛:患病的肉牛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常常表现为摆尾、踢腿等不适行为。
以上症状是肉牛瘤胃臌气的主要临床表现,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到可能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与饲料发酵有关的疾病:肉牛瘤胃臌气的症状与饲料发酵不良引起的疾病有些类似,如青贮料霉变、霉热引起的霉热性瘤胃炎等。
2. 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疾病:肉牛瘤胃臌气的症状也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些类似,如消化不良、消化道寄生虫病、消化系统感染等。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尽可能地排除其他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二、治疗措施一旦确诊肉牛患有瘤胃臌气,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严重时危及牛的生命。
下面是针对肉牛瘤胃臌气的常见治疗措施:1. 减少进食:首先要停止给予易产气的饲料,如浓缩饲料、甜菜、豆饼等,饮水也要适当控制,防止摄入大量的水分。
2. 适当活动:鼓励患病的肉牛适当活动,如适当的行走、运动等,有助于排放瘤胃内的气体。
3. 穴位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肉牛,还可以采用穴位治疗的方法,促使瘤胃气体排放,如胸部穴位等。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肉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发食减少,消瘦,腹部鼓胀,粪便干硬,膺胸呼吸困难等。
正确地鉴别诊断这一疾病非常重要,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从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临床症状1.发食减少:患畜进食减少,有些患畜甚至厌食,引起体重减轻。
2.消瘦:患畜长期患病后,由于食欲减退,引起的体重减轻。
3.腹部鼓胀:患畜严重腹部鼓胀,腹围明显增粗,腹肌紧张。
4.粪便干硬:患畜大便稀糊状或干硬,排便困难。
5.膺胸呼吸困难:腹部鼓胀严重,影响到了膺胸运动,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症状。
以上症状是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患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但是这些症状的出现可以帮助兽医对这一疾病进行初步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肉牛瘤胃臌气在临床上和其他一些疾病有一些相似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1. 瘤胃胀气:主要是由于瘤胃内气体阻塞或堵塞引起的。
2. 肠胃炎:由于饲料或饮水的变化引起的胃肠道炎症。
3. 腹水:由于心脏、肺、肝、肾等部位病变引起的腹部水肿。
以上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肉牛出现食欲减退、腹部鼓胀等症状,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患畜的临床表现及病史。
三、治疗措施在明确了肉牛患有瘤胃臌气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 饲养管理:对患牛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确保饮水量和饲料的质量及量足够。
2. 药物治疗:可通过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硫酸镁、番泻叶、生硼砂等来改善患牛的胃肠道运动,排除体内积气。
3.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方式来排除瘤胃内的积气。
4. 饲料调整:可以适当调整患牛的饲料种类和比例,提供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能饲料,同时增加膳食中的粗纤维含量,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肉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临床上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这一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保障肉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肉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肉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的牛类疾病,它主要是由瘤胃里面产生的气体堆积而引起的。
这种病情常常会引起牛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以及体重减轻等情况,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损失。
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症状的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三个方面来介绍肉牛瘤胃臌气的相关知识。
一、症状的表现1、容易感到饱胀: 瘤胃臌气是由瘤胃内积聚的气体引起的,使牛只容易感到饱胀,而不愿意吃食。
2、精神萎靡: 由于牛只饱胀的症状比较明显,常常会让牛只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它们的精神状态会比较萎靡。
3、腹部呈圆形隆起: 瘤胃臌气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同时还会使牛只的腹部呈现圆形隆起的状态,这也是病情比较明显的体现之一。
4、病程短暂: 瘤胃臌气的发病速度比较快,且病程也比较短暂,一般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即可引起牛只体重的下降,因此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二、鉴别诊断1、需要与消化不良鉴别,由于肉牛饲养过程中,消化不良这种疾病也很常见,因此需要对肉牛病情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
2、需要与胃肠道传染病鉴别,有些肉牛瘤胃臌气和胃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比较相似,需要进行细致的诊断区别。
三、治疗措施1、健康饲养: 极度饥饿会加重肉牛瘤胃臌气的症状,因此需要在治疗期间保持适当的饲料供给,使其有一定的营养补给。
2、手工排气: 对于肉牛瘤胃臌气来说,手工排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牛只的腹部可以手工进行轻轻的按摩,以促进瘤胃内气体的排出。
3、给予药物治疗: 一些肉牛农民在治疗肉牛瘤胃臌气时,也会给牛只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应该根据牛只病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由兽医进行综合判断后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肉牛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肉牛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把握病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另外,对于预防肉牛瘤胃臌气的发生,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以减少其发生的概率。
羊瘤胃臌气的病因与诊治措施

羊瘤胃臌气的病因与诊治措施
羊瘤胃臌气是羊类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由于羊的饲料过度精细、
进食过快、消化不良、肠胃疾病等因素引起。
病症包括羊体状态差、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腹部胀气、甚至死亡等。
因此,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羊瘤胃臌气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在动物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
分析。
如对于臌气的病理表现,应注意观察胃部是否大、硬、平坦或呈菜花状,有无胃液
流出,胃壁上是否有裂口、炎症等情况。
同时,动物的状态、行为习惯和疫情情况也要进
行全面调查分析。
对于羊瘤胃臌气的治疗,主要采取肠胃排气、解毒降温、改变饲养方式、提高饲料质
量等一系列措施。
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1.肠胃排气:可使用各种排气药物,如饲料加少量粗盐或喂食含消泡剂、吸氧等药物,帮助羊类排出体内多余的气体,达到祛风除湿的目的。
2.解毒降温:如采用黄连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帮助羊体解毒、降温,
使其逐渐恢复健康。
3.改变饲养方式:可以适当增加羊的运动量,减少饲料颗粒大小,增加饲料粗纤维量,避免食用不新鲜、污染的饲料等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羊瘤胃臌气发生。
4.提高饲料质量:饲养羊类要营养均衡,如合理掌握饲料的种类、量、营养成分,以
及喂食有益的添加剂,有利于羊体健康,也会有效预防和治疗羊瘤胃臌气。
综上所述,羊瘤胃臌气是羊类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需要动物医学专家、养殖户和相关人员
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科学、高效的防治方案,为羊类的健康、生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
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瘤胃臌气临床诊治分析
瘤胃臌气是反刍动物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采食大量易于发酵的饲料,特别在寒冷的季节采食大量经霜、雪侵蚀的草,或长期舍饲的牛、羊,入春以后,由吃枯草而开始吃青草之际,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膨胀,隔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
特别是急性瘤胃臌气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因窒息而导致大批牛、羊死亡。
一、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人在这20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诊治反刍兽瘤胃臌气的病例资料。
二、结果
通过正确的诊断方法和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方法,使诊治的病牛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讨论
1.反刍兽瘤胃臌气的病因
1.1饲料原因
患畜采食大量易于发酵的青绿饲料,尤其是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如苜蓿、三叶草、马铃薯叶、豌豆藤、紫云英以及发酵或霉变的青贮饲料等引起,也有的是由于误食毒草或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豌豆、油渣,酒糟等。
1.2饲养管理方面
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变,舍饲转为放牧,饮冷水,异食塑
料、破布等,特别在冬季采食大量经霜、雪侵蚀的草,使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瘤胃急剧膨胀等。
1.3继发于食道及前胃疾病。
如食管阻塞、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等。
2.反刍兽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
急性瘤胃臌气通常在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之后,数小时甚至在采食中突然发病,病情发展急剧。
病的初期,患畜兴奋不安,反刍停止,腹围迅速膨大,左肷窝突出,回头顾腹,不断起卧,呈现腹痛,随着病情发展,病畜呆立不动,心搏亢进,粘膜发绀,呼吸急促,出汗,皮温不整,步态不稳,甚至突然死亡。
泡沫性臌气,病牛常有泡沫状唾液从口腔逆出或喷出,瘤胃穿刺时,只能断断续续的排除少量气体。
病的末期,心力衰竭,静脉怒张,口色青紫,呼吸极度困难,神情恐惧,站立不稳,往往突然倒地抽搐,终因窒息而死亡。
慢性瘤胃臌胀,多为继发性,继发于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食管阻塞等。
病情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时好时坏。
3.诊断要点
3.1急性者,在采食后数十分钟或在采食中突然发生瘤胃臌气,左上腹部膨大,左肷窝处突起,触诊弹性强,叩诊呈鼓音,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眼球突出,结膜发绀,张口呼吸,烦躁不安,后肢踢腹,反刍及瘤胃蠕动音停止,最后因高度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3.2慢性者瘤胃臌气放气后不久,又逐渐产生新的气体。
虽然没有急性臌气那么严重,但病程长,时好时坏,治疗也较困难。
3.3泡沫性臌气,常见泡沫状唾液从口腔中流出或喷出,瘤胃穿刺时只能排出少量带小泡沫的气体,针孔易堵塞,腹部缩小不明显。
4.反刍兽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
4.1排气减压,制止发酵,恢复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4.2排气减压。
4.2.1.急性臌气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用胃管、套管针或注射针头及时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放气时速度不宜过快。
4.2.2对于轻症患畜,可将牛置于前高后低处,将涂有鱼石脂(也可涂煤油)衔于病畜口内,同时按摩瘤胃,促进气体排出。
或在发病初期,牛,羊用冷水浇腹,使瘤胃内温度降低,减少气体产生,缓解臌气症状,或赶羊跑等,在野外放牧中可常用。
4.2.3对泡沫性臌气且穿刺放气困难者,可灌服消沫药后放气。
消沫剂可首选二甲基硅油,如消胀片(每片含二甲基硅油15毫克),牛30~60片,羊10~15片,内服。
或消气灵10~20毫升,加水500毫升灌服效果好。
或用菜油、花生油、豆油、香油300毫升,加水500毫升制成油乳剂内服。
4.3制止发酵,恢复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4.3.1待气体放完后通过胃管灌入(套管针或注射针头注入)消胀、制酵、缓泻剂等,如石蜡油500~1000毫升、松节油40~60毫升、鱼石脂20~30克、茴香酊30~50毫升。
或生石灰500克、水3000~4000毫升,搅匀放置片刻倾出上清液,牛一次性灌服,羊灌一半。
或放气后,稀盐酸10~30毫升,注入(胃导管灌入)瘤胃。
或放气后,鱼石脂12~25克、95%酒精50~100毫升、常水1000毫升、青霉素100万国际单位,注入瘤胃效果更好。
4.3.2加强饲养管理
反刍兽瘤胃臌气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而我们西藏农牧民大多饲养的是反刍兽,饲养的方式多以放牧为主,因此牛、羊在放牧过程中采食大量幼嫩牧草,如苜蓿、紫云英、三叶草、紫豌豆等豆科植物,或白菜叶,青草等,或采食堆积发热的青草,经霜、露、冰、雪冻结或雨淋的牧草,霉败的干草,多汁易发酵的青贮料,异食塑料、破布以及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油渣,酒糟,特别是舍饲的牛精料过多、过细、或未经调制,饲草不足等,所以反刍兽饲养的合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对饲料进行合理的调配,平时注意不给反刍兽喂食腐败变质的饲料,春季注意限制幼嫩牧草的采食,夏季注意限制堆积发热青草的采食,冬季防止经霜、露、冰、雪冻结的牧草,放牧前可先喂些干草或待霜、露、冰、雪融化了,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
并且舍饲的牛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式。
参考文献:
[1]范作良,动物内科病,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7.
[2]陶大勇.王选东任有才畜禽常见病诊断及防治技术实用技术第1版.
作者简介:次仁拉姆(1962-),女,藏族,四川巴塘人,本科学历,讲师,毕业院校:四川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