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读书笔记要求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要做到“三个三”

读书笔记要做到“三个三”

读书笔记要做到“三个三”读书笔记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记录和整理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做到“三个三”,即三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有三个要点。

以下是具体的要求:1. 深度读书笔记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摘抄或概括。

为了达到深度,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分析:对书中的观点、引证和论证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分析:对书中的观点、引证和论证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 批判性思考: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批判性思考: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 细节记录:注意记录书中重要的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细节记录:注意记录书中重要的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逻辑读书笔记需要有清晰的逻辑,以便将知识整理得有条不紊。

为了达到逻辑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主题分类:将笔记按照主题分类,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方便查找和复。

主题分类:将笔记按照主题分类,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方便查找和复习。

- 逻辑框架:在记录笔记时,可以使用逻辑框架,将不同观点和论证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逻辑框架:在记录笔记时,可以使用逻辑框架,将不同观点和论证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 连贯衔接:在笔记中进行合理的衔接和连接,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串起来,使笔记更加完整。

连贯衔接:在笔记中进行合理的衔接和连接,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串起来,使笔记更加完整。

3. 简洁读书笔记需要简洁明了,不过多冗长描述。

为了保持简洁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关键信息:筛选出书中的关键信息,重点记录在笔记中。

关键信息:筛选出书中的关键信息,重点记录在笔记中。

- 概括性表达:尽量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避免啰嗦和重复。

概括性表达:尽量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避免啰嗦和重复。

- 要点总结:在每个主题或章节的笔记末尾,总结要点,以便回顾和复。

要点总结:在每个主题或章节的笔记末尾,总结要点,以便回顾和复习。

读书笔记的布局和格式规范指南

读书笔记的布局和格式规范指南

读书笔记的布局和格式规范指南读书是一种愉悦的活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自我。

而读书笔记则是读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加深记忆,并且方便我们日后复习和回顾。

本文将介绍读书笔记的布局和格式规范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整理和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

一、标题和日期每篇读书笔记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用以概括书籍的主题或者内容。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书籍的核心思想。

此外,在标题下方应该标注日期,以便于读者日后回顾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何时读的这本书。

二、章节划分在读书笔记中,适当的章节划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整理和归纳书中内容。

可以根据书籍的章节进行划分,或者根据主题将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

章节划分可以通过加粗标题或者缩进的方式来实现,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章节的内容。

三、关键词和摘要在每个章节或者每个小节的开头,可以列出一些关键词,用以概括该节的主要内容。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回忆起该节的核心要点。

此外,每个章节或者小节的开头还可以写一个简短的摘要,总结该节的主要内容,以便于读者能够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快速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要点。

四、重点内容的标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重要的观点、名言或者段落。

为了方便后续的回顾和整理,我们可以将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标注。

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或者颜色来标注重点内容,例如用星号或者感叹号来标记重要观点,用下划线来标记重要名言等等。

这样一来,当我们回顾读书笔记时,就可以快速找到重点内容,加深记忆。

五、个人思考和感悟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感悟。

可以在每个章节或者每个小节的末尾,写下自己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对于作者观点的赞同或者质疑,也可以是对于书中故事的感悟和启示。

这些个人思考和感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并且在日后回顾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思考和感悟。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写法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写法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写法大学读书笔记格式写法【导语】: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

下面是小编为您提供“大学读书笔记格式写法”,欢迎阅读与分享。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学习网的栏目!书读多了,时间一长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

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而要读的书是无穷的。

要想以有限的记忆力读无穷的书籍而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是记忆的贮存器。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

下面就说一下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矣。

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

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你猜:一定要说到头悬梁锥刺骨和萤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话?总不至于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你很聪明,并且对书敬畏而疏远。

电视、卡通书和流行歌已经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还想为书开垦出一亩三分地儿。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常用的形式有:1、摘要式读书笔记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

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1)索引读书笔记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读书笔记作业要求

读书笔记作业要求

读书笔记作业要求第一篇:读书笔记作业要求读书笔记是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好的读书笔记会为今后的研究不仅积累了资料,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归纳、认识了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一:作者、典籍的自然情况。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该包括关于所读之书的作者、成书背景等自然资料。

鉴于我国古代典籍,特别是秦汉典籍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个时代的典籍的作者、成书经过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这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著。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二:主要内容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是读书笔记的核心内容。

这部分不应该是原著的简单摘录,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性逻辑对原著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这显示了读者对原著理解的程度。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三:心得体会这是在对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之后,在自己平时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原著的升华性认识,往往带有读者的主观认识、评价等。

如果平时知识积累单薄,则这部分很难有创见。

下面贴了一篇我自己针对这课作业而写的读书笔记,写作时间匆忙,难免有错误,希望给我指正,不胜感激。

很高兴同学们能够对一门选修课这样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准备作业。

但是,随着同学们作业的进展,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怎样读书?选择什么样的书?对于这个读书笔记,同学们首先面临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这个作业要求读中国古代的原典著作,主要是关于思想、历史的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

如秦汉诸子、二十四史、文人笔记等。

有的同学读了有关中国文化史的现代人的专著,如中国园林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国建筑文化史等。

这一类的书的读书笔记作为我们这门课的结课作业不被接受。

其原因请参看有关中国文化史作业说明(二)。

选择什么样的版本?有的同学看书很快,尽然在几天之内把《论语》《孟子》看完了!我很诧异,原来他们看的是现代人的译注。

其实我们读古书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古人的想法、古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译注一方面离古人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另一方面这些都经过了现代人对原著的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已经不是原典了。

读书笔记要求(重要·必读)

读书笔记要求(重要·必读)

读书笔记要求
一、读书笔记作品格式要求
正标题:XXXX(黑体四号字)(居中)
(如果有)副标题:读《XXX》有感(黑体小四)
专业: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宋体五号)(整行居中)(空一行)
正文:……(宋体五号,行间距1.5倍,页边距为上下边2,左右边2.5,无需插入页码)(若正文中有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加粗)(要重点检查有无错字,排版有没有问题)
二、注意事项:
1.★读书笔记上交打印稿,每个同学的装订成册,并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放在首篇。

2. ★各位同学注意保存好自己的电子档,被评选为优秀的读书笔记
将由学习部统一收集整理并印刷成册。

(建议文件命名为姓名+专业内/专业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三、上交时间及评选工作
初定于第二学期14周回收各班作品并于15周进行全系初评(具体安排将在下学期初的学委会议通知各班,现辛苦学委们记得提醒班里同学及时完成读书笔记即可,辛苦各位了!)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
黄岳婷630963 张静630588
张玉珂630913 罗瑞琴630595
蔡鈺炀615001。

读书笔记的撰写步骤和技巧

读书笔记的撰写步骤和技巧

读书笔记的撰写步骤和技巧读书是广大读者获取知识、开拓眼界,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往往会遗忘其中的细节和精华。

为了巩固阅读收获并能够随时回顾,撰写读书笔记成为一种必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撰写读书笔记的步骤和技巧,并帮助读者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和效益。

一、准备阶段读书笔记的质量受到准备工作的影响。

在开始阅读前,我们应该确保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读书笔记格式: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线性笔记、思维导图、摘录法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整理思路。

2. 准备读书笔记工具:可以使用纸质笔记本、电子笔记软件、手机应用等工具进行撰写。

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3. 确定阅读目的和重点:在开始阅读前,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重点,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和笔记质量。

二、阅读阶段在开始阅读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和技巧来撰写读书笔记:1. 留白和批注:在书籍的空白处或书页边空出一些位置,用来写下自己的想法、感悟和关键词。

批注关键词和重要段落可以帮助快速回忆和理解内容。

2. 摘录重点:遇到重要的观点、论据、案例或引人深思的语句时,及时用引号或其他标记将其摘录下来。

同时,在摘录的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联想,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评价。

3. 记录章节概要:每读完一个章节或者一段重点内容后,可以简要记录下章节的主要内容、结构和重要论点。

这样做有助于整理思路和回顾整本书时的快速定位。

4. 整理思维导图:对于较复杂的书籍,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帮助记忆和理解。

三、整理阶段在完成阅读后,我们需要将读书笔记进行整理和梳理,以提高可读性和效用。

1. 分类整理笔记:根据读书笔记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如按章节、主题、重点等。

这样做有助于快速查找和回顾。

2. 审查和完善笔记:仔细检查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补充遗漏的关键点和思考,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3. 笔记和卡片整合:如果采用电子笔记工具或手机应用进行阅读笔记,可以将其整合到笔记软件或云端存储,便于随时查阅和修改。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格式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格式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1.读书笔记首先给出所选读的资料来源,引用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毕业论文中的参考资料的表示方式相同.引用资料用4号黑体表示.字体用宋体。

2.对上述资料的相应心得笔记用宋体小4号字书写。

3.用上述方式进行重复。

即一篇引用资料下接一篇读书笔记.4.每篇资料的读书笔记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

5.每段开头空两个字.行距:多倍1。

25;边距:默认。

6.用A4纸打印。

读书笔记靠左侧装订。

正文每页下方中部为页码。

读书笔记随同毕业设计论文一起装入档案档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写好所读书的题目,作者,好词好句,感想.如:一种超然一种境界—-—苏轼《定风波》(题目)好句: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评析: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加评注)另外,写好读书笔记。

常用的形式有:(一)提纲式。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

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二)摘录式。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

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

如何做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

如何做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

如何做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在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的道路上,阅读专业书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然而,仅仅阅读往往是不够的,做好读书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书中的知识。

那么,如何做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呢?首先,明确阅读目的是关键的第一步。

在开始阅读之前,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是为了获取特定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还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了清晰的目的,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做笔记。

拿到一本书后,先浏览一下目录、前言和后记。

目录能让我们对书籍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分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前言和后记则常常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以及对书中重点内容的提示。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标记重点。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符号来标记重要的概念、定义、论点、论据等。

对于特别关键的语句或段落,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下自己的理解或者疑问。

做笔记时,不要只是简单地摘抄原文。

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

比如,对于一个复杂的理论,可以将其简化为几个关键的要点,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也方便后续复习。

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也非常重要。

当读到某个观点时,想想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联系,或者它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有什么启发。

这些思考和感悟往往能让我们从书中获得更多的价值。

为了让笔记更有条理,可以按照书籍的章节或者主题来分类整理。

每个章节或主题下,分别记录相关的重要内容、思考和疑问。

对于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在笔记中留出专门的区域进行拓展和补充。

比如,查找相关的资料、参考其他书籍或者与他人讨论后的心得。

在记录的过程中,注意字迹清晰、排版整齐。

这样不仅方便自己查看,也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心情。

如果书中有图表、案例等,尽量用自己的方式简单地描绘或者总结下来。

因为这些直观的内容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做完笔记后,要定期回顾和整理。

看看自己之前的理解有没有偏差,思考有没有进一步的深化,把新的想法和认识补充进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应读人文社科书目》的文件规定:凡我校本科生均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书目可以在人文学院网站/思政教育栏目查询到)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

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获得2学分。

未完成最低阅读量的学生应视为未全面完成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不予毕业。

本学期读书笔记评阅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
1、本学期定于*月*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上交读书笔记,地点为人文学院教学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收。

2、各分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

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到各自所在分院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分院把本通知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届毕业生,本学期将不再另行组织。

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学生应读人文科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大同书》康有为著中华书局1956年版
11、《胡适文存》(上、下)胡适著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版
12、《孙文学说》孙中山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4、《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汀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5、《新工具》(英)培根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17、《科学革命的结构》(美)库恩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18、《单向度的人》(美)马尔库塞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9、《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0、《思想录》(法)帕思卡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D、文化、教育类
1、《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傅雷家书》傅雷著三联书店1984年版
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著三联书店1989年版
4、《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英)阿伦·布洛克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伟伯著三联书店1987年版
6、《爱弥几》(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编委会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E、艺术、美学类
1、《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3、《艺术录》(法)丹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美学的历史》(意)贝尼季托·克罗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F、济济类
1、《资本论》(德)卡尔·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经济学》(美)保罗·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威廉·诺德豪斯著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
4、《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6、《通向奴役之路》(英)哈耶克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美)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美)贝克尔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9、《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美)道格拉斯·诺斯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厉以宁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吴敬琏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清涟著三联书店1996年版
13、《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汪丁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G 、社会学
1、《江村经济》费孝通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社会学》(上下册)(美)波普诺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社会学理论》(美)D.P.约翰逊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版
4、《社会心理学》(美)巴克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H、心理学类
1、《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美)马斯洛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自卑与超越》(奥)A·阿德勒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3、《快乐的人生美好的人生》(美)卡耐基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4、《性爱与文明》(奥)弗洛伊德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I、政治类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毛泽东选集》(1—4)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1—3)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4、《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国家间政治》(美)汉斯·摩根索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亨廷顿著三联书店1992年版
7、《现代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著上海译文出版1987年版
8、《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北大出版社1993年版
9、《当地国际政治析论》王逸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J、法律类
1、《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法律的正当秩序》(英)丹宁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美)泰格,利维著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4、《法治及其本土化》朱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K、其它
1、《从混沌到有序》(美)伊·普里戈金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美)里夫金,霍华德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三联书店1998年版
4、《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蒂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5、《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荷)舒尔曼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