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效益分析
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煤炭的开采已经很多年,在早期开采中,因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大多煤矸石都被倒入或堆放于沟谷之中,针对水土缺乏有效地挡拦维护策略,少数消耗在矿区的建筑物建设之中,剩下的大部分零散煤矸石仍在矿区周边的沟谷中堆积,最终成为很多座矸石山。
目前,开发与治理煤矸石仍不具备综合性规划,治理策略的根源并未跟上,使整治形势非常严峻,因而强化综合治理我国煤矸石势在必行。
关键词:选煤厂;煤矸石;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引言煤矸石是从原煤到精煤过程中的一种附属品,其在原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个比例随着煤层的赋存情况而发生变化。
随着煤炭的持续开采,矿区周围的矸石量也会增加,如果不处理这些矸石,会在矿区周围形成一定数量的矸石山。
矸石山的存在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很多矿区开始重视煤矸石的治理。
鉴于煤矸石也是一种资源,人们开始重视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围绕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展开论述,重点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煤矸石是一种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含有以Si和Al为主的十几种化学元素的沉积岩。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与地域的关系较大,不同地区产出的煤矸石成分存在差异,年代与层位同样会影响其成分组成。
煤矸石的硬度比较大,因此目前很多地区将其作为填充材料,主要用来填充采煤塌陷区、露天矿坑、复垦造地、造田等。
煤矸石具有一定的热值,而且化学成分与黏土类矿物成分差异不明显,所以在水泥生产、陶瓷生产等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都可以选择煤矸石作为生产原材料。
我国具有较为成熟的煤矸石建筑材料生产技术,这种以煤矸石作为原材料生产出的建筑材料不仅质量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建筑材料较轻,而且稳定性能也十分好。
目前,以煤矸石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在提高煤矸石利用率、减少煤矸石堆积量的同时还节约了一定量的煤炭资源。
2023年矸石山治理方案

2023年矸石山治理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矸石山成为了城市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矸石山的治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2023年的矸石山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
一、问题分析:1.矸石山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矸石山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首先是矸石山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其次是矸石山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还有矸石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如土壤污染和水源受到威胁。
2.矸石山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矸石山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往往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它们的存在给城市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矸石山的存在破坏了城市整体景观效果,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3.矸石山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矸石山的存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矸石山的开采和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规划造成了困扰。
此外,矸石山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周边的水源质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二、治理方案:1.矸石山的整体规划和开发:为了解决矸石山给城市形象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
首先,对矸石山进行环境评估,确定其开发价值和可利用性。
然后,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工程建设、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等。
最后,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将矸石山转变为城市的绿地、公园和休闲区等。
2.矸石山的治理和修复:为了解决矸石山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
首先,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包括采取措施减少矸石山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矸石山的管理和监测等。
然后,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修复和改善矸石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3.矸石山的生态利用和资源化:为了解决矸石山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问题,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生态利用和资源化。
首先,开展矸石山中的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其资源潜力和可利用性。
矸石山完工情况汇报

矸石山完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我单位的工作安排,现就矸石山项目的完工情况向您作以下汇报。
一、工程概况。
矸石山项目位于我市西北部,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一处以矿山生态修复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项目。
项目自开工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工程进展。
1. 生态修复,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80%以上的生态修复任务,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 旅游设施建设,在生态修复的同时,我们还着力推进了旅游设施的建设工作。
目前,主要景点的观光平台、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部分景点的游客服务中心和餐饮设施也已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观光游览条件。
3. 安全保障,为确保工程施工和游客活动的安全,我们严格执行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管和安全巡查力度,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游客的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
1. 完善设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景区内的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2. 加强宣传,为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将加强对矸石山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项目的旅游业发展。
3. 加强管理,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景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持景区的整洁、安全和良好秩序,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四、结语。
矸石山项目的完工情况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确保矸石山项目早日建成,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XX单位。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矸石山治理绘就高质量发展

矸石山治理绘就高质量发展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矸石山的治理成为了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分析霍尔辛赫煤业公司在矸石山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绘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二、矸石山治理的专业技术1.矸石山的稳定性评估首先,霍尔辛赫煤业公司采用了稳定性评估技术,对矸石山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实验等方法,确定矸石山的地质结构和力学特性,为后续的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2.生态恢复技术针对矸石山的地质环境和植物生长条件,霍尔辛赫煤业公司采用了生态恢复技术。
具体措施包括:筛选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通过科学配置实现植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提高植物成活率;利用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3.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
霍尔辛赫煤业公司通过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提取和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智能监控技术为了实时监测矸石山的治理效果和环境变化,霍尔辛赫煤业公司引入了智能监控技术。
通过布置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矸石山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掌握矸石山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理策略。
三、专业技术知识点的应用前景1.优化治理方案通过对矸石山的稳定性评估和生态恢复技术的运用,可以为矸石山治理提供更科学、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效果,还可以为其他类似条件的矸石山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矸石山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治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矸石山覆土绿化方案

矸石山覆土绿化方案绿化修复局部成景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矸石山治理当作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一山一策、一面一策”,采用“矸石山稳定性治理+表层土壤构建+ 植被恢复”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模式,集成“喷播、点播、梯田”生态修复技术在矸石山创新应用,实现了绿化修复、局部成景,取得了较好成效。
分层阶梯抓治理,分级削坡打基础羊东矿结合自身矸石山特点,采用“自上而下、推平堆积、分层碾压、客土改良”的排矸覆土方法,有重点、分层次对矸石山进行绿化和美化。
其中,削坡分级工作最艰辛,201年顶着近四十度的高温,每天动用16台钩机、5辆铲车、10辆汽车,昼夜不停连续作业两个半月,硬是把两座近百米高的矸石山分别设置出一条主道路和三个分级,推出矸石山道路及马道,两座矸石山削坡工程量达到1万方,为后续覆土、排水、种植、养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羊东矿矸石山“春来百花艳、夏日百果香、秋季硕果累、冬有满山青”,取得了集绿化、美化、观赏于一体的治理效果。
02小投入见大效果,爬山虎种植显奇效爬山虎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气候适应性广泛,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一颗2年生幼苗造价5元左右。
2016年梧桐庄矿经过深入摸索调研,创新采用盆栽方式种植爬山虎,利用爬山虎自然生长和攀爬优势,对裸露山体进行绿化覆盖,一期共计种植爬山虎2000盆。
在第一期试种爬墙虎成功后,2017年实施了矸石山二期绿化工程,在矸石山北半坡继续向西种植爬山虎2000盆,累计绿化面积4600平米。
现如今,矸石山北坡郁葱,绿油油的爬山虎布满了山坡,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结合实际拓思路,客土喷播强改良大社矿针对矸石山“土难铺、树难种、花难活,持续差”等问题,以及矸石堆至边界、无自然放坡条件等治理现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客土喷播进行植被恢复。
优选邯郸市黄土作为改良土壤,在矸石山北侧、东侧、南侧实施“中性客土层——种植客土层——种子泥浆层”客土喷播工艺。
官地矿矸石山A区绿化效果分析与评价

坡面处理不坚 固, 会造成水土流失 、 塌陷, 尤其是灭
5 ) 2 0 1 3 年6 月 ,对部分效果差的坡面播种紫穗 火处理不彻底 , 仍有燃烧点 , 就会造成该 区域土壤温 槐、 苜蓿 。 经过一个雨季 , 虽然普遍成活但生长缓慢。 度过高 , 任何植物都无法生长。
【 关键词 】 官地矿 ; 矸石山; 绿化 ; 效果分析; 评价
【 中图分类号 】¥ 7 3 1 . 9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 1 O O 5 — 4 7 O 7 ( 2 0 1 4 ) 0 4 — 0 3 9 — 0 2
煤矸 石 是煤 矿 生 产过 程 中产 生 的废渣 ,是 煤矿 3绿化 植物 选择 与种 植 、 管理 生 产 中不 可 避免 的产 物 ,也 是矿 区主要 的污 染 源之 3 . 1 绿 化植 物 选择
黄土。东西长约 3 2 0 m, 南北宽约 2 6 0 m, 高约 1 1 0 m。 顶的矿井水库接水管或者使用洒水车向矸石山各处
绿 化 工程 是在 矸 石 山 A 区刚 刚结 束石 砌 拱形 护 运水浇灌 。夏季高温、 炎热天气时 , 进行叶面喷水降 坡 施工 和 黄 土初 步覆 盖 后 开始 施 工 的 。 由于矸 石 山 温; 冬季则注重浇好封冻水。 落叶乔木如 国槐 、 果树 ,
在 阳坡面 , 坡度较大 , 土层较薄 , 加之气候 干旱 , 水源 栽 植 前 短 截 或 强 剪 ; 常绿 树 如 油 松 、 侧柏 , 采 用 带 土
保障不足 , 绿化种植方式 、 时机 、 浇 水 等 环 节 不 好 把 球栽植法 ; 紫穗槐 、 柠条 , 采用与土混合后直播种子。 握。 矸石 山坡度 大多 在 4 0  ̄ 以上 , 虽经 黄土 覆 盖 , 但 因 苗 木最 适宜 在早 春种 植 , 直播适 宜 在雨 季到来 之前 。 尚不 坚 固 和无植 被 覆 盖 ,滑 坡 塌 方 和水 土 流失 现 象 4绿化 施 工过 程 时有 发生 ; 部 分 区域还 有矸 石 自燃 现象 。 这 些都 成 为 1 ) 2 0 1 2年 1 0月 5日一 2 0 1 2年 1 2月 5日,在 大
煤矿矸石山治理情况汇报

煤矿矸石山治理情况汇报
煤矿矸石山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煤矿矸石山治理的最新情况,特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加大了对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的投入。
通过加强监管、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治理成效展示。
在各地的治理工作中,通过采取多种手段,煤矿矸石山得到了有效治理。
矸石山上的植被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逐渐减小。
同时,治理工作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治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治理资金不足,
导致一些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二是技术手段和
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三是一些地方存
在治理工作不到位、监管不力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四、下一步工作展望。
为了进一步推进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治理
工作的投入,完善治理技术和方法,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导和监管,推动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改善环境质量、促进
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煤矿矸石山治理情况的汇报,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
门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煤矿矸石山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

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煤矿矸石山的地理特点及物质组成,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的方针,考虑到煤矸石自燃、风化和淋溶的必要条件,采用黄土和石灰乳混合注浆灭火、消矸护坡、黄土覆盖,复垦种植,导排雨水,大力推广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垫)的应用,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实现以害治害,变害为利的目的,取得双重环境和经济效益。
1、放缓坡度。
在我公司各单位矸石山周围有村子,首先治理的就应该是矸石山的塌方滑坡问题。
如果矸石山现在堆放坡度超出30°,会时常出现滑坡塌方现象。
矸石山的治理首先是对矸石山的坡面坡度进行消减工作,由上至下推散矸石,将现状坡度消减为30°以下,稳定坡面,修建马道,便于机械施工,建筑挡墙,防止矸石塌方。
在马道内侧设置一条排水沟,用以排除矸山石上的雨水,马道排水沟之间由边坡导流渠串联起来,最终将雨水汇集到位于矸石山东面的古城子河排走。
矸石堆场中的各条马道由一条贯穿其中的上山道路连接,使得施工及维护机械能够通过马道行驶到堆场中。
2、分层碾压。
将过去的自上向下自然倾倒排的矸石改为由下向上分层碾压,自下而上沿荒沟从底部分层往上回填矸石,排放过程中标高每升高5~10 m 建造一个台阶(分为一层),并用推土机将矸石推平压实,即边填边压,压实后喷洒石灰水,覆盖黄土。
见图1。
3、黄土覆盖。
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堆散高温矸石,使其暴露于表面,促使其降温。
针对煤矸石自燃问题,可以采用黄土碾压覆盖为主,辅以局部注浆的综合性灭火方法,即采用局部灌浆、填实孔隙、固化碎块的简便易行方法。
黄土覆盖压实法是在自燃矸石山表面铺土压实,以隔绝空气进路,使自燃矸石内部空气耗尽后熄灭。
配以改变矸石坡度、堆散高温矸石促使降温,自燃现象能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煤矸石山表面风化程度的不同,在种植之前,应采取适当的覆土措施,按覆土的厚度不同,可分为不覆土直接种植、薄覆土、厚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矸石山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效益分析摘要:文章结合山西潞安集团主要煤矸石山治理情况,针对常村煤矿、王庄煤矿煤矸石山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治理效果,基于矿山生态治理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矸石山绿化治理工程技术,分析了各主要矸石山的综合效益,提出了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中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矸石山绿化工程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59-02
煤矸石是在煤矿建井、煤炭开采和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的一种混杂岩体,是煤炭工业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
它包含岩巷矸、煤巷矸、夹岩及洗矸,其矿物成分主要有高岭土石、英蒙脱石、长石、伊利石、石灰石、硫酸铁化铝等。
目前煤矿的排矸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0%,全国煤矸石的总积存量约30亿吨,而且仍在逐年增长。
煤矸石已成为我国积存量最大、占用堆积场地最多的工业废物。
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受风化及雨水冲刷长期的淋溶作用,进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从而影响土壤环境和水环境,其污染程度取决于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淋溶量的大小。
它所含的硫化物在空气中不断氧化,会加大空气和水源的污染,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硫铁矿易被空气氧化,甚至自燃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酸臭气味和烟雾,增加了附近居民患慢性气管炎和气喘病的潜在危险。
导致周围的树木
落叶,庄稼减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应当加大其治理力度,转害为利,实现资源化。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设备的差距等因素,目前我国煤矸石的利用率为10%~2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目前主要限于煤炭系统。
根据煤矸石的组成特点和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对煤矸石的处理方法一般有:综合利用。
对难以综合利用的某些煤矸石可充填矿井、荒山沟谷和塌陷区或覆土造田。
暂时无条件利用的煤矸石山可覆土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绿色生态型矿区,山西潞安集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各矿区暂时无条件利用的矸石
山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山西潞安集团已经完成了对其所属常村煤矿和王庄煤矿矸石山的绿化工程治理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两座矸石山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概况
(一)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矸石山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概况
1.治理概况。
常村煤矿矸石山的矸石总堆积量约为280万吨。
煤矸石紧邻长太高速公路。
治理前矸石山南北宽约260m,东西长约260m,高约为55m,坡度在21~43°之间,没有出现自燃迹象。
经过整形覆土后的常村煤矿矸石山整个山体分为四周坡面、山顶平台以及山下绿化带几个部分,于2009年完成了对全山近7万m2的绿化综合治理。
2.植被栽植与植物配置。
(1)根据具体坡面,进行定点放线、
打坑。
乔木主要采取穴种的方式,株距3m×3m,打坑后进行土壤改良、栽植苗木等一系列措施。
主要灌木如紫穗槐等采用在坡面打水平条带的种植方式。
(2)植物群落配置。
根据矸石山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常村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植物种类的选择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的原则,水土保持与土壤快速改良原则,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3)特色种植及绿化新技术的应用。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矸石山在山体的南坡和西坡二层坡面上组字“绿色常村,生态潞安”;在常村煤矿绿化中还采用了集固土、护坡、绿化等为一体的新型生态环保工程技术,植生袋恢复技术(“bag”技术),并起到了良好的边坡绿化效果。
(二)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概况
1.治理概况。
王庄煤矿矸石山矸石总堆积量约为156万m3,治理前占地面积约7.6万m2,坡度在15~38°之间,无自燃迹象。
王庄煤矿矸石山在2010年完成了全面的生态综合治理。
2.坡面整地措施与植被栽植方法。
采用反坡梯田整地法,根据具体坡面,进行条带整地结合坡面种植。
植被种植采取穴种方式,选择最佳栽植时间,在矸石山坡面的条带上直接挖坑填土栽种。
3.植物群落配置。
根据王庄煤矿矸石山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以往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经验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王庄煤矿矸石山植物种类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针对矸石山的养分贫瘠、干旱等特点,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在矸石山生态恢复时优先选择抗干旱、耐贫瘠的植物种类。
二、治理后的矸石山综合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极大提升:改善了各矿区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了煤矿的整体形象,改善了周边环境。
经济效益改善:治理后的矸石山减少了农业损失费用;减少了支付排污费,挽回了很多潜在的经济损失。
生态效益提高:矸石场综合治理植被恢复以后,植被具有一定的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减轻了噪音、降低了地温,一定区域内,起到了调控生态平衡的作用。
(一)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矸石山绿化综合效益分析
常村煤矿矸石山在生态自然的原则下,选用最优的植物配置方式。
同时重点突出常村矸石山紧邻长太高速公路特点,在山体的南坡和西坡二层坡面上组字“绿色常村,生态潞安”,并配以潞安的企业标志,采用植生袋恢复技术,以及一些凸现绿化效果的优良植物品种,从而宣传了潞安集团生态环保治理理念,凸现潞安集团国际化企业的形象。
常村矿苗木种类比较丰富,乔、灌、草的丰富搭配使四季色相变化明显,在植物的品种上选用的铺地柏做组字底色,突出了字体。
在常村矿的生态治理中,植生袋恢复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植物品种,而且加固了坡面的稳定性,在治理初期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植生袋生态恢复技术系统是在矸石山前期已经完成固坡覆土山体达到稳定的基础上对矸石山体进行生态复绿的一项新技术。
山顶平台进行了六角亭、花架、环形车道等建造和甬道铺设,丰富了绿化层次,提升了综合治理的水平。
(二)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矸石山绿化治理综合效益分析
1.绿化治理的思路。
王庄矸石山绿化治理在坚持生态自然的原则下,选用乡土树种的方式,突出了矸石山面向309公路一侧植物组字的效果。
王庄煤矿矸石山在山体二层的西、南坡面组字“潞安王庄欢迎您”,字体两边加两个潞安集团的标志,直观地体现矸石山绿化效果。
2.王庄煤矿矸石山绿化治理效益分析。
王庄煤矿矸石山绿化多选用了本土树种,植物成活率较高,但从绿化效果看还存在植物色相单一,苗木品种不丰富的弊端。
王庄矸石山的治理实现了阶段性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从目前的治理情况来看,还存在坡面小径流和雨水冲刷的现象。
这表明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使绿化治理后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在进一步的治理中,品种的选择上要更科学合理,在种植方式上多采用更加先进有效的新技术,从而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三、结论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矸石山采用的高标准、多层次的绿化治理模式,构建了稳定的生态群落;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矸石山采用的一般绿化模式,起到了初步防止水土流失,开始逐步恢复生态的效果。
在矸石山绿化中,潞安集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改善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针对治理后的矸石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效益,改善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生态效益。
改善了周边环境,一定区域内,起到了调控生态平衡的作用。
通过潞安集团对矸石山的综合治理发现,在矸石山上植被恢复的初期,应及时建立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系统,强化管理强度,使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和处理。
同时在针对绿化治理后的矸石山,应该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尽早建立煤矸石山温度与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没有预警体系和严格的监管系统,这对治理后的矸石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治理后的山体如果长期不及时的监管监控就有着火和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根据不同矸石山的立地条件,加强后期的监测、管理和管护。
针对山体的温度高低,以及治理后的坡面稳定性、整形工程一定阶段后的使用情况,通过监控、监测和评价,进行矸石山综合治理后生态效益分析与隐患的预防,才能更好地保障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建设.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边炳鑫等.煤系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李金柱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利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设,1998
4.田伟.矸石山绿化技术初探[j].煤矿环境保护,2001(4)
5.杨世军.煤矿矸石山生态恢复[j].露天采矿技术,2010(6)
(作者简介:郝瑞娟,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处山西长治 046204;陈建茜,温州大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35)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