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精品
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一、前言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并存,彷徨和不安并行的时代,青年人自然要有一种追求美好的心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贡献。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和社会都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和平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我们去了红色之旅,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旅游,更是一次文化、历史的考察。
实践期间,我们来到了江西瑞金,这是革命圣地。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瑞金革命博物馆,收获了很多知识,学习了许多历史的真相。
我们还来到了井冈山,这座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的精神纽带,这里的红军红旗飘扬。
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并爬山攀升,感受红军壮举。
我们还来到了湖南株洲,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纪念馆。
这座故居保存完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创造中国革命的人生历程。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与现状,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为什么需要革命,了解了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成果。
同时,我们还通过这次实践,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伟大的精神。
在瑞金革命博物馆,我们看到了那些逐渐逝去的革命家的照片和寿辰展示,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和伟大的人民领袖,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才有了历史性的变革。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看到了红军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岩洞豆腐、捉山鸡等的生活,成就了顶天立地的革命事业。
在毛泽东同志的故居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同志革命道路上艰辛卓绝的历程,并深刻体会到他在革命时代内心所感受到的理念和思想的力量,使我们在今时今日深感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认识到了历史和革命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也明白了今天和未来青年的重要意义。
四、结局红色之旅是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人民革命精神对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升华的重要意义。
红色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红色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在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的革命历史,并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文化对于团结人心、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红色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一、认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无私奉献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不仅是历史的瑰宝,更是激励和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和力量。
通过实践活动,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红色文化标志,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塔等,它们不仅是我们缅怀先烈的场所,也是我们坚定信仰、传承道义的象征。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坚守红色文化,传递革命精神,引导社会前行。
二、红色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参与红色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红色文化蕴含着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了我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无数为了理想和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们,深感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的责任重大。
同时,红色文化的精神也激励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红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走过革命斗争岁月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和智慧结晶。
这种文化传统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鼓舞着人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红色文化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将红色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建议和思考通过这次红色社会实践,我对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我有一些建议和思考:首先,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普及红色文化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我参观了广州农讲所,这是一座蕴藏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教育基地,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群众路线的概念和实践,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中所发挥的巨大力量。
广州农讲所,是民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区域性组织。
在参观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种思想引领着中国革命的步伐,也一直影响着当代社会。
通过参观中心展厅,我了解到了许多陈列品和历史图片,这些展品既充分地展示了农民、工人和贫苦人民的不屈不挠,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不懈努力。
在这里,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毛泽东同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言》的重要性,而这份宣言激发了人民毅然站起来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
此外,在广州农讲所中,我还了解到了人民群众巨大的力量。
在长达三个月的课程中,农民身份的毛泽东同志并不是一个讲师,而是关心农民的代表,他和学员们在广场上共同打太极、办文艺晚会、开展全民适度的广播健身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农业方面的知识,也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权益与力量,农民阶级的崛起也为中国革命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通过对广州农讲所的参观,我深刻强调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内涵的“以人民为中心”和“群众路线”。
这些思想和核心价值,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历经许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所成就的辉煌业绩。
综上所述,我的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的深度体验,让我自己对中国革命的内在精神和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在即将到来的人生中,我将时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和“群众路线”的思想,努力将自己的一份力量投进为人民谋幸福的浩瀚长河之中。
广州农讲所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修改版]
![广州农讲所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bf8890783e0912a3162a8f.png)
第一篇:广州农讲所之旅社会实践报告广州农讲所之旅社会实践报告农讲所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中山四路42号。
所址原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是一座庄严古朴的建筑群。
从南至北有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整座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斗拱,石雕木刻,陶瓷彩塑,超凡脱俗。
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举办了六届。
前五届主任先后由彭湃、罗绮园、阮啸山、谭植棠等担任。
所址在越秀南路和东皋大道。
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在这里举办,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
来自20多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3年建立纪念馆,同年10月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11月30日,我们怀着激动敬仰的心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这个早已名满天下的纪念馆,参观历史古迹,缅怀先驱。
在这个肃穆的纪念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绿意和希望。
红墙绿瓦,雕栏玉砌,还有那一件件渗透着历史痕迹的文物,让我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风起云涌和波澜壮阔……院内静悄悄的,春雨寂落石板地,暖风默数木棉花。
恬静、优美、安宁、洁净替代了当年的激昂、壮烈、呐喊、拥挤,成为院落现在的特色。
我们当然不知道那些富勇敢斗争精神的农讲所学员,当年是怎样学习训练然后壮怀激烈地奔赴农村遍点星火的,但我们知道,肩负重任的毛泽东走出这扇大门一年后,就在湘赣边界发起了秋收起义。
霹雳一声暴动。
使毛泽东把对农民运动的研究化作了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
农讲所的讲台与秋收起义的火炬,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
农讲所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7月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的农讲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农讲所,全称中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民运动训练基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农讲所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
二、实践内容1. 参观农讲所纪念馆在农讲所纪念馆,我们详细了解了农讲所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以及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建设做出的贡献。
通过馆内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 访谈当地村民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我们走访了周边村庄,与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村民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教育状况、医疗保障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3. 实地考察农村产业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了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4. 调研农村生态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关注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观察农村河道、土地、植被等状况,了解了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
三、实践成果1. 深刻认识农讲所的历史意义通过参观农讲所纪念馆,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讲所在中国农村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民运动训练基地,更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了解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通过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然而,农村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等。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村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4篇_社会实践报告_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4篇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山被无数革命后代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山精神在被革命后人代代传承的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人民的思想理念,对其经济发展状况同样起着一定的作用。
7月24日至28日,我校土建学院赴临沂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牛玉玺老师的带领下在沂蒙山地区瞻仰革命先烈、领略沂蒙精神、调查其经济状况。
厚积薄发,出征前充分准备7月21日下午,实践队于西院东教二楼会议室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土木系辅导员韦宇老师、牛玉玺老师和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仪式。
仪式伊始,实践队队长李玉龙向带队导员牛玉玺和其他队员做活动计划报告,计划包括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当地龙头企业山东新银麦啤酒厂、走访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等。
紧张而又丰富的工作不容出错,队员们认真倾听并记录活动计划。
“社会实践离不开其现实意义,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沂蒙精神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那么这次活动我们该如何得出结论呢?”牛玉玺老师这一实际问题引发了队员之间的讨论。
最后,队长李玉龙做出总结:“从旅游业着手,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当地居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同时对当地某些企业进行调查,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最终得出结论。
”最后,队长李玉龙再次明确了各项分工,提醒队员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好准备。
牛玉玺导员也认真强调了安全问题:“安全是第一位的,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防止有队员掉队的情况出现。
”至此,实践队出征仪式圆满完成。
缅怀先烈,纪念馆偶遇老兵7月26日上午,实践队一行人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缅怀为党为国的革命烈士、聆听感人肺腑的支前故事、感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其中包括粟裕将军与陈毅将军的雕像、当年作战时缴获的坦克等等。
展厅参观完毕后,实践队一行人来到粟裕将军墓前祭拜,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两侧是2800多名烈士的墓碑,其中还沉睡着很多无名烈士。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1500字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了红色之旅。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了革命先烈的事迹,增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红色之旅的旅程中,我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韶山毛泽东故居等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在一大会址,我看到了一直学习的地方、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们是如何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的。
井冈山的红军山寨让我体验到了当年革命者们勇敢无畏的精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革命斗争,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才取得了井冈山的胜利。
而韶山毛泽东故居则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平民背景和他无私奉献的作风,让我更加崇拜这位伟大的领袖。
通过这些参观和学习,我对中国革命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先烈们的牺牲精神有了更加敬意。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深受红色文化熏陶。
我们参观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看到了许多革命文物和图片,让我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力量。
我还参加了一个红军游行队伍,穿着红军服装走在队列里,我感受到了红军的精神力量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此外,我还与当地的老人交流,听他们讲述了他们参加革命斗争的经历,这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还锻炼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参观中,我们要相互协助、团结友爱地完成各项任务。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意识到,在社会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的来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革命先烈们的事迹充满敬意,增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doc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今天,我怀着无限敬仰心情,专程来到广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参观。
屹立在我面前是由一幢幢古色古香红墙平房所围成一个大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俗称“农讲所”。
“农讲所”虽到1926年9月就停办,但历经近百年风风雨雨,其建筑物一直没有颓败。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决定在“农讲所”旧址创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经一番修葺,纪念馆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
该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开办培养农民干部学校。
它以国民党名义开办,但农民运动真正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和彭湃等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
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农讲所一共开办了六届。
开办农讲所主要目是为当时各地风起云涌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农村干部。
广州农讲所创办,确起到这样作用。
后来实践证明,正是农讲所所培养出来一批批学生,在以后各地如火如荼农民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宣传和组织作用。
一批又一批学生回到农村,成为农民运动骨干。
他们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家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根在农村,我心永远和农民连在一起。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
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
农民问题不仅对于研究中国长达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有着不可或缺作用,而且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问题。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农民问题理论和实践做了不懈探索,写下了不少不朽篇章,而这一切,就是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4月日,我们中文系党支部组织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红色之旅——到广州烈士陵园。
我们在革命先驱的墓碑下庄严的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未中国人民事业奉献终身,而在这清明节之际,我们也献上自己手中的鲜花为这些为中国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关键词红色之旅,烈士陵园,扫墓
4月日,我们广东外语外贸南国商学院中文系党支部怀着激动敬仰的心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越秀区的广州烈士陵园,缅怀先驱、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而先进的党。
一、初入烈士陵园
庄严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有柔情的绿水、坚硬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
我们缓缓而进,大家的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扰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这块英雄的土地,凝聚着虎门军民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在党的“三个代表”的正确思想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我们伟大的建国先驱。
拾级而上,我们感受到我们离英雄越来越近,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巧,几个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帘里,石碑上的一连串的图像,经真实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份历史痕迹虽然保持沉默不语,却不能不刺痛我们的心。
我们手持鲜花,在碑前默哀三分钟,之后献上我们的花,表达了我们心中的哀思之情和崇敬之意。
之后我们在这里宣誓,也许收到了这里的气息的感染,我们的精神饱满而充实,我们的誓词读得掷地有声,我们的宣誓是那么的坚定而勇往直前。
随后,我们还瞻仰了烈士墓、血祭轩辕亭、中苏亭、中朝亭。
二、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
在中朝亭中,我了解了那段壮烈的历史:依旧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在参加起义的革命士兵中,有朝鲜青年一百五十余人,他们与中国战友高举义旗,并肩作战,最后在沙河之役坚守阵地,大部分英勇牺牲,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黄剑英提的“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让我们感受到了,要发展,就要建立友好邦国,守望相助,共发展,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
在血祭轩辕亭中,我了解了陈铁军烈士和周文雍烈士两个人的伟大爱情,他们为了工作需要,做了半年的假夫妻,最终终于知道彼此是心中所爱的时候确实面临要上刑场的时候,但是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丝毫没有求饶,他们慷慨就义,他们为能够在天上做一对真正的夫妻而欢喜,他们为能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牺牲而倍感欣慰,他们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他们的爱情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烈士陵园看到的是一队队的青少年们手执鲜花来这里为已逝的英雄们献上自己的敬佩之情,感受和学习烈士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
有了这么多爱国的青年,中国的未来能不强么?有了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在感染着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在鞭策着我们的前进,中国的未来能不发展,不前进么?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三、烈士陵园所感
烈士陵园回来之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因此做了一首现代诗:
缅怀先烈,颂我党情
纷纷时节的清明,
阴霾天气,滑落雨滴,
透着忧伤的气息;
我们祭拜先祖,
我们缅怀英魂。
广州烈士陵园,
铮铮忠骨所埋之地,
苍松在侧,青水傍依;
烈士们的宝贵生命,
将无比豪气用鲜血抛洒天际。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党旗下的我们庄严宣誓,
郑重而沉静,
融入党的怀抱,
严格要求自己,
为人民全心全意!
瞻仰碑上英雄们的浮雕,
我们崇敬于心;
回荡在动乱不安的岁月里,哀思千万斤;
置鲜花墓冢前,低头默哀,历史积淀使我们铭记……
广州起义烈士碑志,
牵动几万人的心;
四烈士墓,庄严肃穆,
是我们仿效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