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精神护理(第二章心理过程与个性)
护理心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九江学院

护理心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九江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从本课程介绍的概念来看,护理心理学最像是?参考答案:交叉学科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
参考答案:能力、气质和性格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______。
参考答案: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4.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想象5.在整体护理中,________是最重要的、新加入的元素。
参考答案:心理护理6.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参考答案:社会工作者7.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参考答案:脑的功能8.事先将各种需要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以当面或邮寄等方式供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
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参考答案:调查法9.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参考答案:脑10.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参考答案:冯特11.什么是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第一章测试1.吃糖以后再去吃苹果,觉得苹果变酸了,这是一种()现象。
参考答案:对比2.冬天洗衣服,乍洗很凉,过一段时间感觉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一种()现象。
参考答案:适应3.一位教师在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把水染成红色,背景衬上一张白纸,这是利用知觉的()性来组织教学。
参考答案:选择性4.“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说明人的知觉具有()性。
参考答案:整体性5.在记忆的过程中不包括的环节是:验证6.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需要经过的过程是:参考答案:复述7.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参考答案:思维8.“一题多解”体现的是参考答案:发散思维9.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在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参考答案:表象10.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了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参考答案:再造想象1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指参考答案:心境12.一个人盼望或追究的目标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是参考答案:快乐13.从情感的范畴看,求知欲是一种参考答案:理智感14.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心理与精神的护理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A1型题1、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客观现实B、自然现实C、社会现实D、大脑E、实践活动2、心理活动地表现形式为()A、客观现实B、心理现象C、实践活动D、主观活动E、精神3、右脑半球功能暂时被抑制时,出现()A、情绪低落B、沉默无语C、自卑D、情绪高涨E、自罪4、兽孩由野兽哺育大,无法产生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恢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状态,这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A、自然现实B、主体的自身状态C、实践活动D、客观现实E、社会环境5、左脑半球在下列哪一方面占优势?()A、空间感B、方向感C、语言D、音乐E、绘画6、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各个国家和地区死于自杀的人数,最高的国家是()A、丹麦B、韩国C、匈牙利D、日本E、美国7、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富有同情心,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D、人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E、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8,心理结构分为()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B、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及自我意识C、心理过程与人格D、认识过程和人格E、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机率最高()A、B型人格B、亚稳定人格C、D型人格D、C型人格E、A型人格10、精神科护士应具备娴熟的心理护理技能中不包括()A、学会共情B、善于倾听C、善于使用肢体语言D、善于使用辅助语言E、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11、心理与精神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不包括()A、良好的职业道德B、坚实的知识基础C、稳定的心理素质D、娴熟的护理技能E、高超的攻关技巧12、新生儿通过遗传获得了()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人格D、心理活动E、本能活动A2型题13、平时比较内向,沉默的人,突然变得异常热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但在他的生活环境当中,找不到足以使其改变的原因。
这时,就可以认为他有()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精神疾病D、人格障碍E、思维障碍14、“我就怕语文老师,一见到他就心跳,脸红。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 情感 如喜、怒、哀、乐、忧等)
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
人格倾向性(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人格 (个性)
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8
❖二科、学心心理理的学实对质人心理的实质的阐述: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功能 ❖(⒈)从动物进化看:感觉阶段(无脊椎动
力。
30
感
感
受
受
阈
性
限
31
三、感觉的特征
1 感觉的适应性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2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在黑点的灰 色阴影会逐渐收缩。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回
33
2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 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65
(2)保持 ▪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 重现叫做回忆。
66
❖(4)遗忘 ▪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失败。
67
艾宾浩斯及其遗忘曲线
68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 以后逐步变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72
❖ 例如:数字特征记忆法: ❖ (1)谐音法 ❖ 如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可依谐音背
目录 返回
二 感觉的分类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护理心理学定义特征:1.注重护理情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护理情境的探讨3.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护理对象(即患者)2.护士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理论任务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2.实践任务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和规范模式研究并解释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晤谈法或访问法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1.个案研究(档案研究)2.抽样研究3.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4.横向研究5.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第二章心理过程感觉的有关特性: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对比4.联觉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痛觉的特征:1.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3.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部分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基本情绪的分类:保罗艾克曼将其分为:快乐、惊讶、愤怒、厌恶、恐惧、悲哀、轻蔑七种基本情绪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应激表情动作的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情绪的生理理论: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2.丘脑情绪理论(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1.两因素理论(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2.认知评价理论(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拉扎勒斯进一步扩展)情绪的调控:1.调整行为目标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3.改变或转移环境4.心理防御或应对5.自我控制与求助情绪与护理:1.把握自己的情绪2.感知他人的情绪第三章个性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3.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结合4.社会和生物的双重属性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特质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2.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因素论3.艾森克(英国学者)的人格维度论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弗洛伊德):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期行为主义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发射作用,认为人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学习形成的。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人格

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这些动力特征表现在: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 心理过程的强度和稳定性 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气质的四种类型
1、气质的生理基础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高级
强
不均衡
兴奋型
(不可遏制型)
胆汁质
神经
均衡 活动
人 格
人格的概念
“人格” personality 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 , 指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 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 色的特点。
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 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 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 征的总和。 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 在于人格。
人格的结构
1.人格倾向性
55
卡特尔人格理论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 特质是指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行为形式和一致 性。 人格特质的种类很多,可以区分为: 独有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是指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 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 外部行为的特质,是个体行为的最终原因。
能力
1、什么是能力
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 征,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已经表现出来 的实际能力; 二是潜在能力
2、能力的分类
观察力 记忆力
一般能力
注意力
思维力
能力
想象力 音乐能力 特殊能力
体育能力
绘画能力
数学能力
3、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精神科名词解释

精神科护理学:是以人类异常精神活动{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前者称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自我定向力。
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临床上一般以精神症状消失,并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是病态的,即为自知力恢复幻觉(hallucination)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
如脑震荡、脑挫伤的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一段时间内的事遗忘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同时出现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
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痴呆(dementia) 是一种综合征,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
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
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
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识障碍。
以意识障碍(意识清晰度)为主要特征精神活性物质:来自体外,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所致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性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亦称为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因先天或后天的各种不利因素导致人格障碍:指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常态,表现为根深蒂固和持续不变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明显地影响职业和社交能力。
护理心理学 感知觉 记忆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开端。 感觉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最 低级的心理现象。 感觉维持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一种感觉只能反应一种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的一般规律是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会使感受性降低,持续 作用的弱刺激会使感受性增高。 暗适应:在弱光的刺激下视觉感受性被提高 (30- 40分)。
视觉适应 明适应:强光的刺激使视觉感受性降低。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味1-2 分钟,强烈的气味要10多分钟。 皮肤感觉适应:触压觉的适应较明显;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 生的。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质量上:a.细节消失,特征保存,内容简略、概 括、合理 b.增添细节,内容具体,更具特色 数量上:a.记忆回溯 b.遗忘
3、再现
包括再认和再现两种表现形式。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 别出来的过程。 再现(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 重新出现的过程。
重现的正确程度取决于: a.对原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b.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记忆系统(感觉、短时、长时)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用信息 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在记忆 系统中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编码: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 存储:将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的过程。 是记忆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 没有信息的存储就没有记忆。 • 提取: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的过程。
护理心理学考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考点整理名词解释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应用性学科。
△心理的实质: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遗忘: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人对反映容的一种特殊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总是伴着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心境: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人格(个性):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与组织。
需要:是有机体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部动力。
△气质:指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成分。
角色人格:指具有某种社会特定地位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即指人们在某种特定、重复的社会经历中,形成比较固定、共同性的人格特征。
护理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围,讲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自我防御机制: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比较
比较:是把事物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事物 之间的异同点。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个分解为个别部分或 01分析与综合 特征。
综合:是把事物的多个部分或特征组合为 整体。
• 实用文档
一、认知过程——想象
概念: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 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个性
• 实用文档
复习: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人格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注意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 实用文档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人格障碍 2.熟悉意志过程、个性的概念和特征 3.掌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4.掌握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 以及自我意识
01.知觉的特征——选择性
• 实用文档
02.知觉的特征——整体性
• 实用文档
03.知觉的特征——理解性
• 实用文档
04.知觉的特征——恒常性
(a)
(b)
• 实用文档
错觉
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 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 实用文档
一、认知过程——记忆
概念: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和提取。
程。
• 实用文档
对储存的记忆提取过程。
遗忘
( forgetting ) :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 能再认或回忆,或 是再认或回忆有错 误。
• 实用文档
三种记忆类型关系图
• 实用文档
一、认知过程——思维
概念: •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应,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 段。
特性: • 间接性 • 概括性
• 实用文档
• 实用文档
第一节: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二、情绪、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概念:是个体获 取知识经验的过 程。
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 象、注意等过程。
概念: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 自己的需要而产 生的态度体验。
由主观体验、外 部表现、生理唤 醒组成。
• 实用文档
概念:是指人 自觉地确定目 的,并根据目 的主动地调节 自己的行动, 克服困难去实 现预定目标的 心理过程。
• 实用文档
02
感觉的特性—感觉的对比
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
• 实用文档
03
感觉的特性—相互作用
是指一种感觉在其他 感觉的影响下,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04
感觉的特性—补偿作用
指某种感觉消失后由其他感觉来补弥
• 实用文档
05
感觉的特性—联 觉
一 种 感 觉 引 起 另 一 种 心 理 活动的发生。 常见:
该试验说明,外面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十分必要。
• 实用文档
LOREM IPSUM
感受性:
感 ➢ 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 受力 性 与 感觉阈限: 感 ➢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 觉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阈 限
• 实用文档
01
感觉的特性—适应性
刺激物持续作用 于同一感觉器官, 引起感受性改变 的现象。
三、意志过程
概念:是指人自觉地 确定目的,并根据目 的主动地调节自己的 行动,克服困难去实 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 程。
分类: 1、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 想象 2、有意想象----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 的想 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 实用文档
一、认知过程——注意
注意概念: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 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 。 •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分类:
按照记忆的内 容分
形象记 忆
词语逻 辑记忆
情绪记 忆
运动记 忆
按照记忆的保持时 间分
瞬时记忆
短时记 忆
长时记 忆
• 实用文档
记忆的过程
识记
保持
再认或回忆
是识记并记住事物实际是人 的学习过程。 根据有无目的: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 加工、巩固和保存的过
1.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
活动,是认知的初级阶段。一 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都 是通过感觉获得材料,在感觉 的基础上产生的。
•2.是维持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 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
• 实用文档
感觉剥夺试验
贝克斯顿、海伦和斯科特在1954年首次报告了感觉剥夺的试验结果。试 验中,要求被试者安静的躺在试验室的一张舒服的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 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吃喝都由主 试事先安排好,不用被试移动手脚。实验开始,被试者还能安静的睡着;但 稍后,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的寻找刺激,他们唱歌,打口哨,自言 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试验中被试每天可得 20美元报酬。但即使这样,也难以让他们在试验中按实验要求坚持2-3天以 上。
• 实用文档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 实用文档
第一节: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概念:是个体获取知 识经验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 忆、思维、想象、注 意等过程。
二、情绪、情感过程
概念: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 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由主观体验、外部表 现、生理唤醒组成。
一、认知过程——感觉
概念:感觉(Sensation) 是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认知初级阶段)
分类: 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信息作用并反映外界事 物个别属性。 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信息,反映自身位 置、运动及内脏状态的个别属性。
• 实用文档
感觉的意义
思维的分类
根据思维活动的凭借物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思维的支柱 。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凭借物。 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凭借物的思维 。
根据探索目标的方向分类: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创新程度分类: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 实用文档
思维的过程
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 03抽象与概括 本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
颜色温度觉 红、橙、黄——温暖 蓝、青、紫——寒冷
06
感觉的特性—感觉后像
当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 觉并不立刻消失,并能保 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电影电视就是利用的感觉 后像
• 实用文档
一、认知过程——知觉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 性的反映。
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