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二章第2节 个性心理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三、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内容保持 时间的不同分:
(1)瞬时记忆 (2三)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的意识参 与程度的不同分:
(1)外显记忆 (2)内隐记忆
三、记忆
(四)遗忘
1.遗忘的概念 2.遗忘的原因 3.遗忘的规律 4.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
四、思维
(四)问题解决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定势作用(2)功能固着(3)迁移 作用(4)动机与情绪状态(5)个性特 征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
四、思维
(五)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独立性 5.思维的批判性 6.思维的逻辑性
一、意志的概念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 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二、意志的基本品质
一、感觉 三、记忆 五、想象
二、知觉 四、思维 六、注意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剥夺实验
一、感觉
(四)感觉的特性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sychology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2)人格: a.意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4.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2)研究患者心理特征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制(3)探索护患关系及其改善(4)探索优秀护理人才的心理特点,探索培养途径nursing care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患者健康或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活动。

第二章基础理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自我实现论(2)顶峰体验罗杰斯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巴普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及其社会认识论,自我效能理论3.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需要模仿的行为规范是基础(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被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4.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要点:(1)知觉疾病易感性:是个体对危险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疾病可能性的敏感程度(2)知觉疾病威胁:是个体对危险行为后果和疾病危险性的预期(3)知觉健康行为益处:是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能带来好处的预期(4)知觉行动阻碍:是对采取行动所付出代价和遇到的困难预期(5)行动线索:实现行为改变的策略(6)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者采纳建议,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的可能性高。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 情感 如喜、怒、哀、乐、忧等)
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
人格倾向性(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人格 (个性)
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8
❖二科、学心心理理的学实对质人心理的实质的阐述: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功能 ❖(⒈)从动物进化看:感觉阶段(无脊椎动
力。
30







31
三、感觉的特征
1 感觉的适应性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2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在黑点的灰 色阴影会逐渐收缩。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回
33
2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 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65
(2)保持 ▪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 重现叫做回忆。
66
❖(4)遗忘 ▪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失败。
67
艾宾浩斯及其遗忘曲线
68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 以后逐步变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72
❖ 例如:数字特征记忆法: ❖ (1)谐音法 ❖ 如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可依谐音背
目录 返回
二 感觉的分类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①大脑皮层:人类各种心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在
大脑皮层均有特定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 有功能更为复杂的联合皮层。 大脑皮层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有分 成4各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①大脑皮层:人类各种心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
(一)感觉: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是却十分重要
。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们认识 客观世界的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一)感觉:
2、分类◎:根据刺激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还是外部,将感
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感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和作用,反映外部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 于身体表面,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 内部感觉:感受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的不同状态,反 映机体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的信息,其感受器位于身 体内部器官和组织内,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 三、心理的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 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 1、大脑功能研究的历程及方法:微电极刺激发现大
脑表面被分割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 的功能,不同的部位分别控制着各种感觉,情绪和 行为反应。 • 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是由大脑皮层、丘脑、 下丘脑、脑垂体、边缘系统、脑干和小脑组成
环境对大脑的刺激是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来源,但是社会环境 特别是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是积极的有选择性的 ,有时会对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映 。 • 3、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会随 着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并通过行 为来适应或者改变社会性制约的客观条件。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心第二章2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护心第二章2

●替代:当受到指责和批评时,把委屈或怨气转移到其他 人或物上发泄,这是一种“代替满足”的心理本性。 ●文饰作用:给自己的失败或挫折一种“合理化”的解释, 又称“合理化”。虽然这些理由是不全面、不客观、不 正确甚至是不合逻辑的,但当事人却以这些理由来安慰 自己,以减少挫折感。“甜柠檬和酸葡萄效应” ●升华:个体受挫之后,将敌对、愤怒、绝望、自责等消 极情绪,都有作一种积极的处理,转化为一种高尚的表 达。“化悲痛为力量”、“化失败为动力”。 升华既转移了原有情绪情感,达到了心理平衡;又创 造了积极的价值。
特点: ☉短暂、强烈而突然 ☉由个体生活中重大事件引起 ☉出乎个体的预料 ☉往往违背个体本来的意愿 ☉超出个体意志控制的范围 个体在激情状态时表现: ★理解力、自制力显著降低 ★难以自我控制 ★说错话、说粗话 ★有冲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激动性 冲动性
第五节 意 志 过 程 一、有关概念 为达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自觉的行动为意志活动 例:克服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二、意志的特点: ▲指向性和目的性:一定目标、具备一定动机和 目的 ▲自觉性:对行为目标和意义有充分认识 ▲果断性:迅速辨明情况、正确作出相应决定 ▲坚韧性:在行动受阻时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 ▲理智性:善于控制自己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六节


一、个性的概念 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各方面的总和,尤其是情 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信念、 个性 个性的个人类型特点:性格、气质、能力 二、需要 概念: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分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示意图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与被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存需要(生理需要)
●幻想: ●自嘲::“虎落平阳被犬欺” ●精神补偿:孔乙已:“儿子打老子” ●幽默:指通过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尴尬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新版)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新版)
.
2、知觉的种类*
• 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分类
• a.空间知觉 • (形状、大小、深度与距离、空间定向 ) • b.时间知觉 • (对时间的分辨、确认、估量、预测) • c.运动知觉 • (动静、快慢)
.
3、知觉的特征*
• 整体性 • 选择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
(1)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 人们在感知它时不会把它感知为 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 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2
逻辑记忆
以要领和逻辑 思维过程为内 容的记忆。
.
3
情绪记忆
体验过的情绪 和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情绪 记忆往往是一 次形成的,而 且深刻经久难 忘。
.
4
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运 动或动作为内容 的记忆,运动记 忆是形成动作性 熟练技巧的基础
.
记忆(memory)
2.记忆的种类 按照记忆时间可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的开始 • 记忆是经验的积累与再现 • 思维活动用于解决问题 • 想像用于创新 • 注意参与上述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
.
一、认知过程
• 概念: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又称 为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输入
转换
支配
外界信息
头脑
心理活动
行为
加工处理
.
(一)感 觉 • 一、定义*
.
返回
保持
是信息存贮过程,头脑中对识记的事物 保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 环节,没有保持就无记忆。
.
(2)保持
• 将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 • 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

最新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最新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感觉与知觉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 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级功能区(投射-联 合区)
功能:主要负责产生 整体知觉和机体的高 级运动 。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阅读 材料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16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2. 脑功能是心理活 动的生物学基础
(1)大脑皮层的三级 功能区:
一级功能区(投射区)
功能:主要负责特定感 觉功能,或运动发起和 执行功能。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阅读 材料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15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感觉与知觉
1.感觉 2.知觉
(5)感觉的特性 ③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作用停止 后,还能暂时保留 一段时间的感觉形 象
注视30秒钟之后点 击鼠标,会出现视 觉感觉后像。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阅读 材料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31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新皮层面积与整个皮层面积的比例关系
种别 人 黑猩猩 猿猴 兔
新皮质(%) 94.9 93.0 85.0 56.0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心理过程
10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意志过程
情绪与情感过程
11
一、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注意
12
(一)感觉
1 .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其个别属性开始的,一切较高级的心 理活动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感觉,人们可以从外部世 界和身体内部获得信息。例如,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 到某种气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
20
1. 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 属性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 的,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客 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 信息,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也不是 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借助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对 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的更高级的认识。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 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以及客观 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周期性的感受与判断。 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 在线索,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 替、四季的变化,或生活、工作中的工作程序等; 二是内在线索,如人体自身的呼吸、脉搏、消化 及生物节律等。
客观现实是指在主体之外存在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部社会 关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大脑的刺激是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来源;社会环境, 特别是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的类型
根据个人活动倾向性划分
(1)外向型 –活泼开朗,喜欢交际 (2)内向型 –谨慎小心,交际狭窄
性格的类型
根据个人独立性程度划分
(1)独立型—善于思考,不受外界刺激干扰,
能独立解决问题
(2)顺从型—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盲
从、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性格的类型
根据人际关系划分 (1)A型性格 (2)B型性格 (3)C型性格 (4)D型性格 (5)E型性格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气质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因素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性格
气质
后天,受社会环境因素的 先天,受高级神经活动类
制约
型制约
变现较广,反映稳定的心 变现较窄,反映心理活动
理特征
的动力特征
可塑性大,变化快
可塑性小,变化慢
有好坏之分
无好坏之分
能力
1、安静、沉着、稳重
2、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注意比
较稳定且不易转移
3、内向,态度慎重,自制力和持久性较强,不
易冲动
4、办事谨慎细致,行为表现坚韧,但情感比较
淡漠
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缓)
1、感受性较高,观察仔细
2、对刺激敏感,常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动感情 3、反应迟缓,动作迟钝 4、多愁善感,不善交际
(3)成就:个人通过教育和训练对学识、知识
和技能方面多达到的较高水平。经济师、会计师、 教授
21世纪人才的能力结构
1、知识能力 (1)生存体验 知人、做人 (2)专业技术 (3)哲学头脑 是突破人的思维狭隘性的关键 2、行为能力 (1)知识吸纳能力 知识杂交、知识整合 (2)创造能力 提出新问题,改造老问题 (3)思维能力 切超思维 3、角色能力 政治角色、职业角色、交往角色、生活角色
学习目标
掌握--动机、气质的概念、特性; 熟悉--需要的定义、分类; 了解--能力的定义。
个性
定义:个性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 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
反映人是与推人动之个体间进稳行定活动的的差动异力系特统征,
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态度
人事、调查、保管等
4、抑郁质的人: 平静的、刻板的、按部就班的工作。
会计、统计等
性格
是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 征。
换句话说就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 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在“做什么”和“怎么做” 和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
特点—稳定而不是偶尔的 有好坏之分
动机
Motive,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
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转化而来 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
动机的产生
内在条件--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 个体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推动他去
寻求满足需要的对象
外在条件--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
气 质(P41)
气质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心理学上的气质是与个体行为模式相联系,它对
社会环境的依赖较小
特点—天生性和稳定性
气 质(P41)
人的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如有的好动、 反应灵活;有的平稳、反应缓慢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 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其他人格心理特征相比,
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一个人的社 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以提高职工 的劳动和工作效率
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胆汁质的人:
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作。 抢险、救护等
2、多血质的人: 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
销售、采购、后勤、公关、谈判
3、黏液质的人: 原则性强的工作。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指一个人的性格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对社 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对劳动、工作、学 习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的表现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诚实正直与虚伪,富有同情心与缺乏同情心,豁
达大度与心胸狭窄 勤劳与懒惰,认真仔细与马马虎虎,沉稳持重与
能力的定义—是指个体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
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须具备的心理 特征。其含义:
(1)智力:个体的一般基本能力,也即人的资
质水平。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判断力
(2)性向:个体可以发展的潜在的能力。特别
是指人的可以发展的特殊的能力。数学能力、音 乐能力、绘画能力
更具稳定性,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气质类型
希波格拉底体液学说 人有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
黑胆汁 根据4中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
气质分为4中不同类型 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胆汁质型(性情暴躁、动作迅猛)
1、精力充沛,反应迅速,兴趣发生快而强,
易冲动,但平息也快
2、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倾,急躁易怒 3、敢闯敢拼,但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容易虎
Maslow AH 1908~197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在我国的描述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 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把人的个性 分为五类
庸人— 见小失大,不知所务;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士人— 必有所定,计有所守,头脑清醒,做事冷静 君子—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仁,积极向上 贤人— 德不逾贤,行中规绳,很守规矩 圣人— 明并日月,化形若行,光明磊落
性和动摇性

意志的果断性--与之相反的是优柔
寡断或武断、冒失

意志的自制力--与之相反的是任性
性格的结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在情绪影响人们活动行为或控制情绪时所表现出
来的稳定特征
强度特征--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
弱,易于控制
稳定性特征--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
头蛇尾
4、思维灵活,注意力易转移,往往博而不专
多血质(性情活泼,动作灵敏)
1、活泼好动,反应迅速
2、思维敏捷,灵活、易动感情 3、外倾,富有精力,工作能力强,能从事多样
化、多变性的工作 4、兴趣广泛而多变,感情丰富而不专一。浮躁
轻率,好大喜功
黏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 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个体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 括衣、食、住、行以及对工具和日常生活 用品等的需要
2、精神需要--个体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 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友谊、科学文化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个性特点
1、独特性(差异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可塑性
个性倾向性
定义: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原因, 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
组成倾向性的结构
需要
动机
兴趣
态度
需要
人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
反映称为需要need
原因--生理性、心理性的某种缺乏或不平 衡状态
鲁莽冒失,富于创新与墨守陈规 自信与自卑,谦虚与骄傲
性格的结构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人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千方百计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人的性格 在意志方面的个性差异
具体表现为:意志的自觉性--与之相反执拗
5、内倾,谨慎,遇到困难忧郁不决,易畏缩, 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的工作能够忍耐
按情绪兴奋性划分
兴奋 活泼 安静 抑制
气质特征
感受性 耐受性
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感受性低
黏液质的人,耐受性高;
反应敏捷性 多血质的人,反应敏捷性高;
可塑性 多血质的人,可塑性高; 情绪兴奋性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兴奋性高;
遇到2种威胁,都感到厌恶并有逃避这2种威 胁的企图,但迫于环境,只能接受一个才能
避开另一个;
动机冲突
3、趋避冲突:指一个事物对个体的需要具有
利弊双重意义,将产生2种截然相反的动机
1、火中取栗?

趋避冲突
2、感冒了,既不想打针,也不想吃药?

双避冲突
3、既想打篮球赛,又不想耽误驾校练车?

双趋冲突
表现--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血糖水平下降,产生进食的需要 孤独,产生结交朋友的需要 是个体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源泉)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1、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绵之需要。
如空气、水、食物、休息、性等人和动物共有。
2、社会需要--人在社会活动中,为适应社会生 活的需要。如交往、求知、尊重、劳动等人所 独有的。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 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的动机,
如饥饿引起的觅食动机;
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的动机, 如竞赛过程中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 交往动机。
动机的作用
1、激活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和行为的
功能,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