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全解
蚯蚓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蚯蚓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Earthworms in the restoration of soil pollution摘要介绍了蚯蚓修复污染土地的机理,包括(1)蚯蚓对污染物的耐性机制;(2)蚯蚓与土壤生物的协同作用;(3)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和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4)蚯蚓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进一步说明了蚯蚓在指示土壤污染状况,辅助微生物和植物修复土壤污染,规模化处理城市垃圾场地和处理活性污泥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蚯蚓土壤污染协同作用生物修复生物有效性Abstract Introduced earthworms mechanism of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including (1) earthworms Tolerance Mechanism of pollutants; (2) of earthworms and soil organisms synergies; (3) of earthworms to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and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4) earthworm biological 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earthworms in the direction of soil pollution, assisted tiny organism and plant restoration of soil pollution, large-scale process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sites and the treatment of activated sludge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earthworm soil contamination synergy biological availability1引言土壤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基础[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通过工农业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向土壤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使土壤不堪重负,给土壤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蚯蚓活动对锌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污染土壤中存活 , 并且显著改变土壤重金属形态。 Z n污染质量分数低于 4 0mg g 时 ,蚯蚓对土壤 0 ・ - k 氮素矿化 、硝化和反硝化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 , 进 而提高污染土壤的 N素矿化量 , 这可能是因为蚯蚓 在污染条件下仍能提高土壤的硝化酶和反硝化酶 的缘故 [-1目前 已有研究将蚯蚓应用到 P /n 11 ̄ 89 b 尾 Z
到显著差异 , 真菌数量没有变化 ;土壤磷酸酶 、蔗糖酶 、脲酶等酶活性也因接种蚯蚓而显著提高 (< . * ,随土壤 z 污 p0 5 ) 0 n
染 质量分数变化 , 蚯蚓对 三种酶活性 的影响趋势不 同。 蚯蚓活动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重金属对酶的抑制作 用 。试 验结果还 表明蚯蚓活动显著提高 了各处理 土壤 的 NO3- -N含量 ,相关散点图显示 N - O3- N含量和植物地上部生物量 , 地上部 z 质量分数及植物地上部 z n n吸收总量间都 有明 相关性 ( = .1 " = .3 * = . 7 o试验初步验证了蚯蚓 r 05 7 ,r 05 2 ,, 06 * 0 对Z n污染 土壤 中微生物 和酶活性 的改善作用 。 关键词 :重金属 ;微 生物 ;酶活性 ;蚯蚓 中图分类号 :X1 1 7.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l 7. 15( 0 6) 30 3 .5 6 227 2 o 0 .5 80
蚯蚓活 动对锌污染 土壤微 生物群落 结构及酶活性 的影 响
王丹丹 ,李辉信 ,胡 锋 ,王 霞
南 京农 业大 学资 源 与环境 科学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0 9 10 5
摘要 :以不 同质量分数 Z n污染高沙土为材料 , 研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 , 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各种酶活性的影响 。 试验结果表明 :Z n的加 入使 土壤 蔗糖酶 、脲酶活性 降低 ,而对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 ,加 z n量在 3 0 mg g 以下时对微 生 0 ・ k 物量碳有促进作用 ,高于该水平则表现 为抑制作用 。接种蚯蚓后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明显提高 ,除各别处理外均达
蚯蚓的养殖技术(1)

蚯蚓
●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品种很多,目前已知蚯蚓 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 的动物,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也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 蚯蚓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它不仅是良好的“土壤改良机器”, 而且蚯蚓身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 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不仅如此,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可以 做药材。诸多的价值用途,也使得其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下 面一起来看一看蚯蚓品种吧!
赤子爱胜蚓 (太平二号蚯蚓)
优良蚓种的选择标准 (1)体长:90~150毫米,体宽3~5毫米,体重0.5~1.2克。 (2)体态:体型健壮饱满,挣扎动态刚劲有力,活泼敏捷,爬行速度快,无粗细不均和萎缩现象。 (3)色泽:肉红色或栗红色,颜色鲜艳一致,光泽柔润,体液丰满,无汗珠状渗液现象。 (4)环带:环带发育硕大丰满,性成熟,直接关系蚯蚓繁殖率及后代质量。 (5)敏感:对光温的敏感程度高,其自调适应性最强。 (6)原体:对蚯蚓截体愈合形成的新独立复原整体,无论以上状态特性如何均不得入选为良种, 必须选原体蚯蚓。
● 属于粪蚯蚓, 属赤子爱胜蚓 改良培育的新 品种。吞食各 种畜禽类粪便, 倾粪性强、繁 殖率高、效益 高,适合人工 养殖。
2、北星二号蚯蚓:
3、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 属土蚯蚓、巨蚯蚓。这种蚯蚓吞 食土量大,是一种土蚯蚓,适合 菜园地、饲料地养殖,喜欢吞食 肥沃的土壤,野性强,每个卵包 虽只有一个小蚯蚓,但个体大适 合人工养殖。威廉环毛蚓俗称青 蚯蚓,个体较大,一般体长 150~250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 条重5.2克,体色为青黄色或青灰 色。卵包呈梨状,每个卵包有一 条小蚯蚓,极少数有两条。
一、品种选择
●目前人工养殖的优良品 种主要有赤子爱胜蚓(红 蚯蚓)、北星二号蚯蚓、 威廉环毛蚓和太平二号 蚯蚓。各种蚯蚓饲养价 值如下: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 2007, 15 (2): 142-153 doi: 10.1360/biodiv.060294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收稿日期: 2006-11-23; 接受日期: 2007-01-1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630015)、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KZCX2-YW-41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和国际科学基金 (D/4046-1)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zwxjxyum@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张卫信1,2* 陈迪马1,2 赵灿灿1,2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所, 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摘要: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 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 又是调节者,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1) 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2)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 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
蚯蚓活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受蚯蚓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间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
蚯蚓外来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蚯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土壤本身的复杂性, 蚯蚓自然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知识的缺乏, 野外控制蚯蚓群落方法的滞后等都限制了蚯蚓生态学的发展。
其他新技术如研究养分循环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和揭示土壤微结构的图像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是蚯蚓生态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蚯蚓, 生态功能, 蚯蚓生态类群, 蚯蚓入侵Functions of earthworm in ecosystemWeixin Zhang 1,2*, Dima Chen 1,2, Cancan Zhao 1,21 Institute of Ecology,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Abstract: As one of the key soil invertebrates, earthworms can greatly impact soil processes, and thus was named as “ecosystem engineer”. Earthworm activities such as feeding, digestion, excretion, and burrowing,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drilosphere in their guts or soils around, through which they alter th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of the ecosystem. Earthworms act as consumer, decomposer and modulator in ecosystem.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earthworm include: (1) effects on key soil ecosystem processes such as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s and nutrient cycling; (2) effects on soi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3) interaction with plants, microorganisms and other animals. Earthworm activitie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ecosystem are determin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ecological groups of earthworms, population size, vegetation, parent materials of soil, climate, time scale, and history of soil ut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worm ecology was constrained by the complex feature of soil, the scarce knowledge of natural history and biogeography of earthworms,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approaches in field manipulation of earthworm community. We suggest that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C and N isotope technique for nutrient cycling and the image analysis approaches for soil micro-structure should be applied on earthworm ecological research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earthworms.Key words: earthworm, ecological function, earthworm ecological group, earthworm invasion蚯蚓属于寡毛纲后孔寡毛目, 全球已记录的陆栖蚯蚓有12科, 181属 (Edwards & Lofty, 1977; 冯孝义, 1985), 约4,000种 (Edwards, 2004), 中国已记录的有9科28属306种 (黄健等, 2006)。
蚯蚓对土壤的7点好处

蚯蚓对土壤的7点好处目录1.前言 (1)2.那么为什么我们耕地里看不到蚯蚓了? (2)3.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4. 土壤中的线虫对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影响 (2)5.关于蚯蚓的好我们大概总结7点! (3)1.前言尽管蚯蚓在人们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蚯蚓却是体量最大的生物。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教授赵琦说,蚯蚓在生态群落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很少有生物像蚯蚓这样既属于捕食食物链,又属于腐食食物链。
蚯蚓吃土壤中腐殖质、细菌乃至动物排泄物,一条蚯蚓一天分解的物质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
蚯蚓自身的排泄物是天然的有机肥,含18种氨基酸,每克蚯蚓粪中的有益菌多达20万至2亿个。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下蚯蚓,这一神奇的生物没有蚯蚓的土壤都有毛病!请认真看完这篇文章!蚯蚓是土壤肥力转化师,是象征土壤质量好坏的生物体,农田里没有蚯蚓代表着土壤已经出问题了!那么你是否留意过,土壤里已经好久没看到蚯蚓了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活动,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土壤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为蚯蚓能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并改土壤善结构。
2.那么为什么我们耕地里看不到蚯蚓了?五十年代以来,农作物施肥主要靠化肥。
由于我们长期的偏重于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土壤肥力下降,加速表土冲蚀,土壤结皮,化学特性劣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的流失等)以至于造成土壤蚯蚓生存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蚯蚓的减少或灭绝,蚯蚓减少可代表土壤生物变浅,土壤质量降低!要召回蚯蚓,因为土壤离不开它!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福建卷】生物·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这说明()A. 环境对生物的改造B.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 生物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答案】C【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
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因此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故选:C。
2.苹果很甜,是因为其果肉细胞内含糖量高,这些糖分主要存在于()A. 细胞质内B. 细胞核内C. 叶绿体中D. 液泡中【答案】D【解析】解:苹果是由细胞构成的,在苹果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因为在苹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故吃苹果时会感到很甜。
故选:D。
3.没有根、茎、叶等器官,释放的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左右的植物类群是()A. 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C. 种子植物D. 蕨类植物【答案】B【解析】解: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故选:B。
4.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黄金花海是开江人们春季周末的好去处,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金黄色的油菜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关油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的是从受精卵到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过程[a]指的是细胞分化,过程[b]指的是的细胞分裂B. 在过程[a]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要经过复制的过程,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C. 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动物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系统D. 根、茎、叶是油菜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答案】A【解析】解:A、图中a过程,细胞由一个变成两个,是细胞分裂的过程;b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的分化,A错误;B、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
蚯蚓功效与作用

蚯蚓功效与作用蚯蚓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属于环节动物门,蚯蚓有着多种神奇的功效与作用。
蚯蚓活动频繁,腐殖质摄取高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通过分泌酶类和产生抗菌物质,蚯蚓对土壤有强大的调理作用。
此外,蚯蚓还有医疗、食品和环保领域的应用,被广泛用于地质勘探、废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蚯蚓的功效与作用。
一、改善土壤结构与肥力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生态群体之一,通过不断的钻动、翻动和排泄,蚯蚓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蚯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经过蚯蚓的钻动和排泄,原本比较紧密的土壤结构变得松散起来,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蚯蚓还可以将地面上的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带入地下,形成土壤层之间的混合,促进土壤层的交换,增加土壤的可持续性。
土壤中蚯蚓的通道还可以通过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减少土壤的排水能力,增加土壤的保墒性,预防干旱和涝灾害。
二、防治土壤侵蚀蚯蚓钻动土壤和排泄物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的流失和侵蚀。
蚯蚓在地下活动时,通过排泄物和身体挤压,形成一种状如交叉网状的蚯蚓通道系统,这些通道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因雨水冲刷而流失。
此外,蚯蚓的排泄物中含有有机物质、胺基酸和黏液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黏结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胶结能力,减少水流的侵蚀。
三、提高植物生长质量由于蚯蚓对土壤的调理作用,土壤的水分、空气和养分含量得到了有效的调节,使得土壤成为了植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蚯蚓所排泄的酶类能够分解有机质,将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蚯蚓排泄物中还含有一些植物生长激素,如生长促进剂和生根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蚯蚓活动还能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来提高植物生长质量。
蚯蚓钻动和排泄物的活动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提高土壤的物理质量。
蚯蚓 果皮 发酵的原理

蚯蚓果皮发酵的原理蚯蚓果皮发酵的原理源自于蚯蚓的消化系统和微生物的活动。
蚯蚓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其消化道内富含多种有益于果皮发酵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将果皮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释放。
下面将详细介绍蚯蚓果皮发酵的原理。
首先,蚯蚓的肠道内生活着许多有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解果皮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蚯蚓的消化道内环境适宜于这些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它们分泌的酶能够帮助分解果皮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复杂有机化合物。
其次,果皮中的有机物质包含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蚯蚓在进食果皮时,会通过嗜好选择性地摄食其中的某些部分,如果肉和果汁,而将纤维素较多的果皮剩余部分排泄出来。
这些果皮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发酵。
发酵的主要过程有两个: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蚯蚓果皮发酵主要在蓄肥堆或堆肥箱中进行,这些环境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供微生物发酵。
首先是厌氧发酵,即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封闭的环境进行发酵作用。
在此过程中,果皮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为有机酸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伴随着大量热能的释放。
此时,堆肥堆内部的温度会升高,达到40-65摄氏度,这有利于杀灭一些有害生物和杂草种子。
随着发酵的进行,氧气进入堆肥堆内,使得发酵过程逐渐转向好氧发酵。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并分解有机物质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毒的化合物。
同时,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有助于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好氧发酵过程中,堆肥堆内部温度逐渐降低,通常保持在30-40摄氏度左右,这也是维持微生物活动的适宜温度范围。
此外,蚯蚓的粪便称为蚯蚓稀,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肥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蚯蚓稀可以通过与发酵过程相结合,将果皮中的营养物质更好地释放出来。
在果皮发酵过程中,蚯蚓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并释放出养分,富含氮、磷、钾等元素,提高堆肥堆中的肥料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经电击法获得的蚯蚓体腔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达 到20 mm,与硫酸庆大霉素的各稀释度的抑菌效果相当。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经电击法获得的蚯蚓体腔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达 到20 mm,与硫酸庆大霉素的各稀释度的抑菌效果相当。
谢
谢
蚯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汇报人:何仕涛
内容
一、蚯蚓 二、微生物 三、蚯蚓与微生物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五、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一、蚯蚓
蚯蚓的取食和挖掘活动对植物残落物与土壤的混合、 土壤有机质腐 解和土壤结构及剖面形成影响巨大。
有研究着报道, 蚯蚓可促进植物特别是植物根的生长。 人们已对 在草原土壤中人为引入蚯蚓进行了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作用。
但有的微生物进入肠道后数目变化不大, 如气单孢杆菌 蚓粪中细菌的数量,在开始几天随日龄增加而增大, 而 后又降至同土壤相近的水平。
三、蚯蚓与微生物
真菌菌丝通过蚯蚓消化道后被破坏。真菌细胞壁的主要 组成成分为几丁质( 甲壳紊),而蚯蚓消化道内具有降解 几丁质的消化酶。 蚯蚓消化道内条件不适合可能是真菌苗丝被破坏的另一 原。蚯蚓消化道内 为厌氧环境,在通过消化道的1 2 ~ 2 0 h内,真菌苗丝在蚯蚓消化道内会发生自溶.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4、蚯蚓与微生物的传播
土壤微生物的移动性小,传播往往依赖于土壤 水分。 许多微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孢,经过蚯蚓消化道后仍然保 持其活性,蚯蚓体壁也可附着微生物。伴随蚯蚓的取食、 排泄和挖掘活动,土壤表面的有机残体被运到土体内部, 下层土壤被运至土表。蚯蚓的这些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 传播提供了条件。
三、蚯蚓与微生物
1 、蚯蚓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广泛分布于蚯蚓体内,已经从蚯蚓消化道、 肾管中 分离出微生物,甚至表面消毒的卵袋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蚯蚓体内的微生物虽来源于蚯蚓的生活环境, 但在群落 结构上又有很大差别。蚯蚓消化道内条件也土壤中更适 合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许多研究者报道蚯蚓体液中含有 抑菌物质,蚯蚓肠道内也 可能存在这类物质,对某些微 生物有专性抑制作,而这种专性抑制作用使蚯蚓肠道及 排泄物内细菌种群有别于原土壤。
五、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2 、通过蚯蚓肠道时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随土壤进入蚯蚓体内后, 多数细菌在胃和砂囊处数目急 剧下降,如大肠杆菌、 肠杆菌, 假单孢杆菌。
随着在肠道内由前部向后 部的移动,细菌和放线菌数目 逐渐增大, 在肠道中后部分别比前部增加了几十倍和几 百倍, 在新鲜蚯蚓粪中可能会超过在土壤中的数量。
蚯蚓多以半腐烂的有机物为食, 可用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二、微生 表面积和体积比大, 代谢活性强, 在物质转化 中起决定作用。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三、蚯蚓与微生物
蚯蚓在取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取食微生物, 对微生物有影响 对消化吸收有机物质有影响. 反过来,微生物也影响蚯蚓。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3、肥效
表1 蚓粪的有机质和N、P、K含量表
全氮(N%) 全磷(P%) 全钾(K%) 有机质(%) PH
蚓粪
0.96
0.36
0.97
19.47
7.1
牛粪
1.13
0.48
0.69
25.62
7.5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3、蚯蚓对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量变化不显著或 降低的原固可能是, 通过蚯蚓 消化道后仅细菌放线菌数目增大,真菌数目不变或减小。 由于细菌的个体比真菌小得多, 其数目的变化对微生物 总生物量的影响不大。
蚯蚓蝴消化道内具有多种消化酶,包括纤维素、几丁质 酶 、蛋白酶、 淀粉 酶等。这些消化酶可能是由蚯蚓或 由其消化道内容物中微生物分泌而来。
五、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
利用由蚯蚓和微 生物共 同 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污水处理 厂剩余污泥进行 了为期 半年的 脱水和稳定处理, 结果表明蚯蚓 生态系统集浓缩、 调理、 脱水、 稳定、 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多种 功能于一身。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蚯蚓生活在病原菌丛生的环境中却极少患病,在缓慢的 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利的生存环境,体内必然有一 套抵御细菌侵袭的免疫体系。因此,探询蚯蚓抗病机制 和筛选抗菌活性成分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新课题。 在受到机械、化学、电、热等刺激后,蚯蚓可分泌 出黄色的体腔液,该体腔液含有多种抗菌肽类物质。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1、蚯蚓菌肥
由蚯蚓排泄物产生的蚯蚓菌肥是一种肥力很高的有机肥 料。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2、蚯蚓粪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的根本区别
1)普通有机肥因未完全发酵,存在施用后二次发酵而导致烧苗的 问题,而且有异味,甚至异臭,而蚯蚓粪不存在这些问题;
2)普通有机肥未把各种营养成分全部转化成简单、易溶于水的简 单物质,各种养分是无规律的混合,不易被植物摄取,而蚯蚓粪 极易被植物吸收; 3)蚯蚓粪是坚固的团粒结构,保水性、排水性强,长期使用不会 分散压密,这是普通有机肥无法办到的; 4)蚯蚓粪富含腐殖酸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18种氨基酸和多种 微量元素,而这些在普通有机肥中含量都很少; 5)蚯蚓粪中含拮抗微生物,可抑制土传病害,而有普通有机肥不 存在有这种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