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和交通旅游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考前必背)一、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
2.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3. 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4. 中国的地形地貌: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
5. 中国的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等。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1. 中国的水资源:湖泊、河流、水库等。
2. 中国的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3. 中国的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4. 中国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源、太阳能等。
5.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珍稀动物、特产植物等。
三、中国的交通与通信1. 中国的交通类型: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等。
2. 中国的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
3. 中国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线网络等。
4. 中国的通信方式:电话、互联网、邮件、传真、手机等。
5. 中国的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四、中国的人口与城市1. 中国的人口数量:约14亿人,世界最多。
2. 中国的人口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3. 中国的城市发展: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新兴城市等。
4. 中国的城市特点:现代化建设、高楼大厦、繁华商业区等。
5. 中国的农村发展:农田耕作、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等。
五、中国的文化与旅游1. 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2. 中国的民族特色:汉族、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等。
3.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4. 中国的旅游景点:黄山、长江三峡、北京故宫等。
5. 中国的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长城、泰山等。
六、世界的地理环境1. 世界的大洲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
从北到南,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多样,涵盖了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多个地貌类型。
这个多样性的地理环境为中国的生态系统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以下将分析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高山地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国家之一,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和太行山脉等。
这些高山地貌不仅造就了中国的壮丽自然景观,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和水资源。
此外,高山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格局,如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和云贵高原的湿润气候。
中国的高山地貌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和进行户外探险活动。
二、平原地貌中国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华北地区。
这些广阔的平原地区形成了中国最适宜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区域之一。
这些地区的平坦土地和丰富的水源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平原地区还是人口密集的区域,拥有许多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然而,平原地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工作。
三、河流和湖泊中国有许多大河流域,如黄河、长江和珠江等。
这些河流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干线,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河流也为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水源和水力资源。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河流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河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鄱阳湖和洞庭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为中国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区,也是旅游和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湖泊也面临着水污染和湖泊退化的威胁,需要加强湖泊保护和修复工作。
四、海洋环境中国是东海和南海的沿海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岸线。
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
海洋也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交通通道,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28讲中国地理概况【基础知识梳理】中国是全世界195个主权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国的最基本的了解就是中国地理情况的了解。
中国地理概况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七个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农业、工业;中国的交通。
一、中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_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
界线:_昆仑山脉——阿尔金山——_祁连山脉——_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地形以_盆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多在1 000~2 000 米) 。
界线:_大兴安岭——_太行山脉——_巫山——_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地形以_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2)地形特征:_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的地形及分布山脉往往成为大的地形单元的分界线(有些还是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
在下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中国的气温和降水(1)我国的气温分布①冬季:南北温差大。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3)我国的降水①空间分布特点:分布不均,由_东南沿海向_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很大。
(4)干湿地区:根据_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评分则是评估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会分析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评分。
一、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资源是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交通资源和旅游设施资源。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其各自的特点。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资源包括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森林、海滩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资源稀缺性、无法复制性和地域性。
2. 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之一。
这种资源包括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
人文资源的特点是历史持续性、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
3. 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本地社会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职业等。
社会资源的特点是本土化、文化多样性和图像性。
4. 交通资源交通资源是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资源包括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
交通资源的特点是快速性、便利性和地域性。
5. 旅游设施资源旅游设施资源是旅游管理部门为提升旅游业质量所需要的各种旅游设施,如酒店、景区、旅游交易中心、休闲设施等。
其特点是服务性、便利性和专业性。
二、旅游资源评分方法的探讨对于旅游资源,评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既可以指导旅游开发,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那么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分呢?1. 根据旅游类型分类评分不同旅游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评分应当根据旅游类型进行分类,对每种类型的资源进行评分。
例如,在海滨旅游中,评分应当着重考虑海水清澈度,沙滩质量和景区设施等。
2. 评分指标的确定评分指标是评分的核心,其决定着评分的准确性。
应当根据旅游资源类型不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分。
例如,在温泉旅游中,评分指标可以包括水质、景区设施、服务水平等。
3. 综合评价旅游资源评分时,仅依靠某一项指标很容易产生误导,需要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例如,在文化旅游中,除了考虑景区保存历史和文化遗址的能力之外,还需考虑对游客的服务水平、景区管理水平以及旅游安全等因素。
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的类型引言在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的种类对于旅游业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建筑资源三类。
本文将对这三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自然资源定义自然资源是指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陆地、水域、空气、动植物、矿产和景观等。
自然资源在旅游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
特点1.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海洋、湖泊、山脉、河流、森林、动物保护区等。
这些多样的自然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了不同的体验和活动选择。
2.独特性: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如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保护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保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1.经济价值:自然资源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收入,包括旅游消费、住宿、交通等。
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2.文化价值: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3.生态价值: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文资源定义人文资源是指人类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与人类社会生活、文化传承密切相关的资源。
它包括历史遗址、古建筑、民俗风情、艺术作品等。
特点1.历史性:人文资源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特色。
2.多样性:不同地区的人文资源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各地区的不同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互动性:人文资源不仅是静态的存在,更是活动和人群的互动的产物。
在旅游过程中,人文资源可以成为游客与当地居民交流的桥梁。
价值1.文化价值:人文资源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中国地理常识

中国地理常识
中国地理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2.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地形区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
其中,高原和山地是主要的地形特征,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3.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类型。
同时,
中国也是世界上气候变化最剧烈的国家之一。
4.中国的水文: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和黄河是两条最长的河流。
5.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
森林、水资源等。
6.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
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在加快。
7.中国的交通和旅游:中国交通网络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
和水路交通网络。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8.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诗词、绘画、音乐、
舞蹈等各个领域。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我国度假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我国度假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度假旅游的优势包括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质的服务和优越的交通基础设施;劣势则包括旅游环境问题和价格竞争压力。
在机会方面,我国度假旅游面临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但同时也存在着新兴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在本文指出我国度假旅游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渠道,以实现我国度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我国度假旅游发展、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发展前景、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度假旅游业在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度假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消费方式。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我国度假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
进行SWOT分析,对我国度假旅游业进行全面评估,发挥其优势,解决劣势,把握机会,应对挑战,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本文对我国度假旅游业的SWOT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度假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部分为您简要介绍了我国度假旅游业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我国度假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对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2. 正文2.1 我国度假旅游的优势1. 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拥有广泛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壮丽的山川、湖泊、海岛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度假旅游。
这些自然资源为度假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各种历史遗迹、古建筑、传统节日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中华地理风貌与旅游资源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07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
护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及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可持续 发展
• 保护优先:保护旅游资源,减少旅游 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 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 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 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展,保障国家旅游资源安全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资源整合、产品创 新、市场营销
少 • 南北分异:南部地区动物资源丰富,北部地区动物资源相对较
少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生物多样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 生态旅游等旅游活动 • 野生动植物:提供观赏、科普等旅游 活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旅游开发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 •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 地貌分布特点呈现出东西差异和南北分异 • 东西差异:西部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南北分异:南部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北部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02
中国气候特点及旅游资源
中国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 •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福建、广东等地 •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 •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2)森林资源(3)草场和湿地资源(4)矿产资源:能源矿产与有色金属矿产分布(5)主要的环境问题:酸雨和可吸入颗粒物中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带(1)主要工业区:①辽中南工业区: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主要优势:交通、农业基础、资源;主要劣势:水资源不足)②津京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
(主要优势与劣势同上)③沪宁杭工业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主要优势:交通、农业基础;主要劣势:缺乏能源矿产)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区: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水能;主要劣势:矿产资源缺乏,经济腹地狭窄)(2)主要工业带①长江沿岸工业带: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②沿海工业地带: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③陇海——兰新工业带: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交通运输和旅游1、交通⑴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
主要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
南北干线:①京广线②京哈线③京沪线④京九线⑤宝成——成昆线东西干线:A、京包—包兰线B、陇海—兰新线C、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线“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⑵公路发展很快,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形成覆盖全国全部2000多个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庞大公路网。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
如北京一天津一塘沽线、沈阳一大连线、京沪高速公路等。
⑶内河航道有11万千米。
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
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沿岸重要港口。
⑷海洋运输,我国海上航运分为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
沿海航运可以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主要通航: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等主要海港,远洋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运输总载重吨位居世界第2位。
⑸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600多条航线联系亚、欧、非、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⑹管道运输: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二线方案)2、中国的旅游业: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被称为"无烟工业",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部门。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⑴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川的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吉林白头山、福建武夷山等。
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古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
⑶民族风情:壮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
补充:①中国十大旅游胜地:人间天堂是杭州---浙江杭州桂林漓江独秀美---广西桂林心驰神往张家界---湖南张家界苏州园林甲天下---江苏苏州心灵圣地在西藏---西藏黄山归来不看山---安徽黄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四川九寨沟风光旖旎海南岛---海南锦绣丽江如仙境---云南丽江见证历史兵马俑---陕西咸阳②我国的四大自然保护区: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省东北部——人参貂皮鹿茸(东北三宝),东北虎,麝,,天麻,水獭,金钱豹,棕熊。
2.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肇庆市——桫椤,水杉,银杏,树蕨,苏铁蕨,白鹇。
3. 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文川县——大熊猫,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
4.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东北部——珙桐,钏萼木,华南虎,云豹,黔金丝猴,大鲵。
③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④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附1: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附2:2000年11月拉萨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世界遗产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附3:2001年12月西藏拉萨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附4:2000年11月苏州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5座园林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附5、附6:2003年7月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苏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附7:2004年7月,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附8:2004年7月,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⑤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1985年建立,面积66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及野生动植物。
2.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1983年建立,面积16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较完整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高等植物1600余种,并有一些特有种;野生动物1600余种,并有一些特有种;野生动物1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马鹿、斑羚等20余种。
3.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1983年建立,面积23000多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豹、猕猴、金鸡、大鲵等。
4.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1980年建立,面积1万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褐马鸡、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次生林。
植物500余种,野生动物50余种。
本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中国特有的褐马鸡主要栖息繁殖地。
5.内蒙古锡林郭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1985年建立,面积100余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草原、草甸及草原沙地疏林,是中国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高等植物625种,野生动物1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有内蒙黄著、黑鹤、大天鹅、草原雕等9种。
6.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1980年建立,面积170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黑眉蝮蛇、蛇岛特殊生态系统及候鸟。
14000条单一类型的毒蛇——黑眉蝮蛇独占全岛,形成蛇岛特殊的生态环境。
7.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宽甸县,1981年建立,面积7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型红松阔叶混交林及珍稀动植物的生境。
高等植物近千种,野生动物170余种。
8.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义县,1981年建立,面积14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油松、阔叶混交林及天鹅、鸳鸯等候鸟的栖息地。
9.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1987年建立,面积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鹤、天鹅等水禽类候鸟。
鸟类资源丰富,水禽有97种,是丹顶鹤繁殖区的最南界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0.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1981年建立,面积10万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水禽。
鸟类约100余种,以丹顶鹤、白鹤是最为珍贵。
11.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1960年建立,面积19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
长白山为同纬度带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等植物1600余种;野生动植物35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药用植物800余种,名贵药材有人参、天麻等。
12.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79年建立,面积21公顷,是中国第一个保护丹顶鹤等大型水禽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鸟类多达260余种,水禽有120种,占中国的半数以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鹤,世界有15种,中国有9种,本地就有6种,即丹顶鹤、白鹤、灰鹤、白头鹤和蓑鹤,不愧为独步世界的“鹤乡”。
13.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63年建立,面积18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红松母树林及熊、驼鹿、貂等。
植物有600余种,野生动物有170余种。
14.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1984年建立,面积19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寒带针叶林及熊、驼鹿、貂等。
15.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县,1986年建立,面积1000余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杏、连香树、鹅掌揪等珍稀物种。
蕨类植物110种,裸子植物18种,被子植物近3000种,珍稀孑遗植物银杏的野生种也分布于此。
野生动物22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云豹、穿山甲、白鹇等。
药用植物930余种,名贵药材有天麻、灵芝等。
16.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1975年建立,面积44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扬子鳄及其生境。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具有2亿多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
扬子鳄与美洲密西西比河鳄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2种钝吻鳄并与恐龙有近亲关系,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17.古牛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地区,1982年建立,面积64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
植物有5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香果树、三尖杉等。
野生动物有200余种,其中蛇类2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梅花天鹿、白颈长尾雉等。
18.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地区,1979年建立,面积5652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植物有2480种,既保留有银杏等古老植物种类,又有红栎等热带植物物种。
中国有昆虫32目,本区发现31目,其中金斑喙凤蝶为稀世珍品;鸟类有234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兽类100余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等;爬行类73种;鱼类40种。
19.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地区,1985年建立,面积22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
地处玳瑁山,海拔900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苞铁杉、钟萼木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大灵猫等,名贵药材有杜仲、七叶一枝花等。
20.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1983年建立,面积22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候鸟及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