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组合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课堂实录
1. 上课准备
在这节课的开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组合。
老师让
学生们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组合问题,例如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2. 教学互动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来引出组合的概念,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
理解什么是组合。
接着,老师给出几个具体的组合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
3. 学生练习
在学生们理解了组合的概念后,老师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们在纸上列
举出不同颜色的珠子可以组成的项链有多少种可能。
4. 知识巩固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老师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了逐一点评,解释了正确答案的
推导过程,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评析
1. 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引入生活化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
思考,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
2. 学生参与
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3. 知识输出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点评,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组合的基本概念,还学会了灵活运
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入更多生活化的例子,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同时也可以设置更多具体的实践任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扩展了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搭配”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搭配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实物和数字搭配。
•学生能够掌握有序排列和巧妙搭配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搭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搭配中的有序、无序概念,并能够灵活应用。
•让学生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组合。
四、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包含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学资源。
•学习用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具,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如衣服、鞋子、帽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进行搭配。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一)》。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实物和数字卡片,进行两两搭配或数字与数字的搭配。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搭配的结果。
•学生分享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1.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进行排列组合,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小组内讨论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并理解搭配的概念和方法。
1.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搭配的有序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需要搭配的场景,如颜色搭配、图形搭配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数学广角——搭配》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搭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搭配。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搭配现象?这些搭配有什么特点?2. 探究新知- 出示简单的搭配实例,如衣服、鞋子、帽子的搭配。
-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搭配的规律。
- 学生尝试自己搭配,并分享搭配心得。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服装、食物、玩具等。
- 小组内讨论,找出该主题下的搭配规律。
-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实践应用- 出示实际问题,如为角色搭配服装、为生日派对准备食物等。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搭配方法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全班评价。
5. 总结拓展-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搭配的重要性。
-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搭配现象?如何运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尝试,将搭配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搭配,与家长交流分享。
2. 尝试自己搭配服装,拍照留念,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搭配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讨论,找出搭配规律,但个别小组汇报时表达不够清晰。
3.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搭配方法解决问题,但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较为单一。
4.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搭配(一)例2简单组合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搭配(一)例2简单组合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数学广角——搭配(一)例2简单组合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数学广角》中的搭配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来达到特定的目标。
例2将提供一个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组合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组合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2. 实物模型,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组合问题。
3. 练习纸,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个实际情景引发学生对组合问题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不同颜色的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搭配这些水果来满足特定的要求。
2. 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组合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以例2为例,解释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物品来达到目标。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
提供一些实际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组合的定义和原理。
2. 解题步骤:分析问题、列出组合、选择最优解。
3. 关键点:注意物品的特性,合理搭配,达到目标。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红、蓝、绿三色的珠子,他想用这些珠子组成不同的颜色组合。
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答案:红红、红蓝、红绿、蓝蓝、蓝绿、绿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教学设计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组合》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简单的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组合的意义,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组合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组合这一概念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理解组合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掌握组合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组合教具一套,如拼图、积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组合教具,如拼图、积木等。
3.课件:组合相关的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组合实例,如拼图、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组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组合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组合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总结组合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组合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组合概念的理解。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组合》

燕山星城小学 周洁辉
同桌合作,一人摆一人数, 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比比看:哪两个同学配合得好。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2
2
2
你们给我搭 配的衣服真 漂亮!
不吃早餐主要有下面几大危害:
1. 使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 2. 容易衰老。 3. 容易引发肠炎。 4. 易患心脏病等疾病。 5. 易发胖。
从小红家到世界公园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AC D六里桥源自世界公园小红家B
E F
伦 敦 塔 桥
万里长城
埃 比 菲 萨 尔 斜 铁 塔 塔
英国大本钟 悉尼歌剧院 白宫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长城
埃菲尔铁塔
比萨斜塔
金字塔
小红、小明和小刚,每个人都与4个景物单 独照了一张相,一共照了几张照片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搭配(一)组合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理解求和意思,得数有几 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ppt课件
12
16
5
7
9
14
3
教学新知
二,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看右图先猜一猜三人一共握手多
少次?再四个人为一小组,三个人握 手,一个人记录。
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 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 成另一个拓展提高
2 .有5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打多少次电话?
解析:第一个同学与剩下四个同学通话4次,第二个同学和剩下 的三个同学通话3次,第三个同学和剩下的两个同学通话 2次,第四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通话1次;这五个同学 总共通话次数:4+3+2+1=10(次)。
4+3+2+1=10(次)答:他们一共通话10次。
02 组合问题
组合问题
教材第98页
ppt课件
1
课题引入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 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 数?
6个,57、59、75、79、95、97。 你能做到不重不漏吗? 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也可以用确定十 位或个位的方法。
ppt课件
2
教学新知
一、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有3个数5、7、9,任意
小黑
小白
小灰
答:小黑、小白、小灰,三只小兔一共握了3次手。
ppt课件
9
课堂练习
2 .小黑、小白、小红和小灰四只兔朋友见面了,每两只小兔握一 次手,四只小兔一共握了( 6)次手。
小黑
小白
小红
小灰
答:小黑、小白、小红、小灰,四只小兔一共握了6次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组合问题课件(共12张PPT)

有三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比一场, 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小明
小红
小青
一共进行了3次比赛。
一种饮料只能搭配一种点心
食
物
搭
配
门票 5角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问题1:视察我们研究过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都是从5、7、9这三个数中选2个,怎么一个能组成6个,
一个却只有3种可能啊?
温馨小提示: 数字排列有顺序, 交换数字变新数。 数字组合无顺序, 两数求和无变化。
有三个数4、6、8,任意选择其 中的两个数求积,得数有几种可能?
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 一共握几次手?
数数学学 广广角角 组合问题
欢迎小朋友们!
有3个数5、7、9,选择其中两个组成十位和个 位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有几种可能?
有3个数5、7、9,选择其中2 个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6个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 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3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新知,提升认识
(二)对比分析,提升认识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 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6个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 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3种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买1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付法一
付法二
付法三
付法四
第五关
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有多 少种搭配方式?答:有6种搭配方式。
饮料:
豆浆 牛奶
点心:
面包 肉包 大饼
第六关
小红
小明
如果每两个人打一场乒乓球 比赛,他们三人一共要打多 少场比赛呢? 小明---小军 小明---小红
小军
小军---小红 答:他们三人一共要打3场比赛。
第 七 关
如果现在三只小动物要从小猫家经过小狗家 再到小鸡、小鸭家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6种
A B
小猫家 小狗家 A — 1 A — 2 A — 3
1
2 3
B — 1 B — 2 B — 3
小鸡、 小鸭家
路线:
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答出 来了,那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
在解决组合问题时,只要按一定的 规律去思考,就可以不重不漏地把所有 的可能找出来。可以借助连线法来解答 组合问题。
组合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 的组合数。 • 2、能在排列和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找出这两类问 题的联系和区别。 • 3、学会用排列或组合的问题,来解决一些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复习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两位 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问题1:观察我们研究过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都是从5、7、9这三个数中选2个,怎么一个能组成6个, 一个却只有3种可能啊?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一)基本应用,巩固方法
每两个人握1次手, 3人一共握几次手?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请你画一画, 写一写,自己试试。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 问题3:一共握几次手?你是怎么知道的?
1、你都知道了什么? 2、一共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探究新知,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例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
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
“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有几种穿法?
有几种穿法?
有几种穿法?
有几种穿法?
有几种穿法?
第四关
购物
买1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可以怎样付钱”是什么意思?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问题3:你打算怎样付钱?
问题4:看看大家想出的付钱方法,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 可以怎样去想呢?
奖 状
三十二小学二(4)班全体学生在 数学广角学习中,积极动脑动手,勇于 探索数学奥秘,特发此奖状,以资鼓励 ! 智慧老人
第三关
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有多少条路线?
1
百鸟园
4
儿童乐园
2
猴山
5
3
有几种穿法?
有几种穿法?
答:有4种穿法。
考考你
A B
① ② ③
A① A② A③ B ① B ② B ③
●小结: 组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想一想:
• 1、2、3能组 成几个两位 数? • 12 13 • 21 23 • 31 32 • 每两人握一 次手,三人 一共握几次 手?
① ③ ②
为什么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 只能握三次手呢? 两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刚才 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这和顺 序有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
Hale Waihona Puke 2次1次3次• 1、2、3能组成 几个两位数? (6个)
•
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人 一共握几次手?(3次)
为什么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 而三个人只能握三次手呢?
●思考: 为什么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 个两位数,而三个人只能握三次手呢?
温馨小提示:
摆数与顺序有关, 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 而握手交换位置也不变。
第一关 如果每两个人拥抱一次,四个人拥抱 几次呢?(要求:不遗漏,不重复)
6次
1
2
3
4
第 二 关
这两辆车,每只小羊都要分别开一次, 一共要开几次呢?6次
第三关
这里有两件上衣,一条裙子, 一条裤子,该如何搭配?有几 种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