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越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水田种植

越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水田种植

越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水田种植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独特的农耕文化。

其中,水田种植是越南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越南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水田种植,并探讨其对越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水田种植的历史背景水田种植在越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由于越南地势多为平原和河流丰富,利于灌溉,因此农民们发展出了水田种植的技术和方法。

水田种植在过去几个世纪一直是越南农业的主要方式。

二、水田种植的基本原理水田种植主要依靠灌溉系统,利用来自河流和湖泊的水源,使水稻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水田的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渠道、水闸和水稻田的排水系统。

农民们需要灵活控制灌溉渠道和水闸,以确保水稻长势良好。

三、水田种植的中国影响水田种植是越南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大量的中国农民来到越南,将中国的水田种植技术传授给越南人民。

这些技术包括开垦荒地、修建水闸和利用水力进行农耕等。

四、水田种植的节庆活动在越南,水田种植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还是一种传统的节庆活动。

在水稻成长的过程中,农民们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祈求好收成和丰饶的未来。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脱稻节,这是越南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盛大庆典。

五、水田种植对越南农业发展的意义水田种植在越南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田种植提供了足够的水源,确保了稻谷的正常生长。

其次,水田种植的灌溉系统能够促进土壤的肥沃化,增加土地的产量。

此外,水田种植也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水田种植在越南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导致土地面积减少,给水田种植带来了压力。

其次,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也对水稻产量造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越南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进灌溉系统、推广高效种植技术等。

综上所述,越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水田种植是该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三地理越南知识点

高三地理越南知识点

高三地理越南知识点越南,位于东南亚半岛的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相邻,东南濒临南海。

这个国家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对于高三的地理学习者来说,了解越南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拓宽国际视野,也是备考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对越南的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介绍。

自然地理概述越南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北部地区分布着丛林密布的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连山山脉,其最高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是越南也是整个中南半岛的最高点。

中部地区则是较为平坦的高原,著名的中央高原上分布着肥沃的盆地和广阔的草原。

南部地区则是湄公河三角洲,这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越南的主要农业区。

气候方面,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量充沛。

由于地形的影响,越南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北部地区四季分明,有雨季和旱季之分;而南部地区则全年高温多雨,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人文地理特点越南的人口超过900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越南主要的民族是越族,占总人口的85%以上,此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如壮族、高棉族、苗族等,他们多居住在山区和高原地带,保持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越南的官方语言是越南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一。

越南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字曾是越南的官方文字,直到13世纪越南字母(Quốc ngữ)的出现。

越南的宗教信仰多样,佛教是主要宗教,此外还有道教、儒教、天主教和高地民族的传统信仰。

经济发展状况越南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稻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橡胶出口国之一,此外,水果、海鲜、纺织品等也是其重要的出口产品。

近年来,越南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电子、纺织、鞋类等制造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越南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以其美丽的海滩、古老的文化遗迹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越南国土优劣势分析报告

越南国土优劣势分析报告

越南国土优劣势分析报告一、简介越南位于东南亚的半岛地区,东邻南海,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本报告旨在分析越南国土的优劣势,以更好地了解越南国家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越南国土总面积约为331,210平方公里,东北和南部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与中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接壤。

越南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南海航道的交通要冲,有助于其海上贸易和国际合作。

三、自然资源1. 农业资源越南是农业大国,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水稻是主要种植作物,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

此外,越南还种植茶叶、咖啡、橡胶等农作物。

2. 矿产资源越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锡、磷矿、铜、铁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越南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水资源越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河流众多且分布广泛。

红河和湄公河是越南两大主要河流,为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越南还有大量的湖泊和水库,可以用于灌溉、养殖和发电等多种用途。

四、气候条件越南气候条件多样,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南部地区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7摄氏度,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

越南气候适宜农业生产,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优势分析1. 地理位置优越越南地处东南亚重要战略位置,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邻,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

越南沿海线长,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设施,为海上运输提供了便利。

2. 农业潜力巨大越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3. 矿产资源丰富越南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望进一步促进国内工业发展,增加出口收入。

4. 旅游资源丰富越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世界自然遗产,如河内、岘港和下龙湾等著名旅游景点。

越南市场分析

越南市场分析

越南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越南位于东南亚,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和超过9700万人口的国家。

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本文将对越南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经济状况、消费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经济状况1.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最新数据,越南的GDP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了平均7%的增长率。

2022年,越南的GDP达到了2500亿美元,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主要产业越南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创造业和服务业。

农业占领了GDP的约15%,主要生产水稻、咖啡、橡胶等农产品。

创造业是越南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主要出口电子产品、纺织品、鞋类等产品。

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包括旅游、金融、电信等领域。

3.外商直接投资(FDI)越南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来自亚洲的投资者。

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越南吸引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FDI,主要投向创造业和房地产领域。

外资的流入为越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消费趋势1.人口结构越南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约70%的人口年龄在15到64岁之间。

这一年轻的人口结构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时尚服饰、旅游等领域。

2.消费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越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对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的需求。

此外,越南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3.线上零售越南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线上零售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

因此,线上渠道成为企业拓展越南市场的重要途径。

四、竞争格局1.主要竞争对手越南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外企业。

国际知名品牌在越南市场占领一定份额,同时也有一些本土企业在不同领域中崭露头角。

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是成功进入越南市场的关键。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1. 引言越南农业一直以来都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产业在越南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对越南农业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农业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2. 越南农业产业现状2.1 主要农产品越南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咖啡、橡胶、海鲜和水果。

稻米是越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项之一。

咖啡是越南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国。

此外,越南的橡胶产量和出口量也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2 农业生产方式越南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使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劳动密集且依赖天气因素。

现代农业则借助科技和现代设备,大规模生产农产品。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越南的现代农业正快速发展。

2.3 农业政策和投资越南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农业发展,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培训,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农业领域。

3. 越南农业产业未来趋势分析3.1 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越南地处东南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这使得越南在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越南将积极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支持。

3.2 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越南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越南政府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设备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益。

此外,越南还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越南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然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未来,越南将努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农业产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这可以通过加工农产品、发展有机农业和推广农业旅游等方式实现。

3.4 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越南红河三角洲位于越南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

凭借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红河三角洲成为越南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农业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地区的繁荣和进步。

首先,红河三角洲的农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

这里的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养殖业。

红河三角洲地区的水稻产量在越南乃至全球都占据重要地位。

农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采用灌溉系统进行水稻种植,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粮食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同时,红河三角洲也是越南重要的养殖业基地,农民在这里养殖鱼类、虾类和蟹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其次,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农机制造、农产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和灌溉系统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不够高。

虽然红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产量较高,但由于农民普遍采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

其次,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过度的农药使用和养殖废水排放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和社会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政府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府鼓励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灌溉系统和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

越南农产业发展趋势

越南农产业发展趋势

越南农产业发展趋势越南农业是越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百万越南人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近年来,越南农业产业正在经历着迅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介绍越南农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农产品出口增长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之一。

随着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越南农产品出口逐年增长。

越南的水稻、咖啡、海产品、水果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品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越南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0%,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

二、农业科技创新越南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通过在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和农业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技术等先进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越南农业产业。

这些创新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农业科技的创新将继续推动越南农产业的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延伸越南政府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越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在木材加工、水产品加工、咖啡加工等领域表现出色,已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同时,越南还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延伸农产品的价值链,推动农业产业的综合发展。

四、有机农业的兴起越南有机农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国内外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越南农民和农企纷纷转向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能够保护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越南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生产。

五、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越南政府在农村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力量,致力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农村电商、农村旅游、农村金融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越南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吕荣华;高国庆;李丹婷;TRAN V Q;刘开强;唐茂艳;唐其展;周行;刘忠【摘要】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蔗、花生、大豆、茶叶、咖啡、橡胶、胡椒、腰果、椰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The present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Vietnam. 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Vietnam,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agro-ecological zones, viz., Red River Plain,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Vietnam, north-central and central coastal areas, Central Highlands, southeast Vietnam and Jiulong River Plain. The article also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13 crops' production in Vietnam including corn, paddy rice, cassava, sweet potato, sugarcane, peanut, soybean, tea, coffee, rubber, pepper,cashew and coconut.【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42)005【总页数】4页(P562-565)【关键词】农业生产;结构;概况;越南【作者】吕荣华;高国庆;李丹婷;TRAN V Q;刘开强;唐茂艳;唐其展;周行;刘忠【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宁,530007;越南河内农业大学,河内;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2.10 引言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为邻,西和老挝、柬埔寨交界,面积约3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934.5346万ha,总人口8600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南农业概况一、越南概况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面与我国云南、广西相接,西面与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约3260公里,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越南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浙江、福建3省面积之和。

越南是一个多山之国,境内2/3以上是山地和高原。

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为平原,红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越南主要产米区之一;但是红河及其支流经常发生严重的洪水。

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面积3万平方公里,几乎是红河三角洲的4倍,是世界上最富庶的水稻产区之一。

湄公河的洪水具有规律性,为泛滥平原带来新的沃土。

其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条件不佳。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越南的西原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九龙江平原区和红河平原区的发展很不平衡。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易于露天开采。

全国的耕地面积为万公顷,人均公顷,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人多地少国家。

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气候因地形及距离赤道远近而有较大的差别。

南方靠近赤道,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全年温差很小。

北方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可达2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15摄氏度。

大部地区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1998年,越南人口约有7760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80%,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8%。

首都河内的人口有350万(包括郊区),是千年古城,现为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人口418万,是越南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港口。

海防有人口156万,位于北部东海岸,是重要的军港和商港。

1976年越南统一时,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处境。

国家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于1986年底开始实行经济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越南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第四个五年计划(1991-1995)期间,GDP年均增长%。

1996年GDP比1995年增长%,1997年比上一年增长9%。

1998年,国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是仍保持了大约6%的增长速度,是东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1998年,越南GDP为265亿美元,人均330美元。

越南的货币为越南盾。

1999年8月,1美元可兑换约14000越南盾。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1.大米从进口国变成世界第二大出口国1988年以前,越南粮食不能自给,每年大约需进口大米50万吨,有的年份达100多万吨。

自1989年以来,越南稻谷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还有大量出口。

1989年,越南出口大米150万吨,1994年出口大米突破200万吨,1996年突破300万吨。

1999年越南的大米出口456万吨,收入超过1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20%。

越南大米出口现在已位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泰国。

2.农业基础仍然相当薄弱越南农业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1990年代以前,粮食增产主要靠风调雨顺、靠扩大栽种面积。

农业发展的起点低,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小,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政府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越南也没有吸引外商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投向农业的外资的比重少,而且有下降的趋势(如1994年为%,1995年下降到%)。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资料,1983年,越南每百公顷耕地仅有拖拉机6台,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仅51公斤;到1993年,越南全国仅有拖拉机37000台。

3.农民收入低下,农村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在越南大约有户家庭收入折合大米月人均在20公斤(山区农村为15公斤)以下,其中有一部分家庭甚至在月人均13公斤以下。

这些贫困户占全国总户数的%。

贫困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纯农业户。

1992年以来,全国各省开展了扶贫运动,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占全国总户数20%的家庭尚未脱贫。

4.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原来经济基础雄厚、自然条件较好、劳动力素质高的一部分地区和人口迅速富裕起来,贫富悬殊更加明显。

1991-1995年越南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东南部高达11%,而中部沿海地区因种植业收成较低,只有%。

全国有1309个乡镇缺少道路、水电、医疗所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用地。

全国月人均收入为万盾,中部沿海地区只有万盾,为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82%。

按越南的标准分类,全国平均富裕户占%,贫困户占%,而中部地区富裕户只占%,贫困户占%。

从收入状况来看,富裕家庭的收入与贫困家庭的收入相比,全国平均前者是后者的倍,西原地区为倍,中部沿海地区为倍,东南部地区为倍。

贫困地区的养殖业仍停留在自养自供状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慢、效益低。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越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1.种植业越南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梁、豆类、木薯等粮食作物。

稻谷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区。

1989年越南农业种植面积为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万公顷,稻谷播种面积占了万公顷。

1995年,越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为公担,中部地区只有公担。

1991-1995年全国水稻产量平均增长%,而中部地区只有%,九龙江平原为%。

表1 越南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千吨)1990 1995 1996 1997谷物 20 013 27 939 29 292 30 759稻米 19 281 26 397 27 646 29 142甘薯 1 992 1 697 1 643 1 517木薯 2 439 2 067 1 983 1 783椰子956 1 318 1 400 1 271瓜果蔬菜 6 721 8 304 8 356 8 394香蕉 1 246 1 300 1 300 1 315菠萝449 185 185 196芒果162 160 160 173腰果22 70 60 53甘蔗 5 624 11 372 11 428 13 421茶叶32 47 52 47生咖啡78 320 400 392天然橡胶58 143 181 200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越南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咖啡、茶叶等。

橡胶主要分布在西原地区,茶叶主要产地是富寿、河江、宜光和莱州。

甘蔗、椰子分布较广,全国各省均有种植。

近年来,越南在橡胶、咖啡、腰果和茶叶的生产和出口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越南的热带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香蕉、菠萝、柠檬、芒果、龙眼、荔枝、槟榔等。

2.畜牧业1989年以前,由于越南粮食短缺,畜牧业发展缓慢。

猪是越南的主要家畜,此外还饲养牛、马、骡和山羊。

1989年越南生猪存栏为1200万头,有水牛287万头,黄牛319万头。

越南年均饲养山羊约20万只,马、骡约14万匹。

1989年以来,粮食的盈余和粮价的低廉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1997年,越南全国家禽增加6%,生猪产量比上年增加%,猪肉产量达万吨,增长%,创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可满足国内的消费,还有部分出口。

表2 越南主要畜产品的产量1990 1995 1996 1997肉类 1 059 1 437 1 503 1 654猪肉719 1 052 1 104 1 228牛奶38 47 48 50水牛奶25 31 31 31鸡蛋97 145 155 155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3.渔业越南东、南两面临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海水较浅,鱼类近1000种。

沿海盛产鱿鱼、沙丁鱼和鲍鱼等,还盛产玳瑁、珍珠蚌、虾、墨鱼等珍贵的海产。

年渔获量为60-70万吨。

着名的渔场有九龙江口和富国岛周围的渔场、平顺渔场、藩切渔场和北部湾西部的一些渔场。

越南内地河网密布,池塘和湖泊点缀其间,是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

1993-1995年平均的渔获量为万吨,位于亚洲第十名。

4.林业越南林业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1340万公顷,森林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1993年)。

其中有热带原始森林,还有大量亚热带落叶林和温带森林。

越南生产铁松、玉桂、花梨、红木等近20种贵重木材。

森林中植物品种达近7000种。

越南还有近50万公顷的沿海水上森林。

明海省所拥有的水上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二。

此外,藤竹及药材资源都很丰富。

5.加工业越南农业的发展,粮食的丰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

目前,农产品出口加工业已发展成为越南的一个新产业。

越南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个以农带工,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商品率低。

这是其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6.农业对外贸易1989年以来,越南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1987年农产品出口额仅为亿美元,1989年猛增至10亿美元,1996年已高达32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额已占越南出口总额的45%。

在越南出口的农产品中,大米、橡胶、咖啡、茶叶的出口增长显着。

特别是大米,在10年里,越南从大米的进口国迅速发展成大米的第二大出口国。

越南的大米主要销往亚洲、南非、西欧。

1999年越南共出口大米456万吨,比1998年的380万吨有大幅度的增长,收入超过10亿美元。

1997年,越南出口茶叶万吨,主要销往中东、独联体国家、非洲和西欧。

1997年,越南出口橡胶万吨,比上年增长了%;咖啡主要销往西北欧、独联体国家、新加坡。

1997年出口咖啡万吨,比上年增长%。

出口腰果万吨,比上年增长%;海产品出口亿美元。

表3 越南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万美元)1995 1996 1997粮食 39 940 78 630 78 740大米 39 190 75 000 74500蔬菜水果9 869 4 826 4 408咖啡 66 100 46 900 44 200茶叶 1 900 3 000 1 300天然橡胶 13 300 14 350 10 800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越南的传统出口市场需求缩减,对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据越方统计,1998年头10个月,越南对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17%。

由于国际市场上大米、橡胶等商品价格下跌,越南出口损失严重。

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越南政府采取措施,大力开辟新市场。

其出口方针是:稳住东盟市场,积极开发美国和欧盟市场,恢复原苏联及东欧国家市场,积极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

今后几年,越南出口总额的90%将集中在东亚、东南亚、西北欧、北美、俄罗斯和原东欧国家等市场。

四、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1.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1960-1980年,越南在农村实行了20年的农业集体化,但粮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下降,食品短缺问题十分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