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ppt课件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心理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寻求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腹痛、腹胀、月经 不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或减肥药等,以免加重 病情或产生副作用。
腹痛。
腹部肿块
腹胀
阴道不规则流血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在 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软
硬不一,活动度好。
由于肿瘤占据一定空间, 可引起腹部胀满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 不规则流血,量少,持
续时间长。
体征表现
腹部压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 痛,多位于下腹部。
腹水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腹水, 表现为腹部膨隆、呼吸困 难等症状。
。
评估生育能力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 随访过程中可以评估其生育能
力。
提高预后的措施
早期发现与诊断
提高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认识 ,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预后
的关键。
手术切除彻底
手术时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的风险。
合理的术后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术后治疗方案,如化疗、 放疗等。
定期随访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卵巢肿瘤。
如CA125、CEA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手段,但缺乏特异性。
病理学诊断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组织病理 学检查,是确诊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最 终方法。
鉴别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
两者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存在相似 之处,但卵巢恶性肿瘤的恶性程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讲座PPT课件

谁会得卵巢交界性肿瘤? 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激素替代疗法等都可能影 响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发病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警示信号
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异常出血、体重变化或食 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何时就医?
检查方法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扫描和血液肿瘤标 志物检测等。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分类
卵巢交界性肿瘤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浆液性、 黏液性和未分化型等。
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上可能存在 显著差异。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发病机制
目前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 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激素水平等有 关。
研究显示家族史可能增加发病风险,特别是在 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中。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2. 谁会得卵巢交界性肿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定义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生长特性介于良性肿瘤和 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表现为局部侵袭性,但不会像传统 恶性肿瘤那样显著转移。
谢谢观看
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 病。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 特性及其最佳治疗方案。
科学研究的进展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总结与展望
健康生活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风 险。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都是有效的预防 措施。
2023年轻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治

2023年轻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治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1ineovariantumor,BOT)以往又被称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约占卵巢上皮的中瘤的10%-20%,以非典型的上皮细胞增殖,无破坏性间质浸润为病理表现,临床上常以发病年轻(1/3在40岁之前被诊断),进展缓慢,预后良好,复发时大多数仍为交界性为特征[1]。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1dHea1thOrganization,WHO)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将BOT分为6种病理组织学亚型,即浆液性(serousborder1ineovariantumor,SBOT∖黏液性、浆黏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交界性W瘤和交界性Brenr1er•瘤。
其中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BOT的95%以上[2,3]。
SBOT是最常见的交界性卵巢肿瘤亚型,是一种非浸润性、低级别、增殖性浆液性上皮附中瘤,占所有BOT的50%-55%,普遍预后良好,约70%的患者在早期(FIGOI期)被诊断,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90%[4]然而,一些具有特殊病理特征,如微乳头结构,微浸润和卵巢外种植等被证o实与SBOT预后不良有关。
SBOT的诊断是我们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冰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有限。
手术是治疗SBOT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常将根治性手术作为BOT 的治疗选择。
然而,近些年来,BOT的手术范围已趋向越来越保守,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已成为主流。
SBOT从诊断到治疗存在一系列的难点与困惑,加之患者大多较为年轻,除了需要治疗肿瘤之外还要尽可能保护其生育力,这无疑给临床工作带来挑战,现将其相关知识与思考总结如下。
01、SBoT的诊断1.1 SBOT几种特殊的病理学特征1.1.1 SBOT的卵巢外种植文献报道约有20%-35%的SBOT可出现种植,SBOT的种植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两种类型,其中浸润性种植约占10-15%。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讲座PPT

谢谢观看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诊断? 5. 如何治疗?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定义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卵 巢肿瘤,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肿瘤的细胞异常,但尚未完全转变为恶性肿 瘤。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卵巢交界性肿瘤分为多种类型 ,如浆液性、黏液性和未分化型。
不同类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流行病学
卵巢交界性肿瘤在女性中较为少见,通常发生在 30至70岁之间。
晚期诊断常见,因早期症状不明显。
谁会受到影响?
谁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
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可能包 括卵巢和输卵管的切除。
手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如何治疗?
化疗和放疗
对于部分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 。
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
心理支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经历心理压力,提供心理 支持非常重要。
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定 位和特征评估。
影像学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初步判断肿瘤性 质。
如何诊断? 组织学检查
最终确诊通常需要通过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 检查。
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及分级。
如何诊断? 肿瘤标志物
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
家族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病史的女性,BRCA基 因突变携带者,风险增加。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宣传PPT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识别肿 瘤。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如何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
血液检查
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25)可以作为辅助诊断 工具。
虽然CA-125不是特异性标志物,但其水平变化可 能与肿瘤活动有关。
卵巢交界性肿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2. 谁会得卵巢交界性肿瘤? 3. 何时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 5. 如何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定义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生长在卵巢的肿瘤,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
这种肿瘤通常具有不确定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会 复发。
如何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
组织活检
最终确诊通常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评估肿瘤类型 。
活检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及其恶性程度。
如何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
如何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方法。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扩散情况,可能采取保守或根 治性手术。
如何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
化疗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分类
主要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最常见的是上 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
这类肿瘤的行为和治疗方法可能与良性或恶性肿 瘤有所不同。
什么是卵巢交界性肿瘤?
发病率
在所有卵巢肿瘤中,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比例相对 较低,约占15%-20%。
尽管发病率较低,但其临床管理仍然十分重要。
谁会得卵巢交界性肿瘤?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术后化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化疗的方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2.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
❖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为单房囊性为主肿块,囊壁 及间隔厚,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增强扫描实性 部分呈较明显强化。
❖2.2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r)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长径多>10 cm, 单侧多见,多房囊性呈蜂窝状。囊壁及间隔不规 则增厚,呈结节状。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不同, CA199水平可升高。
冠状位脂肪抑制T1WI 增强扫描图像,肿块外 围区域明显强化,内部 裂隙状低强化
鉴别诊断-Brenner瘤(勃纳勒瘤)
❖ Brenner瘤为少见的上皮性肿瘤,多为良性,50 岁以上多见。该病以实性或囊性或囊实性,常为 多房、囊壁薄而规则,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实性 成分及囊壁轻中度强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 较明显强化,内见多发 无定形钙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腹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 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明 显,提示血供丰富,局 部见亮点征
影像学表现
❖ 良性者为边界清楚、均匀薄壁的囊性病变; ❖ 交界性者壁或分隔增厚,呈结节样突向腔内; ❖ 恶性者软组织成分增多,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
病例
鉴别诊断-硬化性间质瘤
❖ 硬化性间质瘤约占性索间质肿瘤的6%,20~30岁 多见,部分肿瘤有内分泌功能,患者可出现月经 紊乱、不孕、性早熟等症状。肿瘤多为囊实性或 实性肿块,瘤体血供丰富,CT、MRI增强扫描表 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相似,表现为对比剂从外周 向中心快进慢出强化模式,较为特异。
LOGO
上皮组织,20~50岁常见,约 占卵巢肿瘤的30%[3],分为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 瘤,又各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
疗
介绍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是一种卵巢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
准备
在手术治疗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MRI)以及实验室检查。
手术步骤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通常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的。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步骤:
1. 麻醉: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腹部进行小切口,然后将腹腔镜插入腹腔。
3. 探查腹腔:医生会使用腹腔镜来检查卵巢和其他腹腔器官,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4. 切除肿瘤:一旦确定肿瘤的位置,医生会使用腹腔镜器械将肿瘤切除。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发现肿瘤有可能恶变,医生可能会决定切除整个卵巢。
5. 清除腹腔: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清除腹腔内的任何血液或其他液体,并关闭手术切口。
恢复和后续护理
手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医生会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护理建议,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定期随访和检查也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步骤。
结论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通常通过腹腔镜进行,具有较小的创伤和更快的康复时间。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是独特的,手术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决定手术治疗前,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建议和治疗计划。
卵巢交界性肿瘤诊治策略

WHO的定义:
• 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明显 良性和明显恶性的同类肿瘤之间,无损 毁性间质浸润,且与同样临床分期的卵 巢癌相比预后好得多的卵巢肿瘤。
• 其5年生存率I期高达96%,其它各期平均约 92%。
• 主要病理类型为浆液性和粘液性,也有子宫内
膜样、透明细胞等的分类,但均少见。
交界性肿瘤病变:患 侧附件切除术,或一侧切除,一侧剥除; 2)有卵巢外病变:肿瘤细胞减灭术,非 浸润性种植保留生育功能;浸润性种植 应按癌处理
• 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开腹分期手术 或肿瘤细胞减灭术
• 术后一般不予化疗,除非是:
• 术后有肿瘤残留者;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要点
• 病理类型 粘液性:宫颈内膜型、肠型 浆液性:普通型、微乳头型
• 微侵润:3mm、5mm • 卵巢外病变:浸润性种植、非浸润性种植 • 非浸润性种植者淋巴结受累一般不影响预后,
而浸润性种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 • 冰冻与剖视
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
方法
肉眼形态
组织形态
• 因此医生在手术时对腹腔应慎重地行多点活检 来寻找病变,并建议没有腹膜浸润的患者不需 要辅助治疗。
• 现在已有肯定的证据显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中发生浸润种植者是唯一的致死原因,只有这 类患者需要化疗。
黑白超声显示交界性卵巢肿瘤的声像特征
彩超显示交界性卵巢肿瘤的声像特征
彩超示良性卵巢肿瘤囊内乳头无血流
鉴别点
实性区 包膜破裂 腹膜种植 出血坏死 上皮层次 非典型性 间质浸润
良性
无 无 无 无 单层 无 无
交界性 恶 性
可有
有
可有
较多
有
多
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诊断 • 卵巢交界瘤完全依靠组织切片,病理诊断 。诊断的关键是有无间质浸润,并不考虑 有无卵巢外种植或淋巴转移。 • 诊断标准:上皮复层或假复层,细胞从乳 头表面脱落,形成细胞族,核分裂可见, 但所在比例少,细胞核有异形性,瘤细胞 显轻度至中度不典型增生,无明显间质浸 润。
• • • •
• 八)肿瘤标记物 CA125在浸润性上皮癌中广泛应用于诊断 及治疗后随诊,了解肿瘤复发情况,治疗 前CA125升高在浆液性癌占90%、粘液性 癌为60%。CA199在粘液性交界瘤中比 CA125、CEA更敏感,预测粘液性交界瘤 复发更具优势。
• 一、护理评估 • 二、诊疗经过 • 三、用药指导 • 四、护理问题与措施 • 五、健康宣教
• 手术中需强调的几点: • A:手术切口要足够大能肿瘤完整取出,有 些大夫愿意病人小伤口,吸出肿瘤囊内液 ,然后取出肿瘤,将肿瘤期别人为从Ia提高 到Ic。B:尽量切除肿瘤。C:粘液性交界 性肿瘤晚期,胶冻状腹水,采用5%GS反复 冲洗,吸出
• 手术对BOT患者生育力的影响 • 对于保留功能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对其生殖、预后和复发情况,进行了大 量长时间的数据研究。对单侧BOT患者,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并不增加BOT患者复发 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其他切除手术没 有较大差异,但是单侧BOT患者行患侧附 件切除术可能更安全。
2.影响预后的因素: (1) 临床期别:I期预后好,远期复发率仅1.8%-5%,死亡率为1.4%;II期患者复发 率16%-17.5%,死亡率8.0%;III、IV期复发率42.5%,死亡率15.1%。期 (2) 原发肿瘤微小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3mm,其发生率为11%,有引起远期复发 的趋势,15篇文献报道101例中仅1例死于肿瘤,2例带瘤存活。 (3) 腹膜种植类型:良性种植灶的癌变复发率低,远期可有复发癌变的可能性,文献 报道复发最长时间为治疗后37年。非浸润性种植与浸润性种植:非浸润性种植部分患 者术后复发,22篇文献报道363例非浸润性种植患者17(4.7%)死于肿瘤,生存率 95.3%,而浸润性种植104例患者中35例(34%)复发死亡,生存率66%。也有文献报 道浸润性种植者其表现同浆液性浸润癌5年生存率33%。 (4) 淋巴结受累:25篇文献中63例淋巴结受累,随诊超22年有43例,1例肿瘤死亡生 存率98%。 (5) 单侧肿瘤复发率15%-20%,双侧肿瘤为36%(5/14)双侧肿瘤保留生育者复发 率更高, (6) 手术范围:单纯卵巢切除复发率17%-23%(7/31),单纯卵巢囊肿剥除复发率 58%(7/12)。保留生育者对侧卵巢剖探能降低复发率。 (7) 浆液性比粘液性预后好,5年生存率93.7-95.2%比77.8-86%。
• BOT保守治疗后的生育力与BOT的分期有 关。文献报道早期BOT治疗后,自然妊娠 率为54%,致死性复发率为0.5%。晚期 BOT患者自然妊娠率低,为34%,致死性 复发率高为2%。在可选择的情况下,BOT 保守治疗是可行的,患者的肿瘤预后应给 生育力让步。
• •
2术后辅助治疗 交界性肿瘤术后是否给予辅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交 界性肿瘤有较好的预后,辅助治疗不能改善交界瘤的预后,反而因过度化疗 会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多不主张进行术后化疗。目前比较 统一的认识是早期或其他期别术后无残存肿瘤一般不需辅助化疗,单纯手术 即可获得较高生存率。晚期,术后肿瘤残存,明显影响预后。术后有肿瘤残 存患者给2-3程化疗,可使肿瘤松动、病灶缩小,有利于再次手术切除肿瘤, 有利于延长存活时间。交界性肿瘤增殖速度较上皮癌缓慢,化疗方案宜为较 温和方案,如:CBP+VP16、PDD+CTX、口服VP16、米尔法兰
• BOT手术是否剖探对侧卵巢,目前有新的 看法。因为交界性肿瘤复发多见于同侧卵 巢,对侧卵巢剖探增加术后粘连发生几率 ,影响妊娠。新鲜冰冻快送病理准确性约 70-75%。术前超声提示对侧卵巢正常,术 中探查对侧卵巢外观正常,不推荐多点活 检及剖探。
• 双侧BOT患者是行两侧卵巢肿瘤剥除,还 是行一侧切除一侧剥除,据文献对32例双 侧BO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从卵巢 功能看剥除术较切除术更好,剥除术的妊 娠率略高于切除术,妊娠时间早于切除术 ,分娩率高于切除术。但剥除术的复发率 高于切除术,而且复发时间比切除术早。 因此,双侧BOT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对侧 肿瘤剥除术可能更安全。
• 化疗对卵巢组织的病理学影响包括:各级 卵泡数均有减少(特别是初级和次级生长 卵泡);卵巢间质不同程度纤维化、增生 或坏死;卵巢皮质增厚、纤维化;颗粒细 胞坏死损伤,也可见凋亡小体等改变。
• 如何预防化疗导致的卵巢功能损害?GnRHa类药物:GnRHa抑制促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阻断卵泡的成熟,阻止卵泡进入“化疗敏感 阶段”。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卵巢组织冷冻和移植,原始卵母细胞 的冷冻保存,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这三种方式都不很成熟,成 功率并不高。对临床来说最切实可行的是GnRHa类药物。据2013年 一个研究显示,化疗前使用GnRHa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表现为更早的月经恢复率和更高的受孕率。 • 交界瘤预后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因交界瘤有远期复发趋 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逐渐下降。I期5年存生率达100%,III期生 存率仍可达66.7 %-95%。
• • •
•
•
(六)治疗: 1手术: (1) 标准分期:同卵巢浸润癌一样可采用腹部旁正中切口,切口要达到上腹中部以便 全面探查肝脾、腹盆腔,腹水或冲洗液送细胞学,I、II期患者腹膜多点活检,重点是可 疑转移部位、双侧结肠旁沟、盆底腹膜活检,达到准确分期。 (2) 范围:保守手术:早期年轻、渴望生育,经正规分期探查术,确定为I期、对侧 卵巢和输卵管正常,术后有条件长期随访,可行单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无生育要求 或晚期患者,可行全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及减瘤术。淋巴结清扫术一般未作 为常规。 二次手术:对晚期第一次手术后有残存肿瘤者,经2-3程化疗使肿瘤病灶缩小、松动, 可行二次手术。早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复发患者,第二次手术行全子宫附件切除, 及减瘤术。对于非浸润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生存率高,浸润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生存率低 。
• 保留生育功能的BOT患者术后助孕策略 • 保留生育功能BOT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呈不同程度下降 ,对BOT患者术后要进行严密随访和助孕管理。术后1年 内监测排卵指导妊娠,如果未孕,要做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检查。如果输卵管堵塞,建议马上进行IVF治疗。如 果输卵管通畅,可以进行OI+IUI治疗,若三个周期没有成 功,建议患者做IVF治疗,尽量在短时间内妊娠。但COS 药物是否诱发卵巢肿瘤复发,尚有争议。微刺激方案是否 更有优势,有待探讨。总之,ART可以显著改善BOT患者 术后的生育能力。
病史介绍
• 专科情况:
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畅,见少许红色分泌物, 宫颈常大,光滑,子宫前方可触及一大小约15*12cm大小 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双 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
病史介绍
• 辅助检查: • 阴道彩超示:盆腔内可见一大小约180*125mm囊 实混合回声包块。 • 胸部CT平扫示:双肺少许感染,双侧胸腔极少量 积液,双侧腋窝稍大淋巴结,盆腔积液。 • 心电图示:正常; • 盆腔CT平扫+增强示:腹盆腔内巨大占位,考虑 囊腺瘤或囊腺癌可能。 • 肠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卵巢交界性肿瘤
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李卉
卵巢交界性肿瘤
• • (一)概述 • 卵巢交界性肿瘤又名低度恶性潜力肿瘤。 1929年,Taylor首次提出这类肿瘤,1971 年、1973年FIGO和WHO分别确定交界性 肿瘤有别于良性、恶性肿瘤为另一独立病 理和临床类型的肿瘤,目前这类肿瘤仍有 许多问题存在争议。
• (二)发病率 • 卵巢交界瘤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4%-15% ,交界瘤中最常见类型是粘液性肿瘤和浆 液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粘液性多见占2/3 ,浆液性占1/3,国外文献报道粘液性和浆 液性所占比例相当,浆液性甚至比粘液性 多见,其他类型少见,大约占2%。
• (三)临床表现 • 1年龄:交界瘤发病年龄平均37.6-52.3岁, 交界瘤较浸润性癌发病率年龄小10岁左右 。 • 2.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最常见症状为腹部 肿块,其次为腹胀、腹痛,少数患者有阴 道流血,腹水较少见,主要在晚期患者出 现,粘液性患者腹水呈胶冻状,无法放出 。术中可见胶冻壮物充满腹盆腔。 • 3.肿瘤大小:交界瘤一般肿瘤体积较大,平
(一)护理评估
病史介绍
• 病人基本资料:
• 5床,贺幸,女性,26岁,因“因下腹胀痛1月,阴道流液 4天,发现盆腔包块2天”于2015年9月6日入住我科。 • 体格检查:T:36℃,P:72次分,R:20次/分,BP: 95/60mmHg。 • 入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为22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为0分。
• • • • •
•
(五)转移与复发 转移部位:交界性肿瘤可累及盆腔、腹腔、胸腔、腹膜后、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脏器实质。 转移的发病率机理不清,交界瘤为上皮内病变,临床表现良性,大多预后好,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呢?许多学者关于转移的特点、分 型与预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有两种观点存在:一种认为卵巢交界性瘤腹膜及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很可能是在同一致瘤因素刺激下,卵巢与腹膜及淋巴结内存 在的同源体腔上皮的间皮细胞增生而形成多灶性的同类瘤灶,并非肿瘤转移。另一种认为卵巢肿瘤外表生长者,易出现卵巢外腹盆 腹膜种植转移,而卵巢肿瘤包膜完整者,极少出现卵巢外腹盆腹膜种植。对于卵巢外腹膜种植转移,文献报道较多的是浆液性交界 性肿瘤,按组织学特征分为3型: 良性种植,又称输卵管内膜异位症(占转移之25.8%),其上皮细胞的形态与输卵管上皮相似。 非浸润种植转移,占大多数(46-78%),增生的腺体在形态上同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肿瘤位于腹膜表面,或因纤维性粘连而被 卷入脂肪小叶之间,轮廓较平滑,常伴有纤维间质。 浸润性种植转移,少见(占3.2-22%),组织学上已有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的纤维间质呈轮廓不规则地插入周围组织为特征。 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形态多数是非浸润性,与卵巢交界性原发灶相似,部分患者同时还伴有良性间叶包涵性腺体。卵巢交界性瘤未常 规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转移率不太清楚,文献报道淋巴结取样转移率1.5%-21%。 复发率各文献报道不一,为7.5-33%。复发率Ⅰ期低(1.8%),但文献报道保守治疗者复发率较高(16.7%),与Ⅱ-Ⅲ期复发率相 当为(16%),浆液性较粘液性复发率高(20.9-25%比 8-9%)。复发时间文献报道从3月-37年不等,卵巢交界性瘤有远期复发倾 向。 复发部位:盆腹腔占大部分(45-85.7%),主要为对侧卵巢或同侧卵巢复发、盆腔和腹腔腹膜,脏器实质、淋巴结少见,(分别为 5-7.1%比 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