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及图像处理示例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及图像处理示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中被广泛应用。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网络结构与人类的视觉神经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够有效提取图片中的图像特征。
下面将介绍我们是如何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处理的,并对算法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算法思想。
卷积神经网络是由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等基本组件构成的,其中卷积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因为它负责特征提取。
这么说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卷积层的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
1. 卷积层的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基本操作是使用固定大小的窗口在输入特征图(inputfeature map)的每个位置上对应进行卷积,然后将这些卷积结果组合成输出特征图(output feature map)。
一个卷积滤波器(卷积核)从输入特征图的左上角开始移动,每次向右移动一个像素,然后再向下移动一个像素。
卷积核内的值与输入特征值相乘之和(即内积)即为卷积结果,而这个卷积结果则成为输出特征值。
在卷积过程中,卷积核通常是可以学习的,也就是说,网络会自适应地训练卷积核以自动提取有用的特征。
这个训练过程是通过反向传播实现的。
2. 反向传播算法反向传播算法是卷积神经网络使用的一种优化算法,用于计算网络的误差梯度,以便对网络进行调整。
反向传播算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
前向传播是卷积神经网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得到每个节点的输出(forward pass)。
它通过不断迭代多次前向传播来计算最终输出。
反向传播是指统计误差并利用误差信息来训练网络(backward pass)。
它通过计算误差的反向传播,逐层更新每个节点的权重来训练网络,完成优化操作。
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

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一、前言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一种深度学习算法,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NN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图像分割是指将一个图像分成若干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语义信息。
本文将重点研究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二、图像分割简介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图像分割中,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阈值的分割、区域生长法、聚类法、基于边缘的分割等。
这些方法基本都属于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其精度很难达到人工分割的水平。
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在不断优化算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三、卷积神经网络简介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CNN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卷积操作。
卷积层中的每个神经元只与输入层中某个局部区域相连,从而实现了特征的提取。
同时,CNN还具有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等组成部分。
四、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4.1 语义分割语义分割是将一张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都进行分类,即将每个像素分为属于哪一类。
卷积神经网络在语义分割中有很好的表现。
其主要思路是: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然后通过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来一步步缩小特征图像,最后输出与图像相同大小的分类结果。
目前,语义分割中最流行的模型是全卷积网络(FCN)。
FCN使用反卷积操作对输出进行上采样,从而得到与输入图片一样大小的结果。
FCN在处理城市街景图像、医学图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4.2 实例分割实例分割与语义分割类似,但其主要任务是不仅需要将每个像素进行分类,还要将同类物体的不同实例进行区分。
在实例分割中,卷积神经网络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主要思路是: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然后对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同时将其与同类物体的不同实例进行区分。
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目前深度学习领域最为流行的两种神经网络架构。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任务,能够有效地处理图像、语音、文本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一、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格状数据(如图像)的神经网络模型。
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卷积操作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池化操作减小特征图的尺寸,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全连接层进行分类或回归。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主要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1.1卷积层卷积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它通过卷积操作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卷积操作是指使用一个滤波器(也称为卷积核)在输入数据上进行滑动计算,得到对应位置的输出。
滤波器的参数是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学习得到的。
在图像处理中,卷积操作可以帮助提取图像中的边缘、纹理、角点等特征。
卷积层一般会使用多个不同的滤波器,从而提取多个不同的特征。
1.2池化层池化层是利用池化操作对卷积层的输出进行降采样,从而减小特征图的尺寸。
常见的池化操作有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最大池化是保留每个区域内的最大值作为输出,平均池化是计算每个区域内的平均值作为输出。
池化操作的目的是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减小过拟合。
1.3全连接层全连接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最后一层,它将池化层的输出作为输入进行分类或回归。
全连接层的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输出一个标量值。
全连接层通常使用一种称为softmax的函数将输出转化为概率分布,再根据不同任务进行相应的损失函数计算和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共享权重和局部感知野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的数量,同时也能够保留输入数据的局部结构特征。
这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循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语音、文本)的神经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我们希望所建立的网络可以尽可能的满足这些不变性特点。 为了理解卷积神经网络对这些不变性特点的贡献,我们将用不具 备这些不变性特点的前馈神经网络来进行比较。
图片识别--前馈神经网络
方便起见,我们用depth只有1的灰度图来举例。 想要完成的任务是:在宽长为4x4 的图片中识别是否有下图所示的“横折”。 图中,黄色圆点表示值为0的像素,深色圆 点表示值为1的像素。 我们知道不管这个横折在图片中的什么位置,都会被认为是相同 的横折。
例子:人脸识别
物质组成视角: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物质组成方式的过程。
增加节点数:增加同一层物质的种类,比如118个元素的原子层就有118个节点。
增加层数:增加更多层级,比如分子层,原子层,器官层,并通过判断更抽象的概念来 识别物体。
2.3、神经网络的训练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控制着空间变换方式(物质组成方式)的权重矩阵 W , 那如何学习每一层的权重矩阵 W 呢?
因为环境的变化是随机的,所以进化并没有方向,但是却有增加差异性的趋势。 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能够产生的差异性还是较弱。所以自然界慢慢的开始形成了有性 繁殖,两个不同的个体进行交配,增加子代的差异性。但是有性繁殖使得大范围移动成 为了必然需求。环境会随着移动而变化,个体在上一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所学习到的关 联,在下一个环境并不适用。
▪
▪
▪
运用BP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实例:
▪
1
0
1
0.2
0.4
-0.5
-0.3
0.1
0.2
-0.3
-0.2
-0.4
0.2
0.1
▪
▪
省去中间计算过程,最后得到第一轮训练之后的新的权重与阈值: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与应用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与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度学习模型。
它通过模拟人脑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对图像进行高效的特征提取和分类。
本文将介绍DCNN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并探讨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前沿研究。
一、DCNN的原理DCNN的核心思想是模拟人脑视觉系统中的神经元活动。
人脑视觉系统通过多层次的神经元网络对图像进行处理,从低级特征(如边缘、纹理)逐渐提取到高级特征(如形状、物体)。
DCNN也采用了类似的层次结构,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层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具体来说,DCNN的核心组件是卷积层。
卷积层通过一系列的卷积核对输入图像进行卷积操作,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
每个卷积核对应一个特定的特征,如边缘、纹理等。
卷积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参数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卷积层还通过非线性激活函数(如ReLU)引入非线性,增加模型的表达能力。
为了减小特征图的尺寸,DCNN还引入了池化层。
池化层通过对特征图进行降采样,保留重要的特征同时减小计算量。
常用的池化操作有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通过多次卷积和池化操作,DCNN可以逐渐提取出图像的高级特征。
二、DCNN的结构DCNN的结构通常由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组成。
其中,卷积层和池化层用于特征提取,全连接层用于分类。
除了这些基本组件,DCNN还可以引入一些额外的结构来提高性能。
一种常见的结构是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
残差连接通过跳过卷积层的部分输出,将输入直接与输出相加,从而解决了深层网络训练困难的问题。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加速网络收敛。
另一种常见的结构是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
注意力机制通过给予不同特征不同的权重,使网络能够更加关注重要的特征。
这种结构在处理复杂场景或多目标识别时能够提升模型的性能。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CNN-RNN-GAN)算法原理+实战课件PPT模板可编辑全文

8-5showandtell模型
8-2图像生成文本评测指标
8-4multi-modalrnn模型
8-6showattendandtell模型
8-10图像特征抽取(1)-文本描述文件解析
8-8图像生成文本模型对比与总结
8-9数据介绍,词表生成
8-7bottom-uptop-downattention模型
第6章图像风格转换
06
6-1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
6-2卷积神经网络的能力
6-3图像风格转换v1算法
6-4vgg16预训练模型格式
6-5vgg16预训练模型读取函数封装
6-6vgg16模型搭建与载入类的封装
第6章图像风格转换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与类别封装
06
7-12数据集封装
第7章循环神经网络
7-13计算图输入定义
7-14计算图实现
7-15指标计算与梯度算子实现
7-18textcnn实现
7-17lstm单元内部结构实现
7-16训练流程实现
第7章循环神经网络
7-19循环神经网络总结
第8章图像生成文本
08
第8章图像生成文本
02
9-9文本生成图像text2img
03
9-10对抗生成网络总结
04
9-11dcgan实战引入
05
9-12数据生成器实现
06
第9章对抗神经网络
9-13dcgan生成器器实现
9-14dcgan判别器实现
9-15dcgan计算图构建实现与损失函数实现
9-16dcgan训练算子实现
9-17训练流程实现与效果展示9-14DCGAN判别器实现9-15DCGAN计算图构建实现与损失函数实现9-16DCGAN训练算子实现9-17训练流程实现与效果展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ppt课件

神经网络简要介绍
人类视觉机理:
David Hubel 和 TorstenWiesel 发现了视觉系 统的信息处理 方式,即视皮 层的分级特性, 获得1981年诺 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Low-level sensing
Preprocessing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 发展基础:
数据爆炸:图像数据、文本数据、语音数 据、社交网络数据、科学计算等
计算性能大幅提高
• 为什么有效
– 浅层神经网络可以近似任意函数,为何多层?
深层网络结构中,高层可以综合应用低层信息。 低层关注“局部”,高层关注“全局”、更具有语
义化信息。 为自适应地学习非线性处理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
感知机(Perceptron)
通过查找超平面解决二类分类问题(通过二值函数解决二类分类问题)
公式表达:
f (x) sign(w x)
w x 可看作对输入的空间变换
四种空间变换:维度、缩放、旋转、平移
感知机中的线性映射限制了模型的表达能力,线 性变化的组合仍为线性变化。
神经网络简要介绍
ANN基本构成:感知机(Perceptron)+激活函数
1、计算每层中每个节点的输出
y
m j
h(s
m j
)
h(
wimj
y m1 i
)
h()
为激活函数
2、在输出层计算损失
m j
h' (smj )(Tj
yi m j
)
Tj 为目标参考输出,一般从样本训练中得到。
神经网络简要介绍
十种深度学习算法要点及代码解析

十种深度学习算法要点及代码解析一、卷积神经网络(CNN)1.1算法原理:卷积神经网络(CNN)是一种深度神经网络,通过一系列卷积层和池化层实现特征提取和信息处理,可以有效的处理图像、语音、文字等多种复杂数据,相比传统的神经网络,其特征更加准确、泛化能力更强,训练更快;1.2基本结构:CNN通常由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全连接层(FC)组成;1.3应用场景:CNN应用最广泛的场景是机器视觉,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和特征提取,特别是在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等领域;(1)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先导入必要的库: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导入序列模型from yers import Conv2D, MaxPooling2D #导入卷积层和池化层from yers import Activation, Dropout, Flatten, Dense #导入激活函数、Dropout层、Flatten层、全连接层#构建模型#实例化一个Sequential模型model = Sequential#第1层卷积model.add(Conv2D(32, (3, 3), input_shape = (32, 32, 3))) model.add(Activation('relu'))#第2层卷积model.add(Conv2D(32, (3, 3)))model.add(Activation('relu'))#第3层池化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 = (2, 2)))#第4层Dropoutmodel.add(Dropout(0.25))#第5层Flatten层model.add(Flatten()#第6层全连接model.add(Dense(128))model.add(Activation('relu'))#第7层Dropout层model.add(Dropout(0.5))#第8层全连接model.add(Dense(10))model.add(Activation('softm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李宗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卷积神经网络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领域的一种高效识别算法,具有简单结构、训练参数少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它的权值共享网络结构使之更类似与生物神经网络,降低了网络的复杂度,减少了权值的数量。
以二维图像直接作为网络的输入,避免了传统是被算法中复杂的特征提取和数据重建过程。
卷积神经网络是为识别二维形状特殊设计的一个多层感知器,这种网络结构对于平移、比例缩放、倾斜和其他形式的变形有着高度的不变形。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的感知器,每层由二维平面组成,而每个平面由多个独立的神经元组成,网络中包含一些简单元和复杂元,分别记为C元和S元。
C元聚合在一起构成卷积层,S元聚合在一起构成下采样层。
输入图像通过和滤波器和可加偏置进行卷积,在C层产生N个特征图(N值可人为设定),然后特征映射图经过求和、加权值和偏置,再通过一个激活函数(通常选用Sigmoid函数)得到S层的特征映射图。
根据人为设定C层和S层的数量,以上工作依次循环进行。
最终,对最尾部的下采样和输出层进行全连接,得到最后的输出。
卷积的过程:用一个可训练的滤波器fx去卷积一个输入的图像(在C1层是输入图像,之后的卷积层输入则是前一层的卷积特征图),通过一个激活函数(一般使用的是Sigmoid函数),然后加一个偏置bx,得到卷积层Cx。
具体运算如下式,式中Mj是输入特征图的值:
X j l=f∙(∑X i l−1∗k ij l+b j l
i∈Mj)
子采样的过程包括:每邻域的m个像素(m是人为设定)求和变为一个像素,然后通过标量Wx+1加权,再增加偏置bx+1,然后通过激活函数Sigmoid产生特征映射图。
从一个平面到下一个平面的映射可以看作是作卷积运算,S层可看作是模糊滤波器,起到了二次特征提取的作用。
隐层与隐层之间的空间分辨率递减,而每层所含的平面数递增,这样可用于检测更多的特征信息。
对于子采样层来说,有N 个输入特征图,就有N个输出特征图,只是每个特征图的的尺寸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具体运算如下式,式中down()表示下采样函数。
X j l=f∙(βj l down (X j l−1) +b j l)X j l)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
卷积神经网络在本质上是一种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它能够学习大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而不需要任何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精确数学表达式。
用已知的模式对卷积网络加以训练,网络就具有了输
入输出对之间的映射能力。
卷积神经网络执行的是有监督的导师训练,所以样本集是由形如(输入向量,理想输出向量)的向量对构成。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类似于BP算法,主要分为4步,这4步分为两个阶段:
1、向前传播过程
1)从样本集中读取(X,Y),将X输入网络
2)计算相应的实际输出Op。
在此阶段,信息从输入层经过逐层变换,传送到输出层,输入
与每层的权值矩阵点乘,得到输出结果:
Op=Fn(…( F2 ( F1 (XpW(1) ) W(2) )…)W(n))
2、向后传播阶段
1)计算实际输出和理想输出的差值
2)按极小误差发反向传播调整权值矩阵
➢卷积神经网络的优点
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用于识别位移、缩放及其它形式扭曲不变形的二维图像。
由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检测层通过训练,由于同一特征平面上的神经元权值相同,所以网络可以并行学习,这种以局部权值共享的特殊结构在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使其布局更类似于生物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较一般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方面有如下优点:
1)以二维图像为网络的直接输入,减少了复杂特征提取和数据重建等计算过程。
2)输入图像和网络的拓扑结构能有很好的吻合。
3)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同时进行,并在训练中产生。
4)权值共享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网络训练参数,是网络结构的适应性更强。
目前,卷积神经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二维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并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