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

合集下载

2024年OTC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OTC市场分析现状

OTC市场分析现状1. 概述OTC(Over-The-Counter)市场是指非交易所市场,一般以场外交易的方式进行。

OTC市场的特点是交易双方直接协商交易条件,没有交易所的撮合和监管机制。

OTC 市场的交易对象包括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当前OTC市场的发展现状。

2. OTC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全球OTC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数十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OTC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OTC市场之一,占据了全球OTC市场总额的近一半。

亚洲地区的OTC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大陆市场的增长十分迅猛。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产品的推出,OTC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 OTC市场交易方式OTC市场中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场外交易和电子交易两种形式。

场外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电话、短信等直接协商达成交易,属于传统的OTC交易方式。

而电子交易是指采用电子平台进行交易,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实时成交并确认交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OTC市场开始采用电子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4. OTC市场参与主体OTC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投资者等。

金融机构是OTC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

企业也是OTC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通过OTC市场可以发行债券、融资等。

个人投资者在OTC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进行股票、外汇等交易,获取投资收益。

5. OTC市场的风险和监管OTC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由于OTC市场交易双方直接协商交易条件,缺乏交易所的监管和撮合机构,因此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较高。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的稳定,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对OTC市场进行监管。

监管机构对市场参与者进行准入管理、信息披露要求等,以降低市场风险。

6. OTC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OTC市场有望继续迎来发展机遇。

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彦昌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7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构建并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是相关管理当局重视的问题。

本文就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现状作了简介,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转板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改革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建立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们当下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具有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四大功能。

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下,这些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的合理,资金运转效率得到提高。

提升融资比例离不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也给了我们在这方面提升的空间,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多层次基本市场的基础上,我们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建设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现状我国的多层次基本市场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由于各个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所需要的资金也不会一样,这就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分层。

1.主板市场(1)A股市场。

我国的多层次基本市场主要为沪市A股市场和深市A股市场,一些大型的,知名的为我们熟知的企业一般在这两个主板上市,他们处于我国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高层。

(2)B股市场。

我国的B股市场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

它的面值是用人名币注明,买卖需要通过外币来进行,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

从1991年底,它的上市经过了从地方到国家统一管理的阶段,可以说它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特殊作用。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B股市场要合并于A股市场,从而推出证券市场的历史大舞台。

2.二板市场针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知名度不如大型企业,因此在主板市场上很难获得资金,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发展Word版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发展Word版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构成一、场内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

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创业板市场(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

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公司股东单位。

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

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

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提要:本文在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发展历程及现状做出总结并分析当前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前提下,立足当前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场外交易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监管模式一、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奠定了其在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其最初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而来。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立于2001年,主要是为解决原“两网”挂牌公司非流通股的转让问题。

后来逐步接纳主板退市的股份转让,形成了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俗称“老三板”。

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非上市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标志着“新三板”的成立。

2012年证监会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使市场运作平台由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有挂牌公司已达212家,总股本达58.19亿股。

但要看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离真正的场外交易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首先,规模较小,挂牌企业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的加入以及试点范围的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规模增大,但要扩展到全国范围的高新区企业尚待有关机关批准,目前开展业务范围有限。

同时,原系统接纳了原两网系统挂牌公司和退市公司,其中部分挂牌公司资质较差,其直接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导致系统内有相当部分挂牌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有待加强整顿。

其次,该系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几乎不受《证券法》制约,监管缺位现象严重,不可避免一些过度投机迹象的存在。

2、产权交易市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大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多种功能。

产权交易市场主要以未上市国有独资、控股、持股公司产权、股权挂牌转让为主,部分机构进行未上市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托管及转让,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以及网络竞价等方式进行交易。

第1期内刊 境外主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修改稿)

第1期内刊 境外主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修改稿)

交易商协会内刊第1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处 二○○八年六月十八日境外主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金融工具。

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特别是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其交易量远远超过了金融现货市场,在当今世界金融市场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目前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场外市场先天具有的灵活性、兼容性和个性化特征,能更好满足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业务需要,从而使其逐渐占据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中心地位,场外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和市场容量都远远超过了交易所市场。

本文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背景、市场规模、产品结构、市场交易主体、市场集中度以及监管框架等几个角度介绍了几个较为发达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包括欧美成熟市场及亚洲新兴市场,并对其发展经验作了初步总结。

一、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总揽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分为交易所金融衍生产品和场外市场金融衍生产品。

交易所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期权和期货交易,其交易是在交易所内以标准化合约进行的,除价格外,合约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地点、结算方式等内容都有统一规定。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远期、互换等非标准化合约,主要采取一对一的交易方式,其特点在于衍生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进行设计,灵活性较强,而且由于场外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因此场外市场更适合于规模大,产品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

(一)市场规模自20世90年代以来,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1年两市场的期末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1(Notional Amount Outstanding)分别达3.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而2007年6月末,交易所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增长了26倍,达到95.06万亿美元,OTC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则增长了85倍达到516.4万亿美元。

我国新三板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新三板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2年第2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2No.21收稿日期:2012-02-06,修回日期:2012-05-15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08我国新三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熊三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摘要:通过比较研究美国三板市场,回顾并分析我国新三板的发展历程,它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也完善风险资本退出体系,最后提出发展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场外交易市场;转板机制;新三板市场;三板市场;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276.44;F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034-04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 ’s New OTC MarketXIONG Sanlu(Institute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USA ’s OTC market ,China ’s national new OTC market can be developed based on Zhongguancun agency stock transfer market ,it caters to the financing need of most high -tech SMEs.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national agency share transfer system including its history ,operation functions and dysfunctions ,and fin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over -the -counter market ;board transfer ;agency share transfer market ;new OTC market ;third marke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国际上一般谈到的三板市场,又叫场外交易市场(OTC )或者柜台交易市场,是指非上市证券市场,也指在主板、创业板(二板)市场之外,专为有发展潜力、处于初创期和扩张期(成长期)的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又为创业风险资本提供股权转让和企业并购方式的退出途径,这是一个以证券公司为中介、以场外电子柜台交易为典型交易形态的新型资本市场[1]。

场外市场分析及业务管理

场外市场分析及业务管理

场外市场分析及业务管理场外市场指的是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证券交易活动。

作为一种成熟的金融市场,场外市场的交易规模和重要性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场外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场外市场的特点和规模。

场外市场是指不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在场外市场中,交易双方直接进行交易,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撮合。

场外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交易灵活性高、数量大而零散、流动性强等。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场外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50万亿美元,超过了交易所市场。

场外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场外市场可以获得更加灵活和方便的融资渠道。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场外市场更容易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比如大额融资、短期融资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场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外市场参与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

然而,场外市场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是信用风险。

由于场外市场交易相对不透明,交易双方之间存在信用风险。

尤其是在场外市场中进行的一些衍生品交易,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对市场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是监管难度。

相对于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的监管难度更大,容易出现潜规则和不正当行为。

此外,场外市场还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为了在场外市场中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违约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交易行为。

其次是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企业应该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除了企业层面的管理,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场外市场的监管。

监管当局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力度。

同时,监管当局还应该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准入和退出监管,提高市场的健康度和稳定性。

简述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简述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简述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1)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发行的主要场所。

新证券的发行时间集中,数量大,需要众多的销售网点和灵活的交易时间,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广泛的无形市场,能满足证券发行的要求。

(2)场外交易市场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按照有关法规公开发行而又不能或一时不能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为这些证券提供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3)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

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投资者可以与证券商当面直接成交,不仅交易时间灵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价格又可协商。

这种交易方式可以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因而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卫星市场。

(4)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相互匹配关系,优化融资结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稳定的资金供给至关重要。

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难以满足现有资本市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供给。

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拓展了资本市场积聚和配置资源的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其风险状况相匹配的融资工具。

(5)为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场所。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标准较高,大部分公司很难达到这一标准,但是公司股份天然具有流动的特性,存在转让的要求,场外交易市场为其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交易模式及深圳发展建议2012年03月21日1 新三板与场外交易市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多指在主板、创业板市场之外进行高科技、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股票、退市企业股票交易的场所。

受经济体制及发展历程等因素影响,我国股权交易市场是一个相对广泛的市场,既有国有股权交易,也有非国有股权交易;既包括股份公司股权交易,亦涉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交易。

因此,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泛指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非上市股票或股权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代办股份转让,是指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

代办股份转让是独立于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一个系统,投资者在进行股份委托转让前,需要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

“新三板”市场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证券监管部门曾经试图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

股权交易市场主要指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和转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原则是指为企业的厂房、机械设备和知识产权等实物资产提供交易平台的市场,但实际上许多产权交易中心也同时为公司提供股权交易服务,地方产权交易中心和股权交易市场呈现出现融合并进的发展趋势。

2 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从国际资本市场来看,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最有代表性。

其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资本市场,其分层最为复杂,但也最为合理。

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长期发展,形成了集中与分离相统一、区域性相协调、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相结合的体系。

了解和研究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的状况及其运作特征,对我国目前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目前,美国的OTC市场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电话连接起来的庞大市场,按层次高低分为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场外交易市场公告板(OTCBB)、粉单市场(pink sheets)等。

其中,NASDAQ是最大的OTC市场。

2.1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构成3第一个层次:纳斯达克市场。

纳斯达克市场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即原来的“纳斯克达全国市场”)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即原来的纳斯达克小型股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结构,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目前,纳斯达克市场挂牌公司共计超过6000家。

第二个层次:公开报价系统。

公开报价系统包括信息公告栏市场(OTCBB)和粉单市场(Pink Sheet)。

其中,OTCBB是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管理的一个电子报价系统,为3400多只场外交易股票提供实时报价、最后一笔成交价和成交量等信息。

目前OTCBB挂牌公司都必须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信息的公司。

粉单市场由一家私人公司(全美报价事务公司)运营,为2400余家公司提供交易信息服务。

粉单市场并不全是公众公司,也有私募公司的报价,但私募公司股份(在《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定义为限制股份)转让必须遵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R144规则规定。

第三个层次: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

大致10000余家小型公司的股票仅在各州发行,并且通过当地的经纪人进行柜台交易。

这些公司都是根据《美国证券法》D条例中的发行注册豁免条款发行的股份,这些股份都是州内的小额发行公司股份。

第四个层次:私募股票交易市场。

全美证券商协会还运营了一个Portal4系统。

该系统为私募证券提供交易平台,参与交易的是有资格的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和经纪商可通过终端和Portal系统相连,进行私募股票的交易。

该市场是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R144A规则建立的一个专门市场,是专门为合格机构投资者交易私募股份的专门市场。

2.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借鉴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由多个不同上市标准的市场构成的,每个层次的市场都与特定规模、特定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各有发展的侧重点和目标。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建立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

一是要对场外交易市场进行明确定位。

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将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共同构成证券流通市场。

二是借鉴NASDAQ市场结构,场外交易也要分层次,既要有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又要有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各有不同的筛选机制,并建立完善的升降级制度。

三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中引入做市商制度。

以做市商制组织市场,并采用最先进的交易技术。

使诸多做市商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个人、其他社会组织一起成为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和客体,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推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3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运行架构53.1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构成和主要交易制度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泛指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非上市股票或股权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产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见表1)。

表1: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构成体系及主要交易制度63.2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运行架构受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国企改革影响,中国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而是由数百个市场组成。

各市场相互独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1)新三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7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成立于2001年,后于2006年增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由此形成两大板块,即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中关村股份报价系统。

前者主要承接沪、深两市退市公司股权交易,而后者则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权转让平台。

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已有151家企业参与试点,挂牌和通过备案企业101家。

挂牌公司大多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环保、新材料、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

挂牌企业总体运行平稳,业绩优良。

2010年挂牌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1064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平均为1122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4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平均为7036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28%;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比2009年的16%增长了2个百分点;2010年平均每股收益0.37元,比2009年的每股收益0.28元增长了0.09元。

2011年上半年代办挂牌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30%;共实现净利润3.4亿元。

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超过100%的有11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超过50%的有10家。

(2)股权交易市场2008年9月,天津股权交易所(下称“天交所”)在滨海新区注册并于12月26日开盘,拉开了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序幕。

天津股权交易所8采用公司制运营方式,主要为“两高两非”(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非公众公司)企业股权和股权私募基金的份额流动提供规范有效的场所,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成长、高科技类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

此后数年间,手握国务院批文的天交所四处扩张,足迹遍布河北、山东、甘肃、安徽、贵州等地。

其中,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做市商之一天津邦创投资咨询公司出现在多家地方股权交易所股东名单当中,而2009年7月成立的安徽股权交易所,天交所更是直接入股,持股将近10%。

截至2012年2月15日,天交所累计挂牌企业已达133家,总市值达到142亿元。

这一市值规模已超越目前的以中关村园区为基础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

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定位于专业从事企业股权投融资信息交易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其股权交易范围有进一步的扩展:全国各地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包括种子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各个阶段的企业,只要企业能够满足天交所的挂牌条件,均可申请挂牌。

在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内,股权私募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成为投资会员而对挂牌融资项目进行摘牌投资,亦可以发布募资信息,还可以将所持有的企业股权挂牌转让。

除了被视为新三板直接对手的天交所之外,全国各地的场外交易市场亦于随后遍地开花。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2009年12月27日挂牌成立,其具体职责包括培育挂牌企业资源、促进企业改制、推荐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根据授权对挂牌企业进行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并9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非上市公司股份电子报价转让平台。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现有16家挂牌企业,2011年已有7家企业通过定向增资实现直接融资1.27亿元,成为继天交所之后的又一股不可忽视的场外交易市场力量。

2012年2月15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挂牌首批18家非上市股份公司。

依托长三角丰富的企业资源,上海版OTC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规模场外交易市场。

除了上述具备国家明确政策的天津、重庆、武汉等,安徽、浙江、河北、福建、四川等地也已经或者有意向搭建此类平台,并且推动力量大多是当地产权交易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已成立的交易所有:(见表2)表2 各地股权交易中心成立情况名称挂牌时间发展定位天津股权交易所2008年9月挂牌全国性定位重庆股份转让中心2009年12月挂牌区域性定位2012年2月15日挂牌长三角区域定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2011年2月24日挂牌贵州区域性定位贵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广西北部湾股权托管2011年4月11日挂牌广西区域性定位交易所10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2011年5月底挂牌浙江区域性定位2011年9月挂牌湖北区域性定位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3)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是目前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体系中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由全国20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组成,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我国产权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成交宗数从2004年的23025宗增长到2007年的35781宗,增长了55.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8%;成交金额从1913.84亿元增长到3512.58亿元,增幅达到83.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4%。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各个产权交易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区域联动、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当前,产权交易机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出现了产权交易中心与股权交易市场融合并进的趋势。

如2002年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等19个省市区的61家产权交易机构组成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2004年由西部(陕西)产权交易所等7家产权交易机构发起成立的“西部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