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教育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的教育学考点中,晏阳初相关知识点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考查,比较重要,故进行整体的梳理。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18页PPT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18页PPT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பைடு நூலகம்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浅谈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

浅谈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敖娟(1992—),女,云南曲靖人,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浅谈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敖娟(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650500)一、晏阳初简介晏阳初于1890年出生于四川巴县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受儒家思想习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影响其一生;少时在西学堂学习,初次接触到基督教,后赴香港求学,之后又赴美国等地求学,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救世”与儒家民本、仁爱思想融合;在耶鲁求学期间应青年会的感召,赴法战地帮助华工,于是发现了苦力的“力”和苦力的“苦”,认为他们不是不可教,而是缺少教的机会。

想到国内的三万万同胞,“自誓回国后,一切高官厚禄当视之若屐,惟致予毕生之力于平民教育,一息尚存,此志不渝”[1]。

他回国后,先推行城市平民识字教育,而后认识到中国的基础在农村,尤其是那85豫不识字的农民,遂选定一个典型县,作为社会实验室,在开展实验之前,做了详细、系统、深入的调查,发现农村存在愚、贫、弱、私四大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出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贫、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四大教育内容,并通过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等三大方式来实现。

二、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大量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思想新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旧文化。

教育界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已经提及对国民的培育,诸如梁启超的“作新民”、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等。

晏阳初在1926年的《“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中说道“今年以来,国内提倡公民教育的消息时有所闻,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2]。

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萌芽于法国华工营。

在法期间,他发现诸多华工不懂公众场合的礼仪,经常受到外国人的歧视。

又因目睹法国民众都有一定文化水平,可以自由阅读书籍,参与国家事务。

这使他感到施行公民教育的迫切性。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简论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沈洁摘要:作为平民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晏阳初,提出了针对中国农村的四大教育思想,其中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的风潮,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乡村。

作为其中代表人物的晏阳初,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当时众多乡村建设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当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还是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十分庞杂的,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四大教育思想作一简单分析。

一晏阳初看来,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的愚昧落后,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

要解决这四大病象,就要进行四大教育,“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

”1具体而言,就是:“(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结力来功私,这就需要——公民教育。

”2明确了四大教育的针对问题,我们再来看这四大教育的具体方面:(一)文艺教育这又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

(1)文字教育晏阳初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切建设都需要力,也就是需要知识,人民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任何方案、计划和政策都只能见之于纸墨,而不能实现于民间。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尽管是多样的,但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就是读书,而读书就必须先认识文字。

他说:“文字教育是培养知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文字的有无。

”3他并且提出三个最低目标:①能使农民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②给他们输入这千余个汉字所代表的常识;③引起农民读书的兴趣。

这其中又以第三个目标最为重要。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晏阳初是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的教育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的,他认识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是振兴国家的根本,这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中精英层对于知识的垄断,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专业的观点。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PPT课件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PPT课件

另外,自清末通车的京汉铁路能为任何一项在定县 开展的实验带来京津高校及商业机构潜在的丰富智 力与财力支持。因此,定县与京津等大都市远而不 遥、与繁华现代生活隔而不绝的地理区位,成为教 育实验尤其是华北区域以农民为主体的平民教育的 理想选择。
随着全社会对农村的重视及乡村教育的兴起,对广
大乡村有较为深入了解后,平民教育的重心便开始转移到定县。.来自8晏阳初的个人感悟
• 1918年,晏阳初耶鲁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参加华工服务。 晏阳初感到,华工诚朴勤奋却无缘读书,知识分子空 口言说却不识同胞的“苦”与“力”,进而在华工中 开展识字教育。1920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硕士 学位的晏阳初回国后,游历各省,拟定了推广平民教 育的基础化、简单化、经济化原则,并在长沙等地推 广平民教育。晏阳初将中国的问题归纳为“人”的问 题,要改变国家落后、民众愚昧的状况,就要遵照儒 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训,“努力于平民教育, 为培养过敏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 础”。他认为“平民教育是开脑矿最简单最适用的工 具,使大多数人民均有受教育的机会;然后从中即可 产生人材……所以欲谋国家的发扬光大,唯有推行平 民教育之一法。
虽然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定县仍保留着原有的生产关系, 民众的经济生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毕竟,改良的方法已 经不足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历 时十年的定县实验不得不终止了。但平民教育的理念没有终止, 而是跟随晏老的脚步滋润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今天看来依
然熠熠发光。
.
.
9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根据“民 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古训,将平民教育与乡 村改造联环扣合、整体推进,创造出一大发现、两 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 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晏阳初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起源、主要理念、实践以及在当代的借鉴意义和启示进行了详细阐述。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不仅强调经典与实践相结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与能力。

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引导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和当代价值在文章中得到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教育思想、当代价值、起源、主要理念、教育实践、借鉴意义、启示、重要性。

1. 引言1.1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晏阳初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倡以“立德、立言、立功”为教育宗旨,强调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晏阳初还强调学习要有方法,注重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提倡“学为人师,学为己师”的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性,其强调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现代教育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探讨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晏阳初教育思想的起源晏阳初教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

晏阳初在其教育思想中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

晏阳初受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强调“立德、修身、正心、治国”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晏阳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三)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建设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持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

1.定县调查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①晏阳初对定县进行乡村教育实验时,得出了把中国所有的问题归结于“愚、贫、弱、私”,对此他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进行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②但他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没有看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残余才是造成它的根源2.“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1)“四大教育”晏阳初针对中国民众患有的“愚、贫、弱、私”的四大病因,主张实施“四大教育”进行改造,具体如下: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②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③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是根本,每种教育有针对的克服民众的某种病因,有助于民众教育的进步。

(2)“三大方式”晏阳初在定县乡村进行的平民教育实验中,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弊端,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具体如下:①学校式教育。

主要以青年为主要教育对象,采用导生传习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育,课本为《公民千字课》;②社会式教育。

主要以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为对象,通过平民学校同学会开展各项活动,使平民学校毕业生继续受教育。

平校毕业生是其中心组织。

③家庭式教育。

主要以家庭成员为对象。

对各个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教育内容仍是“四大教育”教育内容中侧重家庭需要与身份特点。

3.“化农民”与“农民化”“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基本在农村,最广大的人口是农民,因此他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

①“化农民”是指乡村教育的目的,力图达到改造乡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目的;②“农民化”是完成“化农民”的目标,是指进行乡村教育运动的知识分子首先要明了农民的一切,努力在农村学习,与农民达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深切的了解农民,懂得他们的需要,才能在乡村进行改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

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

晏阳初这个中国四川巴中县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

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

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

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

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

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晏阳初还主张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到乡村去,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

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

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

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一、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癸卯学制颁行后,普通教育发展速度远高于实业教育,二
者比例极不相称。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技术和管理人员
严重短缺。 •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宣言书》标志着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 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
9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09级学本一班 刘宗琴
10
2、黄炎培(1878-196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 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1917 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其职 业教育思想是在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 经验,以及中国创办新式教育以来的问题 教训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的。主要包括职 业教育的地位、目的、方针、教学原则和 职业道德教育等。
14
6
国内对晏阳初研究成果1
国内对晏阳初研究成果2
7Hale Waihona Puke 三、化农民与农民化(平民教育的方式)
• 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 • 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向农民学习 • 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行地教给
已识字和正在识字的农民,并且身体力行 地示范。
8
四、评价: • 积极意义:其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颇有中国
特色,确实给实验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其 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 • 消极方面: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否认了社 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乡村建设作为 一种社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 主义运动,结果以失败告终。
2
他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 弱、私”四个字概括,要根本解决这四大 问题,必须推行“四大教育”,即文艺教 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3
一、四大教育
●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 ●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 ●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09级学本一班 刘宗琴
1、晏阳初(1890-1990):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 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1943年被美 国百余所大学学者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 性贡献的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莱特、劳 伦斯、杜威等人齐名。1929年中华平民教育 总会迁居河北定县,晏阳初担任河北省县政建 设研究院院长,进行了著名的“定县实验”, 他在河北定县乡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 一套成功的经验,即“四大教育”和“三大方 式”。
二、三大方式
“三大方式”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他大 力提倡知识分子与农民一起劳动和生活,时人称 为“博士下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农民科学 化,科学简单化”(即化农民和农民化,在农村 当学徒,给农民当学徒,给乡下佬办教育)的乡 村教育实验目标和途径。
4
晏阳初 (1890~1990 )
5
邓颖超、晏阳初、晏群英、晏华英合影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 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 20年代起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 育目的 。
12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