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头与遥控发射频率

合集下载

38kHz 红外发射与接收

38kHz 红外发射与接收

38kHz红外接收头红外遥控器38kHz 红外发射与接收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 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

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38k红外接收头原理

38k红外接收头原理

38k红外接收头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那个超有趣的38K红外接收头的原理。

你知道吗?这38K红外接收头就像是一个超级灵敏的小耳朵,专门用来听红外世界的“悄悄话”呢。

红外光啊,它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光,就像那些隐藏在神秘世界里的小秘密。

38K呢,其实是指这个接收头最敏感的红外信号的频率,就像是它最喜欢听的那种特殊的“旋律”。

那这个小接收头是怎么工作的呢?当有红外发射器发出38K频率的红外信号的时候,这个接收头就开始它的表演啦。

它里面有个特殊的结构,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

这个魔法盒子里面有个光电二极管,这个二极管可神奇了,它对红外光超级敏感。

当红外光照射到这个光电二极管上的时候,就像给它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就会产生微弱的电流。

你可以想象一下,光电二极管就像一个小小的能量收集器,把那些看不见的红外光能量转化成电流这种我们能理解的东西。

但是呢,这个电流很微弱,就像小蚂蚁的力气一样小。

不过别担心,接收头里面还有其他的部件来帮忙。

接下来就到了放大电路出场的时候啦。

这个放大电路就像是一个超级放大器,把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流放大好多好多倍。

就好比把小蚂蚁的力气放大成大象的力气一样。

这样一来,这个信号就变得足够强大,可以被后面的电路处理了。

然后呢,还有一个滤波器在里面起作用。

这个滤波器就像是一个超级挑剔的守门员。

它只允许38K频率的信号通过,就像只让穿特定队服的球员进入球场一样。

那些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就像没有穿对队服的人,统统被滤波器挡在外面。

这样就保证了接收到的信号是纯净的38K红外信号。

再之后呢,有一个解调器。

这个解调器就像是一个超级翻译官。

它把接收到的经过放大和滤波的信号进行处理,把它变成一种数字信号。

就像是把一种神秘的语言翻译成我们能读懂的数字代码一样。

这样的数字信号就可以被我们的微控制器或者其他电路轻松地识别和处理了。

你看,这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接力赛。

光电二极管先起跑,收集能量产生微弱电流,然后放大电路接过接力棒,把电流放大,滤波器再筛选出正确的频率,最后解调器把信号翻译成数字语言。

一般模型遥控器的发射和接收频率是多少

一般模型遥控器的发射和接收频率是多少

一般模型遥控器的发射和接收频率是多少?有超过三十几兆赫兹的吗旋翼的频率大概在多少范围内…采用晶体的一般是72Mhz,不过容易干扰,有钱,或者环境不好的地方最好采用2.4G的,有效防止相互干扰的问题。

玩具模型很多使用315MHz,过去一些应用27MHz等,一般都是国家无线电委员会规定的业余频率。

车船用频率为27.125mhz到48.xxxmhz,空用的为71.195mhz到73.xxxmhz,总共40个频率。

现在还有高频的2.4Ghz的频率,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各类型模型遥控器使用频率:(一)在26-27MHz频段,海模/车模频率为:26.975MHz, 26.995MHz, 27.025MHz, 27.045MHz,27.075MHz, 27.095MHz, 27.125MHz, 27.145MHz,27.175MHz,27.195MHz,27.225MHz,27.255MHz,共12个频点。

(二)在40MHz,频段,海模/车模频率为:40.6lMHz, 40.63MHz, 40.65MHz, 40.67MHz,40.69MHz, 40.7lMHz, 40.73MMHz, 40.75MHz,共8个频点。

(三)在40MHz频段,空模频率为:40.77MHz, 40.79MHz, 40.8lMHz, 40.83MHz,40.85MHz.共5个频点。

(四)在72MHz颊段,空模频率为:72.13MHz, 72.15MHz. 72.17MHz. 72.19MHz.72.2lMHz, 72.79MHz, 72.81MHz. 72.83MHz.72.85MHz, 72.87MHz.共10个频点。

我想做个遥控模型怎么调节遥控器和接收器的频率使他能控制?如果要买配套的话大概便宜点的多少钱?AM或是FM的换晶体就能搞定,2.4G的要是同一品牌的才能实现对码,对码后就能控制。

一套车用枪控2通道FS GT-2 2.4G的才一百多点,现在便宜多了。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Donna 发表于2006-5-12 10:08:00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为0.76~1.5μm,比红色光的波长还长,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编码及解码容易,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

一、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三部分,如图1 所示: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1.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3a 简单驱动电路图3b 射击输出驱动电路如图3a和图3b是LED的驱动电路,图3a是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的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度越大。

图3a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遥控发射与接收技术

遥控发射与接收技术

如何正确匹配无线遥控器现实生活中,无线遥控器的用途非常广泛。

如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电动门窗,小区出入管理,防盗报警,工业控制等领域。

无线遥控分无线发射和无线接收两个部分。

无线接收部分一般是在设备的主机内,而且一般无线接收部分都采用超外差接收模块,所以不易出故障。

无线发射(也即我们常见的遥控器),是手持端,要经常手动操作,所以无线发射器的故障要比接收模块大很多,当然使用寿命也要小很多。

这样的话,无线遥控器更换的频率就会很大。

如何选择遥控器,当新的遥控器买来后,如何配对,针对这类问题,下面来谈一下如何匹配无线遥控器。

匹配无线遥控器时一定要弄清楚遥控器的工作频率、发射接收芯片型号和振荡电阻。

这是遥控发射与接收配对的三要素,有一项对不上,就无法使用。

一、工作频率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遥控器都是315M的,少量是433M、310M、430M等特殊型号。

以2260、2264芯片遥控发射接收器为例,工作频率和芯片型号的查找方法:以最常见的四键遥控器为例,打开遥控器外壳,看到线路板上声表元件(像一个小金属钮扣或者类似晶振的元件)上的数值为R315A,表示315MHz,如图1所示。

图1:遥控发射器主板二、发射接收芯片编码芯片就是线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型号在集成电路表面上可以找到,如图1所示PT2264。

图2为遥控接收器上的接收芯片PT2272-L4遥控按编码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1.固定码遥控器,又称编码遥控器,焊码遥控器,常用发射芯片PT,SC,HS,LX (2260/2262/2264),配对接收芯片为PT,SC,LX,HS(2270/2272/2294)。

图3图4分别为发射和接收的芯片编码区,发射和接收的编码一样才能正确配对使用。

也就是说,把新的遥控器的编码区和接收器的编码区焊成一样就可以了。

图2:无线接收器图3无线遥控器编码区图4无线接收编码区2.学习码遥控器,常用发射芯片EV,HS,LX。

SC (1527/2240),HCS101等。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型号及参数: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型号及参数: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型号及参数:红外线遥控接收头 HS0038B第1脚为信号输出第2脚为电源地第3脚为电源正接收电路工作原理为:当接收到载波频率为38KHz的脉冲调制信号时,首先,HS0038B内的红外敏感元件将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后由输出电路进行反向放大并输出低电平;未接收到载波信号时,电路则输出高电平。

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头SH0038、SCR638型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头型号:PNA4602M 型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RPM-638CBR型管脚识别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型号:T?S?O?P?1?8?3?8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及管脚排列什么是遥控接收头?所谓接收头就是将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组合到一起的元件,这些元件完成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

所有红外线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的串行数据对30~56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芯片系统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先要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测量。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红外线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

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输出端可与CMOS、TTL电路相连,这种接收头广泛用在空调,电视,VCD等电器中。

早期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一般由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完成的,这种接收头具有体积大的缺点,现在的接收头是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不可拆,不可修,体积很小。

大多数接收头供电为5V,有极少数早期的接收头为12V供电。

红外发射、接收头(红外基础知识)

红外发射、接收头(红外基础知识)

目前市售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有两种:电平型和脉冲型,绝大部分的都是脉冲型的,电平型的很少。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

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

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所以不能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一般遥控用脉冲型的,只有特殊场合,比如串口调制输出,由于串口可能连续输出数据0,所以要用电平型的。

一般遥控器用455K经12分频后输出37917HZ,简称38K,10米接收带宽为38+-2K,3米为35~42K。

在没有环境反射的空旷空间,距离10米以上方向性会比较强。

在室内,如果墙是白色的,则在15米的空间基本没有方向性。

接收头要有滤光片,将白光滤除。

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会影响接收,甚至很严重:1、强光直射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

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比灵敏度更好。

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

最好有间歇。

电平型的接收头只要接收到38K红外线就输出持续低电平,用起来非常爽,以前的老式接收头多半是这种类型,但其有个致命弱点:抗干扰性太差,传输距离短(小于1m)。

而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必须接受一定频率38K的载波的基带信号才有正常输出,如发送500HZ的38K载波,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输出500HZ方波,而如果发送连续的38K载波就会出项有瞬间低电平其后为高电平的现象。

这种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克服了传统电平型接收头的不足:传输距离相对更远,稳定性大大增加,抗干扰性更强。

因此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平型接受头,在电子市场如不说明店主给你的绝对是脉冲性的。

遥控器与接收器原理

遥控器与接收器原理

遥控器与接收器原理遥控器与接收器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家电、汽车、航空器等设备。

它们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

遥控器是用户操作的输入设备,它通常包含按钮、滑块、触摸屏等控制元件。

当用户按下按钮或改变其它控制元件时,遥控器内部的电路会相应地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是经过处理和编码后代表了特定的指令或操作。

接收器是被控制设备上的接收装置,它也是一个电子电路,主要功能是接收和解码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接收器一般包含无线接收天线、射频前端接收电路、解码电路和执行控制操作的电路等组成部分。

遥控器和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红外线(IR)和射频(RF)通信。

红外线通信主要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信号来实现遥控。

遥控器内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会发出特定的红外信号,而接收器上的红外接收二极管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进行解码处理。

射频通信则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遥控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一般是基于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无论是红外线通信还是射频通信,遥控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都需要进行合理的编码和解码。

编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识别,通常会使用特定的编码协议。

解码的目的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特定的指令或操作,以便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此外,遥控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也需要一定的安全性措施,以防止未授权的设备干扰或仿冒。

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校验码、加密以及信道选择等。

总结起来,遥控器与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户在遥控器上进行操作,遥控器将操作信号经过处理和编码后发送出去,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并进行解码,解码后的信号被转换成特定的指令或操作,接收器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这样,遥控器与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了远程控制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接收头中心频率应与遥控发射器频率同。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解调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

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480kHz等型号的晶振,相对应的发射频率分别为36kHz、36kHz、37kHz、39kHz、40kHz。

2.引脚序。

遥控接收头引脚顺序有如下几种:(接收面左侧起)①地、信号输出、电源;②信号输出、地、电源;③地、电源、信号输出等几种形式,代换时应仔细区分。

对于引脚顺序相同的可直接按顺序接入,如引脚顺序不对,则可用细导线引接。

注意地线与电源线切不可接反,否则通电后接收头立即损坏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方法(带屏蔽外壳型)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只引线脚,分别为接地、电源和信号输出。

不同型号的红外接收头,其引脚排列也不相同。

笔者用电阻法判别红外接收头的引脚简单、快速。

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表不适用)电阻挡R*100),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和b,然后用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和b脚,读数分别约为20kΩ和40kΩ。

两次测量阻值相对应都小的a脚即为电源脚,阻值大的b脚即为信号输出脚。

不过用不同的万用表和测不同型号的接收头,所测得的电阻都各不相同。

但总的结论是:电源脚对地的电阻值不管正反向都要比信号脚对地的电阻值小。

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

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
429kHz----36kHz
432kHz-----36kHz
445kHz-----37kHz
465kHz-----39kHz
480kHz------40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