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框架2019最新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第一单元线索: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派别→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

(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 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

唯物 物质决定意识。

学 主义 基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 基本 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局限性 概 派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 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论 主义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形态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与时代

↓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思想、方向)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 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认识论 主义哲学 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精髓、活的灵魂

中国化的重 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 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 “三个代表” 主题 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本质

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题、提出意义

一、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

二、认识论(怎样了解物质世界的存在)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原理

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映和反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观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意识会

错误意识会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特点

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客观性: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哲学依据 重要意义

怎样做到 :① ②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精神的力

量,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运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三、唯物辩证法(世界怎样存在)

唯物辩证法线索图:

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概 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论 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具体主张的分歧、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联系的含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普遍性 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客观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多样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区别:含义、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原理 相互依赖:离不开 整体与部分 联系 相互影响:功能及变化

辨证关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方法论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原理 整体性

有序性

系统优化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 法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 方法论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联系的

特点

基本特征

四、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人生)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两重性)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反作用)

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发展与基本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反作用)

会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历社会发展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史的总趋势实现途径:在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

观不断解决中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内容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史的创造者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方法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论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意义

价值的含义: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价值与含义:

价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值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人价值判断与特征与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生价值选择影响因素主体性认识事物角度不同

观立场不同

正确判断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与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内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责任贡献)与自我价值(尊重满足)的统一

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必由之路)

创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与实现在砥砺自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走向成功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主观条件)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