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课程设计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课程工业通风题目某企业生产车间通风系统设计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工程(本科)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完成时间2012.12.9~ 23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专业:安全工程班级:日期:自2012年12 月9 日至2012年12 月23 日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摘要工业通风不仅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还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日益增加,使其对工业通风的除尘效率由以前的技术落后性向现在的科技数控性快速转变。

尤其是在喷砂车间和焊接车间中,除尘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所以要充分利用除尘器和排风罩的作用,保持生产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喷砂车间;焊接车间;除尘;工业通风;排风罩ABSTRACT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not only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also production workshop air conditions, which is to protect people's health,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role, is to ensure normal prod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the main task,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generated dust, harmful gas,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of industrial harmful matter increases increasingly, make the industrial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by previous backward technology to present technology CNC rapid change. Especially in the sandblasting workshops and welding workshop, dustremoval efficiency is very important, so to make full use of filter and exhaust hood role, maintaining production workshop in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Key words:sandblasting workshops; welding workshop; dust; ventilation; air exhaust hood目录1前言 (1)2车间简介以及系统划分 (2)2.1车间简介 (2)2.1.1喷砂车间的基本情况 (2)2.1.2焊接车间的基本情况 (2)3.喷砂车间除尘系统设计和计算 (3)3.1系统划分 (3)3.1.1系统划分原则 (3)3.1.2车间系统划分 (3)3.2排风罩的选择 (3)3.2.1局部排风罩的类型 (3)3.2.2局部排风罩设计原则 (3)3.2.3局部排风罩选择 (4)3.3除尘器的选择 (4)3.4风管的选择 (5)3.4.1风管截面的选择 (5)3.4.2风管材料的选择 (6)3.4.3风管敷设 (6)3.4.4弯头的选择 (7)3.5进出口 (7)3.5.1进风口的选择 (7)3.5.2排风口的选定 (7)3.6 水力计算 (7)4 焊接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12)4.1焊接工艺简述以及污染物 (12)4.2通风系统选择 (12)4.3 送排风口的确定 (13)4.4 风量计算 (13)5 结论 (16)参考文献 (18)附录 (18)1前言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粉尘等有害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沈阳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79m2。

一共5层,无地下层,层高4.5m,窗高2m;标准层和顶层为大活动室和小活动室。

按照一般计算负荷的方法,采用热负荷法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建筑物的热、湿负荷,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方面,在设计采暖系统时,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流的采暖系统;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一种。

然后,进行风机盘管、新风处理设备、冷冻机组等的选型和风管和水管的水力计算,系统压损等等。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关键词:空调系统;冷负荷;水力计算;独立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1.1引言1 1.2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 方案的比较及论证 ............................ 2.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比较 (8)2.2方案的选择 .........................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3.1 负荷的计算 ............................................ 13 (13)3.1.1 冷负荷的计算 ................. (13)3.1.2热负荷的计算 ................. (16)3.2空调负荷计算 .......................................... 18 第四章空气处理过程 ....................4.1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 23 (23)4.2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 . (24)4.3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 24 第五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 28 5.1 空调机组的选型 (28)5.1.1新风机组的选择 ............................................... (28)5.2房间风机盘管的选择 ...................... (29)第六章气流组织设计 ......................... .. (35)6.1送、回风口的选择、布置 ................. (35)6.2送、回风口的选型 ........................ (36)第七章空调风管水力计算 ..................... .. (37)7.1计算方法 .................................................. 37 7.2计算说明 ................................ (38)第八章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 . (39)8.2 水管的水力计算 ......................................... 43 8.2.1计算依据 .............................. (43)8.2.3压力损失的构成 ........................ (43)8.2.3 水利计算 .............................. (43)8.3冷凝水管路系统的设计与管径的确定 ... (46)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隔振 ................. (54)9.1空调风系统的消声 ........................ (54)9.2空调装置的防振 ............................................ 54 9.3消声设备选型 ............................ (54)9.4设备机房噪声控制设计的主要措施 (55)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 (61)第十一章结论 (62)参考文献 (63)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矿井通风说课

矿井通风说课

《矿井通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井下的空气的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入手,进一步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以及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即有三个问题1、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有几种2、采区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特点3、掘进通风的安全要求通风系统基本理论概念是基础,同时结合矿井采掘通风系统,从而更有效地让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实际,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矿井空气成分,掌握《规程》规定的有害气体允许浓度②明确矿井通风目的,细致认识矿井通风的方法、方式③理解串联通风的使用条件及存在的缺点2、能力目标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隐患,并得到及时解决,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进一点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其素质,做到遵章作业。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采区通风及掘进工作面的安全要求分析:(1)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明确了解其中的相关概念,才能对矿井通风系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2)掘进工作面的安全要求,全面掌握规定的要求,以指导自己的实践。

难点:通风系统的概念及实际矿井避灾路线的掌握分析:(1)通风系统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用幻灯片形式进行示范,以达到理解能力的提高;(2)实际矿井避灾路线,要求根据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实际布置,编制火灾、煤尘等各自的行动路线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测风工原先掌握的知识,按照教材里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询问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展开教学。

学法:培养职工创造思维的能力,采用讨论、问答等学习方法从理论到井下实际,提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设计下面的教学程序。

1、引言“一通三防”的概念学生活动:根据各自掌握的知识,开始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2、井下空气中有害气体有哪些?学生活动:引导《规程》中所规定的各种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从而加深对《规程》的理解3、井下空气的标准学生活动:从掌握的各参差不齐的数据入手,进一步说明矿井通风系统的概念,讲述矿井通风方法、方式及通风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

工厂车间通风课程设计

工厂车间通风课程设计

工厂车间通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工厂车间通风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了解通风在工厂车间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工厂车间通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认识到通风在保障工厂车间员工健康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厂车间通风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通风在工厂车间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工厂车间通风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通风的必要性。

其次,讲解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通风在工厂车间中的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通风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结合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通风在工厂车间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验法,使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通风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权威、实用的专业教材,确保学生掌握正宗、系统的知识。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拓宽知识面。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通风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通风实验所需的器材,确保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通风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掌握通风工程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热工学等相关知识;3. 了解通风工程在建筑、环保、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风工程问题;2. 学会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3. 掌握通风工程相关软件的使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原理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通风工程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并识别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运用空气动力学、热工学知识分析通风工程问题;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4.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通风工程相关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5.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风工程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价值,并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工程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基础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运动方程、流体阻力等;- 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湿空气性质、焓湿图等;- 空气动力学基础:气流组织、通风方式、通风效果等。

2. 通风系统设计:包括通风系统类型、通风设备、通风管道设计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通风系统类型: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等;- 通风设备:风机、风阀、过滤器等;- 通风管道设计:管道布局、风速、风压计算等。

采取通风课程设计

采取通风课程设计

采取通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升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通风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掌握通风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通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通风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能够评估通风效果和优化通风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通风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风的基本原理、通风设计方法和通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3.通风设计方法,包括通风口的设计、通风管的布置和通风设备的选用;4.通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住宅通风、公共建筑通风和工业通风;5.通风效果的评估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通风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通风在生活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通风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通风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通风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生动的PPT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风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通风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通风的实践过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通风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通风设计的概念、作用和意义;掌握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通风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通风设计的基本计算和绘图;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设计的方案选择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通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通风的定义、作用和意义,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通风设计的步骤:包括通风设计的准备阶段、方案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

3.通风设计的方法:包括通风设计的计算方法、绘图方法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设计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风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我们将使用《通风设计原理》作为主要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

2.多媒体资料:我们将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设备:我们将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包括通风设备、测量仪器等,以支持实验教学的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通风教案》课件

《通风教案》课件

《通风教案》课件第一章:通风概述1.1 通风的定义1.2 通风的重要性1.3 通风的分类1.4 通风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自然通风2.1 自然通风的原理2.2 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素2.3 自然通风的优缺点2.4 自然通风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机械通风3.1 机械通风的原理3.2 机械通风的设备3.3 机械通风的设计计算3.4 机械通风的优缺点第四章:通风设计4.1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4.2 通风设计的方法4.3 通风设计的注意事项4.4 通风设计的实例分析第五章:通风工程案例分析5.1 工业通风工程案例5.2 民用建筑通风工程案例5.3 特定场所通风工程案例5.4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第六章: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通风系统维护的重要性6.2 通风系统维护的内容6.3 通风系统维护的常用方法6.4 通风系统管理的规范与要求第七章: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全与环保7.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问题概述7.2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设计要点7.3 通风与空调工程环保要求7.4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与环保的案例分析第八章:通风技术的进展与应用8.1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8.2 通风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8.3 通风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8.4 通风技术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作用第九章: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9.1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简介9.2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功能与应用9.3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操作方法9.4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案例应用第十章: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10.1 通风工程案例的评价指标10.2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的方法10.3 通风工程案例的改进与优化10.4 通风工程案例评价的实践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通风教案》课件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通风的分类与基本原理2.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设计要素3.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 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5.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全与环保6. 新型通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7. 通风设计与模拟软件的操作方法8.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通风的分类与基本原理:需要详细讲解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区别、各自的适用场景和设计要点,以及通风的基本原理,如空气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矿矿体走向长1400m,厚7~15m,采用下盘竖井阶段石门开拓,阶段高40m。

上部已有露天开采,井下部分开采深度400m。

主井为箕斗井,不进风也不出风。

副井为罐笼井做为进风井。

通风系统为两翼对角抽出式。

采矿方法为有底柱的中深孔留矿法。

作业面长50m,电耙道沿走向布置,矿体薄时,布置单耙道,矿体厚时,布置双耙道。

回采顺序由上而下,同一水平为后退式。

三个阶段同时作业,包括矿柱回采、矿房回采和开拓采准,通风系统见图5。

矿井年产矿石80万t,一个电耙道日出矿量270t。

作业面一次爆破最大火药量300kg,通风时间40min。

矿柱回采时集中通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大爆破,通风时间8h。

掘进作业面按排尘计算风量。

采场和电耙道二次爆破火药量3kg,通风时间5min。

工作面分布,东西两翼相同,合计工作面数(包括备用作业面)如表8,井巷规格见表9。

夏季反向自然风压126Pa。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4)二、通风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4)三、设计内容 (4)第一节、矿床的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的选择 (4)第二节、初步拟定通风系统 (5)第三节、风量计算 (7)第四节、矿井风量分配 (11)第五节、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13)第六节、风量调节 (14)第七节、风机的选型 (16)第八节、通风费用的计算 (17)第九节、风尘措施.......................................18参考文献. (21)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矿井通风设计是矿井开采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在确定开拓方案与采矿方法时同时考虑。

矿井通风设计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矿山安全规程》以及其他相应的有关规定,以求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经济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各工作地点的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度的安全性,及有效的生产过程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通风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矿床的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选择;2.初步拟定通风系统;3.风量计算;4.风量的分配;5.全矿通风阻力计算;6.风量调节;7.风机的选型;8.通风费用的计算;9.防尘措施;三、设计内容:第一节、矿床的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选择根据设计原始资料以及矿床的赋存条件:矿体厚度为7—15m,采用下盘竖井阶段石门开拓,阶段高40m。

上部已有露天开采,井下部分开采深度400m。

采矿方法为有底柱的中深孔留矿法。

作业面长50m,电耙道沿走向布置,矿体薄时,布置单耙道,矿体厚时,布置双耙道。

回采顺序由上而下,同一水平为后退式。

三个阶段同时作业,包括矿柱回采、矿房回采和开拓采准,通风系统为两翼对角抽出式。

第二节、初步拟定通风系统目前金属矿山常用的通风系统根据进风井与回风井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布置方式,有中央式、对角式以及混合式;其中,中央式包括:中央并列式,中央对角式等;对角式包括两翼对角式等。

中央并列式的进风井与回风井均布置在矿井中央,两个井筒的距离不得小于30m;两翼对角式布置时,入风井布置在矿体一翼,回风井布置在矿体的另一翼。

中央式布置的优缺点:优点:地面构筑物比较集中;入风井和回风井布置在地表移动带之内时,可以共同利用一个保安矿柱;入风井和回风井掘进完成之后可以很快联通,因此,投产比较快;井筒延生比较方便,可以先向下掘进回风井,在自下而上的掘进入风井。

缺点:采用中央式通风时,风路比较长,扇风机所承担的压力比较大,而且这种负压随着回采工作的推进不断变化;当采用前进式回采时,风流容易短路,因而造成大量的漏风;当其他地方没有安全出口时,井下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危险性比较大。

对角式布置的优缺点:优点:负压较小并且比较稳定,漏风量比较小,通风简单可靠,并且通风费用较低;当井下发生危险情况时,工作人员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在井田的两翼各布置一条回风井,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条可以维持通风,以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

缺点:进风井和回风井之间的联络道很长,而且要在回采之前就要掘进好,故回采工作较中央式进行的晚;掘进两条排风井时,掘进和维护井筒的费用较高。

综合比较中央式和侧翼对角式的优缺点,可知,一般在大型矿山用中央式比较多,也就是在矿体中央布置主井和副井,此时副井作为入风井,另外在两翼再各布置一条回风井以形成对角式通风系统。

在中小型矿山,一般就采用对角式。

在矿体走向长度不长时,对角式的缺点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而且此时采用对角式更有利于生产。

结合本题中给予的矿体赋存情况,矿体走向长度1400m,矿山年出矿量80万t,属于中型矿山。

故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

通风系统图如下:第三节、风量计算(1)工作面需风量:A 、采场工作面风量的计算:(a )按爆破后排烟计算风量:由于采用全面法回采时,采场属于硐室型采场,那么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VAt K V Q t 500lg3.2*⨯=.............................(公式1)其中A :一次爆破的药量 t:通风时间,一般取1800s V :回采工作面的空间 Kt :紊流扩散系数,一般为0.8-1.0 。

由设计的采矿方法可得采场的结构参数: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度一般为50-60m ,由于该矿体的上盘岩石中等稳固,因此顶板的暴露面积不能过大,故矿块的长度取小值:50m 。

矿块斜长一般为40-60m,阶段高度一般在20-30m 之间。

那么矿块斜长取40m ,则阶段高度取13.7m 。

那么采场的最大空场体积:V=50×40×2= 4000 m 3根据一天的产量为500t ,那么仅需要一个采场单独作业就可以满足一天的生产量。

由于矿石的坚固性系数f=8,经查凿岩爆破教材可知,炸药单耗为2kg/m 3 。

那么一次爆破的药量:A=爆破的实方体积×炸药单耗 =(500÷1.2÷2.8)×2 =298kg 那么根据公式一:VAt K V Q t 500lg3.2*⨯==2.3×(4000/(0.9×1800))×lg (500×298÷4000)=536 m3/min(b )按排除粉尘计算风量 则采场需风量:nS Q 1.4772.00+=..................公式2其中:S0:硐室入风口断面积 4 m 2 n:射流受限系数,扁平硐室n=b/B,这里的B 为硐室侧壁距离轴线的距离,b 为入风口宽度的一般;那么在该采矿方法的采场设计时,由设计参数可知b=1.0m ;B=50m经计算:Q=4/(0.772+4.10.02)=135 m3/min(c )按排柴油设备排放的废气计算风量。

使用柴油设备时的风量计算,应满足将柴油设备所排出废气全部稀释至允许浓度以下的标准。

新设计矿井,一般可按单位功率的需风量指标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Q =Q 0n................................公式3 式中 Q -坑内柴油设备的需风量,m3/min ;q 0-单位功率的风量指标,q 0=2.8-3.0,m3/(马力·min );N -各种柴油设备按使用时间的百分比的总马力数 N =N1K1+N2K2+N3K3+……+NnKn , 马力N1、N2、N3、……、 Nn -各柴油设备的额定功率,马力; K1、K2、K3、……、 Kn -时间系数,即各种柴油设备每小时在坑内作业的时间百分数,%。

在全面法采矿过程中,由于用到的柴油设备很少,故不考虑该种算法。

综上可知,采场的需风量为三种算法中的最大值:Q采场=536 m3/minB、硐室需风量计算:电耙绞车硐室:由设计的采矿方法图纸可知,该采矿方法的一个采场中布置了3个电耙绞车硐室,电耙绞车类型为3DPJ-30耙矿绞车。

其工作参数为 2JPB-30型耙矿绞车主要参数:电机功率:30KW 主绳平均拉力:28KN 容绳量:85m钢丝绳直径:16m 卷筒直径:1600mm 外形尺寸:1650*820*700mm总重量:1155kg则绞车硐室的需风量为:Q1=3×0.46×∑N =3×0.46×28=38.6 m3/min井下炸药库:炸药库需风,一般应有贯穿风流通过,贮存量在8t以上时,供风量为100-150m3/min,贮存量在8t以下时,供风量为50-100m3/min。

由于一天的生产能力为500t,则井下所需储存的炸药量不会太多,应该在8t以下,则炸药库的需风量在50-100m3/min,取Q2=70m3/min。

竖井卷扬机硐室:选用卷扬机型号为JZ中单筒卷扬机,具体为JZ15型,功率为45KW。

则需风量为:Q3=2×0.46∑N=2×0.46×45=42 m3/min电机车库所需风量,一般保持1-1.5 m3/s 的通过风量。

此处取为Q4=1.5m3/s ;合计为90 m3/min 则综上:硐室的总的需风量为:∑Q 硐室=Q1+Q2+Q3+Q4=38.6+70+42+90=240.6m3/minC 、掘进独头的需风量:在全面法的采场中需要掘进一条切割上山和一条拉底巷道,故在一个采场中又两条独头巷道,按照局部通风的需风量来设计该两条巷道的风量,则有按照爆破炮烟计算:S Al tQ r p 19=其中t:通风时间,一般取1800s A :一次爆破炸药量l r :巷道长度 S :巷道断面积 由设计的采矿方法图可知L r1=40m ,l r2=50m ,断面积A=4m2 ,一次爆破炸药量算法同采场通风时的计算过程:A=S ×(进尺)×(炸药单耗)=4×2×2=16kg 那么min /32/53.0440********331m s m Q p ==⨯⨯⨯= min /361645018001932m Q p =⨯⨯⨯= 合计为二者之和:68m3/min按照排尘计算:Q=u ×S其中:S:巷道断面积 u:排尘风速,一般不低于0.25m/s则Q=0.25×4=1m3/s;合60m3/min那么按照排尘计算的独头需风量为120 m3/min综合上面三种用风地点的需风量要求,则全矿的需风量Q总: Q总=Q=536+241+120=897 (m3/min)(2)全矿总风量:由于综合漏风系数取 1.5,那么全矿的总的需风量:Q全矿=897×1.5=1345.5 m3/min取整可得总风量为1346 m3/min,约合:22.4 m3/s第四节、矿井风量分配(1)、风量分配的基本要求1、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应按照最大计算风量进行分配;备采工作面的风量按回采工作面的50%风量分配;掘进工作面按局部通风计算风量进行分配;2、井下炸药库、充电硐室、破碎硐室、主溜井等应独立供风,按计算风量分配,回风应导入总回风道;3、矿井通风系统为多井口进风时,各进风风路的风量,对专题设计者,应按自然分配规律进行解算,求出各进风风路自然分配的风量;对非专题,可根据进风巷道可能漏风状况、巷道风阻、进风巷道可能担负需风量的大小以及进、回风井相互位置、压力状态等因素进行分配;4、一切需风工作面和有风流通过的井巷,其风速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