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工 程 技 术6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我国民航产业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

但作为航空大国,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方面却是刚刚起步,从元件级到系统级基本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市场的供给量与巨大的需求极不匹配。

研制高效可靠的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不仅可以在产品层级上为飞机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还可带动诸如新材料、电子、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航空系统集成能力的提高。

1 液压系统的定义及组成按照ATA100(航空产品技术资料编写规范)的定义,民机液压系统是指使液压油在压力下供至公共点以便再行分配到其它规定系统的部件和零件。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液压能源系统和工作回路两个部分。

液压能源系统为飞机上所有使用液压驱动的活动部位提供液压能源,并保证卸荷与散热等方面的要求。

液压能源系统主要由泵源、能量转换装置、油箱、控制阀、管路及指示系统等组成。

2 典型民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波音和空客是目前世界民航市场上两大巨头,均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1 波音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波音公司的发展基本涵盖了整个民航发展历史,期间推出的多款机型均可代表不同时期民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

表1展示了波音各机型液压系统泵源配置的变化历程。

该文选取其主流机型波音737和先进机型波音787进行详细分析。

2.1.1 波音737液压系统波音737是波音公司研制的中短程客机,是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

B737飞机拥有A、B和备份3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3000psi。

其中A、B系统为常规系统,在飞行过程中总是处于工作状态,为飞控、襟/缝翼、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等提供动力,备用系统只在必要时才启用,仅为方向舵、反推和前缘装置提供动力。

开题报告飞机液压系统的发展及典型液压系统对比分析

开题报告飞机液压系统的发展及典型液压系统对比分析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飞机液压系统的发展及典型液压系统对比分析作者姓名:作者学号:学科专业:飞行技术指导教师:培养院系:飞行学院20 年月日目录一、课题的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 ......................................................................................................三、课题的研究方案 ..................................................................................................................3.1 论文研究内容 ................................................................................................................3.2 关键问题 ........................................................................................................................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4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成果 ......................................................................................................五、论文的工作计划 ..................................................................................................................六、参考文献 ..............................................................................................................................一、课题的选题依据现代飞机舵面操作系统与动力收放系统几乎都是液压举动的,随着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的发展,对记在液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系统作为现代飞机操作系统中不可替代的系统之一。

航空液压市场分析报告

航空液压市场分析报告

航空液压市场分析报告航空液压市场分析报告航空液压技术是航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飞机、直升机、轨道交通等领域。

航空液压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飞行器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在航空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航空液压市场分析报告显示,航空液压市场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首先,全球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对航空液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航空业务日趋专业化,不同类型的飞机和直升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液压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以适应不同航空器的需求。

其次,航空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除了飞机和直升机,轨道交通行业对航空液压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高速列车和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需要液压系统来实现制动、悬挂、开门等功能,这为航空液压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航空液压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航空液压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液压元件、液压系统、液压控制等相关技术密切配合。

因此,随着航空液压技术的发展,相关的液压元件、液压系统制造商也会受益,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然而,航空液压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航空工业的复杂性导致航空液压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周期较长,投入成本较高。

其次,航空液压技术的应用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这需要液压技术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航空液压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全球航空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液压技术应用的拓展将推动该市场的持续增长。

航空液压技术相关的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然而,企业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克服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液压技术是一种能够转化高压油液动能为机械能的技术。

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液压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压技术的主要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分析了液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应对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应用前景正文:一、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作为一种传动技术,不仅具备了电气传动技术无法比拟的重量级工作能力,同时也具备了非常灵活的操作性和精准性。

正因为如此,液压技术在各行业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1. 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核心技术,基本实现了与机械设备的完美结合。

能够将运动能力和负载能力相较于机械设备在高压液体的带动下直接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高效工作。

2. 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同样拥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都由液压系统来控制。

液压技术能够将车辆制动、转向等操作实现起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3. 液压技术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冶金的批量生产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支撑,而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是液压技术。

例如钢压机、连铸机、轧机等就是典型的液压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钢材产品,还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液压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

主要的几个趋势包括:技术的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化、能耗的降低等。

1. 技术的智能化智能化是当前液压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

目前,许多液压设备已经拥有了远程监控、自动化集成、自适应性等先进的智能功能。

例如油液能量回收系统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等等。

2. 系统的集成化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等新型科技的发展,液压系统的集成化是液压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液压系统的集成将不仅能够提高装备的适应性、可靠性,还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3. 能耗的降低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液压技术在能耗上的发展也是趋势之一。

飞机液压系统原理及发展趋势

飞机液压系统原理及发展趋势

图9
④COMAU的滚压头:一般产品的滚边所用的滚压头
图1空客A320液压系统方案
2.2空客A320的液压系统方案
A320和B737同属于150座级的中短程单通道窄体
客机,首飞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销量仅次于B737。

A320的液压系统由黄、绿两个主系统,和备用系统蓝系统共三个系统组成。

黄、绿系统各由一台EDP控制增压和一台用于地面服务的手动泵,黄系统必要时还可以由EMP辅助泵增压。

同时,有双向PTU为低压一侧增压。

蓝系统中有一台EMP和一台RAT,RAT在双发故障时启液压系统复杂度较高,
统的安全可靠,
接,而是引用了功率转换单元
之间相互备份提供动力,
此外,独立油箱的使用也使得各子系统之间没有油液交换,通过PTU
4结论与展望。

民机液压系统的发展趋势

民机液压系统的发展趋势

民机液压系统的发展趋势作者:冯轶博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20期摘要:由于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研制方面起步较晚,当前从液压元附件级到整个液压系统级的供应商基本均为国外供应商的状态下,如要自主开发可靠的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和进行飞机级的集成则有必要进行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发展趋势1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现状1.1 国外民机液压系统现状当前民用航空市场,主流机型为空客公司A320与波音公司B737,作为150座级双发单通道干线客机,其液压系统各有特点。

空客A320系列,其液压系统由3套闭式独立的液压源组成,分别用绿、黄、蓝来表示,其架构设计可保证2个液压系统失效情况下飞机的安全操作。

绿、黄两套系统中发动机驱动泵(EDP)和蓝系统中的电动泵(EMP)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系统主泵,三个系统主泵通常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黄系统中的电动泵(EMP)只在大流量或主泵故障时启动。

蓝系统作为备份系统,通过与冲压空气涡轮(RAT)联结的液压泵为蓝系统提供应急压力;当绿、黄两套系统一个EDP失压后,动力转换单元(PTU)可自动启动,由一套为另一套故障系统提供压力;系统中设置有优先阀,用于在系统低压情况下,优先向优先级液压用户提供压力。

波音B737系列,同样有3套独立的液压系统组成,分别为A、B系统和备用系统。

A、B 系统是主液压系统,其配置为一个EDP与一个EMP组成,正常压力由EDP提供,当EDP失效时,由EMP补充压力;备用系统由EMP为飞机提供动力;与A320不同的是,B737的PTU为单向动力传递,当B系统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值时,PTU启动,将A系统的动力通过机械传递方式给B系统。

除以上两款传统机型外,最新投入市场的空客公司A380与波音公司B787,则代表了新型客机的最新技术,其液压系统体现了未来民用飞机的发展方向。

空客A380,是空客公司的四发、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率先在大型客机上应用5000psi (35MPa压力等级)的高压液压系统技术。

大型客机液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型客机液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87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业 技 术液压系统是飞机重要的二次能源系统,利用液体介质的压力,为起落架收放、刹车、转弯、飞行控制、反推装置和舱门操纵等传递动力。

现代大型客机的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3000psi或5000psi,工作介质为阻燃磷酸酯基液压油。

一般由多套相互独立并备份的液压系统组成,是典型的多余度、大功率的复杂综合系统。

其研制需遵循严格的适航规章和工业标准规范,在我国研制并投入运营的客机,工程研制阶段后,需向中国民航总局申请,按型号合格审定程序对航空产品进行审查评审,当审定合格后,由中国民航总局颁发T C 型号合格证。

再经中国民航总局颁发PC 生产许可证后,才能进行批生产。

1 技术应用现状1.1国外技术应用水平当前客机市场,除主流传统机型空客A320与波音B737外,最新投入市场的空客A380与波音B787代表了新型客机的最新技术。

A380率先在大型客机上应用5000psi的高压技术,采用2H/2E 双体系飞行控制布局,其中2H为传统液压作动,由8台EDP和4台带电控及电保护的E M P 组成,所有E D P 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单独关闭任何一个都不会影响系统级性能。

2E 为电动力的分布式电液作动器系统,由电备份静液作动器E B H A 与分散式电液能源系统LEHGS等组成。

B787同样采用5000psi工作压力,同时液压泵具有两级转速,具有智能泵源的特点,B787同时采用电机械EM A和电刹车等多电技术,减少了液压用户,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

1.2国内技术水平近年来在高压液压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对4000psi液压系统的管路动态特性、高压液压元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智能泵源与变压力泵源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已经研制了两级压力体制的液压泵,并完成了台架试验。

在新型作动器方面,我国在直接驱动式作动器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完成了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并开始在部分机型上装机试用。

A350飞机液压能源系统研究

A350飞机液压能源系统研究

A350飞机液压能源系统研究文章通过对先进宽体民用飞机A350的液压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对A350的液压系统的架构、用户、设备、驾驶舱简图页与控制面板、系统控制单元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标签:A350;液压系统;研究前言A350飞机是一款全新的先进宽体客机,其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传统的Airbus 飞机A330相比较,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而这些设计特点的变化,对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研发者而言具有指导意义。

1 系统架构A350的液压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其压力体制采用了5000Psi的高压,系统采用了2H/2E的方案,即“两套液压能源系统+EHA/EBHA”的架构。

2H为两套液压能源系统(Yellow和Green),它们相互独立,其简要原理图如图1所示;2E(两套电系统)构型即EHA+EBHA构型,为飞行控制提供了冗余(电静液作动器的使用)。

图1 A350液压能源系统简要原理图绿色系统与黄色系统除了用户分配不一样外,其余配置一样,每套系统均采用2台EDP作为泵源,一台作为主泵,另外一台作为备份,每台主泵分别连接左发和右发,备用泵连接另外一台发动机,保证在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两套液压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每套系统配置有一台小型EMP,EMP仅仅用于地面发动机未启动情形下用于开启货舱门等。

EHA/EBHA作为液压备用系统,采用电驱动模式。

在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EHA不工作,EBHA采用液压驱动模式工作。

在双液压系统失效的情况下,EBHA转化成电动模式工作,同时EHA开启工作,扰流板、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均能被操纵,从而保证了飞机可控。

2 系统用户A350飞机的液压能源系统主要用户系统为:主飞控、高升力、起落架收放、刹车、前轮转弯。

主飞控系统作动器由两套液压系统均匀控制;高升力系统的襟翼PCU由黄色系统和绿色系统两套系统驱动,而缝翼PCU由黄色液压系统和电动马达驱动;起落架收放系统中,前起落架收放由黄色系统驱动,主起落架收放由绿色系统驱动;刹车系统的机轮(1,2,3,4)由黄系统驱动,机轮(5,6,7,8)由黄系统驱动;前轮转弯系统由黄系统驱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作者:陈宝琦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9期摘要:目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为保障安全性和操作性,在设计时通常会采用冗余和备份技术,但同时也会带来成本、重量和复杂性的问题。

该文通过对波音和空客多款机型机载液压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泵源、余度配置、替换逻辑与系统布局方案,总结了其液压系统体结构、冗余备份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指出未来民机液压系统应具有单源系统向多源系统发展、系统独立性提升、多电化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高压化低压力脉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布局分析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a)-0069-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我国民航产业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

但作为航空大国,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方面却是刚刚起步,从元件级到系统级基本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市场的供给量与巨大的需求极不匹配。

研制高效可靠的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不仅可以在产品层级上为飞机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还可带动诸如新材料、电子、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航空系统集成能力的提高。

1 液压系统的定义及组成按照ATA100(航空产品技术资料编写规范)的定义,民机液压系统是指使液压油在压力下供至公共点以便再行分配到其它规定系统的部件和零件。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液压能源系统和工作回路两个部分。

液压能源系统为飞机上所有使用液压驱动的活动部位提供液压能源,并保证卸荷与散热等方面的要求。

液压能源系统主要由泵源、能量转换装置、油箱、控制阀、管路及指示系统等组成。

2 典型民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波音和空客是目前世界民航市场上两大巨头,均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1 波音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波音公司的发展基本涵盖了整个民航发展历史,期间推出的多款机型均可代表不同时期民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

表1展示了波音各机型液压系统泵源配置的变化历程。

该文选取其主流机型波音737和先进机型波音787进行详细分析。

2.1.1 波音737液压系统波音737是波音公司研制的中短程客机,是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

B737飞机拥有A、B和备份3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3000psi。

其中A、B系统为常规系统,在飞行过程中总是处于工作状态,为飞控、襟/缝翼、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等提供动力,备用系统只在必要时才启用,仅为方向舵、反推和前缘装置提供动力。

早期型号B737-100/200的A系统有两台发动机驱动泵EDP,B系统有两台电动泵EMP,备用系统为一台EMP,且没有动力转换装置PTU,B系统可通过互联阀直接向A系统单向增压。

油箱增压系统使用发动机引气增压,气压进入A系统油箱后,三个系统油箱通过压力平衡管串联从而达到全部增压的目的。

后续型号B737-300/400/500及NG系列中,对系统的泵源配置做出了改进,A、B系统各有一台EDP和一台EMP,备用系统为一台EMP,可有效避免共因故障,提高了可靠性;另外A、B系统间配置了PTU,可利用A系统对B系统部分增压,实现对襟/缝翼的供能;油箱采用两套独立的油箱增压系统,A系统油箱独立,B系统油箱与备用油箱通过平衡管连通,并采用气压集成回路代替部分分离式元件充气回路。

2.1.2 波音787液压系统波音787是波音系列首次采用5000psi压力级别液压系统的机型,它有相互独立的左、中、右3套液压系统,为飞行控制系统、发动机反推、起落架及转弯系统等提供动力。

其中左、右系统均由一台EDP和一台EMP组成,EDP为系统主泵,电动泵为备用泵,可为系统提供应急能源。

与之前型号相比,左、右系统中的EMP额定流量大大提高,上升到了与EDP相当的水平。

中央液压系统由两台EMP和一台冲压空气涡轮泵RAT组成。

两台EMP完全相同,可轮流做为主泵和备用泵;RAT可为飞机提供应急能源。

B787上还应用了较多的多电技术,采用了全电刹车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刹车,同时可用电力驱动起落架的收放。

总的来说,B787飞机是将传统飞机系统概念向多电系统概念发展的探索机型。

2.2 空客飞机液压系统特点空客公司发展比波音较晚,但其型号上率先使用电传控制、多电化等新技术,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表2展示了空客各机型液压系统泵源配置的变化历程。

该文选取主流机型A320和先进机型A380进行详细分析。

2.2.1 空客A320液压系统A320是空客为打破波音垄断垄断客机市场局面而研制的,是史上仅次于B737第二畅销的喷气式客机。

A320的液压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绿、黄、蓝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为3000psi。

三套液压系统相互独立,其中黄、绿系统为主系统,蓝系统为辅助系统。

绿系统使用一台EDP作为系统主泵,另装有一台手动泵用于地面维护。

黄系统由一台EDP、一台EMP组成,EDP为系统主泵, EMP为辅助泵,共两级功率,仅在飞大流量工况及主泵故障时启动,系统中同样装有一台手动泵,用于货舱门的打开。

黄绿系统之间还安装有双向PTU,当黄、绿系统的压差达到500psi时即可自动启动,为低压一端提供能源。

蓝系统中有一台EMP和RAT, RAT仅在飞机失去电源或者全部发动机故障时开启,提供液压动力的同时也可以驱动恒速发达/发电机,为飞机提供电能源。

2.2.2 空客A380液压系统A380率先在大型客机上应用了5000psi的高压液压系统技术和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等多种新技术。

A380飞机采用了双体系结构的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一种混合的飞行控制作动电源分配系统,即把用于备份系统的分布式电作动器与主动控制的常规电传液压伺服控制(包括电液伺服阀)结合起来,形成4套独立的主飞行控制系统。

其中2套系统采用传统的以液压为动力的作动系统,另外2套以电为动力,通过分布式电液作动器系统操纵舵面。

这种体系结构也称为2H/2E结构布局。

理论上,这4套系统中的任何一套都可以用来对飞机进行控制,这使A380飞机的飞行控制在系统独立性和余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A380液压系统采用绿、黄两套液压系统,加上E1、E2两套电系统,用来代替传统的第三套液压系统。

两套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常规的伺服控制作动器;两套以电为动力的回路驱动非常规的作动器,即电动静液作动器(EHA),这两套系统实际上是作为备份使用,称为功率电传系统。

A380飞机的液压能源系统包括了8台EDP,使用脱开式离合器,任意一台泵发生故障均可与系统脱离。

3 民机液压系统发展趋势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从发展历程看,具有如下发展趋势:(1)能源系统由单源系统向多源系统发展。

这一趋势在波音飞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

早期的B707飞机,液压系统划分为功能系统和备用系统,系统之间存在存在明显的优先级区分,属于一主两备的结构;这样的配置,到B727的时候变成了A-B-备用系统的划分, A、B系统之间的重要性差别变小,但仍有一定的差别,形成了重要-主要-备份的系统结构,并延续到了B737的早期型号,在波音737-300及以后的型号中,A、B系统的差距逐渐消失;从B757之后的飞机,则形成了左-中-右三套系统的结构,共同承担重要的用户,系统之间的重要程度已趋于平均,这样的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而波音747这样的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则开始采用四套液压系统。

空客系列的飞机由于研制较晚,避免了早期设计中的各种缺陷,系统从开始就采用了绿-黄-蓝三套液压系统的结构。

在最新的A380中,采用2H/2E布局的飞行控制系统,引入了两套电系统取代蓝系统充当备份作用,绿系统和黄系统继续沿用下来。

截至目前,三套系统主-主-备的结构,仍然是现有民用客机的主流设计思路。

(2)系统独立性提升。

早期飞机的液压系统各子系统通常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联,这样的交联体现在油箱和用户管路两部分上。

波音公司的早期系列中,三套油箱是通过平衡管连接的,通过向A系统(或公共系统)注油,就能注满另外两个系统的油箱,复杂程度较高,使油源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随后的B747以后机型上,各子系统的油箱相互独立,提高了可靠性。

早期飞机的液压管路并不独立,几套子系统之间是可以实现互联的。

B707上方向舵和刹车系统的管路为共用管路,且1#备用系统可通过互联阀与公用系统相连。

B727的液压系统独立性有了较大改善,引入了功率转换单元PTU,避免了油液交换。

在B747以后的机型上,系统互联阀就基本消失了,系统之间相互备份提供动力全部通过PTU实现,系统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

空客系列飞机的液压系统开始就使用了独立油箱,且各子系统之间没有油液交换,功率转换使用PTU等进行传递。

(3)多电化和分布式。

多电化和分布式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随着电作动器等部件的发展和成熟,民用飞机也逐渐体现出了多电化和分布式的发展趋势。

这点在最新型的波音B787和空客A380上尤为明显。

A380使用两套功率电传系统取代了蓝系统。

B787则使用了EMA来控制部分舵面,同时使用电刹车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刹车。

除了系统级别的改变外,EMP在新机型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早期的飞机中EMP仅作为备份,使用和性能受到一系列的限制,而在最新的B787中,EMP的功率则提升到了和EDP相当的水平,并可实现两级功率的输出,有效的降低了无效能耗。

(4)控制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

早期飞机采用机械传动控制,随得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复杂的逻辑控制方法引入液压系统备用泵的启停控制中,有效地降低了飞行员的操作负荷,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

同时,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对系统状态参数和健康情况的监视也不断完善,有助于飞行员作出反应,还能够作为系统自动控制和故障重构的输入条件。

(5)高压化、低压力脉动。

液压系统的压力级别是系统最基本参数之一,是液压系统和液压附件设计的最重要的依据。

传统主流飞机都采用3000psi液压压力级别,并已保持了半个世纪。

目前最先进的B787以及A380的工作压力都由3000psi增加到5000psi。

高压化有利缩小动力元件尺寸、减轻重量,同时提高飞控系统的响应速度。

另外,压力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是液压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飞机液压系统向高压、大流量和大功率方向发展,由动力源产生的流量压力脉动和由此诱发的管道振动也越来越突出。

4 结语液压系统是飞机上的关键系统,其性能指标将直接影响飞机整机的性能。

该文通过对现有飞机机载液压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尤其对泵源配置、替换补偿逻辑、系统独立性、电传作动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我国民用飞机液压系统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须重点在系统多源化、多电化、分布式、高压化、低压力脉动、健康监控技术、电传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希望有助于我国先进民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