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

小型物料搅拌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物料搅拌机是一种带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用以把物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它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物料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家庭、农田等工程中。在家庭工作期间,同时也要进行田间作业,这都需要用到物料搅拌机。所以现在正是发展物料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在家庭生产中,对于搅拌设备的运用比较多。为此,小型物料搅拌机的设计有望满足家庭生产生活。

本课题采用循环涡轮旋转搅拌机对物料进行搅拌。设备在理论上为提高搅拌速率提供一定技术支撑。课题的实施是为物料的搅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状及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天津工程机械厂和上海建筑机械厂试制出我国第一代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容量为400L和1000L。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国为适应建筑业商品混凝土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国外样机的基础上,有关院所厂家陆续开发了新一代Jz型双锥自落式搅机.D型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其中,JS型双卧轴搅拌机在80年代初研制成功。80年代末,我国混凝土搅拌产品开发重点转向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研制出了10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站)。经过引进吸收、自主开发等几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国内混凝土搅拌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产品规格和生产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行业。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0.5~6 m3的搅拌站2100多台,已成为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

2、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9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

量和效率。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自落式搅拌机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搅拌。工作时,随着拌筒的转动,物料被搅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间、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物料各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均匀混合。自落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功率消耗小,拌筒和叶片磨损轻,但搅拌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搅拌质量不易保证。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按拌筒形状和卸料方式的不同,有鼓筒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鼓简式搅拌机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被我国建设部列为淘汰产品。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 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强制式搅拌机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比如德国的EMC系列、EMS系列搅拌站和UBM系列、EMT 系列搅拌楼,意大利的MAO系列搅拌站、MSO系列大型搅拌基地等。

搅拌机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影响生产和经济效益。我国早年的搅拌技术不如国外,效率、质量上不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我国经过引进、自主开发,到现在已经是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椐粗略估计,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0.5~6 m3的搅拌站2100多台。因此进行搅拌技术研究的任务很重要。

三、任务要求及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任务要求

1、对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掌握其工作原理,确定其总体设计方案;

2、确定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

3、进行电动机的选择;

4、绘制相应的零件图和装配。

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装置主要对小型物料进行搅拌,综合国内搅拌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国内搅拌技术成熟程度比较成熟,使用电循环涡轮旋转搅拌机进行物料搅拌,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综上所述,该设计是可行的。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课题重点是物料搅拌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包括齿轮、轴及轴上零件的设计;难点是物料搅拌机装配图的绘制。具体的解决的思路如下: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方案的确定,进行机构的构

想和可行性分析,最后做出总体设计。

五、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获得物料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掌握其工作原理

(2)根据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

(3)根据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进行齿轮机构的设计;根据机械设计中轴的设计方法进行轴的设计;

(4) 遇到关键性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5)运用AutoCAD绘制齿轮和轴的零件图以及装配图。

(6)参考资料中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等进行计算校核。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拟定工作进度

第1周—第2周收集物料搅拌机的相关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物料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完成开题报告

第2周—第5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同时进行主要传动参数的计算;在主要传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第6周—第9周与指导老师交流,就前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进行轴的设计;进行轴承和键的设计;进行齿轮和轴零件图的绘制;进行装配图的绘制;

第10周—第12周制定论文写作提纲,同时开始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并与指导老师交流进行修改;

第13周—第14周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准备答辩。

七、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展文. 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设计[D]. 1999 总第79期16卷

[2] 赵青.最新的搅拌混合技术[J].中国日用化学工业.2001,5:46-48

[3] 斋藤,浩一.最近の搅拌机械[J].化学装置,1986,11:57-68

[4]李刚.工业用码垛机器人[J];2005(24):40-41

[5]刘中琦,曾维鑫,张帆.型煤搅拌机搅拌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J].山西:煤矿机械,2000,21

(6):7-8

[6] 赵利军,冯忠旭,姚运仕.搅拌机叶片安装角的确定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100-102

[7] 翁志学,黄志明,李允明.湍流搅拌釜多层桨层间距对搅拌物性的影响.化学工程,1984:267-273

学生签名

年月日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混凝土搅拌站plc毕业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 班级:机械3112 学生姓名:王少波 指导教师:袁吉 完成日期: 陕铁院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文章介绍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设计与配置的技术条件,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混凝土配合料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沙子、碎石(骨料)和水等均匀搅和而制备混凝土的专用机械。它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 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是用于现代化混凝土建筑的主要机械。他节约了生产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销率。同是文章还介绍了搅拌站的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搅拌机: 故障维修: 日常保养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echnical conditions, concrete mixer is the concrete mixtures in a certain mixing ratio of cement, sand and gravel (aggregate) and water evenly mixed preparation of concrete and special machinery. It by mixing console, the material weighing system,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material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of large system and other ancillary facilities. Is used in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of the main machinery. He saved the production time,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les. As 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daily maintenance of the mixing station, and some common faults of the solution. Keywords: concrete mixer: breakdown maintenance: daily maintenance IV

330 混凝土搅拌机结构设计

混凝土搅拌机结构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基础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自动化更 多的用于生产,建筑机械在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搅拌设备是建筑机械 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它是混凝土生产的一个关键设备。由于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工作对象是砂 石和水泥等混合料,并且用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混凝土搅拌设备在向高技术、高效能、 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有很大的必要性。 本次设计主要包含搅拌桶的设计、料斗的设计等。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在零部件、材 料、结构工艺等方面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满足要求生产需要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重点研究搅 拌桶和料斗的设计、制造。对的涉及的零部件进行设计、校核,对各部件提出细化的参数内 容,待各零件的尺寸正式确定后,进行总体布置,满足各种要求。 重点研究搅拌桶的设计、制造。对的涉及的零部件进行设计、校核,对各部件提出细化 的参数内容,待各零件的尺寸正式确定后,进行总体布置,满足各种要求。 关键词:料仓、混凝土搅拌机、螺旋输送机。

Concrete mixer structure design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rapid, the foundational construction scale unceasing expansion and the production automation more useful in the production, constructs the machinery to play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crete agitation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ho constructs in the machinery, it is a concrete production essential equipment.Because the concrete agitation equipment work object is blends and so on sand and crushed stone and cement, and the amount used is bi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bad. Therefore the concrete agitation equipment in to high-tech, the high efficiency, automated, the intellectualized direction develops has the very big necessity. Despi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handling technology, but as the cart is still indispensable transportation tool still in use. This design consists mainly of design, hopper mixing barrel of design, etc.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in part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technology designed structure reasonabl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need concrete mixing equipment. Key research mixing barrel and hopper of design, manufacturing. The parts were involved in the design, checking, put forward the thinning of parts for various parts, parameters of content, size officially decided after general layout, meet various demands. Key research mixing barrel of design, manufacturing. The parts were involved in the design, checking, put forward the thinning of parts for various parts, parameters of content, size officially decided after general layout, meet various demands. KEYWORDS: Bunker; concrete mixer,;spiral conveyer。

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 -开题报告

x x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 系(院)机电工程系年级 201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 班 学生姓名唐学号 10x1x0xxx3 指导教师王职称 xx Xx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三月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混泥土搅拌机的现实意义: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混凝土配合料按一定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和水等均匀搅而制备混凝土的专用机械。 混凝土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桥梁、港口、机场等工程中。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一大批大型煤矿、油田、电站、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工程,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城市道路、城镇住宅的开发与建设,这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搅拌机。所以现在正是发展混凝土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本研究既是对现有搅拌机关键技术的深入探讨,也是进一步的技术提升和创新,对今后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和产品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混凝土机械行业水平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施工水平以及推动搅拌机设备性能的全面提高,使其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设备水平。 二、文献综述: 国外开发生产混凝土搅拌机的时间比较早,迄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的混凝土搅拌机均已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视屏幕监控技术,对配合比的选择比、上料、称量、搅拌、出料、骨料含水率的测定、配合比的调整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记录等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一些更为先进的混凝土搅拌机还设置有对粗细骨料的精度分布进行调整的精度补偿、对骨料表面含水率的补偿、容量变更控制、骨料粗精称控制、回收工业水以及清水积累的比率补偿等控制手段;此外,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

671 搅拌器的设计

摘要 完成絮凝过程的絮凝池(一般常称反应池),在净水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然水中 的悬浮物质及肢体物质的粒径非常细小。为去除这些物质通常借助于混凝的手段,也就是 说在原水中加入适当的混凝剂,经过充分混和,使胶体稳定性被坏(脱稳)并与混凝剂水介 后的聚合物相吸附,使颗粒具有絮凝性能。而絮凝池的目的就是创造合适的水力条件使这 种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在相互接触中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絮粒)。因此,絮凝池设 计是否确当,关系到絮凝的效果,而絮凝的效果又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沉淀效果。絮凝搅 拌机是絮凝池机械搅拌的装置,它主要用于废水处理的搅拌过程。本设计提到了絮凝池的 设计,搅拌机的设计以及其工艺流程。 关键词:絮凝池 混凝剂 沉淀效果 絮凝性能 Abstract Accomplish flocculation process flocculation pool (call reaction in general often pool) , handle middle in clean water occupying important position. Natural water suspension matter and limb matter grain diameter are very trivial.Be to dislodge these matter being backed by the means drifting along curdling generally , that is ,add the appropriate coagulant , blend through sufficiently in raw water, let colloid stability be spoiled the polymer (coming off after steady) and being situated between with coagulant water looks at and appraises an adsorption , makes a pellet have the flocculation function.But, that flocculation pool purpose is to create appropriate waterpower condition makes this have flocculation function pellet assembling, to form bigger flocculation body (catkin granule) in contacting middle mutually.But therefore, flocculation pool designs thinking that indeed or not, effect being related to a flocculation, the flocculation effect has direct impact to follow-up treatment precipitayion effect. The flocculation mixer is flocculation pool mechanical rabble device , it is used for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mixing process mainly. Design the design having mentioned flocculation pool originally, the mixer design and whose process flow. Keywords:Flocculation pool Coagulant Precipitayion effect Flocculation function

混凝土搅拌站开题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5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的工程设计 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无机2010-01 学生姓名郑植学号 59 指导教师张玲 2014 年 3 月 2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总之,对于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就单独一个搅拌站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机械自动化、环保化、能源的循环使用、配方的计量、产品的质量保证等。在商品混凝土行业,只有掌握生产与技术管理、工程建设与技术改造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才才能适应行业需要并迅速成为企业骨干。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伟强,徐垚,李昌艳. 混凝土搅拌站加强质量管理的几点方法, 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2]张航. 混凝土搅拌站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04期 [3]刘辉,蒋志辉,张家平. 模块化设计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工程机 械 ,2010年04期 [4]高锋阳,郭佑民,韩竺秦,黄聪月. 混凝土搅拌站动态配料系统控制算法及误差控制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李广武. 浅议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管理,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5期 [6]周秀君.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及程序设计, 工程机械, 2008年01期 [7]盛选虹. 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改造, 山西焦煤科技,2006年10期 [8]张益鸿.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性设计的几个问题,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 理,2009年03期 [9]邓庆阳,丁顺古,汪继荣. 新一代混凝土搅拌站,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 理,2013年06期 [10]杨秋瑾,张方彪. 川建牌混凝土搅拌站, 建筑机械,2006年15期 [11]Zayed, T. and Halpin, D. Simulation of Concrete Batch Plant Production. J. Constr. Eng. Manage., 127(2), 132–. [12]Woods, DG. and Harris, FC. Truck allocation model for concrete (C02),.

L真空搅拌机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真空搅拌机的设计 姓名沈委 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级 指导教师刘文平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设计参数 ....................................................................... 设计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产品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主要工作原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系统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机构的功能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设计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总体方案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系统总体设计............................................................... 传动系统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择电动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择联轴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择减速器.................................................................... 旋转盘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旋转盘上键槽及键选择 ....................................................

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

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

第一章、设计题目,任务及具体作业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任务 三、具体作业 第二章、确定传动方案 第三章、选择电动机 一、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二、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三、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四、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六、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一、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二、高速级直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 三、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 四、各齿轮主要的相关参数 第五章、联轴器的选择 第六章、轴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一、高速轴 二、中速轴

三、低速轴 第七章、减速器的润滑、密封的选择 第八章、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及选择 一、箱体的结构 二、箱体上附件的设计 第九章、心得体会 第十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设计题目、任务及具体作业一、设计题目 用于搅拌机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简图(如图1-1所示)。

工作环境灰尘较大。 2.原始数据:工作机输入功率7kw,工作机主轴转速90r/min 3.使用期限:工作期限为八年。 4.生产批量及加工条件:小批量生产。 二、设计任务 1.选择电动机型号; 2.设计减速器; 3.选择联轴器。 三、具体作业 1.减速器装配图一; 2.零件工作图二(大齿轮,输出轴); 3.设计说明书一份. 第二章确定传动方案 由已知条件可知双螺旋搅拌机主轴转速为90r/min。查机械设计手册中推荐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可知,常用的有四种转速,即3000、1500、

1000、750r/min。由经济上考虑可选择常用同步转速为3000、1500、1000r/min 。因此减速器的传动比大致在11—33之间,而当传动比i>8时,宜采用二级以上的传动形式,因此结合传动比选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器与电动机采用联轴器,因有轻微震动,所以用弹性联轴器与电机相连。 1---电动机2—联轴器3—减速器4—联轴器5---工作机主轴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二级减速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齿轮相对于轴承的位置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输入输出轴上的齿轮常布置在远离轴输入、输出端的一边,样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可部分地互相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高速齿常用斜齿,低速轮可用斜齿或直齿,常用于载荷分布均匀的场合。

JZC350搅拌机总体及搅拌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解读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本)091 学生姓名:单雪松 学号: 2009322117 指导教师:刘春东

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图2,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 自落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图2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比如德国的EMC系列、EMS系列搅拌站和UBM系列、EMT系列搅拌楼,意大利的MAO系列搅拌站、MSO系列大型搅拌基地等。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天津工程机械厂和上海建筑机械厂试制出我国第一代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容量为400L和1000L。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

搅拌机设计计算

搅拌机的设计计算 7.5kw 搅拌机设计: 雷,此时为湍流,2 K Np ==φ常数。 查表知:诺数的计算: 4 032 .08.0130010436833Re 285 2?≈===??μραi n 即4 10Re >蜗轮式,四平片时,5.42 =K 。 由公式5 1 3d n N N p ρ=,式中Np ——功率准数。 则,搅拌功率5 1 32d n K N ρ= 5 360 858.0)(13005.4???= W W 45.55450== 则,电机的最小功率为: η N N =电 ,取η=0.85 则KW N 41.685 .045.5电 == 则选用电机的功率为7.5KW 。 圆盘直径υ450mm ,选定叶轮直径υ800mm 。 桨叶的危险断面Ⅰ—Ⅰ(如上图): 该断面的弯矩值: (对于折叶蜗轮)

θSin n N x r x Z j M 155 .90 30?? ? =- 式中n ——转速;N ——功率; x ——桨叶上液体阻力的合力的 作用位置。 计算公式为: 3 2 31 4 24143 0r r r r x --?= 3 34412.04.012.04.04 3--? = =0.306(m) 则θ Sin n N x r x Z j M 155.90 30? ? ? =- 03 45185 105.7306 .0225.0306.04 55 .9Sin ?? ?= ?- =78.86(N.m )(Z=4叶片,θ=45°倾 角) 对于Q235A 材料,MPa 240~2205 =σ 当取n=2~2.5时,[σ]=88~100Mpa. 取[σ]=90Mpa 计算,得62 bh =ω(矩形截面) 且b=200mm ,求h 值。 由][σω≥M 有6 66.8109022.0?≥??h η, 可得h ≥0.00512m, 即h ≥5.12mm 考虑到腐蚀,则每边增加1mm 得腐蚀余量。 即,需叶片厚度为≥7.12, 取8mm 厚的钢板。 叶轮轴扭转强度计算验证

混凝土搅拌站毕业设计

1.1混凝土的用途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集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1.2混凝土的历史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卡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卡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令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它混凝土,各种混凝土添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 1.3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利用现代新技术,

搅拌桨叶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第二节搅拌桨叶的设计和选型一、搅拌机结构与组成 组成:搅拌器电动机 减速器容器 排料管挡板 适用物料:低粘度物料 二、混合机理 利用低粘度物料流动性好的特性实现混合 1、对流混合 在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器的旋转把机械能传给液体物料造成液体的流动,属强制对流。包括两种形式: (1)主体对流:搅拌器带动物料大范围的循环流动 (2)涡流对流:旋涡的对流运动 液体层界面强烈剪切旋涡扩散 主体对流宏观混合 涡流对流 2、分子扩散混合 液体分子间的运动微观混合 作用:形成液体分子间的均匀分布 对流混合可提高分子扩散混合 3、剪切混合 剪切混合:搅拌桨直接与物料作用,把物料撕成越来越薄的薄层,达到混合的目的。 高粘度过物料混合过程,主要是剪切作用。 电 动 机 减速器 搅 拌 器 容 器 排料管

三、混合效果的度量 1、调匀度I 设A 、B 两种液体,各取体积vA 及vB 置于一容器中, A B A B a b 则容器内液体A 的平均体积浓度CA0为: (理论值) 经过搅拌后,在容器各处取样分析实际体积浓度CA ,比较CA0 、CA ,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均匀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尚不均匀,偏离越大,均匀程度越差。 引入调匀度衡量样品与均匀状态的偏离程度 定义某液体的调匀度 I 为: (当样品中CA CA0时) 或 (当样品中CA CA0时) 显然 I ≤1 若取m 个样品,则该样品的平均调匀度为 当混合均匀时 2、混合尺度 设有A 、B 两种液体混合后达到微粒均布状态。 B A A A V V V C +=00A A C C I =0 11A A C C I --=m I I I I m +??++=- 211 =- I

最新 道路桥梁开题报告范文-精品

的撰写是需要写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道路桥梁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本次要求在该地区设计一条二级公路,从而改善鹰潭各地区之间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满足地区之间迅速增长的交通之间的要求。鹰潭该地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该公路必定会存在高填陡坡及桥涵等。要求我们充分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公路有关技术标准及定额,进行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技术分析;培养和训练我们的专业设计能力、独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需完成利用收集的资料、处理数据、设计计算、编制图表、书写文字说明(一律打印),部分内容必须手工完成以增强学生的设计理念,大部分内容需上机完成,以增强我们的计算机及相关程序的运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担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中国的乡村公路发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乡村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发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筑路材料、机械和桥梁建设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筑路材料方面目前有砂石骨料、各种性能的水泥、沥青、钢筋、砖等传统材料,对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就迫使传统材料改性,如改性沥青就能更好适应温度、弹性方面的要求。现在工程上越来越用到工厂化生产的材料,如防水板、止水带、预应力钢筋、支座等。新型材料也逐渐地用在工程上,在某些岩土工程处理方面就会用到溶液浆液,诸如水玻璃类、木质素类。 另外,我国公路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覆盖了整个公路建设过程。筑路机械包括挖土机、起重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混泥土搅拌机、混泥土搅拌车(罐车)、千斤顶、龙门吊、钻机、压路机、沥青洒布车等等。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加,今后越来越需要大吨位的机械和专门设计机械。如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一般需要专门设计的模板台车,而桥梁预制桥面板的吊装一般需要大吨位的吊机、架桥机等等。我国杭州湾大桥就用到了专门设计的外国产品TE1600运梁机及陕建LGB1600架桥机。 中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速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几十公里长的海湾、海峡大桥,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拿我国公路桥梁而言,一般以经济简单的梁式桥为主;斜拉桥和悬索桥在跨越大江大河时才建造,它们是我国大跨境公路桥梁常用的桥型之一;公路拱桥多建在西南地区,如著名的巫山和万县大桥。纵观国内外桥梁建设现状,悬臂施工、顶推施工、拱桥无支架施工极大提高了梁桥和拱桥的竞争力,而预应力技术、轻型材料、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极大促进了悬索桥、斜拉桥等大

搅拌机设计流程

摘要 搅拌机是搅拌设备的心脏。在搅拌机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合理的选取搅拌机的结构,运动和工作参数,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等材料的搅拌质量和搅拌效率。论文对搅拌臂的排列、搅拌叶片的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机转速和搅拌时间等主要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归纳,给出了双卧轴搅拌机的主要参数,包括搅拌臂排列、叶片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线速度等;给出了评价搅拌机参数合理与否的准则;给出了搅拌臂排列的基本原则。论文通过试验研究,建议用叶片推动的物料量与该搅拌机的公称容量的比值rl,来综合评定搅拌臂的个数,叶片面积和其他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并作为设计时的参考;双卧轴搅拌机的叶片的安装角范围为3l一45,对国内广泛使用的宽短型双卧轴搅拌机叶片安装角度推荐为45;对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双卧轴搅拌机,它的长宽比的选择范围为0.7—1.3,推荐使用值为小于1;搅拌机的转速主要受搅拌过程中混合料不发生离析现象所限制,对目前常用的双卧轴搅拌机,推荐的叶片线速度为1.4m /s-1.7m/s/;合理的搅拌时间是保证搅拌质量符合要求条件下的最短搅拌时间,它受充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搅拌时间应通过试拌来确定。 [关键词]:搅拌机、主要参数、合理性、实验研究

第1章前言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白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 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自落式搅拌机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搅拌。工作时,随着拌筒的转动,物料被搅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问、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物料各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均匀混合。自落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功率消耗小,拌筒和叶片磨损轻,但搅拌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搅拌质量不易保证。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按拌筒形状和卸料方式的不同,有鼓筒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鼓简式搅拌机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被我国建设部列为淘汰产品。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强制式

JZC350搅拌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 述 设计背景1.1设计背 景 1.1.1搅拌机的发展过 程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背景 1.1.1搅拌机的发展过程 混凝土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工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搅拌机可用来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及各种砂浆。今天我们就分类探讨一下它们的发展历史。 自落式搅拌机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由蒸汽机驱动的鼓筒式混凝土搅拌机已开始出现。50年代后,反转出料式和倾翻出料式的双锥形搅拌机以及裂筒式搅拌机等相继问世并获得发展。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内壁上有径向布置的搅拌叶片。工作时,拌筒绕其水平轴线回转,加入拌筒内的物料,被叶片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借自重下落,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简单,一般以搅拌塑性混凝土为主。 强制式搅拌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最先出现的是圆盘立轴式强制混凝土搅拌机。这种搅拌机分为涡桨式和行星式两种。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轻骨料的应用,出现了圆槽卧轴式强制搅拌机,它又分单卧轴式和双卧轴式两种,兼有自落和强制两种搅拌的特点。其搅拌叶片的线速度小,耐磨性好和耗能少,发展较快。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筒内的转轴臂架上装有搅拌叶片,加入拌筒内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强力搅动下,形成交叉的物流。这种搅拌方式远比自落搅拌方式作用强烈,主要适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机装有螺旋状搅拌叶片,各种材料分别按配合比经连续称量后送入搅拌机内,搅拌好的混凝土从卸料端连续向外卸出。这种搅拌机的搅拌时间短,生产率高、其发展引人注目。 随着混凝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又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型结构的混凝土搅拌机,如蒸汽加热式搅拌机,超临界转速搅拌机,声波搅拌机,无搅拌叶片的摇摆盘式搅拌机和二次搅拌的混凝土搅拌机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搅拌机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搅拌机 学院:工程机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目录 一、机构简介 (2) 二、设计数据 (2)

三、设计内容 (3) 四、设计方案及过程 (4) 1.做拌勺E的运动轨迹 (4) 2.做构件两个位置的运动简图 (4) 3.对构件处于位置3和8时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6) 五、心得体会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机构简介 搅拌机常应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对拌料进行搅拌工作如附图1-1(a)所示,电动机经过齿轮减速,通过联轴节(电动机与联轴节图中未画)带动曲柄2顺时针旋转,驱使曲柄摇杆机构1-2-3-4运动,同时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旋转。当连杆3运动时,固联在其上的拌勺E即沿图中虚线所示轨迹运动而将容器中的拌料均匀拨动。

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按直线变化,如附图1-1(b )所示。 附图1-1 搅拌机构(a )阻力线图(b )机构简图 二、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如附表1-1所示。 附表1-1 设计数据 三、设计内容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已知: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中心距x,y,曲柄2每分钟转速n 2。 要求:做构件两个位置(见附表1-2)的运动简图、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拌勺E 的运动轨迹。以上内容画在2号图纸上。 附表1-2 机构位置分配图

摇杆在左极限位置时所对应的曲柄作为起始 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作十二等分,得12 个位置。并找出连杆上拌勺E的各对应点 E1,E2…E12,绘出正点轨迹。按拌勺的运动轨迹 的最低点向下量40mm定出容器地面位置,再 根据容器高度定出容积顶面位置。并求出拌勺 E离开及进入容积所对应两个曲柄位置8’和 11’。附图1-2 曲柄位置 四、设计方案及过程 选择第三组数据(x =535mm,y=420mm,l AB=245mm,l BC=590mm,l CD=420mm,l BE=1390mm)进行设计。 1.做拌勺E的运动轨迹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设计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设计 任务书 1.课题意义及目标 学生应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小型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等方面的方法及设计思想等内容,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作打好基础。 2.主要内容 (1)基本参数:电机功率为4kw,进料容量为60L,最大出料容量为40L,搅拌筒内径为600mm,搅拌叶片转速为30r/min,叶片距筒底3-5mm,搅料粒 径为5-20mm。 (2)确定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和传动系统。 (3)进行基本结构分析,轴和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 (4)完成装配图一张和零件图两张 3.主要参考资料 [1] 陈宜通. 混凝土机械[M].北京;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出版社,2002.6. [2] 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国家质量技术性能参数. [3] 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进度安排 审核人:年月日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设计 摘要: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设计实现了混凝土搅拌的机械化,有效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混凝土产量的需求。根据工作原理,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可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本次设计内容为强制式立轴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此种搅拌机主要用于干硬性混凝土的搅拌,具有搅拌时间和卸料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同时,这种搅拌机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极大地满足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包括搅拌装置及机架的设计;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的设计(涉及V带传动和链传动,减速器的选择等)以及最后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采用了CAD 绘图软件进行搅拌机部分零件及装配图的绘制,使搅拌机的各个零部件和整体装配更清晰的展示出来。 关键词:立轴,电动机,减速器,轴的设计与校核,CAD。 Design of small concrete mixer Abstract:The design of small concrete mixer realized the mechanization of concrete mixing, improved the mix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effectively, meanwhile,it also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oncrete outpu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 the mixer can be divided into free fall and forced,.the theme of this design is the forced type vertical mixer, this mixer is mainly used for dry and hard concrete mixing, mixing time and unloading time is short, moreover,it ha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this kind of mixing machine covers little area, what make it easy to move,eaqully important ,it conforms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t greatly satisfies our demand in daily life.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cludes design of mixing device and machine frame ; the choice of motor; design of drive system (involving V belt drive and chain drive,choice of reducer ) and the last step: the design of axis and strength check. CAD drawing software is used in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the mixer parts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so that all parts and the overall assembly of the mixer more clearly demonstrated. Keywords: A vertical scroll of painting,Motor,Retarder,Shaft design and verification,CAD。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