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350搅拌机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家用食品搅拌机设计

题目名称家用食品搅拌机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设11级1班学号311104000115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家用食品粉碎机是利用电机为动力,配置一定的刀具或者加工装置,替代人工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小型家用电器。
近年来,由于家用电器工业的发展比较迅速,推动了机电行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机械与电气的结合,让各自的功能相互结合,基本满足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要求。
在家用搅拌机各部分的材料选用方面,杯体更广泛的采用进口食品级PC材料制成,对人体绝无损害,耐磨抗摔不易破损,在制作完成后,可以将其放入微波炉内加热。
刀具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刀片,坚硬的干果、豆类等食物都可以快速的研磨粉碎!可调制果汁、奶昔、豆浆,研磨粉碎食物。
为了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功能的家用食品粉碎机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有13亿人口,因此就有上亿的消费家庭,现代人工作繁忙,按传统方式来制作食物的可行性越来越小,家用食品搅拌机将多功能溶为一体,用途更加广泛。
同时设计这款多功能家用食品粉碎机是为了提高我国小家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随着近些年我国食品设备的飞速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已经成为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为食品加工业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部分食品加工机械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但由于我国食品加工机械工业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仅占全部的5%-10%,整个行业落后20-25年,因此搅拌机在食品当中的应用也是比较晚的,其广泛度还有待提高,我国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以满足我国食品工业之需要,因此,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的行业发展不平衡,产品的水平还不高,然而在发达国家中搅拌机的应用很早就投入食品加工机械中,各类搅拌技术的应用也是比较早的,发达国家又恨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一般在10%以上,最高可近18%,食品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机械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这样大大减少了劳动力,保证了生产速度,降低了劳动成本,节省了劳动时间,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所以小型食品搅拌机在国内外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JZC350搅拌机总体及搅拌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解读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本)091 学生姓名:单雪松学号: 2009322117 指导教师:刘春东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图2,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
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
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 自落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图2 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
JZC350搅拌机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JZ350混凝土搅拌机设计(总体设计,离合器及操纵机构设计,上料机构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3月25日1.文献综述1.1混凝土搅拌机的概述:混凝土搅拌机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
早在十九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二十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搅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近年来由于商品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建筑机械化起了促进作用。
构成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三大设备: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已有一定批量的生产。
混凝土搅拌机是组成搅拌楼(站)的关键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落式与强制式 2大类;按照结构形式分为立式、卧轴式和倾斜式3类。
(1)自落式搅拌机: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
它又分为鼓型、双锥反转出料、双锥倾斜出料三种。
自落式搅拌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拌筒,拌筒内装有纵向设置的叶片。
工作时搅拌筒绕水平轴线旋转,装入筒内的物料被叶片带至一定高度,然后借自重落下,周而复始,使物料获得均匀的搅拌。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是用于生产混凝土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市场需求也
在不断增加。
搅拌站的性能和效率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技术水平已经较为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化解混凝土搅拌站的噪音污染、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
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三、研究内容
1. 混凝土搅拌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混凝土搅拌站的工作原理及其构成要素。
3.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和优化。
6.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措施与节能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实地调研,掌握搅拌站的操作流程、设备结构以及现状。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在深入了解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旨在提高搅拌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及改进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及改进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混凝土搅拌车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具有运输量大、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搅拌车在行驶过程中,车架会出现变形和振动,极大地影响了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混凝土搅拌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1.分析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包括车架的自然频率、振型、振幅等。
2.分析混凝土搅拌车行驶过程中车架的动态特性,包括车架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3.针对车架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包括调整车架结构、加强支撑等。
4.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1.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车架的静动态特性。
2.通过加速度计、速度计等传感器测量车架在行驶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车架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4.通过再次实验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1.研究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可以为混凝土搅拌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提供参考。
2.发现车架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车架振动、延长车架使用寿命,并提高混凝土搅拌车在工程中的使用效率。
3.研究方法可以拓展到其他车辆,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深入了解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并对车架的优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2.有效提高混凝土搅拌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减少车架的振动和变形。
3.对其他车辆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有助于提高各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
搅拌机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大便委员会对学生大便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有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公证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之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参考书最多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不包括词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9年月15日”或“2009-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搅拌机及其系统的一般情况,讨论了搅拌机的组成和分类。
分析了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最后论述了搅拌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搅拌机搅拌系双轴搅拌提高生产效率1、搅拌机及系统的一般情况随着我国搅拌机市场的发展,搅拌机的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状况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了解国内外搅拌机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
搅拌系统由圆槽形搅拌筒和搅拌轴上安装了几组结构相同的叶片,但起前后上下都错开一定的空间,是拌合料在两个搅拌筒内不断地得到搅拌,一方面将搅拌筒底部和中间的拌合料向上翻滚,另一方面又将拌合料沿轴线分别向前推压,从而是拌合料得到快速而均匀的搅拌。
设置在两只搅拌间底部的卸料门由汽缸操纵。
卸料门的长度比搅拌筒长度短,80-90%的混凝土靠其自重卸出,其余部分则靠搅拌叶片强制向外排除,卸料迅速干净。
1.1搅拌机组成含有一基座、一传动组、一搅拌筒,基座用于固设传动组,传动组带动搅拌筒旋转,搅拌筒内壁设有多个第一搅拌片与多个第一搅拌片,第一搅拌片的一侧绕设于搅拌筒内壁,而第二搅拌片的旋转方向,且旋转圈数亦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即藉由让多个原物料滑动于第一搅拌片与第二搅拌片,避免于搅拌时破坏原物料颗粒状,且利用两搅拌片的旋转方向不同与旋转圈数不同,产生小漩涡以卷起原物料,均匀混合为混合物料。
混凝土搅拌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主要内容:
1、对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掌握其工作原理,确定其总体设计方案;
2、传动系统设;
3、搅拌机设计;
4、上料系统设计;
5、供水系统设计
6、电气系统设计
7、绘制相应的零件图和装配
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获得混凝土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掌握其工作原理;
毕业论文定稿
8
2014.6.2-6.15
提交答辩材料,准备答辩
完成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系主任意见
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固定式搅拌机是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基座之上,整机不能够移动。它的体积大、生产效率高,多用于搅拌站和搅拌楼。
移动式搅拌机本身具有行驶车轮,能够来回移动,适用于中小型的临时工程。
(4)按出料方式分为倾翻式和非倾翻式两种
倾翻式靠搅拌鼓倾翻卸料,非倾翻式按搅拌鼓反转卸料。
(5)按搅拌容量
大型:出料容量 1.0 ~ 3.0 ㎥
计算机一台
五、
课
题
分
阶
段
的
进
度
计
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4.2.24-3.9
选题,查阅文献,写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始外文翻译
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外文文献资料
2
2014.3.10-3.23
开题报告定稿,并初步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和章节和实验方案
确定总体方案、实验方案
3
2014.3.24-4.6
混凝土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桥梁、港口、机场等工程中。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一大批大型煤矿、油田、电站、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工程,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城市道路、城镇住宅的开发与建设,这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搅拌机。所以现在正是发展混凝土搅拌机的大好时机。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沥青混合料为道路建设中常见的材料,其质量对道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
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需要借助于各种搅拌设备,因此搅拌设备的控制系统对沥青混合料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研究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为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材料保障。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生产流程;2.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3.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算法;4.基于PLC的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5.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资料调研:对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统计和整理,获得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支撑。
2.系统分析:对搅拌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定量描述,并基于此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3.算法研究:针对控制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
4.软硬件设计: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测试。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仿真和现场调试测试等方式,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检验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功能要求。
四、预期成果和贡献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和贡献包括:1. 深入分析和理解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流程和搅拌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2. 设计和实现一套具有稳定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的搅拌设备控制系统。
3. 探究和优化不同的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4. 提供一套完整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材料保障。
五、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属于沥青混合料生产领域内,现有的控制系统技术可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JZ350混凝土搅拌机设计(总体设计,离合器及操纵机构设计,上料机构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3月25日1.文献综述1.1混凝土搅拌机的概述:混凝土搅拌机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
早在十九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自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
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
二十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
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搅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
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
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
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
近年来由于商品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建筑机械化起了促进作用。
构成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三大设备: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已有一定批量的生产。
混凝土搅拌机是组成搅拌楼(站)的关键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落式与强制式 2大类;按照结构形式分为立式、卧轴式和倾斜式3类。
(1)自落式搅拌机: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
它又分为鼓型、双锥反转出料、双锥倾斜出料三种。
自落式搅拌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拌筒,拌筒内装有纵向设置的叶片。
工作时搅拌筒绕水平轴线旋转,装入筒内的物料被叶片带至一定高度,然后借自重落下,周而复始,使物料获得均匀的搅拌。
这种搅拌机,尤其是教型搅拌机,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可搅拌骨头料径较大的混凝土。
其主要作业对象为塑性混凝土,目前我国极大多数的搅拌机属于此机型。
(2)强制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主要是根据剪切机理进行混合料搅拌。
搅拌机中有随搅拌轴转动的叶片对物料进行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有立轴式和卧轴式2种;卧轴式又有单卧轴与双卧轴之分,在水工混凝土生产中广泛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强制式搅拌机是旋转着的叶片对混合料产生剪切、推压、滚翻和抛压等多种动作组合进行搅合。
和自落式搅拌机相比,搅拌作用强烈,拌合时间短,适用与拌制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量料混凝土。
由于叶片和拌角间隙较小,所以不适合搅拌大骨头料径的混凝土。
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在搅拌原理上的区别是:搅拌叶片和搅拌角之间有无相对运动。
没有相对运动的是自落式搅拌机;有相对运动的是强制式搅拌机。
混凝土搅拌机是建筑机械中搅拌混凝土必备的机械,随着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公路,大坝,水电站,建设的扩大和商品混凝土的推广,水泥制品的产量提高,混凝土搅拌机销量一直在递增,由此也出现了不同产量,大、中、小型的搅拌机,广泛得到客户认可,随着互联的普及,有不少企业远销俄罗斯,欧洲,印度,西尼等西方国家。
近几年由于搅拌机在众多行业里担任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在不少设备生产线中也是物料搅拌的必备产品,特别是JS系列的搅拌机,渐渐已经成为搅拌混凝土的主导产品,其中JS350, JS500, JS750, JS1000为中小型搅拌机,JS1500, JS2000, JS2500, JS3000为大型搅拌设备,加工工艺比一般普通搅拌机要复杂一些,要求高一点,也可与配料机组成简易搅拌站。
2009年随着搅拌机厂家的增多,大部分企业以生产中、小型设备为主,搅拌机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时期,还有专业生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的双重压力下,搅拌机企业,要以个性服务,技术创新,提高搅拌机主机的自制能力,产品多元化,等相关,为自己的企业树立一个强有劲的品牌,才能做成行业的领航者。
1.2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经皮带、齿轮传动,带动拌筒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叶片布置较好,拌合材料一方面被提升,到自重下落而进行搅拌。
另一方面,又强迫物料沿轴向窜动,进行搅拌,加强了搅拌的效果,正传搅拌,反转出料。
在搅拌筒的出料端有一对螺旋叶片,当搅拌筒正传时,叶片把物料推向筒中央;反转时,物料被提升卸出。
1.3混凝土搅拌机的的主要机构:混凝土搅拌机主要由搅拌机构、供水系统、上料装置、减速系统、离合器及操纵机构、底盘总成等组成。
(1)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是搅拌机的核心部分。
它按其机理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
在自落式这一大类里又有鼓筒式,双锥反转出料式,锥形倾翻式等型式。
在强制式这一大类里又有单卧轴、双卧轴、涡桨式、行星式等型式。
(2)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由吸水阀、吸水管、出水管、三相电泵组成。
(3) 上料装置上料装置由料斗、上料架、料斗提升系统组成。
(4) 减速系统减速系统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5) 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离合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方向实现主从动部分在同一轴线上传递运动和动力时具有接合分离功能的装置。
除此外,离合器还可以作为启动或过载时控制传递转矩大小的安全保护装置。
操纵机构主要由操纵杆、传动轴、拨叉、自动限位机构、离合器等组成。
(6) 底架总成底盘由踏脚板、底盘、支腿、牵引架等组成。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2.1设计原则及其任务要求混凝土搅拌机是建筑行业较常用的机械产品,它具有方便灵活的运输方法,简单的操作方式,维修更换容易,因此是中小型建筑工地的主要搅拌机械,也是大型建筑工地的辅助机械。
通过对离合器及操纵机构、上料机构等的设计,可以让同学详细了解并掌握其工作原理、具体结构及设计方法,为今后工作中维护、使用、设计相关机械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将把所学过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综合地应用到设计当中,也为今后设计其它机械产品奠定一定的基础。
具体任务要求:①根据技术参数绘制总装配图;②设计离合器及操纵机构;③设计上料机构;2.2 根据设计要求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2.1 确定混凝土搅拌机的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结构方案离合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方向实现主从动部分在同一轴线上传递运动和动力时具有接合分离功能的装置。
除此外,离合器还可以作为启动或过载时控制传递转矩大小的安全保护装置。
本机要求离合器需要结合平稳,散热性较好,调整和维护方便,接合力不大。
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和使用特点,通过对不同种类离合器的比较,选用环状闸带式离合器。
图1为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结构示图,图中固定盘1用键9固定在减速器输出轴上.卷筒2通过一对滚动轴承11活动装在输出轴上,卷筒2端部装有内刹车带12及外刹车带13,滑塞7套装在输出轴上,并在减速器输出轴上滑动,滑塞7还与调节螺钉5了接触、分离,实现离合器的接合、分离,连接杆3上端与机械限位装置的连接杆摇臂连接连动,连接杆3下端与摆杆5一端连接,摆杆5另一端与拨叉6一端连接固定在轴14上,拨叉6另一端与滑塞7活动连接,拨叉6拨动滑塞7,操纵手柄8与拨叉6连接,并带动拨叉6摆动,并进而使滑塞7在输出轴14上滑动,使离合器接合、分离,轴14上还连接固定松脱器4的一端,松脱器4另一端连接外刹车带的拉紧弹簧,操纵手柄8外移,轴14转动一个角度,松脱器4上抬,拉紧图2中的弹黄10,使外刹车带13松开,料斗靠自重下降,操纵手柄8与松脱器4固定在同一轴14上。
离合器的内外刹车带连接如图2所示,内刹车带3一端用螺钉6固定在固定盘2上,另一端固定在松紧撑7下端,松紧撑7上端装有调节螺钉5了,松紧撑7中部装有轴销8为活动支点,调节螺钉5可改变刹车带的松紧程度即改变提升力的大小,外刹车带4一端用螺钉6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9,螺杆12、弹簧6及调节螺母11连成一体,组成活动支点,弹簧6与机架1连接,调节螺母11可调节弹簧的压缩量,故可调节外刹车带4的制动力大小。
图11—固定盘 2—卷筒 3—连接杆 4—松脱器 5—摆杆 6—拨叉7—滑塞 8—操作手柄 9—键 10—减速器输出轴 11—滚动轴承12—内刹车带 13—外刹车带 14—轴图21-机架 2-固定盘 3-内刹车带 4-外刹车带 5-调节螺钉6-螺钉 7-松紧撑 8-轴销 9-螺栓 10-弹簧 11-调节螺母12-螺杆 13-螺钉为了实现料斗的上升动作和进料动作,需设计进料机构的操纵系统。
该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操纵杆、传动轴、拨叉、自动限位机构及离合器等机构组成。
扳动手柄使传动轴转过一定的角度,并同时带动拨叉,使进料离合器上的内制动带与辊角抱合。
收卷钢丝绳,带动料斗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当料斗的方轴上的触动块与自动限位装置触发时,自动限位柄被压动从而使传动轴转动一定角度,使内制动带与辊角脱开,从而料斗停止上升。
并且在外制动带的作用下停留在该位置,当物料全部倒入滚筒后,反向扳动手柄利用外制动带使料斗靠自重实现间歇复位。
从而实现上、停、下料斗的动作。
2.2.2上料机构的设计上料装置由料斗、上料架、料斗提升系统组成。
(1)料斗、上料架。
料斗是装载搅拌物料的容器。
作为小型搅拌机的料斗,它需装载供搅拌机搅拌一罐次的砂、石、水泥用料。
料斗的容积大小与搅拌机出料容量的比例关系是8:5。
也就是说,搅拌机每次出料容量为350L的话,料斗的容积必须是560L。
由于混凝土配比有个变动范围,其标准要求拌筒应有超载10% 的要求,因此料斗也应有超载10%的相应容积。
料斗根据它的运行轨迹,我们一般分为翻斗,爬翻斗和爬斗三种型式。
爬翻斗和爬斗的结构基本相同,翻斗没有后走轮,也不需导轨翻斗的提升可以是钢丝绳牵引,也可以是液压油缸顶升,料斗绕前走轮轴心回转而将搅拌物料卸入料茼。
为了能将物料全面卸尽,料斗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不能小于50度。
当物料潮湿,或砂石含泥量偏多时,在料斗底平面上还需加装小型平板振动器、电磁振动器,或者加装机械式振动装置。
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图3 爬斗示意图1—卷扬钢丝绳 2—料斗 3—后走轮4—前走轮 5—上料架(导轨)爬翻斗与翻斗相比.料斗先沿导轨爬升一段,当前走轮到达导轨端部时,前走轮停止前进.料斗在钢丝绳的继续牵引下,料斗绕前走轮轴心回转而实现卸料动作。
这种结构可以满足搅拌机进料高度比较高的要求爬斗的结构型式比较多,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实现斗门开启的方法不同。
爬斗I的开门方法是料斗本体沿导轨向上平行移动,当斗门轴到达叉轨处时,停止向上运动,而料斗本体继续向上,斗门绕斗门销轴转动,这时料斗中的搅拌物沿斗门底板导流进入中间料斗.经中间料斗再卸入拌筒。
爬斗I的开门方法是固定在料斗上的上走轮和下走轮分别贴紧导轨(槽钢)上、下表面,当料斗向上平行移动到叉轨处,后走轮落入叉轨,料斗发生偏转迫使斗门绕斗门销轴转动,实现料斗卸料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