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合集下载

2018年细胞工程-第三节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医学文档

2018年细胞工程-第三节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医学文档

起始悬浮液的制备
转速30-150rpm 2-3cm冲程 防细胞破裂
愈伤组织
液体培养基
摇床振荡 悬浮培养
质地疏松,细胞分散程度大; 质地紧密,细胞分散程度小,不适于悬浮培养
二 、培养方法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通常深层培养可分为: 分批式.流加式.半连续式.连续 式.和灌注式五种。
1、分批培养/成批培养(Batch culture)
一、细胞悬浮培养原理

植物离体培养可产生愈伤组织, 将疏松型的愈伤组织悬浮在液体培养基 中并在振荡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 形成分散悬浮培养物。
细胞的悬浮培养示意图
(一)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特点 细胞可以不断增殖,形成高密度的细胞群体,适于大规模培养; 能够提供大量较为均匀的细胞,为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创造方法和条件。
(2)流加工艺中的营养成分主 要分为三大类



① 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的供能物质和 主要的碳源物质。 ②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细胞的供能物 质和主要的氮源物质。 ③ 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主要包括营 养必需氨基酸.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一 些特殊的氨基酸如羟脯氨酸.羧基谷氨 酸和磷酸丝氨酸;此外还包括其他营养 成分如胆碱.生长刺激因子。


流加式培养是在批式培养的基础上,采 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细胞初 始接种的培养基体积一般为终体积的 1/2~1/3,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细胞对营 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和需求,流加浓缩的 营养物或培养基,从而使细胞持续生长 至较高的密度。 整个培养过程没有流出或回收,通常在 细胞进入衰亡期或衰亡期后进行终止回 收整个反应体系,分离细胞和细胞碎片,
(1)流加培养特点: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 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 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 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从芽, 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
离体的 脱分化 植物组 织、器 官、细 胞 愈伤 组织 再分化 丛芽、根 试 管 苗 小 植 株
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产生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 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
胚状体
细胞的全能性
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发育成完整 1、定义:
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2、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
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 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 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差异: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液体培养基
不加任何凝固剂
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 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含有 途 不 同 划 分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 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如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 组织液等 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 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机械法(研或刮) 酶解法
机械法和酶解法比较 机械法
1. 细胞不受到酶的伤害; 2. 不用质壁分离; 3. 细胞产量低; 4. 细胞易破。 1. 细胞受到酶的伤害; 2. 要质壁分离; 3. 细胞产量高; 4. 细胞不易破。
酶解法
2
由培养组织(愈伤组织)分离单细胞
材料:胡萝卜肉质根
步骤: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一、目的要求了解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验练习和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利用固体琼脂培养基离体培养植物组织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实验中。

但是,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比如在培养的过程中,植物愈伤组织的营养成分和植物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呈梯度分布,琼脂本身也有一些未知的物质可能会影响培养。

这将导致植物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当植物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我们可以通过薄层振荡培养或通气来提高培养基中的供氧量。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植物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在培养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分散性。

这些小细胞聚集体通常来自植物愈伤组织。

一般的操作过程是把未分化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旋转震荡,一般可用100~12Or/min 的速度进行。

由于液体培养基的旋转和震荡,使得愈伤组织上分裂的细胞不断游离下来。

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物是混杂的,既有游离的单个细胞,也有较大的细胞团块,还有接种物的死细胞残渣。

在液体悬浮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进行细胞继代培养,因为当培养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将进入分裂的静止期。

对于多数悬浮培养物来说,细胞在培养到第18~25d 时达到最大的密度,此时应进行第一次继代培养。

在传代培养中,应去除较大的细胞团块和接种物残留物。

如果从植物器官或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系统,它包括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单细胞分离和悬浮培养。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形态、生理、遗传和凋亡的研究,特别是为基因工程在植物细胞水平上的操作提供了理想的材料和途径。

将转化的植物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植株,并获得携带目的基因的个体。

三、器材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磁力搅拌器、恒温空气摇床、镊子、锥形瓶、水稻种子四、操作步骤1.配制培养基按照培养基配方取各种药品,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所需体积。

第八讲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第八讲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第八讲: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摘要悬浮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液态培养基中培育植物细胞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细胞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本文将介绍悬浮培养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讨论其优缺点。

原理悬浮培养技术是将植物细胞悬浮在液态培养基中,并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

悬浮培养技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自然悬浮和机械悬浮。

自然悬浮是指通过培养基中的液体流动和植物细胞的重力作用来保持细胞悬浮状态。

机械悬浮是指通过磁力搅拌或气泡强制产生的涡流来保持悬浮状态。

方法悬浮培养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适当的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植物细胞,例如培养基的类型和成分、植物物种、生长条件等,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培养基制备:准备含有足够营养物质和适合生长的植物细胞的培养基。

3.细胞分离:使用细胞壁水解酶、酸碱处理或机械方法去除细胞壁,分离单个细胞。

4.细胞培养:将分离的细胞置于液态培养基中,将培养瓶放置拟南芥上,以恒定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日夜持续观察培养。

5.细胞传代:留置旺孔1cm左右的细胞,废弃周边细胞,再次培养。

应用悬浮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生物医学研究:通过悬浮培养技术培养人类细胞,可用于药物筛选、治疗性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学等研究。

2.分子生物学研究:由于悬浮培养技术能够大量培养植物细胞,因此可以用于高通量分析、基因克隆和表达、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等。

3.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悬浮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和细胞的体外培养,利用悬浮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制备植物生长激素和次生代谢产物。

优缺点悬浮培养技术有以下优点:1.可以大规模培养细胞。

2.可以简化分离和培养过程,使得实验成本低廉。

3.可以控制培养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悬浮培养技术也存在以下缺点:1.悬浮培养技术对培养条件和营养要求非常苛刻,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实验人员进行操作。

2.悬浮培养技术可能会产生细胞堆积的问题,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和分裂。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摘要:悬浮培养是非贴壁依赖性细胞的一种培养方式,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实验体系,在液体状态下便于细胞和营养物质的充分接触和交流,细胞状态可以相对保持一致,因此有利于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各种遗传操作和生理生化活动的研究,同时为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前期技术基础。

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生物制品生产仍主要采用病毒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转瓶细胞培养方式。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利用细胞悬浮培养技术进行生物制品生产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单个细胞细胞悬浮培养愈伤组织同步化1.细胞悬浮培养的定义定义1:细胞悬浮培养(cell suspension culture)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1]。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定义2:在流动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非贴壁的悬浮细胞或小细胞团的细胞或组织的培养方法。

细胞附着在微运载体上的培养也是一种悬浮培养。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2.单细胞制备的方法2.1 机械法早期用机械法分离叶组织单细胞。

Ball和joshi(1965)、joshi和noggle(1967),以及joshi和Ball(1968)曾先后用小解剖刀从花生成熟叶片中刮离体细胞,这些离体细胞可直接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很多游离细胞都能成活,并持续地进行分裂。

随后,人们用机械法相继从菠菜、大豆和石刁柏等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叶肉细胞,并能够分裂和形成愈伤组织。

Rossini(1972)指出,只有在薄壁组织排列松散、细胞间接触点很少时,用机械法分离叶肉细胞才能取得成功[2]。

2.2 酶解法酶解法分离单细胞主要是利用果胶酶将细胞之间的中胶层解离,获得分散的细胞。

人们最早用果胶酶处理烟草叶片,分离到大量有代谢活性的叶肉细胞,将这种方法用到了18种其它草木植物上也获得成功。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它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原理、培养条件和应用。

一、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原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以液体培养基为基质,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气体条件下进行培养。

悬浮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细胞自由生长的环境,有利于探究植物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二、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条件1. 培养基: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基础是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中应含有适宜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常用的培养基有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2. 温度:植物细胞的适宜生长温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不同植物细胞可能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光照:光照条件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有一定影响。

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光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4. 气体:植物细胞悬浮培养通常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培养容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使用摇床或气体通气系统进行培养。

三、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应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在植物生理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细胞分裂、细胞扩增和细胞器的形成等。

2. 生物工程: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用于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如基因转化、蛋白质表达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

3. 药物研发: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和生产,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纯化,以及药物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测试等。

四、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优缺点1. 优点:(1) 与传统的植物培养相比,悬浮培养提供了更便利的细胞生长环境,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细胞。

(2) 可以对植物细胞的生理和代谢进行深入研究。

(3) 可以为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和应用平台。

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

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低温处理 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的程度
第二节 单细胞培养
细胞平板培养(cell 细胞平板培养(cell plating culture) 植板率: 植板率: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 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看护培养(nurse 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分选法 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 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 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 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 一状态的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 中. 梯度离心法 流式细胞仪
四、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饥饿法 饥饿导致细胞分裂受阻, 饥饿导致细胞分裂受阻,使细胞不能合成 DNA,即不能进入S DNA,即不能进入S期;或细胞分裂不能进 行,即不能进入M期. 即不能进入M 抑制剂法(5-氟脱氧尿苷,羟基尿) 抑制剂法(5-氟脱氧尿苷,羟基尿) 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 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使 细胞滞留在DNA合成前期, 细胞滞留在DNA合成前期,当解除抑制 后,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1期的 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 同步化细胞. 同步化细胞.
三、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
生长呈S 生长呈S形生长曲线 起始密度(x 起始密度(x0):0.5x105-2.5x105 生长速率(p) 生长速率(p) p=(lnxp=(lnx-lnx0)/t 单位体积细胞重量 鲜重:按一定体积取样, 鲜重:按一定体积取样,经真空过滤后称重 干重:真空过滤后, 80℃条件下烘干细 干重:真空过滤后,在80℃条件下烘干细 胞至恒重
植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体系的建立
半连续培养(semi半连续培养(semi-continuous culture) 两步培养法 生长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医学]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医学]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 细胞同步化: 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 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 植物细胞在悬浮培养中容易团聚并进入不 同程度的分化状态 , 因此 , 要达到完全同 步化是十分困难的。
• 同一培养体系的植物细胞经常不能处于同 一细胞周期 , 这种差异使悬浮细胞分裂 、 代谢以及生理生化状态等复杂化。
• 通过一定的理化措施可以使同一体系中的 细胞达到相对同步化 。 什么措施?
• 细细胞周期
• 细胞起始密度: 30~80个/室。
双层滤纸植板培养
• Horsch等 ( 198
培培养基基
培培养养细胞胞
转转移滤滤纸纸
培培养皿 饲养细胞层 看护滤纸
固体培养
• 固体培养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 剂 ,经加热溶解后 , 分别装入培养用的容 器中 , 冷却后凝结成固体培养基。
• 优缺点
–简便易行 、所占空间小 –生长的不平衡 , 易出现极化现象 – 易堆积生长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 –有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不方便
150~250ml flask
100~ 120 rmp culture transfer 1 time/3d
centrifuge isolation
80 rpm
subculture
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特征
• 悬浮培养分散性良好 , 细胞团较小 , 一般 在30~50个细胞以下。
• 均一性好 , 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 同 。悬浮系外观为大小均一 的小颗粒 , 培 养基清澈透亮 , 细胞色泽呈鲜艳的乳白或 淡黄色。
• 两阶段连续培养法
–于第一反应器中投入生长培养基并连续加入该 培养基 ,而于第二反应器中投入生产培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途径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优点
• 不受季节、环境、病虫害影响. • 不占耕地,适用于贫瘠的地方 • 代谢产物生产可以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可以 通过细胞株筛选、特定生物转化途径与代 谢调控提高目标产物含量.
技术路线
• 目标植物选择 –→愈伤组织诱导→→液体培养→→培养条 件的优化→→反应器扩大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固体、液体培养→→ 高产细胞系筛选→→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器官分化(发状根)→→固体液体培养 条件的优化→→反应器扩大培养→→有效 成分提取、分离
HO HO H
13 14 10 8 20
H HO H
17
HO H
13 20
H
17
H R
10
14 8
H HO H R
HO H
20S 原人参二醇 R=H 20S 原人参三醇 R=-OH
20R 原人参二醇 R=H 20R 原人参三醇 R=-OH
甾醇
R 17
HO 3
强心苷类(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
(3)生物碱:吡啶、喹啉、异喹啉等。 (4)醌类:包括蒽醌、萘醌等。 (5)蛋白质类:胰岛素、氨基酸、蛋白酶抑 制剂。植物病毒抑制剂、植物抗生素等。 (6)黄酮类:具有C6-C3-C6结构,生物合成 前体是苯丙氨酸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多为 治理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药物成分。
• 细 胞 周 期
饥饿法
• 饥饿导致的细胞分裂受阻常常是使细胞不 能合成DNA,即不能进入S期,或细胞分裂 不能进行,即不能进入M期。因此,通过饥 饿法可以获得处于G1和G2期的同步化细胞。 – 氮饥饿时,通常获得G1期的同步化细胞 – 磷和碳饥饿时,获得G1和G2期的同步化 细胞。 • 将饥饿细胞转入完整培养基中继代培养时, 细胞分裂又可重新恢复。
3.连续培养法(continuous culture)
• 连续培养法是在细胞达最大密度之前,以一定速 度向生物反应器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含有 细胞的培养液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从生物反应器流 出,以保持培养体积恒定的培养方式。 • 该法的理论基础是根据Monod公式,即生长速度取 决于基质的浓度。 µ=µmax·S/(Ks+S) µ =特定生长速度; µmax=特定最大生长速度;Ks= 饱和系数;S=基质浓度
悬浮系的建立与培养
callus
1g/10ml medium
150~250ml flask
100~120 rmp culture transfer 1 time/3d
centrifuge isolation
80 rpm
subculture
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特征
• 悬浮培养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一般 在30~50个细胞以下。 • 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 同。悬浮系外观为大小均一的小颗粒,培 养基清澈透亮,细胞色泽呈鲜艳的乳白或 淡黄色。 • 细胞生长迅速,悬浮细胞的生长量一般2~ 3天便可增加一倍。
细胞平板培养(plating culture)
• 平板培养的效果一般用植板率来衡量。植 板率是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细 胞总和中所占的比例。
每个平板形成的细胞团数 植板率=
每个平板接种的细胞总数
细胞平板培养(plating culture)
• 优点:
①单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布均匀,便于在显 微镜下对细胞进行定点观察,是单细胞株 筛选和突变体筛选的常用方法。 ②由于它具有筛选效率高、筛选量大、操 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裂、 分化、生理生化、遗传变异、次生代谢产 物合成等。 • 缺点:通气状况不好,排泄物质易积累造 成毒害或影响组织吸收。Fra bibliotek 植物细胞培养
是在离体条件下, 将分离的植物细 胞通过继代培养 增殖,获得大量 细胞群体的一种 技术。
是人工种子、原 生质体培养、花 药培养等的支撑 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 • • • • • ⑴大小; ⑵细胞团的形式存在; ⑶纤维素细胞壁和大液泡,易被剪切力损伤; ⑷生长缓慢 ⑸培养基成分丰富而复杂,易被微生物污染; ⑹需光、氧、二氧化碳
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
悬浮细胞生长的衡量
• 根据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数变化,或细胞 质量变化。 • 生长速率(p):不同时间细胞密度(x)的自然 对数与起始密度(x0)的自然对数之差与培养 时间(t)的比值 p=(lnx-lnx0)/t • 鲜重:真空减压过滤后称重,反应细胞生 长情况 • 干重:鲜细胞烘干至衡重,反应细胞质量
–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 –直接反映细胞生长代谢过程. –可直接放大 –不能控制底物浓度、细胞易老化、生长周 期短、效率低. • 两步成批培养法 –即使用两个生物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用 于细胞生物量的累积,第二个反应器用于次 级代谢产物的生产。
2. 半连续培养法 semi-continuous culture –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在细胞增长和产 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 培养液或细胞,剩余的细胞作为种子,再用新的 培养液补足到原体积,使生物反应器内的总体 积不变. –特点: –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 一较高的浓度水平,培养过程中可延续很长时 间. –可进行多次收获. –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细胞悬浮培养的建立
愈伤组织的诱导
悬浮系的建立与继代培养 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
悬浮细胞同步化
愈伤组织的诱导
• 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幼胚、下胚轴、子叶。 •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较高激素浓度;必要的 附加物质。
• 要求:松散性好、增殖快、再生能力强。其外观 一般是色泽呈鲜艳的乳白或淡黄色,呈细小颗粒 状,疏松易碎
– 应用条件培养基(生长过愈伤组织或悬 浮细胞的液体培养基)提供单细胞生长 和分裂所需的特殊代谢物。 – 基本培养基成分的调节视不同的培养目 的而定 培养基设计时,一般均以诱导愈伤 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为基础进行调整。常 用的培养基有MS、B5、LS 、N6等。 – 植物激素和其他附加成分的应用。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 细胞同步化: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 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 植物细胞在悬浮培养中容易团聚并进入不 同程度的分化状态,因此,要达到完全同 步化是十分困难的。 • 同一培养体系的植物细胞经常不能处于同 一细胞周期,这种差异使悬浮细胞分裂、 代谢以及生理生化状态等复杂化。 • 通过一定的理化措施可以使同一体系中的 细胞达到相对同步化。 什么措施?
O O N OH
+ -
O
蒽醌
OH
O
小檗碱
OCH3 OCH3
O
O
黄酮
植物细胞培养制药进展
• 第一个专利: 1956年Routin和Nickell首次数提出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天然产物的第一个专利 • 工业植物生物技术 :20世纪90年代明确提出 • 已经从 200余种药用植物获得了愈伤组织或细胞悬 浮培养物(傅经国等,2004) –国际 • 日本 :紫草 人参 红豆杉 • 欧美 :美国-红豆杉; 德国-紫锥菊 • 国内:罗士韦 叶和春 郑光植 侯嵩生 丁家宜
细胞平板培养(plating culture)
• 指将一定密度的悬浮细胞接种到一薄层固体培 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技术。Bergman(1960)首创 – 单细胞的分离:一般采用酶分离法,小细胞 团不能超过6个细胞。 –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分离的单细胞经培养 基洗涤2次以后,调整密度为5×103个/毫升 – 植板:将1份已调整好密度的单细胞悬浮液 与4份35℃的固体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然 后均匀地平铺于培养皿中,其厚度为5mm 左右。
克隆愈 伤组织
细胞悬浮
过滤
与培养基 混合
植板
培养
看护培养(nurse culture)
• Muir(1953)首创此法获得烟草单细胞体系。 • 优点:简便易行,效果好。 • 缺点:不能在显微镜下追踪细胞分裂、生长 过程。
微室培养(microchamber culture)
• 在人工制造的无菌小室中,将一滴悬浮细 胞液培养在少量培养基上,使其分裂增殖 形成细胞团的方法。由Jones等在1960年 设计的。 • 优点:可对培养细胞连续进行显微观察, 了解一个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等过程 • 缺点:培养基少,营养和水分难以保持, pH变动幅度大,培养细胞仅能短期分裂。 • 细胞起始密度:30~80个/室。
• 常用的固化剂
–琼脂、明胶(10%)等
液体培养
1.成批培养法 batch culture
–细胞和培养基一次性加入到培养容器或生 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液 体积不变,不添加营养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 物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 物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
液体培养
1.成批培养法 batch culture • 特点: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 • 接种细胞密度:悬浮细胞的起始密度一般 在0.5~2.5×105个细胞/毫升。接种初期的 细胞密度过低往往使延迟期加长。最低有 效密度:即能使细胞分裂、增殖的最低接 种量。 • 培养条件:培养基、方式、温度、继代周 期。
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 培养基
• 两阶段连续培养法
–于第一反应器中投入生长培养基并连续加入该 培养基,而于第二反应器中投入生产培养基。
3.连续培养法(continuous culture)
• 特点: • 细胞能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营养 物质浓度、产物浓度、pH基本保持恒 定,细胞浓度以及细胞比生长速率可 基本维持不变,细胞维持持续指数增 长。 • 稳定状态可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的 对数生长期。
培养类型
• 按培养对象来说,可分为原生质体培养和单 细胞培养; • 按培养基类型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 按培养方式可分为悬浮细胞培养和固定化细 胞培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