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哌卡因(定)

合集下载

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英文名称: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Yansuan Luopaikayin【成份】主要成份:盐酸罗哌卡因,辅料为乳糖。

化学名称:S-(-)-1-丙基- 2’,6’-二甲苯胺甲酰基哌啶盐酸盐。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据文献报道,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大剂量可产生外科麻醉,小剂量时则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神经阻滞。

加用肾上腺素不改变罗哌卡因的阻滞强度和持续时间。

罗哌卡因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

局麻药也可能对如脑细胞和心肌细胞等易兴奋的细胞膜产生类似作用。

如果过量的药物快速地进入体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将产生中毒症状和体征。

怀孕母羊和未怀孕的母羊相比,并不显示对罗哌卡因有更强的敏感性。

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罗哌卡因后耐受良好,此药临床经验提示一个良好的安全范围。

根据副交感神经阻滞程度,硬膜外使用此药可出现间接的心血管效应(低血压、心动过缓)。

毒性研究据文献报道,只有在高剂量或意外将药物注入血管内而使药物血浆浓度骤然上升或者在药物过量的情况下,盐酸罗哌卡因才会造成急性毒性反应(参见“药理作用”和“药物过量”)。

曾有一例患者因作臂丛神经阻断时,无意中将200mg药物注入血管内后,发生惊厥。

生殖毒性接受试验的两代大鼠未见生育力及一般生殖行为受药物的影响。

施用最高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后,因其对孕母的毒性作用,产后三天内幼仔的死亡数增多,列于新生仔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对大鼠和兔所进行的致畸试验未见罗哌卡因对器官发生以及胎儿早期发育有任何不利影响,以最大可耐受剂量对围产期及产后的大鼠进行研究,未见其对胎儿后期发育、分娩、哺乳、新生儿生存力及子代的生长有任何影响。

罗哌卡因配合美蓝用于解除肛肠手术后疼痛55例

罗哌卡因配合美蓝用于解除肛肠手术后疼痛55例

罗哌卡因配合美蓝用于解除肛肠手术后疼痛55例丹东市中心医院罗宏运(118002)我院使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配合美蓝注射液用于肛肠科术后止痛5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3例,女22例;24~35岁18例,36~45岁25例,46~55岁12例。

混合痔36例,肛瘘11例,肛乳头瘤8例。

治疗方法:所有混合痔和肛瘘患者使用骶管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常规行骶管穿刺术,将骶管腔内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耐乐品/Naropin),浓度7.5mg/ml,总剂量7.5-150mg。

麻醉成功后,常规行肛肠手术。

如为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术毕自切缘旁健康皮肤进针向创面下均匀注入0.33%美蓝(1%美蓝2ml+生理盐水4ml);如为低位肛瘘,在肛瘘切开修剪创缘后,向创面下注入相同浓度美蓝;如为高位肛瘘,括约肌皮下部切开,浅部和深部挂线,在挂线的括约肌和创面注入相同浓度美蓝。

肛乳头瘤采用局部麻醉,用生理盐水将罗哌卡因(200mg/20ml)稀释一倍,浓度为1%,共计2~3ml。

结扎,远端切除后,结扎线下方注入相同浓度美蓝。

结果:语言描述评分法[1]将疼痛按疼痛程度分为四级:①无痛;②轻微疼痛;③中度疼痛;④剧烈疼痛。

每级1分。

全部病例手术后一周内未发生疼痛。

一周后6例肛瘘术后换药时感轻微疼痛,静息时无疼痛。

故1分46例,2分9例。

未发生尿储留,局部感染,肛门失禁,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讨论:美蓝本品为一种氧化还原剂,除具有抗炎、抗菌及解毒等作用以外医疗上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1.局部止痛作用;2.修复末梢神经髓质:亚甲蓝和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用局部注射后,可将末梢神经髓质破坏,使产生新的健康的髓质。

这是神经可逆性损害,产生一时性的失去痛觉而起到止痛作用。

这种损害长达一周左右,又恢复痛觉。

这时手术疼痛已经过去,故称长效止痛。

美蓝镇痛起效慢,开始将末梢神经髓质破坏时,在4小时内会产生明显的灼痛,称为灼痛期,患者难以忍受。

不同剂量0.37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不同剂量0.37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中国乡村医药不同剂量0.37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胡国强孙依娜与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超声可视技术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用药少、起效快、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优点,0.375%盐酸罗哌卡因能满足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需要[1]。

本文旨在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0.375%盐酸罗哌卡因对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的麻醉效果,探索一个安全、合理、有效的局麻药剂量。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2015年12月到2016年5月我院因腱鞘囊肿、尺桡骨内固定拆除等拟行肘关节以下手术患者150例,年龄18~55岁,体重指数(BMI)<30kg/m2;排除糖尿病、局麻药过敏、凝血功能障碍、中枢及外周神经病变史,穿刺部位皮肤无感染。

本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A 组)、中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各50例。

A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0±11.6)岁;BMI (25.0±3.8)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9例(78.0%),Ⅱ级11例(22.0%)。

B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7.0±11.2)岁;BMI(24.0±4.1)kg/m2;A SAⅠ级37例(74.0%),Ⅱ级13例(26.0%)。

C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8.0±12.1)岁;BMI(26.0±3.5)kg/m2;ASAⅠ级40例(80.0%),Ⅱ级10例(20.0%)。

三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仰卧位,患肢外展,呈行军礼状,头偏向健侧。

由两位经过专业超声培训的麻醉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索诺声公司)引导,6~13MHz高频线性探头,扫描腋路臂丛神经,采用平面内技术监测针尖直到目标神经,回抽无血。

在目标神经周围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瑞典Astra Zeneca):每根神经用量A组为3ml,B组为5ml,C组为7ml,注药过程中可适当调整针尖位置,使得罗哌卡因尽量包绕目标神经,由一位未参加神经阻滞操作的麻醉医生记录结果。

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
尚无将7.5mg/ml以上的浓度硬膜外给药用于剖宫产术或蛛网膜下腔的 记录。
临床经验表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输入长达24小时是可行的。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报告的大量症状多为阻滞和临床中的生理反应。神经阻滞本 身的生理反应在各种局麻药均可能发生,包括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 中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以及穿刺引起的不良事件(如脊髓血肿,椎管 穿刺后头痛,脑膜炎及硬膜外脓肿)。 不良反应(来自各种类型的阻滞) 很常见(>1/10) 全身:恶心 循环系统:低血压
浓度
容量
mg/ml ml
总剂量 起效时间
mg

持续时间 小时
外科手术麻醉
腰椎硬膜外给药 外科手术 7.5 15~25 113~188 10~20 3~5 剖宫产术 7.5 15~20 113~150 10~20 3~5 胸椎硬膜外给药 为术后镇痛建立阻滞 7.5 5~15 38~113 10~20 蛛网膜下腔给药 外科手术 5.0 3~5 15~25 1~5 1~2 区域阻滞(例如末梢 神经阻滞和浸润麻醉) 7.5 1~30 7.5~225 1~15 2~6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有酸中毒及低蛋白血症,其发生全身性中毒的可 能性增大。
对于营养不良或低血容量休克经过治疗的病人,也应考虑到此风险。
硬膜外麻醉可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如预先输注扩容或使用升压药物, 可减少这一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低血压一旦发生可以用5~10mg麻黄素静脉注射治疗,必要时可 重复用药。
常见(>1/100) 全身:体温升高,僵直,背痛 循环系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 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异常,眩晕,头痛* 消化系统:呕吐* 泌尿系统:尿潴留
较不常见(>1/1000) 全身:低体温* 循环系统:晕厥* 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惊 厥,癫痫大发作,癫痫发作,头晕,口周感觉异常, 舌头麻木,听觉过敏,耳鸣,视觉障碍,构音障碍, 肌肉颤搐,震颠)**,感觉减退*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少见(<1/1000) 全身: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情况是过敏性休克 循环系统:心跳停止,心律不齐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页
为何要研制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结构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与复苏困难
关于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研究依然是热点 问题
动物试验发觉,神经阻滞时局麻药只有23%注射剂量进入阻滞神经,超出90%注 射剂量局麻药在注射后30min内被循环吸 收。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页
为何要研制罗哌卡因
但我国文件水平较低。 (临麻 ,上药,山 药,哈报)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2页
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延时作用
研究显示切皮前浸润及术后切口浸润均减轻术 后疼痛,镇痛效果类是。(,J P S)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全身麻醉可使术中血流 动力学更为稳定。(,临麻)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13页
体腔喷洒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5页
罗哌卡因结构及药理学特点
罗哌卡因负性肌力作用更小,致心律失常危险 性小,心肌毒性阈值是布比卡因两倍,意外静 脉过量注射,复苏更轻易。 动物试验表明,罗哌卡因在一定剂量下,不产 生>60msQRS延长,而布比和左旋布比卡因在 较低浓度下可造成更宽大QRS,此为心脏毒性 标志之一。
心衰复苏后,血浆未结合布比、左
旋布比、罗哌卡因浓度为5.7、9.4
、19.8(μg/ml)。复苏后高血浆
浓度提醒罗哌卡因有更宽安全阈值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2页
针刺镇静研究现实状况
心肌单次收缩弹性研究表明:局麻 药克分子心肌抑制效能比率为: 布比:左旋布比:罗哌卡因 = 2.1 :2.2 :1
麻醉医生眼中的罗哌卡因
第23页
研究中显示术后即刻切口浸润注射及体腔内喷 洒局麻药品方法简单,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 痛,并可防止术后应用镇痛药品带来不良反应。 (,临麻)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作者:何春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7年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组则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阻滞时间则长于对照组(P【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甲磺酸;盐酸【中图分类号】 R7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09-01由于长效局部麻药临床运用风险较大,可能诱发心脏骤停的情况,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替代麻醉药物成为了医学界重点思考的问题[1]。

罗呱卡因是一种典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心脏毒性较小,麻醉与止痛作用明显,广泛运用于产科麻醉与术后镇痛中。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特定对象,分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收治的8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符合麻醉手术标准,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签订了本次研究的同意书。

同时,这些患者中并不存在意识障碍、精神混乱、认知缺陷的患者,可对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表述。

其中男女比例为48:32,平均年龄为(45.68±4.21)岁。

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逐一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半小时,两组患者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钠与0.3mg海俄辛,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动态监测。

同时,选取L1—2或L2—3椎间隙实施硬膜外间隙穿刺,头侧置管大约3cm,慢慢地推入5ml的2%的利多卡因,5min后对麻醉平面进行测定,对导管的位置予以有效确定,一般确定在硬膜外腔内。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PPT课件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PPT课件
LOGO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费县人民医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 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大剂量可产生外科 麻醉,小剂量时则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 限的非进行性运动阻滞。加用肾上腺素不改变罗哌 卡因的阻滞强度和持续时间。罗哌卡因通过阻断钠 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 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局麻药也可能对如脑细胞 和心肌细胞等易兴奋的细胞膜产生类似作用,如果 过量的药物快速地进入体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 血管系统将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
❖* 多发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之后 ** 多由误注入血管,药物过量或快速吸收所引起 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包括并发症是与麻醉技术相关而与所 使用的局麻药无关。 过量和血管内误注射的全身反应可能是很严重的。
❖ 神经并发症: 神经病理和脊髓功能障碍(如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蛛网膜炎、马尾综合征)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 外麻醉有关。 完全脊髓阻滞 当把用于硬膜外麻醉的剂量误注入蛛网膜下腔,或 蛛网膜下腔麻醉使用了过高的剂量,就可能出现完 全脊髓阻滞。药物
❖ 浓度
容量
mg/ml ml
总剂量 起效时间
mg

持续时间 小时
外科手术麻醉
腰椎硬膜外给药 外科手术 7.5 15~25 113~188 10~20 3~5 剖宫产术 7.5 15~20 113~150 10~20 3~5 胸椎硬膜外给药 为术后镇痛建立阻滞 7.5 5~15 38~113 10~20 蛛网膜下腔给药 外科手术 5.0 3~5 15~25 1~5 1~2 区域阻滞(例如末梢 神经阻滞和浸润麻醉) 7.5 1~30 7.5~225 1~15 2~6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是两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中。

它们都可以有效地提供局部麻醉效果,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的基本信息。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和硬膜外麻醉。

它通常以注射液的形式使用,能够迅速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盐酸罗哌卡因也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具有麻醉作用和镇痛作用,适用于各种手术和镇痛。

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滞神经传导,达到麻醉的效果。

首先是药物特性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特性略有不同。

甲磺酸罗哌卡因具有脂溶性较好和组织渗透性高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渗透至神经组织,产生更快的麻醉效果。

而盐酸罗哌卡因的脂溶性较差,组织渗透性相对较弱,因此其作用较为温和。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以获得最佳的局部麻醉效果。

其次是用药剂量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情况下,甲磺酸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要比盐酸罗哌卡因稍大一些,这也与其脂溶性和组织渗透性密切相关。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再者是作用时间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盐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较长,可以持续4-6小时,而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为2-4小时。

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时,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时间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舒适度。

最后是不良反应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均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盐酸罗哌卡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过敏等。

而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WHO全球策略



盐酸罗哌卡因
产科镇痛
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120例)
组别 镇痛前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4.5±0.3 8.2±0.6 < 0 . 05 第三产程 3.0±0.2 7.9±0.5 < 0 . 05
镇痛组 8.3±0.7 5.0±0.4 对照组 8.2±0.8 9.0±0.8 P > 0. 05 < 0 . 05
疼痛
达到理想的分娩镇痛效果
摘自《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120例观察》
-产品概况
上市信息
1996年
荷兰首次上市
1996年10月
1997年2月 1999年 2011年
通过FDA批准
在英国及欧洲上市 在中国上市 宜昌人福药业
-产品概况
基本特性
是第一个纯左 旋体长效酰胺 类局部麻醉药
摘自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盐酸罗哌卡因 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120例观察》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及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比较
组别
罗哌 卡因 布比 卡因
起效时间 s
45. 9±10. 5 32. 6± 6. 6
Bromage评分 1级
0 0
2级
25 0
恢复至 达最大运动 Bromage 0级 阻滞时间 min 3级 时间min
-特点二
恢复迅速——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分 离度高,清除率高,更适合镇痛。
杨宝峰. 药理学. 人民出版社, 2006: 125������ 129. 胡兴国. 罗哌卡因的药理学进展. 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7: 308������ 311.
-特点三
可控性强——
盐酸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呈剂 量依赖性,也就是说盐酸罗哌卡因 产生的感觉与运动阻滞程度是可预 测可控制的,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安 全性提高。
产科镇痛(分娩镇痛、剖宫产)
-推荐剂量
浓度
(mg/ml)
容量
(ml)
总剂量
(mg)
起效时 持续时 间 分 间 小时
腰椎硬膜外给药
外 外科手术 科 剖腹产术 手 术 胸椎硬膜外给药 麻 术后镇痛 醉
区域阻滞
(例如末梢神经阻滞和浸润麻醉)
7.5 7.5
15~25 15~20
113~188 113~150
全球各地剖宫产率
“促进自然分娩,
保障母婴安康”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2011年,卫生局将把是否达到控制剖宫产指标
作为校验医疗机构助产资质的重要指标。
是什么 导致中 国的剖 宫产率 畸高不 下呢?
疼痛
产程中没有指征的剖宫产 主要是不能忍受分娩疼痛、 当产程进展不顺利时 丧失继续试产的信心。
如何减轻 分娩过程 中的疼痛, 倡导生殖健康, 是现代 医学领域 和“促进自然分娩, 保障母婴安康” 项目的研究课题之一。
10~20 10~20
3~5 3~5
7.5 7.5
5~15 1~30
38~113 7.5~225
10~20 1~15
n/a 2~6
浓度
(mg/ml)
容量
(ml)
总剂量 起分
腰椎硬膜外给药 单次给药量 急 (如分娩镇痛)(最小间隔30分钟) 性 腰椎硬膜外给药 疼 持续滴注 痛 (如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 控 制 胸椎硬膜外给药 持续滴注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2
-特点四
安全可靠——
毒副作用低微,极少发生心脏 毒性,胎儿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 子宫、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适于 产科麻醉。
马民玉,刘春兰.麻醉临床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83.
宜昌人福欢迎您!
5 30 9. 0±2. 8 5. 4±1. 11 122. 5±40. 2 267. 0±18. 51
摘自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文献资料
罗哌卡因无论在使用何种麻醉方式分娩镇痛,都能取
得满意效果,对产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是一 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药物。——《罗哌卡因在不同 麻醉方式下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比较》 0.125%浓度以下的罗哌卡因,可产生感觉阻滞而不 产生运动阻滞,是产科镇痛理想的局麻药。 ——《现代麻醉学》 研究显示,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可更安全有效 的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且更具有优越性。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
-展望
希望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能成为各位在
局麻中更好的选择。
产科麻醉: 哪一个是理想的局部麻醉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 21(5) : 258~259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简要说明书
-说明书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罗哌卡因,辅料为氯化钠、氢氧化 钠或者盐酸、注射用水。 【规格】10ml:20mg 10ml:75mg 10ml:100m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盐酸罗哌卡因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硬膜外麻醉,包 括剖宫产术;区域阻滞。急性疼痛控制:持续硬膜外输注或间 歇性单次用药,如术后或分娩镇痛;区域阻滞。 【禁忌】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何成份或同类药品过敏者禁用。 【贮藏】遮光,密闭,常温(10~30℃)下保存。 【包装】安瓿,2支/盒,5支/盒。 【有效期】24个月。
摘自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盐酸罗哌卡因 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120例观察》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组别 例数 剖宫产 产钳分娩 自然分娩
12 1 107 镇痛组 120 (10%) (0.83%) (89.1%) 36 8 76 对照组 120 (30%) (6.64%) (63.3%)
(如术后镇痛)
2.0 2.0
10~20 10~15
20~40 20~30
10~15
0.5~1.5
追加剂量(足量)
2.0
6~14 ml/h
12~28 mg/h
n/a
n/a
2.0 2.0
4~8 ml/h 1~100
8~16 mg/h 2~200
n/a 1~5
n/a 2~6
区域阻滞
(如末梢神经阻滞和浸润麻醉)
2010年9月,省级妇幼保健院院长年会上公布了世界 卫生组织通过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报告:
我国面临一个严重的
“公共卫生问题” !
WHO:尴尬的“世界第一”
WHO推荐值 15%
非洲 南美 美国 亚洲 中国 0% 20% 40% 23.0% 27.0% 16.0% 30.0%
46.2%
60%
-特点一
疗效作用——
罗哌卡因作用时间为5~8小时 布比卡因作用时间为3~6小时
Comparison of ropivacaine 0.5%, 0.75%, 1% and bupivacaine 0.5% injected epiderma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hysterectomy. Br J Anaesth., 1996, 43: 442449.
-产品概况
盐酸罗哌卡
因的分子结 构式
芳香基
胺基
中间链
-产品概况
临床特性
1 具有麻醉和镇痛的双重作用 2 具有更低的脂溶性,毒性低 3 具有外周血管收缩作用 4 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术后镇痛及分娩镇痛
-使用领域
盐酸罗哌卡因在我国有效用于:
各类手术的硬膜外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硬膜外术后镇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