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
学校发展中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学校发展中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内部因素的优化,也与外部的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
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运作能够为学校提供资源、信息、激励和多元化的协作网络,这些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学校社会影响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构成要素,并提出优化策略。
社会支持系统的涵义可以广义理解为为学校提供帮助和资源的外部环境和网络。
这些支持可能来源于政府部门、社区团体、企业、家长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师生的整体满意度。
首先,政府和教育部门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的角色。
政府能够通过立法、财政支持、培训和专业发展等手段,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例如,政府的教育政策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和评估机制,促进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高。
社区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紧密相连,社区的资源和关怀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类活动和项目。
社区组织可以为学校提供志愿者、资金支持和场地保障,促进学校与家长、居民之间的联系。
在与社区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企业的参与也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可以通过捐赠、赞助、实习机会及职业发展指导等方式支持学校的发展。
在这种互动中,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和实践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需求。
同时,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可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双赢的局面。
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学校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支持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还能够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研究显示,大学生因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困难、就业压力等多种原因,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然而,社会支持系统,作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力量,却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定义与种类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通过亲友、同辈以及社会资源的援助和支持来应对压力、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支持网络。
它可以由多个方面组成,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师生关系、社区支持等。
这些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信息支持、实际援助等。
二、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1. 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系统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得到关爱与尊重。
这种情感的交流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信息支持: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有关问题解决和应对策略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参考意见。
3. 实际援助: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如经济援助、求职就业支持、学业辅导等。
这些实际援助的支持对于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减轻生活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之处与改进策略1. 家庭关系疏离:随着社会的变化,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支持减少。
因此,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计划来增强家庭的支持功能,提升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
2. 同辈社交网络的浅薄:大学生之间的社交网络往往基于兴趣爱好或表面关系,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和支持。
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互助合作的社交关系,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支持机会。
3. 社区支持体系的薄弱:社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社区支持体系存在薄弱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支持系统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和实施方式。
1.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来自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质与情感支持。
它包括来自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社会关系的帮助、理解和鼓励。
社会支持系统既有实质上的帮助,如提供物质支持,也有情感上的支持,如提供关爱和理解。
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应对困难,增强心理健康。
2.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2.1缓解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
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实质帮助来缓解这些压力,让大学生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2.2提供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亲人、朋友和师长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例如倾听、理解和鼓励。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2.3促进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社会支持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认同。
当他们获得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赞扬和鼓励时,会增强自己的自尊心,提高对自我的认同感,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3.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3.1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建立和谐、温暖的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理解,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3.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建立与同学、朋友的良好人际关系。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对待他人要友善和善解人意,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灵活就业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2、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和存在 问题
2、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四、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
以某大学为例,该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多个创新创业课程,并邀 请了多名企业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同时,该校还与企业合作,设立了多个实 习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学生 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然而,该校的灵活就业也存在 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创业的风险和困难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示对大学生灵活就业与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灵 活就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途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支持体系不完 善等。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学生灵活就业,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今社会,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 自于社会期望、家庭角色、性别歧视以及个人自我期待等方面。为了缓解女大学 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支持体系。
3、社会层面
3、社会层面
社会各界应共同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例 如,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报道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成功案例,提高社会对灵活就业的 认可度;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兼职和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和支持。
内容摘要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需要从家庭、社会期望、 性别歧视和个人自我期待等多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的支持体系。只有通过全社会 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让她们能够充分 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研究

02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01
探究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 状,了解其在不同背景下的差 异。
02
分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 理健康、生活质量等相关因素 的关系。
03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 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
选取某地区多所高校的大学生 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
方法进行调查。
当前,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领悟社会支持对于缓 解这些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开展此项研 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和问题。
年级差异
高年级大学生得到的支持多于低年级大学 生
专业差异
文科和艺术类大学生得到的支持较多,理 工科类大学生得到的支持较少
家庭背景差异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到的支持较多,来自 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大学生得到的支持较少
04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研究的结论概述。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 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 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 战和压力。
提高大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沟通能 力,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和支 持。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参考文献二
参考文献三
参考文献四
参考文献五
李明,张丽,王晓娜. 大 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现状 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2020, 28(1):15-2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种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系统在缓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是大学生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他们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关注大学生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扰。
此外,父母还能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例如为大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
一些研究表明,享有良好家庭支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更能够有效应对学业和生活压力。
二、学校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独特的责任和作用。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讲座、活动等多种途径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使大学生增强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咨询服务则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隐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倾诉自己的困扰,寻求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三、社会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是一个广阔的支持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社会的支持可以包括来自同龄人、朋友、亲戚等多种关系网络。
同龄人之间的支持可以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情感等方式传递。
朋友之间的支持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互通有无,互相支持和鼓励。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会活动、社团组织等方式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总结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支持。
家庭提供情感和实质性的支持,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社会提供同龄人和朋友间的支持。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使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对20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不同属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
结果发现: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处于处于中上水平;②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③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高,更擅于从他人获取支持。
④大一学生对于支持的利用度远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标签:大学生;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1.引言社会支持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客观、有形、现实的支持;二是主观、心理、感受到的支持(丁宇等,2005)[1]。
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水平,社会支持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2]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1研究对象采取随意抽样,对江苏某高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213份,有效回收问卷201份,回收率为94.37%。
其中男生76人(37.8%),占比37.8%,女生125人(62.1%);大一19人(9.4%),大二34人(16.8%),大三111人(55.2%),大四37人(18.4%)。
1.2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学生来源等。
2.社会支持量表。
本研究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1994)[3],其已被测试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研究过程本研究调查了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最终得到20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6.0对数据中的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果2.1 大学生社会支持概况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总体社会支持度30-40分之间,在处于比较好的水平。
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均高于平均水准。
2.2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等方面的比较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高,更擅于从他人获取支持。
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在当代社会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由家庭、学校、朋友和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一系列人际关系,它们在学生的成长中提供了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支持网络之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关爱和监督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家庭的积极参与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优秀的家庭支持网络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安全、自信。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不仅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经验和机会。
研究表明,学校的积极参与与学生的学术成就、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优秀的学校支持网络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是学生建立友谊、培养合作精神和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第三,朋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社会支持网络。
朋友间互相交流、分享和支持是学生社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与朋友相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朋友间的互惠关系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因此,建立积极的友谊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其他社会组织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络之一。
例如,社区组织、青少年俱乐部等。
这些组织提供了丰富的社交活动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这些组织还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学校、朋友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重要他人的满意度首先是父母和朋友 ,其次 是同学 ,最不满意的是教师 。
四 、结论
1. 大学生从父母 、朋友那里获得肯定与支持最多 ,其次 是同学 ,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最少 。从朋友处获得陪伴与亲 密支持最多 ,其次是父母和同学 ,最少的是教师 。对与父 母 、朋友的关系最满意 ,其次是同学 ,对教师最不满意 。从 父母那里得到的冲突与惩罚最多 ,大四学生感受朋友的冲 突与惩罚较多 。
的肯定与支持差不多 ,说明大学生比中学生对父母的依赖 要少一些 ,他们的独立性有了一定提高 。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 ,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与支持 、陪 伴与亲密感和对教师的满意度都是最低的 ,但中学生感受 到来自教师的冲突与惩罚较多 ,大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 冲突与惩罚较少 。这表明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 ,师生关系 一直不好 ,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教育者的地位 ,中学教 师对学生的指责与惩罚较多 ,而大学教师对学生较少关心 , 接触较少 。大一和大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陪伴与亲密感要 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 ,这可能与我们学校教育中比较 关注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 ,关注大四学生的毕业求职有关 。 所以 ,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我们在教育教学 工作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
2. 女生感知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陪伴与亲 密感 、对朋友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 ,男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 肯定与支持 、陪伴与亲密感和来自教师的冲突与惩罚显著 多于女生 。
参考文献 : [1 ] Pierce , GR. ,Sarason ,R. B. ,Sarason , G. I. . Handbook of Social Sup2
2007 年第 5 期 (总第 191 期)
教育探索
EDUCA TION EXPL O RA TION
No15 ,2007 General ,No1191
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
刘春梅a ,刘 刚b
(哈尔滨学院 a1 教育科学学院 ; b1 人事处 ,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 :研究表明 ,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最多 ,其次为同学和教师 。他们从朋友那里得 到的陪伴与亲密支持最多 ,对朋友的满意度也最高 。从教师那里感知到的支持最少 ,来自于教师的冲突和惩罚也 较少 。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支持 ;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 : G4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0845 (2007) 05 - 0009 - 02
21504
01863
01844
父母
朋友
同学
教师
大一 107 2124 ±0150 1196 ±0141 1191 ±0144 2105 ±0149
冲突与大二 136 2115 ±0164 1194 ±0148 1190 ±0144 1196 ±0159
惩 罚大三 99 2118 ±0159 2105 ±0150 1192 ±0147 1190 ±0156
大四 88 2127 ±0160 2115 ±015212 1199 ±0156 1197 ±0160FLeabharlann 01923 31688 3
01746
11190
注 : 3 代表 p < 0. 05 , 3 3 代表 p < 0. 01 , 3 3 3 代表 p < 0. 001
—9 —
从上表可以看出 ,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肯定 与支持最多 ,同学的肯定与支持次之 ,教师的肯定与支持最 少 ,这与有关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相一致 [6] 。其中 大一学生感受到来自朋友的肯定与支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 年级 。
一 、研究方法
1. 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哈尔滨市两所大学大一到大四学生共 451 人 ,有效被试 430 人 。被试的平均年龄为 20. 66 岁 ,范围 为 17 —24 岁 。男生 129 人 ,女生 301 人 。 2. 测量工具 采用 Furman 等人 (1985 ,1992) [4] 编制 ,邹泓 (1998) [5] 修 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问卷包含肯定与支持 、冲突与惩 罚 、陪伴和亲密 、满意度等四个维度 ,采取事件核查的方式 , 做 5 点评分 。
各年级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冲突与惩罚最多 ,除大四 年级外 ,各年级感受到来自朋友 、同学和教师的冲突与惩罚 较少 。大四年级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冲突与惩罚显著高于大 一和大二年级 。而有关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却表 明 ,青少年从教师那里感知到的支持最少 ,与教师发生的冲 突和受到教师的惩罚却较多 [6] 。
大学女生感知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陪伴与 亲密感显著多于男生 ,男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支持 、 陪伴与亲密感 、冲突与惩罚显著多于女生 。这与青少年社 会支持系统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6] 。这可能与女生对父母朋 友更依赖 ,她们的情感更细腻 ,而男生情感更封闭有关 ,也 与学校生活中男生更愿意亲近教师 ,或者教师对男生更关 注有关 。
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 体的肯定 、尊重 、关爱和帮助[1] 。社会支持对社会成员的生 活质量和个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 , 社会支持与个体工作绩效 、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 正相关 ,与焦虑 、抑郁 、毒品使用有着显著负相关[2] 。大学 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 ,是心理和人格发育逐步趋于成熟的 时期 ,这一时期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3] ,所以大学生更 需要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已有研究侧重探讨总体社会 支持的作用 ,很少对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特点进行更为细 致 、深入的研究 。同时 ,多数已有研究将社会支持视为相对 静止 、稳定的变量 ,较少探讨社会支持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发 展变化 。本研究拟从动态角度 ,考察大学生感受不同来源 的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变化 ,主要探讨大学生获得重要他 人 (父母 、朋友 、同学 、教师) 的社会支持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 以便为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大四 88 3170 ±0172 3159 ±0155 3104 ±0161 2160 ±0169
F
11658 31880 3 3 21444 61579 3 3 3
父母
朋友
同学
教师
大一 107 3101 ±0175 3181 ±0169234 2196 ±0167 2101 ±016223
陪伴与大二 136 3108 ±0171 3156 ±0162 2181 ±0164 1170 ±0154
收稿日期 :2007 - 01 - 30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0544175) 作者简介 : 刘春梅 (1968 - ) , 女 , 黑龙江双城人 , 副教授 , 硕 士 ,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刘刚 (1968 - ) ,男 ,哈尔滨人 , 副研究员 ,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
各功能的比较 (总人数 = 430 人)
人数 父母
朋友
同学
教师
大一 107 3188 ±0161 3184 ±0152234 3115 ±0159 2191 ±0166234
肯定与大二 136 3186 ±0154 3167 ±0151 2198 ±0152 2159 ±0162
支 持大三 99 3184 ±0164 3165 ±0161 2196 ±0156 2156 ±0169
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差异比较 对大学生来自父母 、朋友 、同学和教师方面的肯定与支 持 、陪伴与亲密 、冲突与惩罚 、满意度四个维度分别进行性 别差异的 t 检验结果表明 ,女生感知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肯 定与支持显著多于男生 (t = - 2. 648 ,p < 0. 01 ; t = - 2. 549 , p < 0. 05) ,男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支持显著多于女生 (t = 2. 475 ,p < 0. 05) ,这与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结果 相一致[6] 。女生感受到来自父母 、朋友的陪伴与亲密感显 著高于男生 (t = - 5. 576 ,p < 0. 001 ;t = - 4. 647 ,p < 0. 001) , 男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陪伴与亲密感显著高于女生 (t = 2. 268 ,p < 0. 05) 。女生对朋友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 (t = - 2. 382 ,p < 0. 05) 。男生感受到来自同学和教师的惩罚显著高 于女生 (t = 2. 468 ,p < 0. 05 ;t = 5. 844 ,p < 0. 001) 。
大二 满意度
136
3167 ±0152
3164 ±0144
3119 ±0152
2185 ±0155
大三 99 3168 ±0151 3164 ±0149 3120 ±0152 2184 ±0159
大四 88 3150 ±0171 3152 ±0161 3125 ±0156 2190 ±0160
F
11921
poa and the Family.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6 , 324 - 336. [2 ]Munroe S , &Steiner 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pathology : Interrela2
tions with preexisting disorder , stress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2 normal Psychology , 1986 ,95 :29 - 39. [3 ]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 [J ] 1 心理学动态 , 1994 ,2 (2) :34 - 39. [4 ]刘美涓 ,余华. 大学生 SCL - 90 测试结果的研究[J ]1 心理科学 , 1995 ,18 (5) :295 - 2981 [5 ]邹泓. 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D]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1998. [6 ]刘春梅 ,李宏英. 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 [J ] . 心 理科学 ,2002 ,25 (4) :477 -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