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合集下载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张灯结彩、身不由己、舌战群儒、青山不老、招兵买马、光阴荏苒、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初出茅庐、胸怀大志、器宇轩昂、知遇之恩、诡计多端、养精蓄锐、笑容可掬、反戈一击、孔孟之道、大吉大利、强词夺理、摇摇欲坠、虚虚实实、无名小卒、势不可当、大雨滂沱、赤膊上阵、物伤其类、锦囊妙计、泪流满面、曲意逢迎、闷闷不乐三国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三国演义成语

三国演义成语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个⼈⽓量⼴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胸宽⼴。

2、髀⾁复⽣(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成就。

3、后患⽆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穷⽆尽。

4、如鱼得⽔(刘备与诸葛亮):⽐喻得到了与⾃⼰⼗分投合的⼈或对⾃⼰⾮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来⽐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益(诸葛亮):指集中众⼈的意见,扩⼤⼯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的全部⼒量,死了⽅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种作战⽅法。

11、望梅⽌渴(曹操):⽐喻以空想安慰⾃⼰。

12、捉⼑(曹操和⼿下的名将崔琰):指代⼈写⽂章。

13、才占⼋⽃(曹植):形容学问⾼,⽂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超,⽂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形容⾼出众⼈之上,没有⼈能与其相⽐。

16、⼀⾝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龙⼀⾝都是胆。

形容胆量极⼤。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乐戏曲的⼈18、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荀彧)指饿死、困死敌⼈的⼀种作战⽅法。

20、如嚼鸡肋(杨修)⽐喻很乏味。

21、⽼⽜舐犊(杨修的⽗亲杨彪):⽐喻⽗母爱抚⼦⼥。

22、势如破⽵(杜预):⽐喻军队⼀路连打胜仗,形势好⽐⽤⼑劈⽵竿⼀样的顺利。

23、车载⽃量(吴国的中⼤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郭嘉):指⽤兵贵在神奇⽽快速。

28、出⾔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没有礼貌。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1、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

横着长矛而赋诗。

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2、缓兵之计: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3、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

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4、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5、荒淫无道: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

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

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6、魂亡胆落:同“魂飞魄散”。

7、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8、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9、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0、光辉灿烂: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11、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

战鼓响,号角鸣。

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2、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13、官轻势微: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14、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15、鬼神不测:测:猜想,估计。

鬼神也预料不到。

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16、割恩断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17、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18、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19、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

法律不徇私情。

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20、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21、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22、费力劳心:耗费气力和心思。

23、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24、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

背着重东西走远路。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25、放鱼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同“肉跳心惊”。

26、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27、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千里走单骑(关羽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篡魏之心)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魏国,皆无功而返)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众多的成语,而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三国演义的成语:1、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连动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指扭转败局。

2、兵精粮足:兵:兵士。

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

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3、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

4、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

指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可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5、步步为营: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

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

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

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比喻做事谨慎。

6、摇摇欲坠: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

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

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望梅止渴、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等。

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3、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

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5、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

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6、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不想再回蜀中。

现在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300个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300个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300个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作者:Jiahuifeng
成语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割须断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足鼎立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三顾茅庐初出茅庐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吴下阿蒙才高八斗如入无人之境对酒当歌煮豆燃萁七步之才八斗之才老骥伏枥望梅止渴单刀赴会木牛流马鞠躬尽瘁
歇后语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