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论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论 大 学 生 的 学 习 策 略 及 其 培 养
姜 燕 吴 素 红
3 50 ) 12 0
( 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 江 宁波 宁 浙 摘 要 :为 有 效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学 生 必 须 掌握 有 效 的 大 学 习策 略 。 学 习策 略 是 一 个 由认 知 策 略 、 认 知 策 略 、 感 策 元 情 略 和 资 源 管 理 策 略 组 成 的 操 作 系统 , 它们 互 相联 系 、互 相 作 用 。 大 学 生 学 习策 略 的 培 养 需要 从 学校 教 学中, 其 调认 知 策 略 和元 认 知 策 略 应 是 学 习 策 略 系 统 的核 心 ,情 感 策 略 和 资 源 管 理 策 略 则 属 于 辅 助 性 策略 。 ( ) 知 策 略 一 认 认 知 策 略 主 要 是 指 加 工 信 息 的 一 些 方 法 和 技 术 ,这 些 技 术 能 有 效 地 从 记 忆 中提 取 信 息 , 要 包 括 复 述 策 略 、 加 工 策 主 精 略和组织策略。 复 述 就 是 对 信 息 的一 种 重 复 ,运用 内 部 言 语 或 外 部 言 语 重 现 学 习 材 料 或 刺 激 ,将 注 意 力维 持 在 学 习 材 料 上 的 各 种 方 法 。使 用 复 述 策 略 时 应 注 意 : 用 随 意 识 记 和 有 意 识 记 ; 除 利 排 相互干 扰即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 : 种感官参 与 ; 时复 习 , 多 及 以减 缓 遗 忘 的 进 程 : 分散 复 习优 于 集 中复 习 。 精 加 工 策 略 是 一 种 将 新 学 材 料 与 头 脑 中 已有 知 识 联 系 起 来 . 而增 加 新 信 息 的意 义 的深 层 加 工 策 略 。 从 主要 的精 加 工 策 略 有 记 忆 、 笔 记 、 问 、 比 、 用 背景 知 识 等 。 做 提 类 利 组 织 策 略 是 按 照 学 习 材 料 的特 征 或 类 别 进 行 整 理 、归 类 和 编 码 的过 程 . 整 合 所 学 新 知 识 之 间 、 旧知 识 之 间 的 内 在 是 新 联系 , 形成 新 的 知识 结 构 的策 略 。 体 策 略有 : 提 纲 、 图示 具 列 画 实 . 于实 现 自身价 值 的胸 怀 。 勇 三 、 术教 育 必 须通 过学 校 教 育来 完 成 美 中 国有 句 古 话 :爱 美 之 心 , 皆 有 之 。 ” 自然 是 艺 术 的 “ 人 大 源 泉 、 的源 泉 , 人 的审 美 能 力 和 美 术 方 面 的 基 本 素 质 不 是 美 但 天 生 就 有 的 。美 术 教 师 是 重 要 的艺 术传 播 者 ,又 是 教 育 工 作 者 , 负 着 培 养一 代 有 理 想 、 道 德 、 纪 律 、 得 真 善 美 的新 担 有 有 懂 人 的责 任 。 明显 , 统 美 术 教 学 方 式 已 不适 应 现 代 美 术 教 育 很 传 的需 要 , 须 予 以 改 革 ; 术 教 师 要 跟 上 时 代 的发 展 , 应 转 必 美 就 变观念 , 新 教育模式 , 富教学 内容 , 情感人 、 美育人 。 创 丰 以 以 教 师 要 注 意 榜 样 的作 用 . 自己 的 “ 美 ” 为 、 想 , 造 良 用 爱 行 思 营 好 的美 术 学 习 氛 围 , 而 感 染 学 生 , 从 最终 达 到教 育 目标 。 美 术 是 表 现 美 的 艺 术 , 学 生 在 实 践 中领 悟 、 验 到 艺 术 使 体 创 造 的 艰 辛 . 得 成 功 的艺 术 创 造 离 不 开 优 秀 的 意 志 品 德 。 懂 美 术 教 育 与 人 格 教 育 是 教 育 领 域 中两 个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其 目 的 都 是 要 培 养 时 代 发 展 所 需 要 的优 秀 人 才 。 采 取 学 生 容 易 接 受 的形 式 , 才会 收 到 理 想 的 效 果 。美 术 是 情 感 的艺 术 , 有 强 具 烈的感染力 , 旦进 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 一 审美 体 验 的 积 淀 必 将 产 生 巨 大 的 行 为 力量 。因此 , 术 教 育 能 成 为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美

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首先,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大学生应该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在制定计划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此外,要养成每天复习的习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避免遗忘。

其次,大学生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提升。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

大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概念地图、复述、讲解、讨论等。

通过积极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提高。

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也是必要的,如阅读技巧、写作技巧、记忆技巧等。

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大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学习需要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学习任务,并保持专注和自律。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设定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有效管理时间。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学术资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大学生要注重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和补充知识。

利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

同时也要注重与老师的交流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提供了各种资源供学生利用,如图书馆、实验室、导师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图书和电子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

我国学习策略的现状与教学

我国学习策略的现状与教学

我国学习策略的现状与教学作者:石美玲洪建中葛栋来源:《教育观察·上旬》2013年第01期[摘要]学习策略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对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概述后,重点论述了我国中小学和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使用与习得方式,最后阐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具体教学过程及对未来学习的策略研究,从而得出其对教学的启示:首先,理论基础薄弱使理论无法指导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犹如空中楼阁。

其次,研究深度不够,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结构和层次缺乏探索,而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亦多引用国外,由于文化上存在差异,国外的有些学习策略指导教程可能不适用于我国,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策略的现状;各年级学习策略;策略的教学[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17-05一、有关学习策略的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提出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Bruner在其人工概念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认知策略”,它的提出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滥觞。

心理学家Newell,Shaw &Simon (1958)利用计算机有效地模仿了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形成“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概念,引起心理学家、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二)学习策略的定义在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学习策略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问题。

对此,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关于学习策略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Rigney,1978)。

第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Kail &Bisan, 1982)。

第三,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可见,国外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看法各有侧重。

国内学者对学习策略的通行定义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与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等,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步骤。

大学生的学习策略

大学生的学习策略

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

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类。

记忆策略●一是应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二是排除相互干扰:●三是应进行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四是多种感官参与。

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五是应及时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图中登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

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像无意义音节这样的学习材料,完全记住后,如不抓紧复习,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左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学习者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或途径的策略。

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有:●一是列提纲:●二是利用图形:●三是利用表格: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间读材料、提出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和调整。

●一是给学习作计划●二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计划目标及时评价、反馈学习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学习行动、策略的效果●三是根据对学习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计划学习时间管理策略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

应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和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资源的利用策略学习资源的利用包括学习环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以及社会人力资源的利用。

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学习能力呢?●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竞争合作能力:●自省监督能力:●网络学习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潜能是代表一个人潜在的、尚未完全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它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内在特质,是由智能、个性、兴趣、动机或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特征研究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特征研究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 ,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并使用有效 的学习策略 ,有利于广大高校教育
者和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学 习策略 ,发展智慧 、技能和元认知 ,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学习规则系 统 ,为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和教程制定提供指导 ,促进大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 ,提高学
习效率和 自身素质。 综观前人对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大多针对儿 童和中学生 ,较少涉及大学生。在 国 J 内,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结构特征的研究仍是空 白。本研究 旨在了解 、分析 目前大学生学习策略
反思策略 ;行为学习策略包括寻求人际策略 、文献求助策略和实践应用策略 ;自 我调节策略包 括情感控制策略 、 动机控制策略和理解控制策略。量表的克龙巴赫 8 系数 = .8 07 ,表明该量表
具有 良好的信度 。
3 .施测 与数 据处 理
施测时间为每个年级的第二学期初。以班为单位 , 采用书面和口头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集体 施测 ,测验所需时间约 1 0分钟 ,所有问卷一次完成并及时收回。
二 、研 究方法
1 被试 .
从广州地区 1 所高校中随机抽取文史 、理工 、艺术和医科等 4个专业类别共 19 1 54名大学
收稿 日期 :20 0 5一l —1 1 2 基金项 目:广州大学教学研究基金 资助项 目 ( 03 20 ) 作者简介 :邢 强 (9 3一) 17 。男,广 州大学教 育学院心理 学系博士后 。
邢 强 ,杨 安 ,彭 以松
(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心理学 系,广东 广州 500 ) 106
摘 要 :采用学习策略量表研究了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结构特征。随机
抽取广州地 区 l 所 高校 10 名大学生为被试 , 1 52 利用 F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表明 :大学 生心理学习策略维度和行 为学习策略维度 的使用水平较 高 ,自我调节策略维度 的使用水 平较低 ;性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特点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特点调查与分析
第2 6卷第 18期 2
21 0 0年 1 2月
湖 南财 经 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 报
Jun lfH n nFn nil n cn mcC lg o ra u a i c d Eo o i ol e o a aa e
I 2 0 28 2 6 . .1
De . 01 c2 0
1 、调 查 对 象
本 项 研 究 的调 查 对 象 是 某 学 院 30名 非 英 语 专 业 的 学 0 生 。来 自 3个 专 业 6个 班 级 的 学 生 参 加 此 次 调 查 ,共
级 ,相应地计为 1 —5分 。笔者设 计的学 习策略 问卷包括 以下七大类学 习策略 : ( )记 忆 策略 。如 分 组 记忆 、想 象 、使 用单 词 本 、 1 和有规律 的复 习等 ,共计 9条。
谈 、追 思 法 (erset n 、 学 习 日记 、问 卷 调 查 等 收 集 rt pc o ) o i
资料。外语 学 习 策 略 问 卷 调 查 表 ( t tD Ivnoyf Sr e ' ne t o ab r r l gael rig SL r S / F ,5 a ug an 或 ILf L E L 0条 )是最广 泛使 n e n oE
大学生整体学 习策略运用 、学习策略大类运用的特点 ,并 籍此为学生 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提供参考 ,并为以后
笔者对学生进 行英语学 习策略训练的研究做准备 。


英 语 学 习 策 略 问卷 调 查
习策 略。笔者在此基础 上增加 了一类学习策略 ,即母语策
略 。学 生 对 5 8条 策 略 的 回答 分 “ 不 如 此 ” “ 少 如 从 、 很 此 ” 一般 如此 ” 大 致 如 此 ” “ 是 如 此 ” 等 五 个 等 、“ 、“ 、 总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随着社会发展的迅猛,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学习策略和方法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1. 目标明确且可量化学习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

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且有挑战性,以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例如,设定每周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等目标,帮助自己有计划地推进学习进程。

2.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并确保每个科目都得到适当的关注。

学习计划应该包括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学习任务,以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跟踪学习进度。

3. 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注意力和集中力是学习的关键要素。

大学生往往容易分心,陷入社交媒体、手机游戏等干扰的诱惑中。

因此,通过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对于有效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避免手机和其他社交媒体的干扰。

4. 积极参与互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积极参与其中。

5. 多种学习方式结合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喜好可能不同,因此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

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外,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资料、在线学习资源、讨论小组等多种学习方式,以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充分利用资源大学内外的资源对学习起到极大的帮助。

学校图书馆、网络课程、学术期刊等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大学生应该积极利用这些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学习效果。

7. 及时复习和总结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

及时回顾所学内容,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并进行适当的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复习,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策略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拓展

 培养学习策略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拓展

培养学习策略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拓展培养学习策略: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拓展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学习是他们重要的任务之一。

然而,如何有效地学习却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大学生经常遇到各种困难,例如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低下等。

针对这些问题,培养学习策略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首先,培养学习策略需要从有效的计划开始。

大学生通常面临着大量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压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很容易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个人时间状况,将学习任务分解成适当的时间段,并根据不同任务的紧急程度进行优先安排。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避免因时间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学习压力过大。

其次,培养学习策略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大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因此,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采取阅读、总结和归纳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实验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与同学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以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和方法。

再次,培养学习策略需要注重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是一项长期而紧张的任务,很容易让大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习策略,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拒绝拖延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要注意适度休息,避免学习过度造成的身心疲惫,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最后,培养学习策略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

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次学习都是一个机会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在学习结束后,大学生可以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 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主要表 现为: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定义和结构方面, 不同的 研究者难以达成一致, 许多研究忽略了资源管理 这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有关学习策略的测量 工具上, 国外量表应用较多, 结合中国学生特点编 制的工具较少。在有关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中, 大多数研究都以中学生为对象, 以大学生为对象 的研究为少, 其中固然有一部分研究( 例如, 周启 加, 2003) [10] 针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探讨,
个项目; F3 为认知策略, 包含 1、4、5 等 11 个项目; 所有有效数据输入 SPSS810 进行统计处理。
F4 为资源管理策略, 包含 16、41、42 等共 7 个项 目。修订 后的 问卷总 项目 数为 49 个, A 系 数为
3 结果与分析
0193, 分半信度系数为 0185, 以随机抽取的 70 名 311 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摘 要: 采用5 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6 , 对 364 名大学 生进行了 调查。结果 发现: ( 1) 大学生 的学习策 略总体 水 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 ( 2) 不同年 级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不完全一致, 在元认知 策略 和情 感策略上, 一年级学生优于其他年级, 而在认知策略和 资源管理策 略上一年 级学生最低; ( 3) 女 大学生 的 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 4) 文科大学 生的认知策 略和资源 管理策略水 平显著高 于 理科大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策略; 发展
赵俊峰 杨 易 师保国: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学生的差异情况类似的是, 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 策略分量表上的得分, 文理科大学生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1 关于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 与我们的假设相反的是, 不同年
级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我们在随后分年级的比较研究中发现, 一年级 大学生的认知策略水 平明显低于三 年级的大学 生, 三、四年级大学生的资源和管理策略水平明显 地高于一年级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上, 四个年级大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没有显著差 异, 但是从表 1 中学习策略各分量表的平均数分 布情况发现, 一年级大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情感 策略水平较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大学生学习 策略年级差异的这些特点, 我们认为可能与以下 原因有关: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初始阶段, 刚 刚进入校门不久的大 学生面临着种 种不适应问 题。首先是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不适应, 从中学到 大学, 从小校园到大校园, 从几百人的中学到上万 人的大学, 可以说学习环境的变化尤其突出。其 次是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新生之间彼此较生疏, 同 教师的交流也比较少。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一年 级大学生的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明显低于二、三年 级的学生。三年级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 认知策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因此显著高于一年 级的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即将毕业, 面临着就 业、考研等诸多复杂和现实的问题, 这些问题分散 了他们的一部分学习精力, 使得四年级大学生的 学习策略水平没有随年级的增长而相应提高。具 体到一年级大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其 水平之所以比较高可能是由于考大学的压力使他 们在高中阶段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监控策略和情 感调节策略, 这些策略对他们的大学学习持续产 生着影响。 412 关于男女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但对于普通大学生群体来说,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 从深度上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都还不够。着眼于 这些问题, 本研究试图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 提出 一个有关学习策略的整合定义, 并使用围绕这一 概念所设计的问卷, 系统地探讨当前大学生的学 习策略发展特点, 为开展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这里, 我们把学习策略定义为: 学习者在一 定的情境下, 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 依据学习的一 般规则, 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 效的操作,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 系统。它是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动态的 操作系 统, 包括四个部分: 认知策略, 含复述、精加工和组 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含计划、监视和执行策略; 情 感策略, 是与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有关的策略; 资 源管理策略, 含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寻求帮 助策略等。根据以往研究结果, 我们假设: ( 1) 大 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 地提高; ( 2) 具体到每一种学习策略上, 不同年级 大学生使用特点不完全一致; ( 3) 男女大学生的学 习策略特点存在差异; ( 4) 文理科大学生的学习策 略特点存在差异。
1 问题提出
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领域近二、三十年来 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围绕其定 义、结构、测量和主体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不少 研究, 如: 丹塞路[ 1] 认为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知识 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或步骤, 他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尼斯比 特[ 2] 将学习策略分为三个因素: 与态度和动机有 关的一般策略; 包括调控、审核和修正等功能的宏 观策略; 与质疑和计划有关的微观策略。玛格达 雷纳等人[ 3] 考察了小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知与配 置情况, 迈伦等[ 4] 提出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去培 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此外, 国内的不少 心理学工作者也对青少年的学习策略发展情况进 行了研究[ 5 ) 9] 。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测验用时约为
分量表加以命名: F1 为元认知策略, 包含 3、9、10 20 分钟。实发 问卷 400 份, 回收 393 份, 回收率
等 18 个项目; F2 是情感策略, 包含 2、24、25 等 13 9812% , 其中有效问卷 364 份, 有效率 9216% 。将
卷, 所有题项采用 5 级评分方式, 从完全同意到完 108 人, 四年级 54 人; 文科学生 158 人, 理科学生
全不同意分别打 1 ) 5 分。使用这一初始问卷进 206 人。被试的年龄分布于 17~ 23 岁之间。
行预试, 对结果进行因素分析, 成功提取出 4 个因 程序
子。根据每一因子所包含项目的内容, 对这 4 个
由表 2 可知, 男、女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整体水 平基本一致, 无显著差异, 女生的总体策略水平只 是略高于男生。但是, 男生的认知策略水平明显 地低于女 生, 这一结 果与以 往研究 相近 ( Slotte, Lonka, etc. 2001) [ 11] 。这说明女生的 自我监控学 习能力比较强, 善于积累和运用信息加工方面的 方法和技术, 如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而且女生 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借助一些外在的辅助手段来
t
M
SD
M
SD
F1 分量表( 元认知) 45. 16 10. 21 45. 48 9. 68 - 0. 31 F2 分量表( 情感) 30. 87 8. 42 31. 17 6. 86 - 0. 38 F3 分量表( 认知) 30. 17 6. 12 28. 57 5. 53 2. 62*
F4 分量表( 资源管理) 18. 62 4. 29 17. 70 3. 92 2. 14*
313 文理科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表 3 不同专业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
F1 分量表( 元认知) F2 分量表( 情感) F3 分量表( 认知)
F4 分量表( 资源管理)
文科( n= 158)
M 45. 08 30. 90 28. 36 17. 30
SD 10. 73 7. 15 5. 83 4. 12
表 2 列出了不同性别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 状况。由表 2 可知, 男女大学生在认知策略和资 源管理策略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 女大学生的 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但是, 在元认知策略和情
80
感策略分量表上的男女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
表 2 不同性别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
男生( n= 163) 女生( n = 201)
5. 24 2. 84*
19. 23
4. 15
17. 72
4. 13
17. 71
4. 14
17. 04
3. 57 3. 56*
表 1 列出了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 状况。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并 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 一年级到四 年级这四个年级组的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 策略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在认知策略和 资源管理策略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性水 平。具体来说, 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上, 一年 级的学生优于其他年级学生, 而在认知策略和资 源管理策略上一年级大学生的表现水平最低。进 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发现, 在认知策略分量表上 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的得分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资源管理策略分量表上一年级和三、四年级大 学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三、四年级大学生的策 略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大学生。 312 男女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帮助学习, 如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寻找合适的学 习环境, 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等。 413 关于文理科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文理科大学生的总体学习策略水平不存在显 著差异, 但文科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 水平显著地高于理科生。我们认为理科大学生的 认知策略水平显著低于文科生的原因是理科生的 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水平比较低, 这可能是由 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理科教学模式造成的。由 于理科生大多靠机械记忆的方式被动地接受教师 灌输的知识, 因而, 教师的教学就限制了学生主动 加工信息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 理科学生就养成了 依赖的学习习惯, 很少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归 纳或从材料中做出推论, 造成精加工策略和组织 策略的水平不高。在高校里, 理科大学生的学习 负担较重, 作业、实验较多, 文科大学生的学习负 担较轻, 这使得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一 些好的学习辅助性策略, 这可能是文科生的资源 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的原因。
大学生学习成绩为效标求出的各分量表的效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