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三)货币市场的均衡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练习题[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464b5886529647d27285274.png)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4.国内生产净值 5.国民收入 6.个人收入 7.个人可支配收入 8.政府转移支付 9.GDP折算指数二、判断是非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10.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11. 2009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5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3.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14. 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三、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A 收入及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A GDPB NDPC NID PI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 M=1.8亿,则A NDP=8.7亿B GDP=7.7 亿C GDP=8.7亿D ND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A 折旧B 间接税C 出售股票的收入D 工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A 政府转移支付B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支出C 企业投资D 政府购买14. NI包括的项目有A 利润B 间接税C 业主收入D 企业转移支付15.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四、计算题1. 根据下表计算GDP、NDP、NI。
《宏观经济学》习题3

《宏观经济学》习题3第三章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二、判断题(F,T)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17.引致投资是由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投资量。
()18.采用累进税率时,通货膨胀将促进消费。
()19.通过把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
()20.根据加速数的定义,投资与收入的绝对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21.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22.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B.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D.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递减;递减B.递减;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递减4.已知国民收入为2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2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为2亿美元,储蓄额为4亿美元,则()。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货币供给习题

第三章货币供给、需求和利息率的决定(一)名词解释1.自发性投资2.投资函数3.资本边际效率(MEC)4.投资边际效率(MEI)6.M17.M28.M3 9.基础货币10.货币乘数11.货币需求12.货币的交易需求13.货币的预防需求14.货币的投机需求18.流动性偏好19.流动性陷讲20.法定准备率21.超额准备金22.贴现率23.再贴现率2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二)选择题1.人们持有货币不是因为下列()。
A.交易的需求B.心理的需求C.预防的需求D.投机的需求2.下列()是正确的。
A.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B.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C.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D.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4.下列()不是M2的一部分。
A.可转让存单B.通货C.货币市场互助基金D.支票存款5.灵活偏好曲线表明()。
A.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B.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更多购买债券C.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D.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可能还要上升,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6.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态,这意味着()。
A.利率少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化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8.法定准备率高低和存款种类的关系,一般说来是()。
A.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B.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低于活期存款C.准备率高低和存款期限无关D.以上几种情况都存在9.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要留的准备金增加B.银行要留的准备金减少C.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0.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 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的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宏观第3章习题(练习用)(1)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一、填空1.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
2.IS曲线表示在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的前提下,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LM曲线表示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条件下,收入y 与利率r 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IS曲线左下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大于储蓄;IS曲线右上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小于储蓄。
5.LM曲线左上方的各点,表示货币曲线需求量小于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右下方的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大于货币供给量。
6.投资的增加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
7.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LM曲线向下移动。
二、选择题1.当人们预料不久有价证券价格会降低时,他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是一种()。
A.货币需求B.交易需求C.预防需求D.投机需求2.工薪收入者在领取工资后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这是一种()。
A.货币需求B.交易需求C.预防需求D.投机需求3.仅取于利息率水平的货币需求是()。
A.购买需求B.交易需求C.预防需求D.投机需求4.流动偏好也称为()。
A.货币需求B.交易需求C.预防需求D.投机需求5.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垂直的直线D.与横轴平行的直线6.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垂直的直线D.与横轴平行的直线7.当利息率趋于上升时,意味着有价证券价格将趋于()。
A.上升B.不变C.下降D.难以确定8.LM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达到均衡。
A.商品市场B.货币市场C.内部市场D.外部市场9.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
A.国民收入增加和利息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和利息率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和利息率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和利息率下降1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投资的增加将使()。
A.国民收入增加和利息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和利息率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和利息率上升D.国民收入增加和利息率上升11.IS曲线向右移动是由于()。
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第3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课后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或短期金融市场,是国际短期货币金融资产进行交换的场所,融资期限在________年以内。
2.国际资本市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统称为________,它是国际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
3.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欧洲货币交易中心有30余个,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中东、美洲等地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________,其他重要的中心还有________、________、香港、法兰克福等。
4.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功能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汇交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
7.辛迪加贷款具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8.若某一币种的购入额多于售出额,则银行该币种外汇头寸出现_____;若某一币种的购入额低于售出额,则银行该币种外汇头寸出现_____。
9. _____是长期资本融通的场所,通常是1年以上的中长期资本借贷或证券发行与交易的市场。
10.国际股票市场上股票发行涉及的当事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有( )。
A.强大繁荣的经济基础 B.安定和平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C.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 D.分布集中的金融机构2.按照国际金融市场产生的历史可将国际金融市场分为( )。
A.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 B.黄金市场C.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D.资本市场3.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又被称为( )。
A.超级国际金融市场 B.在岸国际金融市场C.自由国际金融市场 D.离岸国际金融市场4.国际债券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筹资,发行对象为众多国家的投资者,主要包括( )。
A.外国债券 B.欧洲债券C.武士债券 D.扬基债券5.国际股票市场按照其基本职能可划分为()。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r
L1(y)
r
L2(r)
L
L=L1(y)+ L2(r)
L
货币需求曲线
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
货币的供给
•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 1)狭义货币,M1: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
存款。
• 2)广义货币供给,M2:M1+定期存款。 • 3)更为广义的货币,M3:M2+个人和企业
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货币近似物。
•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主要指M1。 • 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
量,与利率无关。供给曲线垂直于横坐标 轴。
• 货币供给分为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货币的供给
–M1,垂直于横轴,与利率 无关.包括硬币、纸币和 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狭 义的货币供给)
例如:20C90S年代末中国央行8次降息,却没能促使人们增加 消费和投资,存款反而增加;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及欧盟的财政救市资金和降息收效甚微
流动性陷阱
流动偏好陷阱(Liquidity preference trap)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 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陷入流动偏好陷阱。
债券价格
债券收益 利率
→买进债券、抛出货币→L↓。反之亦然。
(4)结论: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L2=-hr
–h—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
(5)极端情况:
–A、现行利率过高→预期利率只能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只能 上升→用所有货币去买债券→L2=0
–B、现行利率过低→预期利率只能上升→预期债券价格只能 下跌→抛出所有债券而持有货币→L2=∞,此时出现“凯恩 斯陷阱”
第三章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4、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B)(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B)(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C)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B)(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D)(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C)(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C)(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B)(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1) 这句话不正确(2)总需求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还反映了货币市场,表示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时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2.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 2.a。
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a.b.c.在贸易前,当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供给决策是由个人获得的最大收益决定时,只有当时,这两种货物才能被生产。
所以,教科书问题的答案1. a。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截获苹果轴在400(1200/3)和香蕉轴上600(1200/2)。
b。
机会成本的苹果,香蕉是3/2而言。
它需要3个单位的劳动收获一个苹果,但是只有两个单位的劳动收获一根香蕉。
如果一个人foregoes收获一个苹果,这释放3个单位的劳动。
这3个单位的劳动就能够被用来收获1.5香蕉。
c。
劳动力流动,保证了每一个环节上常见的工资和竞争保证了货物的价格等于他们的生产成本。
因此,相对价格的相对成本相等时,它等于倍的工资单位劳动条件为苹果的工资倍除以单位劳动要求香蕉。
由于工资是平等的交叉,价格比率之比相等单位劳动要求,为苹果每2是3个香蕉。
2,3,6,7,11,14]。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线性的,在苹果和拦截800/5相当于160(轴)和拦截踩在香蕉轴等于800(800/1)。
b。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建立确定供应苹果相对于供应的香蕉在每个相对价格。
最低的相对价格,比如苹果是收获3苹果每2个香蕉。
供给曲线是平的相对这个价钱。
苹果的最大数量的价格提供3/2在家里是400所提供的同时,以这样的价格,外国的丰收,800香蕉和没有苹果给最大相对供应以这个价格的1 / 2。
这种相对供应价格之间3/2适用任何和五日。
的价格是5,两国将在收成苹果。
供给曲线是又相对平坦的5。
因此,相关的供给曲线是一步成型,公寓,租金价格相对而言3/2供应为0到1 / 2,垂直的,从3/2数量相对半上升到5元,然后再从半无限地来讲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货币市场的均衡一、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函数 2 、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 3 、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4、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 5 、流动偏好陷阱6、货币供给量7、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8、基础货币二、选择题1.当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时,()。
A.欲望的双向一致是必需的B.它允许不同的商品以相对价值计量C.它可以转换为其他有价值的商品D.它便利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换2.在大多数情况下,下列哪一项将对交易需求无影响?()A.信贷机构发展的状况B.收入频率C.利率D.以上各项均有影响3.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剑桥学派()。
A.强调货币供给B.强调手中持有的货币需求C.完全不同于费雪的流通速度理论D.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唯一理论来源4.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A.利率和收入B.只有收入C.只有利率D.流动偏好5.如果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可以期望()。
A.货币当局将无力控制货币供给B.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供给上升C.利率的下降导致循环中货币供给的上升D.投资将与利率有函数关系6.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7.凯恩斯关于社会对利率有某种标准水平的假定是()A.他的投机需求解释的关键部分B.与他的交易需求是收入函数的论点有关系的C.不现实的,而且也无必要,因为证券价格和利率是实际相关的D.经典就业理论的一部分,而根本不是凯恩斯的假定8.托宾关于投机需求曲线负斜率的解释所根据的观点是()。
A.当现行利率下降时,人们将购买证券以期获得资本所得B.只有当充分得到补偿时,人们才会承受更多风险C.持有证券有更多的无法补偿的损失的可能D.利率有一标准水平9.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供给决定,一个比较彻底的流动偏好理论主张利率决定于()。
A.货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B.货币投机需求和交易货币供给C.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资产供给D.可贷资金供给和货币总供给10.凯恩斯否定利息是储蓄的报酬这一经典观点,主张利息是()。
A.有用的概念,但不可度量B.放弃流动资产的报酬C.约束消费的报酬D.产生流动资产的报酬11.如果证券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可得出()。
A.人们持有过多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B.人们持有过少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C.证券持有者将得到资本收益D.证券持有者将蒙受资本损失12.如果货币供给至少部分地与利率有关,我们可以认为()。
A.即使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反应,IS—LM分析仍有效B.当利率上升时,货币供给将缓慢下降C.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将缓慢下降D.这将削弱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分析能力13.假定货币供给由联储自动决定这是可行的,因为()。
A.联储可以确定流通货币的精确数量B.政府授权联储去规定商业银行向联储借款的利率C.联储对银行储备水平有最终的控制能力D.银行常常不考虑利率而创造尽可能多的货币14.我们能相当肯定地说通货膨胀将导致()。
A.利率标准水平在一段时期内逐渐下降B.利率下降C.利率剧烈波动D.利率上升15.会员银行的过度储备等于()。
A.总储备减去法定准备金B.法定准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C.总储备减去自由储备D.总储备减去法定储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16.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以下哪种情况将产生货币的需求?()A.购买股票、债券的风险B.通货膨胀的无法预期C.个人从事非法交易的愿望D.购买时的便利1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债券收益和()。
A.收入B.实际资产的收益C.边际消费倾向D.消费乘数18.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函数决定()。
A.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C.价格水平D.消费水平19.储蓄存款不属于M1的原因是()。
A.同活期存款相比储蓄存款无足轻重B.储蓄存款不是联储规定的清偿手段C.储蓄存款不是交易媒介D.储蓄存款的流动性高于普通的活期存款20.在剑桥现金余额说中,货币需求()。
A.与货币流通速度正相关B.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正相关C.主要由市场利率决定D.与价格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21.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剑桥方程的描述?()A货币需求取决于价格水平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C.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D.货币作为贮藏手段22.根据简单的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
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23.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货币需求增加?()。
A.收入增加B.利率下降C.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收入、利率均不变24.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
A.提高利率B.降低利率C.利率先下降再上升D.利率先上升再下降25.货币增长率的增加最终将引起实际货币供给的()。
A.上升B.下降C.不变D.因各国情况而异26.下列哪一种假设不构成IS—LM模型的基础?()A.货币供给与利率负相关B.所有债券有同样的利率C.货币需求与产量正相关D.有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和债券27.什么情况下LM曲线向右移动?()A.名义利率下降B.总产量增加C.货币需求增加D.货币供给增加28.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
A.投资函数的斜率B.实际利率C.消费函数的斜率D.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29.下列哪种论述最好地描述了货币数量论?()A.价格水平的变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名义货币量变动所决定B.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能降低价格水平C.价格水平主要是由实际货币量的变动所决定D.名义货币存量的降低将降低价格水平30.实际余额需求()。
A.随实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B.不受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C.随利率的下降而下降D.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而下降31.费雪效应表明()。
A.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有较弱的联系B.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没有联系C.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问有很强的负相关联系D.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有很强的联系32.当超额储备为多少时,货币乘数达到最大?()A等于存款准备金B.为负数C.等于0D.趋近于无穷大33.下列哪项不包括在M2中?()A.可转让存单B.货币市场互助基金C.支票存款D.通货34.法定准备率高低和存款种类的关系,一般说来是( )。
A.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B.定期存款准备率要低于活期存款C.准备个高低和存款期限人D.以上几种情况都存在3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货币供给减少()。
A.对总需求没有影响B.因为对货币需求的减少而引起总需求下降C.引起消费支出减少,从而总需求下降D.因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而降低总需求36.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是物价水平下降引起A.货币供给减少B.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C.货币供给增加D.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减少37.基于竞争模型的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货币是中性的。
这意味着当货币供给增加时,()的均衡水平不受影响。
A.投资和利率B.就业,投资和产出C.产出和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货币工资和利率38.以竞争模型为基础,研究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
A.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上升,但货币工资不受影响B.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下降,但产出水平不受影响C.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不受影响,但产出水平上升D.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上升,但产出水平不受影响39.以竞争模型为基础,研究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
A.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上升,但货币工资不变B.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上升,但实际工资不变C.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不受影响,但产出水平上升D.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都下降,但实际工资不变40.按照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供应的增加将()。
A.提高利率B.降低总需求C.立接增加总需求D.间接增加总需求41.货币数量论指出()。
A.交易方程式是正确的B.货币供给与利率直接相关C.货币流通速度是可预测的D.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42.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增加B.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减少C.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43.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A.当货币更多地作为贮藏手段时会降低B.高度可变C.随支付频率的增加而降低D.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44.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流通速度()。
A.随利率的提高而加快B.在长期内保持不变C.是可预测的D.随利率的提高而降低45.在货币学派的模型中,货币的需求()。
A.和私人部门的消费缺乏利率弹性B.和私人部门的消费富有利率弹性C.有利率弹性、而私人部门消费则没有D.缺乏利率弹性,而私人部门的消费则富有利率弹性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分别在括号里写上T或F)1.人们所以持有投机余额,是因为债券的年收益是经常变化的。
( )2.当人们预期利息率要下降的时候,他们将出售债券。
( )3.利息率越高,持有货币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 )4.某消费者购买了一辆价值8000美元的小汽车,他一般用支票来付款。
( )5.在西方的发达国家里,需求存款、纸币和硬币这三种货币相比较,需求存款的数量最大,纸币次之,硬币的数量最小。
( )6.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是最大利润。
( )7.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
( )8.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贷款利息,所以存款是商业银行生存的血液。
( ) 9.如果一个人把6000美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需求存款增加6000美元,通货减少6000美元,因而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
( )10.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或居民提取存款来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收缩。
( )11.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化不影响价格水平。
( )12.商业银行发放更多的信用卡将会降低通货在货币供给量中的比例。
( )13.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中介职能。
( )14.货币价值贮藏职能在货币投机需求中得到了反映。
( )15.古典货币数量论假定生产水平直接与货币供给的变化成比例变化。
( )16.私人和工商企业由于未来利率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而要持有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余额。
( )17.如果能在极短时间内以极小的损失出售,就可以说这种资产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 ) 18.货币并不是所有资产中最具有流动性的。
( )19.古典货币数量论中的剑桥方程式仅仅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不同表达形式而己。
( ) 20.在将货币交易需求表示为收入的线性函数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
( ) 21.如果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函数,则货币当局对它就没有任何控制权。
( )22.按照凯恩斯理论,利率由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决定。
( ) 23.假定货币供给不变,且经济不处于流动陷井中,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
( ) 24.强力货币实质上是会员银行储备与流通中的货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