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5年增加超39万公顷

合集下载

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

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

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试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2003年BA、5月20日B、6月25日C、7月25日D、8月5日2、《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林业、重视林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明确了林业的“三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A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地位。

A、重要/首要/基础B、基础/首要/重要C、首要/重要/基础D、重要/基础/首要3、《决定》明确指出的新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三生态”战略思想,“三生态”是指C、、。

A、生态建设、生态良好、生态文明B、生态发展、生态良好、生态文明C、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D、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4、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于A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给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A、1987B、1999C、2001D、19655、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A %。

A、18.21B、13.92C、12.72D、13.296、C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A、林业B、林木C、森林D、湿地7、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A 、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效。

A、净化空气B、生产建设C、减少疾病D、防止火灾8、第一部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1984年9月20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于A 起施行。

A、1985年1月1日B、1985年3月1日C、1986年1月1日D、1986年3月1日9、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B。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积极消灭C、主动预防,积极消灭D、预防为主,小火当大火打10、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全省林区B 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1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1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的通知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1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我省是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管理体制复杂,条块管理,责任不清,一些地方在发生问题时相互推诿,回避责任,致使破坏森林资源问题频发。

为切实加强我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森工、农垦改革的相关文件,都赋予了地方政府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的职责。

今后,无论中直、省直单位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管理的森林资源,还是集体(个人)管理的森林资源,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必须承担起保护管理的主体责任。

行政辖区内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除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外,还必须依据《黑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追究地方政府领导责任。

二、森林经营单位必须承担起森林资源的管护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六条“林业经营者应当履行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义务,保证国有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第四十一条“各有关单位应当加强森林管护。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大投入,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防和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的规定,森工林业局有限公司、国有林场、农(牧)场有限公司等森林经营单位在依法经营的同时,必须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落实管护措施,明确管护责任,加大巡护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林业生产中的“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指的是什么?A、木材加工计划B、森林长期发展规划C、森林病虫害防治计划D、森林防火计划参考答案:B2.在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项是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A、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B、过度开发C、合理规划和管理D、忽视生态环境参考答案:C3.春季融雪期计划烧除也称作()。

A:跟雨点烧B:跟雪点烧C:跟霜点烧D:跟草点烧参考答案:B4.林业生产中的“林分”通常指的是什么?A、一片森林中的树木种类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数量C、一片森林中具有相同树种、年龄和结构的树木群体D、一片森林中的土壤类型参考答案:C5.适宜的造林季节主要根据种苗特点和各地区的()来确定。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经济条件D:地形条件参考答案:A6.在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项是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有效措施?A、过度放牧B、设立自然保护区C、频繁砍伐D、引入外来物种参考答案:B7.林业生产中的“森林认证”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高木材价格B、扩大森林面积C、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D、增加木材产量参考答案:C8.林业生产中,哪项技术常用于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A>单一树种造林B、混交林种植C、遗传改良D、过度施肥参考答案:C9.关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撤销存在申请文件、种子样品不实的已登记品种的品种登记B:及时公告有关转基因植物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信息C:规定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办法D:公告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林木良种参考答案:A10.采伐和采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须经()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C:国务院D: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参考答案:B11.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但尚未郁闭的林地,在统计时应列入何种类型。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原料保障能力。
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食用菌、浆果、坚果、粮豆、蜂产品、畜禽等野生品种保护和人工种养生产基地。增加“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数量,到2020年,林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力争达到200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 10个以上,分别增长25%和10%。建立基地、种养户与加工销售企业利益共同体。
(黑政办发〔2015〕5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我省森林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0.3%,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主导,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森林保护与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二是坚持机制创新,高效发展。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林区发展活力。三是坚持转型牵动,集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壮大接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林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黑政办发[2015]5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体目标。到2020年,林区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森林覆被率和公顷蓄积分别由2013年的79.89%和84.6立方米增加到87.5%和91.7立方米;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林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1480亿元增加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5.2%,非木经济比重由68%提高到80%;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林区职工群众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林区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2505元增加到27640元,职工“五险一金”覆盖面与地方水平相协调。立足我省实际,走出一条具有林区特色的转型之路,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黑龙江省情百科知识竞赛

黑龙江省情百科知识竞赛

黑龙江省情百科知识竞赛一、判断题(30题)1.黑龙江省由中俄最大界河黑龙江而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立行省,定名为黑龙江省。

(V)2.黑龙江省总面积46.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00多万,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X)3.至2004年,我省行政区划共设有13个地级市,一个地区,66个县(市)。

X4.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边陲的多民族省份。

除汉民族外,还有满、蒙古、朝鲜、回、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锡伯、柯尔克孜等世居、久居的少数民族。

(V)5.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V)6.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V)7.黑龙江省林业经营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8.9%,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V)8.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油、石墨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2位。

(X)9.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奶牛饲养量、鲜奶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V)10.黑龙江省是我国较早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的地区,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居全国首位。

(V)11.黑龙江省是全国的资源农业大省,也是农业机械化大省,素有“骑在铁牛背上的农业”之誉。

()12.黑龙江省冰雪资源堪称全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哈尔滨冰雪节于1986年1月5日正式创立。

()13.唐代渤海上京是黑龙江流域最早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上京龙泉府遗址,在今东宁市渤海镇。

()14.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

()15.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在我省兰西县。

16.全国惟一的金代女真人的石刻图像在我省五常市。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若干意见【法规类别】自然保护【发文字号】黑政发[2011]64号【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8.15【实施日期】2011.08.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若干意见(黑政发〔2011〕64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深入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紧密结合林区的实际,统筹安排,重点突破。

要以增强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大力培育林区“造血功能”,以生态主导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大项目和政策的支持,积极培育和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和替代产业,坚持林中经济林区发展、工业经济林外发展,以发展产业项目增强林区经济内生动力。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林区人民充分享受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成果。

以理顺管理体制、转变经营机制为突破口,有序推进林区各项改革,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到《规划》期末,建成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规划》区域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下同)的71.1%提高到73.4%。

森林面积由1465.6万公顷提高到1512.8万公顷。

活立木蓄积由11.4亿立方米提高到13.9亿立方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保持在14%以上。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392635调整到204238。

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0%提高到80%。

2020-2024年高考地理5年真题汇编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学生版)

2020-2024年高考地理5年真题汇编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学生版)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点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5年27考)2024年(北京、湖北、全国、广西、湖南、吉林、广东),2023年(全国、湖北、河北、浙江、北京、辽宁、江苏、广东、福建),2022年(福建、重庆、河北、湖北、江苏、山东、全国),2021年(海南、北京、广东、辽宁):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联系,自然要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土壤形成的原因 1. 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联系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考点结合植被、冰川、地域文化、农业生产活动、生物、风沙,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涉及“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的推理逻辑。

常结合植被如林地、草地、海洋植物、自然带、土壤表层有机碳二等素材考查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知。

考点2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年30考) 2024年(上海、湖北、浙江、北京)、2023年(江苏、北京、浙江、湖北、浙江)、2022年(北京、辽宁、山东、浙江、江苏)、2021年(江苏、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湖南、全国、浙江)、2020年(海南、江苏、山东、浙江、全国、浙江、北京):地方性分异规律,经度和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林线与雪线 1. 经度和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林线与雪线是关键考点,需要重点掌握,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该考点常结合植被类型、山脉、土壤雪线林线及热点事件考查。

一、单选题考点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北京·高考真题)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

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A.①B.①C.①D.①2.采摘红花时,临近()A.雨水B.小满C.小暑D.处暑3.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2024·湖北·高考真题)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

创新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创新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创新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体制机制作者:张利志来源:《奋斗》2015年第11期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

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不完善,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民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加快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森工体制机制与管理职能成为当务之急。

一、黑龙江省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基本情况森工重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5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8.6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85%。

森工总局下辖伊春、牡丹江、松花江、合江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627个林场(所)和17个林产工业企业、4个林机修造企业以及公检法司、科研院所、文教卫生、森林调查、建筑施工等处级以上企事业单位140个。

林业人口167.5万人,在岗职工22.4万人,离退休人员29.8万人。

40个林业局跨我省10个地市、37个县(市)分布,其中跨省分布的4个,跨2个以上县(市)分布的19个。

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条例》授权,森工林区各级行政管理机构作为重点国有林区主管部门,承担着森林资源管理、林区社会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三项职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政社体制存在,管理职能缺位。

森工行使部分政府职能却不是政府,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却不是真正的企业,林区社会系统主体和自然资源系统利用主体几乎是一致的范围,成为一种政企混合体。

二是社会职能过多,财政支出巨大。

森工企业承担一定社会职能,但社会性支出却没有列入预算,仅通过“天保工程”转移支付的方式对林区的政府职能及社会事业给予一定补偿,林业企业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包袱。

三是经营体制落后,面临亏损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5年增加超39万公顷
作者:
来源:《浙江林业》2020年第12期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全面深化林草改革,林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39.3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2.45亿立方米。

5年间,黑龙江共完成三北工程造林25.29万公顷,全省累计三北防护林造林保存面积308.84万公顷,完成營造林38.73万公顷,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

黑龙江省森林蓄积量达到21.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7.3%。

完成村庄绿化2.53万公顷,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由13.3%上升至17.7%,共有167个村庄入选国家森林乡村,100个村庄开展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建设。

划定基本草原159.6万公顷,全省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5%以上。

利用中央财政湿地补贴项目资金3.85亿元开展湿地保护恢复,落实退耕还湿任务1.82万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