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课件(二篇)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课件2篇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课件2篇2

课文讲解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 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 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 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课文讲解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 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课文讲解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心也和傣家人 贴得紧紧的,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 福都带给了傣族人民,所以傣族人民永远 也忘不了这一天。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 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课文讲解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 长寿。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一只象脚鼓 敬爱的总理 鲜红的地毯
欢乐的鼓点 清清的水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 泼水节又到了。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PPT课件
7、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
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 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 给大家。再 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 试想,每每 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 脑中。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 到长久之计 ,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组 教材分析(闫军华整理打印)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 篇是鲁 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 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 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 的伯父鲁迅先 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 来 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 十分传神, 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 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 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 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 “留在心里 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 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 个故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 生心目中的鲁迅形 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 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 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 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 料,如, 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 事情》、周海婴写的《父 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 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 读读,让鲁迅这一 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树之歌》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树之歌》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教学过程。此板书力图全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 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重点突出、清晰直观。
树之歌
树名+外形
花之歌
树名+颜色
鸟之歌
树名+习性
动物之歌
树名+特殊性
……
八、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 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等8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 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读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
五、说教学法
1、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猜谜的形式导入课题,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多种识字法:针对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于是,我设计了采用多种形 式识字,并且特别重视让学生举一反三。 (3)情境创设法: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课上特别 重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同桌合作读生字,可以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2)朗读比赛法:为了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读。如:同桌对读,个别读,小组读等 方法,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收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3)自主学习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记字的方法。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共2课时)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共2课时)

环节三、课堂总结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乐的事情? 你最想和谁分享? 那么我们也来 写一封信吧 。可以写给爸爸妈妈, 也可以写给同学和朋友, 还可以写给 老师哦。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 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 重难点突 出。
总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我将继续努力, 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更精彩。
环节二、理解课文, 品读感悟 1. 出示第1 、2自然段。
( 1) 指名读第1自然段。 (2) 有谁来说说: 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 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 、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 通过信的内容, 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 对亲人细致的体贴, 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课文皆在让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养成乐于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推进学生对自然, 对社 会的责任感,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 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 全包围结构, 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 “火”先写两点, 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 事,接下来我们就来 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五、说教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PPT教学课件:商量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PPT教学课件:商量全国通用

素材引导.借书
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 再多借几天。
素材引导.借书
(1)什么时候与哪位同学借了哪本书?
上周六,我向班长小语借了《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
(2)什么时候归还这本书?
今天、明天、放学前……
(3)为什么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这几天准备备考、作业比较多、参加书法 比赛。
(4)准备跟小语说?
素材引导.借书
小语,上周六向你借了《海底两万里》这 本书,因为这几天忙着准备今天的期中考 试,所以没有看完,书能再借我几天吗?
(5)小语会同意你的请求么?为什么? 她会怎么说?
会。可以,这本书等你看完再还给我。 不会。这本书我已经答应今天借给小华了。 要不,你今天放学前还给我吧!
借书
范文赏析
◎介绍需要商量这件事的原因。 ◎如何进行商量的,用上商量的语气。 ◎介绍商量后的结果。
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 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 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 该——学会商量。
魔法小棒
第一,商量时要把自己的想法说
清楚,理由要充分。
魔法小棒
第二,商量的时候要注意语气。
(一)有礼貌 (二)商量的语气:好吗?可以吗?
魔法小棒
第三,和对方达成一致的看法。
说清楚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要让别人充 分发表意见。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优秀11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优秀11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优秀11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房、及、造、洗、净),会认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谜底:云)教师板书“云”,并问:“你们见过用云造的房子吗?”(没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房子。

2、学习生字“房”,师一边写一边描述:上面扁扁户字头,下面一个方,方的一横要写长,这个“房”字才漂亮。

3、练习记住“房”字。

二、新课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板书学生的疑)。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边读边想刚才的疑问。

(读完后交流答疑)3、检查生字词师:同学们,你们刚刚读了一遍课文,有没有难读的字呀,老师考考大家,好不好?进入“摘云朵”游戏。

第一朵云:生字词,拼音自读→开小火车读→去拼音读→随机抽读。

(各种形式的读,旨在认学生真正能认读本课生字)。

4、还想摘云吗?(想)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引导读出小鸟的开心,随文教学生字“造”,“造”和“房”对比。

5、接着摘云朵“咦?……哪去啦!”引导读出失望难过的情感,对比第一句,两句一起读。

6、四摘云朵,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①想“及”字的笔顺,指名说。

②翻开课本看笔顺描一个。

③师范写,生写一个。

7、摘最后一朵云。

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乘机教学生字洗、净(结构,位置等方面)学生写好后让学生同桌互评,写得好的字画上笑脸。

8、自读第2自然段,找找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

交流后选自己喜欢的房子来读一读。

(引导读出房子的特点)三、巩固生字1、指着板书,再认生字。

2、口头扩词。

3、师出示组词,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今天学的字。

4、猜一猜我是谁(既巩固今天的生字,又能引出一种新的记字方法)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也想造云房子吗?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造云房子好吗?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篇二[教学目标]1、认知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课件2篇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课件2篇3
只要认真学习,就会获得知识。
2.绍了几种植物?
三种
豌豆
蒲公英
苍耳
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动物
太阳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情景朗读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课后拓展
3.植物妈妈有办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资料链接
1.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边随海水漂到远方。睡莲:种子会浮起来,漂到其他地方。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消化不掉,随粪便排出传播到四面八方。
3.靠风来传播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课文共有( )个小节。写的是( )( )( )3种有办法的植物妈妈,只要我们( )还会发现许许多多的知识。
5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仔细观察
内容小结
当堂测评
1.读拼音,写词语。
KEWENJIANGJIE
课文讲解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阅读第2~4小节,说说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离开她?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课件2篇6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课件2篇6

二、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 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 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 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去实践,站得要高,看得 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 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 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五、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本课教学
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 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 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另外,低年级学生喜欢 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 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本课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 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你弄错了。 你是弄错了。
归纳总结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看问 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然就 会像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 是。
拓展延伸
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
看见了
,于是对小鸟说:“
。”
小鸟说: “
。”
课堂小练
这则( 寓言 )通过( 青蛙 )和(小鸟 )对天的大小的争论, 告诉我们: (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全面 )。
坐井观天说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的。主要由《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三 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 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语文要素: 1.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2.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课件(二篇)
【冬天是个魔术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课件)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

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

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

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二、播放录像,整体感知“冬天”
1、过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开始给你们变魔术啦!你们看,它"呼地一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录像(老师可以相机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冬天的本领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

小树像株洁白的珊湖:那些房子有的像一座座银砖搭起的城堡,有的像一朵朵蘑菇,还有的像个奶泊面包,可爱极了:雪越下越大,大山像一位披上白纱的仙女:过了一会儿,大地就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

公园里的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

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不知怎么的,棉衣啊,手套啊,都从衣柜里跑出来,街上的人都变胖了。

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怕冷,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到公园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
三、揭题并质疑
1、揭题:
(出示课题)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一一冬天是个魔术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合作学习,初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感到太有趣太神奇了,于是他们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冬天是个魔术师》。

你们想不想读一读?
2、学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条横线作个记号:
3、在2人小组内互相学习,把这些字记住:〈学完后检查一个组〉
4、再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

5、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一套字卡),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组的同学教一教。

6、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五、学习课文一、二节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过渡:同学们学得不错。

但是,潘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在刚才的录像当中怎
么没有小动物呢?他们都到哪里去呢?(指名回答)
2、观看录像。

3、指导朗读第一节。

(出示第一节)
4、指名读,评议。

"你们觉得“冬天”这个魔术师变得快不快?它变得怎么快,你能不能用朗读来表现?(指名读,评议)
5、读这句话时,还要注意什么?(轻声——啊)指名读,评议。

6、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要冬眠?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过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冬天这个魔术师要给我们变什么?
2、(出示第二节课文)指名读,说一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说)
3、播放“雪景”录像,感受雪景的美。

4、冬天真不愧是个魔术师,太神奇了!你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吗?(出示第二节第二句)
自己试读一一读给你的朋友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评议——指名读
5、齐读第一、二小节。

(三)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来到了遥远的北方,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六、学生字
(一)记生字“呼、地、吹、雪、变”
1、齐读——指读
2、2、猜字游戏。

(二)写生字“冬、是”
1、讨论这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小组讨论)
2、观察范字“冬”,记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学生练习写一遍:评议。

3、观察范字“是”,说说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台写,学生评议,修改:学生练习写一遍。

七、小结。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

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