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课件(二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课件2篇2

课文讲解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 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 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 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课文讲解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 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课文讲解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心也和傣家人 贴得紧紧的,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 福都带给了傣族人民,所以傣族人民永远 也忘不了这一天。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 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课文讲解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 长寿。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一只象脚鼓 敬爱的总理 鲜红的地毯
欢乐的鼓点 清清的水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 泼水节又到了。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PPT课件

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 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 给大家。再 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 试想,每每 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 脑中。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 到长久之计 ,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组 教材分析(闫军华整理打印)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 篇是鲁 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 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 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 的伯父鲁迅先 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 来 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 十分传神, 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 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 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 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 “留在心里 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 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 个故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 生心目中的鲁迅形 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 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 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 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 料,如, 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 事情》、周海婴写的《父 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 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 读读,让鲁迅这一 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树之歌》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教学过程。此板书力图全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 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重点突出、清晰直观。
树之歌
树名+外形
花之歌
树名+颜色
鸟之歌
树名+习性
动物之歌
树名+特殊性
……
八、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 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等8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 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读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
五、说教学法
1、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猜谜的形式导入课题,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多种识字法:针对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于是,我设计了采用多种形 式识字,并且特别重视让学生举一反三。 (3)情境创设法: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课上特别 重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同桌合作读生字,可以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2)朗读比赛法:为了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读。如:同桌对读,个别读,小组读等 方法,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收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3)自主学习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记字的方法。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共2课时)

环节三、课堂总结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乐的事情? 你最想和谁分享? 那么我们也来 写一封信吧 。可以写给爸爸妈妈, 也可以写给同学和朋友, 还可以写给 老师哦。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 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 重难点突 出。
总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我将继续努力, 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更精彩。
环节二、理解课文, 品读感悟 1. 出示第1 、2自然段。
( 1) 指名读第1自然段。 (2) 有谁来说说: 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 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 、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 通过信的内容, 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 对亲人细致的体贴, 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课文皆在让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养成乐于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推进学生对自然, 对社 会的责任感,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 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 全包围结构, 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 “火”先写两点, 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 事,接下来我们就来 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五、说教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PPT教学课件:商量全国通用

素材引导.借书
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 再多借几天。
素材引导.借书
(1)什么时候与哪位同学借了哪本书?
上周六,我向班长小语借了《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
(2)什么时候归还这本书?
今天、明天、放学前……
(3)为什么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这几天准备备考、作业比较多、参加书法 比赛。
(4)准备跟小语说?
素材引导.借书
小语,上周六向你借了《海底两万里》这 本书,因为这几天忙着准备今天的期中考 试,所以没有看完,书能再借我几天吗?
(5)小语会同意你的请求么?为什么? 她会怎么说?
会。可以,这本书等你看完再还给我。 不会。这本书我已经答应今天借给小华了。 要不,你今天放学前还给我吧!
借书
范文赏析
◎介绍需要商量这件事的原因。 ◎如何进行商量的,用上商量的语气。 ◎介绍商量后的结果。
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 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 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 该——学会商量。
魔法小棒
第一,商量时要把自己的想法说
清楚,理由要充分。
魔法小棒
第二,商量的时候要注意语气。
(一)有礼貌 (二)商量的语气:好吗?可以吗?
魔法小棒
第三,和对方达成一致的看法。
说清楚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要让别人充 分发表意见。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优秀11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优秀11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房、及、造、洗、净),会认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谜底:云)教师板书“云”,并问:“你们见过用云造的房子吗?”(没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房子。
2、学习生字“房”,师一边写一边描述:上面扁扁户字头,下面一个方,方的一横要写长,这个“房”字才漂亮。
3、练习记住“房”字。
二、新课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板书学生的疑)。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边读边想刚才的疑问。
(读完后交流答疑)3、检查生字词师:同学们,你们刚刚读了一遍课文,有没有难读的字呀,老师考考大家,好不好?进入“摘云朵”游戏。
第一朵云:生字词,拼音自读→开小火车读→去拼音读→随机抽读。
(各种形式的读,旨在认学生真正能认读本课生字)。
4、还想摘云吗?(想)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引导读出小鸟的开心,随文教学生字“造”,“造”和“房”对比。
5、接着摘云朵“咦?……哪去啦!”引导读出失望难过的情感,对比第一句,两句一起读。
6、四摘云朵,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①想“及”字的笔顺,指名说。
②翻开课本看笔顺描一个。
③师范写,生写一个。
7、摘最后一朵云。
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乘机教学生字洗、净(结构,位置等方面)学生写好后让学生同桌互评,写得好的字画上笑脸。
8、自读第2自然段,找找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
交流后选自己喜欢的房子来读一读。
(引导读出房子的特点)三、巩固生字1、指着板书,再认生字。
2、口头扩词。
3、师出示组词,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今天学的字。
4、猜一猜我是谁(既巩固今天的生字,又能引出一种新的记字方法)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也想造云房子吗?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造云房子好吗?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篇二[教学目标]1、认知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课件2篇3

2.绍了几种植物?
三种
豌豆
蒲公英
苍耳
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风
动物
太阳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情景朗读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课后拓展
3.植物妈妈有办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资料链接
1.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边随海水漂到远方。睡莲:种子会浮起来,漂到其他地方。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消化不掉,随粪便排出传播到四面八方。
3.靠风来传播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课文共有( )个小节。写的是( )( )( )3种有办法的植物妈妈,只要我们( )还会发现许许多多的知识。
5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仔细观察
内容小结
当堂测评
1.读拼音,写词语。
KEWENJIANGJIE
课文讲解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阅读第2~4小节,说说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离开她?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课件2篇6

二、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 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 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 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去实践,站得要高,看得 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 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 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五、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本课教学
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 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 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另外,低年级学生喜欢 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 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本课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 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你弄错了。 你是弄错了。
归纳总结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看问 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然就 会像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 是。
拓展延伸
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
看见了
,于是对小鸟说:“
。”
小鸟说: “
。”
课堂小练
这则( 寓言 )通过( 青蛙 )和(小鸟 )对天的大小的争论, 告诉我们: (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全面 )。
坐井观天说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的。主要由《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三 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 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语文要素: 1.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2.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课件(二篇)
【冬天是个魔术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课件)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
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
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
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二、播放录像,整体感知“冬天”
1、过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开始给你们变魔术啦!你们看,它"呼地一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录像(老师可以相机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冬天的本领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
小树像株洁白的珊湖:那些房子有的像一座座银砖搭起的城堡,有的像一朵朵蘑菇,还有的像个奶泊面包,可爱极了:雪越下越大,大山像一位披上白纱的仙女:过了一会儿,大地就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
公园里的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
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不知怎么的,棉衣啊,手套啊,都从衣柜里跑出来,街上的人都变胖了。
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怕冷,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到公园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
三、揭题并质疑
1、揭题:
(出示课题)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一一冬天是个魔术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合作学习,初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感到太有趣太神奇了,于是他们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冬天是个魔术师》。
你们想不想读一读?
2、学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条横线作个记号:
3、在2人小组内互相学习,把这些字记住:〈学完后检查一个组〉
4、再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
5、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一套字卡),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组的同学教一教。
6、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五、学习课文一、二节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过渡:同学们学得不错。
但是,潘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在刚才的录像当中怎
么没有小动物呢?他们都到哪里去呢?(指名回答)
2、观看录像。
3、指导朗读第一节。
(出示第一节)
4、指名读,评议。
"你们觉得“冬天”这个魔术师变得快不快?它变得怎么快,你能不能用朗读来表现?(指名读,评议)
5、读这句话时,还要注意什么?(轻声——啊)指名读,评议。
6、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要冬眠?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过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冬天这个魔术师要给我们变什么?
2、(出示第二节课文)指名读,说一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说)
3、播放“雪景”录像,感受雪景的美。
4、冬天真不愧是个魔术师,太神奇了!你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吗?(出示第二节第二句)
自己试读一一读给你的朋友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评议——指名读
5、齐读第一、二小节。
(三)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来到了遥远的北方,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六、学生字
(一)记生字“呼、地、吹、雪、变”
1、齐读——指读
2、2、猜字游戏。
(二)写生字“冬、是”
1、讨论这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小组讨论)
2、观察范字“冬”,记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学生练习写一遍:评议。
3、观察范字“是”,说说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台写,学生评议,修改:学生练习写一遍。
七、小结。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
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