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宋继强

合集下载

《2024年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2024年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庭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智能扫地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家庭清洁工具,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包括其核心技术、系统架构、功能实现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核心技术研究1. 传感器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等,以实现避障、定位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环境信息,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导航和清洁。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核心。

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技术,机器人能够识别和判断环境中的障碍物、地面类型等信息,从而自动调整清洁策略。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使机器人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提高清洁效率和效果。

3. 电池与充电技术智能扫地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和方便的充电方式。

目前,采用高性能锂电池和智能充电技术已成为行业共识。

此外,一些高端产品还采用了自动充电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在电量不足时自动返回充电座进行充电。

三、系统架构与功能实现智能扫地机器人系统通常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部分。

控制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协调工作,驱动模块负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模块则负责环境信息的感知和传输。

在功能实现方面,智能扫地机器人应具备自动清洁、定时清扫、路径规划、语音控制等功能。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一些高端产品还支持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联动等功能。

四、技术实现方法与流程1. 硬件设计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板、电机、电池等部分。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尺寸、重量、材料等因素,以及不同硬件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工作能力。

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制造工艺进行制造和组装。

2. 软件编程软件编程是智能扫地机器人实现各项功能的关键。

需要根据硬件设备的特性和需求,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控制算法。

简述未来家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简述未来家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简述未来家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作者:冯子娇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9期作者简介:冯子娇(1984.07.26-),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本科,助理工程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培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或工作方向):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策划设计冯子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本文通过对家用机器人的现状了解,分析相关的技术要求,寻找发掘家用机器人所必备的技术条件和功能模块。

结合我国将来需求,进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关键词:家用机器人技术水平模块发展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c)-0000-00家庭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我国进一步加强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突破口,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重点。

当前面向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研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

1 我国家用机器人现状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慢慢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家庭,比如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等。

我国相对于国外的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一些核心技术和重要的零部件等都不能自主研发,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2 家用机器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家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技术集成需要多方面领域同步发展[2]。

2.1 自主移动技术家用机器人要想在室内环境中可以自由自主移动,就需要对应的自主移动技术及其机构。

或许由于各自功能不同需要其他的辅助技术,但是作为需要移动的功能模块来说,有一些共同问题,比如如何使自主移动所需要的方向控制、行动驱动和位置传感能够标准化、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对问题的实时处理、整体机构的通信集成如何处理等。

2.2 移动和作业机构不同的家用机器人功能作用不同,其工作环境也不一样,这样就需要有适应其工作环境的移动和作业机构。

当机器人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单独的一种机构,而是需要将移动和作业机构顺畅有序的相互结合。

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

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

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1. 操作系统和软件医疗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是实现机器人实际应用的关键。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机器人的控制、运动规划、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功能。

医疗机器人在操作系统和软件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医疗机器人的软件还需要有良好的交互性能,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

2. 传感器技术医疗机器人需要具备多种传感器技术,包括视觉、定位、压力、力学、声学等技术。

视觉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视觉导航、识别和跟踪、三维建模等。

定位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空间定位、跟踪和姿态控制。

压力、力学、声学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感知环境和进行力控操作。

综合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能够提高医疗机器人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提高机器人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3. 机械臂控制机械臂是医疗机器人中最常见的部件。

机械臂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位置控制、姿态控制和关节控制等。

机械臂控制需要实现医疗机器人的高精度、高速度和高重复性运动。

医疗机器人的机械臂控制还需要考虑对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性的保障。

4. 通信技术医疗机器人的通信技术包括机器人与终端设备、机器人之间的通讯。

通过分布式控制方式,医疗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好的协同作业和智能化的决策。

通信技术还能实现将医疗机器人与医疗信息系统、远程专家等进行连接,提高医疗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水平。

5. 安全控制技术医疗机器人在操作时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因为机器人的操作可能会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风险。

安全控制技术包括机器人的安全机制设计、故障保护和紧急停止等。

医疗机器人的安全控制技术还需要考虑到机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环境的变化。

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是机器人技术和医疗技术的融合,是医疗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必经之路。

在不断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严谨的选择使用中,实现医疗机器人的良好应用和社会价值。

1. 成本问题医疗机器人的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医疗机构和优质医疗服务场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医疗机器人的成本将逐步降低,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基于ZigBee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ZigBee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ZigBee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医疗行业的发展,智能医疗监护系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此类系统主要依赖于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信息收集以及数据传输等功能。

ZigBee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低功耗、低成本和短距离的通信特性在智能医疗监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基于ZigBee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通信协议,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距离传输等特点。

在智能医疗监护系统中,ZigBee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医疗设备与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

三、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收集患者的生理信息。

在基于ZigBee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和稳定性等特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传感器还需与ZigBee技术进行配合,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2. 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在智能医疗监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使得系统能够长时间运行而无需频繁更换电池。

同时,ZigBee的短距离传输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在研究中,需要关注如何优化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何提高通信速度以及如何降低系统误码率等问题。

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是实现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

系统需要对收集到的生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

此外,数据还需要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存储效率以及保障数据安全性等问题至关重要。

AI机器人在家庭护理和老年关爱中提供智能化帮助

AI机器人在家庭护理和老年关爱中提供智能化帮助

AI机器人在家庭护理和老年关爱中提供智能化帮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家庭护理和老年关爱的需求日益迫切。

在这一背景下,AI机器人正逐渐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AI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的功能和优势,为家庭提供了更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AI机器人在家庭护理中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和服务。

例如,智能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并提供及时的预警。

此外,AI机器人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系统提供定时提醒老年人服药、喝水等日常事项,以及协助老年人完成一些基本的身体锻炼和康复训练。

这些功能的存在,使得老年人不再需要过多地依赖他人,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性。

其次,AI机器人在老年关爱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AI机器人具备较强的智能化,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通过拥有巨大的数据库和学习能力,AI机器人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优化算法,根据老年人个体化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关爱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此外,AI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与其他设备进行互联,实现智能化的家庭环境。

“智能家庭”不仅能够自动控制照明、温度、安防等环境因素,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智能控制设备,帮助老年人完成一些生活琐事。

例如,通过远程控制智能音箱,老年人可以随时播放音乐、收听新闻,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同时,AI机器人还可以通过镜头监控来远程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及时发现家庭中的异常情况。

然而,尽管AI机器人在家庭护理和老年关爱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AI机器人的高昂价格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推广应用。

其次,AI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和人性化交互尚需不断改进,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AI机器人涉及到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和信息安全问题,这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规范机制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2024年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2024年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家庭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智能扫地机器人作为现代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逐渐成为家庭清洁的得力助手。

本文将就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实现过程。

二、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概述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主要包括机器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

其中,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扫地机器人的核心,负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路径规划等;传感器技术则用于实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障碍物识别;人工智能算法则使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提高清洁效率。

三、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核心技术1. 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精确控制机器人的电机、轮子等部件,实现机器人的直线行走、转弯、避障等功能。

同时,通过路径规划算法,使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完成清洁任务。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另一核心技术。

机器人配备多种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等,用于实现环境感知和障碍物识别。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变化,为机器人提供精确的避障和导航信息。

3. 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使智能扫地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机器人能够根据实际清洁情况,自主调整清洁策略,提高清洁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使机器人实现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四、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实现过程1. 硬件设计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机、轮子、电池、传感器等部件。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续航能力、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关键环节。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传感器数据的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集成等功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和控制机器人。

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机器人是世界上最新型、最受瞩目的技术之一。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是当代杰出的技术之一,其涵盖范围之广、拓展空间之大和应用领域之多,既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战略,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几个重要且常见的机器人关键技术: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够取代人进行智力活动的一种技术。

它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支撑,机器人工作主要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包括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通过研究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技术,使机器人得以进行深度学习和决策过程,以及复杂任务的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助于为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看到”周围的环境,从而更好的适应场景、执行任务。

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机器人领域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家居的兴起,机器视觉技术也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

3.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指使用语音信号识别技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大幅度提升,现如今的机器人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并通过机器语音进行沟通。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方向也十分广泛,有可能应用于咨询与问答、智能助手、智能家居、医疗等多方面行业,为未来机器人的更多细分领域提供了不小的进步方向。

4. 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涉及的方向也最为广泛。

机器人运动控制可以分为手臂运动控制以及移动平台控制两个方向。

家用机器人技术在家庭助老中的使用教程

家用机器人技术在家庭助老中的使用教程

家用机器人技术在家庭助老中的使用教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且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机器人应用于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在老年人的照料和帮助方面。

家用机器人的出现给老年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关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家用机器人技术在家庭助老中的使用教程,帮助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更好地利用机器人技术。

一、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在开始使用家用机器人之前,首先需要对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应用领域,这将帮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家用机器人产品。

二、选择适合老人的家用机器人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类型的家用机器人,包括陪伴机器人、智能家庭助手机器人、智能健康监测机器人等。

在选择家用机器人产品时,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健康状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例如,如果老人需要陪伴和交流,可以选择陪伴机器人;如果老人需要智能健康监测和提醒,可以选择智能健康监测机器人。

三、熟悉家用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在选择并购买了合适的家用机器人产品后,接下来需要熟悉家用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根据机器人产品提供的说明书或使用手册,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通常,家用机器人都配备有触摸屏或语音控制系统,您可以通过触摸或语音指令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和执行任务。

四、设置机器人的日常任务家用机器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日常任务的帮助,例如购物、清洁、烹饪等。

在设置机器人的日常任务时,可以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例如,如果老人需要购物,可以将购物清单输入机器人的系统中,由机器人负责去超市购买所需物品;如果老人需要清洁,可以设置机器人的自动清洁模式,让机器人定期打扫房间。

五、利用机器人技术提供安全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是家庭的首要关注点。

利用家用机器人技术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例如,可以将机器人与家庭安防系统连接,通过监控和报警功能提供家庭的安全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st-have IT Features
Sensing (7x24) Mobility (autonomous)
社交保持 (~15%)
•Search for latest news and their relatives/friends’ SNS information, filter and summarize, then present to elderly in an easy way •Help elderly post their status on SNS, record happy moment •Help elderly do video chat with relatives/friends
健康可穿戴设备
Sensing (7x24) Mobility (autonomous) Wireless/Internet access Cognitive computing Natural user interaction Telepresence (A/V/move) Physical manipulation
Home IOT Devices
AOAC module RGBD camera
WiFi + Big BT storage
Health Wearables
Microphone Other array sensors
跌倒检测?
Smart Phone Apps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LIDAR与vSLAM对比
Capability Location error (cm) Tolerate lightness change Can handle black area Can handle glass area Can handle texture-less area Can handle thin object Color information Map information Real-time Cost Easy to deploy LIDAR <1 or ∝ Yes No No Yes No No Yes Yes Expensive Yes Takeaway: Neither is perfect, but combining them can get all “YES”. vSLAM <5 or ∝ Hard Yes Yes No Yes Yes Yes No Median to low Yes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2
照料者危机(Caregiver Crisis)催生需求
• 照料者的困难 >50%有全职工作 需要住在20分钟响应 范围内

目前可用技术 智能手机应用 IOT设备 可穿戴设备
• 对老人、病人和照料者来说既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Physical manipulation*
* Manipulation is nice to have in the first stage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4
智能手机应用、IOT和可穿戴设备的差距
智能手机应用
Sensing (7x24) Mobility (autonomous) Wireless/Internet access Cognitive computing Natural user interaction Telepresence (A/V/move) Physical manipulation
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宋继强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
养老服务成为全球问题
年龄> 65 现在:2.12亿 年龄 > 60 连续增长·15 年 到底峰值4亿
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
• 巨大社会问题 巨大市场机会(政府支持) • 全球万亿级市场,但先进IT技术渗透率很低 • 绝大部分老人及其家人偏向于居家养老
• •
Raw data: daily volume: ~730MB, annual volume: ~260GB Assuming robot refresh cycle = 3 years, local storage size should > 1TB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3
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HSR)的功能需求
健康与情感关怀 (~80%)
•Voice chat with elderly, with memory-based personalization •Use words, graphics, sounds, lights to improve elderly’s mood •Recommend proper physical activities to elderly •Remind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give care
Wireless/Internet access Cognitive computing Natural user interaction Telepresence (A/V/move)
紧急救助 (<10%)
•Detect anomaly from visual, aural and other input (like fall down, painful facial expression, big sound, etc.) •Do something according to first-aid guide for robots (like call someone, open window if poison gas is around) •Allow remote telepresence to let human judge and operate
注:3颗星表示功能足够好
局限: 没有一个是多传感、自主移动、本地智能运算 和远程呈现的自然整合。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5
HSR是终极解决方案
HSR
Aging care usages
Speech UI Core ix CPU Motion platform Visual UI Social Personalization I/O HW ACC Plan & control
Reminder Recommendation Anomaly detection
Social activity logging Location logging Conversation records logging Environmental data logging
Domainspecific Mining
◦ Object identification and manipulation ◦ Interplay with SLAM to help navigation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8
移动技术:在动态环境中自主移动
LIDAR‐based SLAM • 目前最便宜的RPLidar: RMB2400 • 360°, 6M, one‐plane map
家庭IOT设备
Sensing (7x24) Mobility (autonomous) Wireless/Internet access Cognitive computing Natural user interaction Telepresence (A/V/move) Physical manipulation
Think with memory
Jeff Hawkins: “memory + prediction” generates real intelligence. ‐‐ 《On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的未来》
13
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的多维记忆
Environment Activity Video, image
7
视觉技术:从看见到理解
人脸,人 体识别
为了更好地与人交互
◦ Find people, recognize people, follow people ◦ Understand human activity ◦ Detect events ◦ Detect mood
物体识别
为了更好地与环境交互
障碍检测
Conversation Health
9/25/2015
INTEL CONFIDENTIAL ‐ INTERNAL USE ONLY
14
记忆的原始数据量估计
Data source Fixed-interval picture (day) Fixed-interval picture (night) Event-triggered picture Activity video (avg. 30 seconds) Conversation (avg. 60 seconds) Health data Environmental data Unit size (MB) 0.5 0.5 0.5 2 0.5 0.001 0.001 Frequency/hour 60 15 ~10 2 6 0.2 60 Hours 16 8 16 16 16 15 24 Daily volume (MB) 480 60 80 64 48 0.3 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